在法律服務的隊伍中,有這樣一種律師,他們像古代的影子護衛,鮮少現身,但面對危險,他們往往能提前洞悉,告訴你前方不能去;又或是在危險降臨時,他們會立刻出現,用高超的武藝一一化解。
有他們在的時候,總是安心。
這種律師被上市公司親切地稱呼為「守門人」,將危險擋在門外,守護一方天地,他們的名字叫做——證券律師。
而在德恆重慶這群證券律師中,有這樣一位合伙人,你可能聽過他的名字,有可能連名字也沒聽過;你可能對他有那麼一點似曾相識,但仿佛又只是匆匆一瞥;又或者你很少在辦公室見到他的身影,還沒來得及加深印象,下次又是許久未見。但他卻是德恆重慶的老人,在德恆重慶已有8年之久,帶領著團隊在數個項目上紮根。
就是這樣一個神秘莫測的合伙人,只聞其聲,未見其人。
本期人物專訪,小編將帶你一起去探尋這位「神秘守門人」廖俊律師的故事。
和以往的專訪不同,這次專訪是通過電話進行的。
比起文字採訪,電話採訪講究一個快字。快問快答,快速思考,來不及斟酌語句和修飾詞彙,每一個答案都質樸而真誠,廖俊律師不疾不徐地將從業以來的酸甜苦辣娓娓道來。
什麼是證券律師?廖俊律師用了兩個詞概括:知識面廣、嚴謹。
外界對律師總有一些刻板印象,以前是:律師必須能做任何法律業務,否則就是學藝不精;現在是:律師只能做一種法律業務,否則就不是專業化律師。但這些對於證券律師來說,或許對又不全對,兩者皆含其中才是對證券律師的詮釋。執著於證券專業,但不管是爭議、合同還是生產經營領域……證券律師都必須要有所涉獵,有所研究。否則,危險降臨時,他們怎麼能提前察覺危險,帶領企業避坑呢?
「因為所有的文件資料到最後都需要公開,而這其中將會涉及到企業的核心利益,所以在審核文件時所要求的細緻程度是非常嚴苛的。自己的執業表現和企業客戶的收益表現更是息息相關,所以在審查文件的失誤率控制上,證券律師都有些神經質。」
除此之外,證券律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幕後」。
因為工作性質涉及到商業保密或者是未上市前信息的公開等各種因素,導致證券律師在大家的認知中存在感偏低,只有在某個項目成功或者完成上市的時候,你才能看到證券律師拋個頭露個臉。
克雷洛夫說過一句話:「……他默默無聞地躲在暗地裡,在漫長的辛苦的日子裡無報酬地勞動,得不到光榮也得不到表揚;只有一種思想鼓舞著他的勤勞,他的工作對大眾來說是有益的。」
證券律師,似乎也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藏在項目之後,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裡默默勤勞。
「守門人」定要對證券市場主體的各項行為把好第一道關,這對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守在第一道防線之後」,從入行時,這句話便時刻提醒著廖俊律師,如何守?怎麼守?
「執業初期,重慶的資本市場並不活躍,各種因素導致重慶的上市企業更多的還是國企,在市場相對不夠飽和的情況下,怎麼去理解客戶的需求,怎麼提供你的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怎麼去和客戶溝通,怎麼讓客戶產生信任感,怎麼讓客戶對你的服務產生黏度……這是當時面臨的一個挑戰。」
而今,隨著重慶的經濟發展和整個資本市場的下行,加上重慶本身的輻射能力,周邊相應地區資本市場業務也開始起步,上市的民企也逐漸活躍起來,這一轉變,使得做證券業務的律師在服務理念和與客戶交流方面又產生了新的挑戰,但同時,也讓證券律師的整個執業生涯以及對未來發展信心和目標更加明確。
人一旦設定了目標,就難免會想要抄近路,但廖俊律師一直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如果沒有路的話,就往回重走再繼續找路,只要誠懇,只要堅定,便不怕試錯。欣賞沿途的美景,又怎麼能說是浪費時間呢。
每一位選擇德恆重慶的律師,都和德恆重慶有過一段深刻的故事,廖俊律師自然也不例外,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段關係,那便是——合夥。
可能是註定要成為德恆重慶的合伙人,廖俊律師選擇德恆的時候就是以合夥創業的心態來的。
2012年,德恆重慶開始成長的那一年,也是廖俊律師認定要創業的那一年,那時的他剛從一家純公司制的律所離職。
就像兩個在奮鬥路上偶然相遇的夥伴,在了解德恆重慶開放包容的理念之後,他迅速作出決定,加入德恆,一起尋找方向,共同成長。
「前律所更多是純公司制的工作模式,留給律師去發展自己的客戶和職業生涯的機會相對來說比較欠缺一點。恰逢德恆重慶當時也處在創業階段,開放的平臺讓夥伴們擁有了更多創業和發展自己職業生涯的機會,這也是我選擇德恆重慶的一個關鍵點。」
創業之路,說來容易,但要做好,前期將會面對許多的難題。
「2012年開始,那時的我經歷了執業路上最大的困難,能不能找到業務?找到業務以後能不能把它做好?怎麼從『做業務的律師』到『拓展業務的律師』,我不想永遠只做別人的事、別人的項目,失去獨立生存的能力,這在我眼中是不合格。」
所以那時候的廖俊律師除了做好手中的工作外,還時常會代表德恆重慶到各個區的政府、園區的平臺上做一些宣傳和業務上的宣講。
「好像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這樣一步一步來的,那時本來工作也繁忙,還要花心思去籌備課題,邀請參會人員,試講,還不一定能得到預想的效果。這一切,對自己對德恆重慶來說都是挑戰,所幸,那段最困難、最迷茫的階段和當時的夥伴一起跨過了,如今也一起見證了德恆重慶的閃閃發光,這段共同成長、相互依存的經歷,在各自的歲月中輕輕激蕩,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每每回想,都仿佛一場電影在腦海中閃現。
就這樣慢慢走,穩步走,從2015年開始,所思所想仿佛一下就升華了起來,接觸的客戶資源、談客戶的技巧和信心、客戶再介紹一些更開闊的客戶等等都到了一個新的平臺。」
再回過頭看,就會覺得自己人生中成長最快的那幾年也是德恆重慶高速發展的那幾年,那時的我們都經歷著最困難、最不確定、最迷茫、最彷徨的狀態,但這個過程中,你不孤獨,那些艱辛、痛苦、迷惑都有德恆重慶這個夥伴在陪著你一起承受。
8年的積累和沉澱,廖俊律師一直堅守在證券部,從律師到合伙人到高級合伙人,再到帶領團隊,廖俊律師沒有一刻停止過成長,如今的他變得更加從容,更加自信,他感受到了質的飛躍。
「不論是律師也好,合伙人也罷,都是外界對個人工作的評價,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和認可,但這不僅是對過往的總結,還有對未來的責任。就自己而言,我要按照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去推進整個職業生涯的發展,埋頭做好自己的事,這才是更重要的。
眼看著德恆重慶成立也快十年了,我希望下一個十年,也可以繼續攜手成長。」
在團隊管理和項目推進中,廖俊律師都有自己的一套風格。
「不以時間作為整個工作安排進度。」看起來是否不可思議,但在廖俊律師團隊卻是他們工作方式之一。
「畢竟對於證券律師來說,生活和工作常常相鉤連,即使你在放假,項目也是放在那兒的,客戶也是關切的,你心裡那根弦沒法放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按照時間去劃分工作,你可能會被工作打亂生活節奏。所幸就換個思路,直接把工作融入到生活中去,做好計劃性和時間的安排,在有計劃的安排下,工作和生活有序的結合起來。」
不過分注重時間,反而能駕馭時間;不過分注重團建,反而能搞好團建。
這一點也體現在廖俊律師的日常中,做事乾脆不拖泥帶水,從不開繁瑣冗長的會議,不搞過多的團建,所以即使是團隊內的小夥伴們,對廖俊律師的個人狀態也不甚了解。
「在團隊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考慮到每個成員的成長和職業發展,它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團建、聚餐的環節,畢竟證券律師無休息,我希望團隊的小夥伴們能儘可能將少有的休閒時間留給他們的家庭成員。只要某個項目的完成進度是符合我們與客戶和其他夥伴談好的進度,你就可以按照這個進度來安排整個的作息時間和工作時間。」
「我反而更關心大家在工作和職業方面的問題。」他善於把項目和客戶需求同每個律師專業上的成長結合起來,抓住了大家最關注的核心要點。
「如果在團隊中,團隊成員覺得自己的律師職業生涯能更好的發展,那麼他們的安定感和歸屬感自然就能建立起來。雖然這幾年重慶的資本市場經濟環境在發展,但與北上廣深相比仍有明顯差距,小夥伴們在這種環境下想要將自己職業生涯發展得更好,還是要有所規劃,如何去幫助他們成長這才是重點。」
憑著這樣一個自成一派的團隊管理風格,廖俊律師團隊的成員一直很穩定,每個小夥伴都對他評價頗高。
據小夥伴表示,在廖俊律師面前,只要你能按照自己的邏輯說的清楚,那麼就是正確的。他鼓勵團隊的每一個成員用自己的邏輯去表達觀點,這個鼓勵給予團隊內每個小夥伴們信心,讓他們在客戶面前更加從容,不會輕易被左右。
「律師裡面也有一個『師』字,法律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合理的紅線框架範圍之內怎麼運用法律法規去解決問題,這至少是做證券律師的一個目的,我們需要告訴客戶的是,我可以通過這些法律條文的解讀和研究幫你解決商業交易上的問題,而不是告訴客戶這些條條款款我不能去突破,我們的目的是促成這單交易的達成,而不是用這些條條款款法規去限制和否定客戶的交易,可能和傳統訴訟上有一些思維上的不同。」
「客戶面前,你是專業的代表,這裡不是說要去跟客戶爭執,而是在一些專業問題上,一定要展現律師的自信,你如果不自信客戶如何信任你呢?要有一個主動的交易性思路,告訴客戶我們能幫你解決問題,做律師提供的書面工作較多,如何在客戶那產生價值,就是要幫助客戶實現他的價值,我們才能實現我們的價值。傳統的訴訟是一個對抗思維,拿我的條條款款來作為一個防禦武器對抗你,而作為商業型的證券律師條條款款要成為我們的工具。」
在這裡,廖俊律師也通過自身的舉手投足為團隊展示這種自信,強大的氣場給了每一個小夥伴們底氣。
「希望通過我們團隊的努力,在五年的時間內,協助本土至少5-10家企業完成登陸資本市場的計劃。」
有松有馳,有方法,有目標,有態度,自成一派的風格是年輕人的團隊特有的年輕人的方式。
當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惑以及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廖俊律師亦有自己的處理和解決方式,他平靜下來的方式是與自己對話。
「所有的娛樂休閒活動,除了打發時間以外,更多的還是讓自己的思維和情緒從項目和日常工作中暫時抽脫出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先讓自己的整個情緒靜下來以後,再作為局外人看這些事、這些項目,最近的所言所為是不是有哪些值得改進的地方,跳出來,會看得更明白。」
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也會尋找其他的方法讓自己靜下來。
讀書,最喜歡歷史書,廖俊律師認為讀歷史可以知未來。歷史是一個往復循環的過程,以此為鑑,可以從過去的一些發展,預測到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未來的走向。書中不乏一些有趣的歷史人物和故事,不僅能積累知識和與人交流的談資,還可以做到人生不迷茫,這也是他收益最大的地方。
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自然也少不了茶。
廖俊律師最喜歡雲南的普洱茶,他喜歡茶藝的儀式感,泡茶不僅是為了喝茶,還是為了享受整個儀式的過程,他心中最理想的一個生活場景就是靜下來的時候能夠去泡茶、品茗、讀書。
在《茶經》中,有這樣一個詞——「精行儉德」。行事而言,應按照社會道德規範行事,不逾軌;立德而言,應時刻恪守傳統道德精神,不懈怠。高生活品質是個人品格與智慧的一種反映,它講求個人的身體與心靈達到一種境界,廖俊律師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注重精神文化修養的同時,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大腦得到休息。
「個人理解,體力勞動者的休息是睡一個懶覺,而腦力勞動者的休息是讓自己的頭腦換一種方式運轉。」
採訪的最後,小編問到廖俊律師的人生格言是什麼,他停頓片刻後,說了四個字:思勝於行。
在四十分鐘的對話裡,你會突然產生一種奇異的感受,仿佛那些擱在別人身上簡短隨意的回答,在他那裡,卻是真心不曾偽裝、甚至毫無潤色過的真實感受。
同時也會發現,廖俊律師並非一個擅長表達自己的人,或者說,他的潛意識裡在為法律這個職業蓄力,為自己所堅持的目標微微克制,在它們到來之前不為旁事掏空自己。
相對於做一個鋒芒畢露的人,他更願意安靜地把自己「藏起來」,做好一個企業的「守門人」,心懷感恩,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