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後能不能再次自然分娩?怎麼了

2021-01-18 雲蘇說育兒

引言:如今,產婦可以選擇的分娩方式主要有順產和剖腹產,兩者各有優缺點。但是也會有母親在頭胎時進行剖腹產,而在第二胎懷孕後,又覺得順產的方式對嬰兒比較有利。

所以,母親們會開始考慮,剖腹產後再懷孕,可不可以進行自然分娩?怎麼了實際上,一般情況下,媽媽在頭胎選擇剖腹產,那麼接下來繼續剖腹產的方式將會更加安全,但是這也不代表剖腹產的媽媽不能自然分娩。

剖腹產後的母親想要自然分娩,則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兩次懷孕間間隔超過3年者。

就身體恢復而言,如果剖腹產後打算再生一個孩子,則必須等到子宮的手術傷口完全癒合長好後,才能再次備孕。而且一般情況下,子宮傷口完全恢復需要2年多的時間,這樣才能避免妊娠期間瘢痕破裂。

而且對想要順產的母親來說,對子宮傷口恢復狀態的要求就更高了,疤痕處一定要長牢才能更好的承受分娩時的力量。因此,有順產需求的剖腹產媽媽們,最好是隔3年以上再懷孕,切口越長越好,能夠順產的機率就越高。

只有一例發生過剖腹產。

除切口癒合的時間外,剖腹產的次數也是影響母親順產率的重要因素,只有良好的子宮狀況才能與順產率相匹配。因此,經歷過較少剖腹產的子宮,相對來說比較健康一些,而如果母親是第二次剖腹,則不建議自然分娩。

為美觀起見,醫生的手術刀口都會在上次刀口的基礎上進行切割,因此,剖腹產的傷疤屬於二次創傷,這樣子宮上再次癒合的傷疤就不再有足夠的彈性了。甚至在分娩時,疤痕也可能會因無法承受宮縮的力量而有破裂的危險。

分娩時應選擇合適的胎位。

因為帶疤痕的子宮並不比健康子宮更容易被打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傷口破裂的情況,所以在順產時,胎位是否有利也是非常重要的。胎重適中,分娩時胎位正常,可大大提高順產成功率。

而且胎位的問題,在於胎兒入盆時頭部是否平穩,一般來說,正胎位即胎兒的頭部進入盆腔,且方向朝前,頭頂部與宮頸口成正比。這種胎位,可以讓寶寶順利的將頭插入媽媽的產道,隨後的分娩也可以順利的、迅速的完成。

妊娠無高風險併發症發生。

欲順產時,首先母親的身體狀況必須是良好的,這樣才能以健康的體魄來迎接宮縮陣痛以及胎兒分娩的工作。因此,如果在孕期,特別是在孕期晚期,母親有高風險的妊娠併發症,基本上只能繼續選擇剖腹產。

同理,身體素質差的母親,也不建議強行順產,以免發生意外危險。對希望順產的媽媽們來說,在孕期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調理和保養,控制好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多做運動,有規律的作息等,才能生出一個健康的身體來。

要點:剖腹產後想自然分娩的母親,首先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懷孕間隔超過3年,僅剖腹產一次,胎兒處於正胎位,妊娠期間無高危併發症。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順產時的意外風險,讓寶寶安全地來到世界上。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剖腹產,若是難產或非自然分娩時,婦女時該怎麼辦?
    兩千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剖腹產手術。《史記·卷四四·楚世家第十》記載:「吳為陸終,陸終有六子,皆剖之,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剖腹產術。據說,古代最早的剖腹產術,應該在已死的孕婦身上進行。許多人可能會說用麻沸散,然後剖腹產,但事實上,中國古代的確有剖腹產,但沒人願意用,因為危害實在太大了,再加上古代醫學技術的限制,剖腹產的死亡率非常高,所以幾乎所有的人都用順產,所以古代若是難產或非自然分娩時,該怎麼辦?
  • 剖腹產後又懷二胎,可以選擇自然順產嗎?醫生:短於這個時間別生
    再次懷孕後,燕子最關心的問題有兩個,一是能不能自然順產?二是會不會發生自發性子宮破裂?畢竟距離上次剖腹產才過去一年,萬一胚胎正好「種」在了上次的刀口上,豈不是變成了「定時炸彈」?於是,後面每次產檢她都會就這個問題和產檢醫生討論。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講,他最關心的是上次剖腹產,到這次懷孕中間時間隔了多久?
  • 如果男性能分娩,你讓老公順產還是剖腹產?這位網友的回答夠狠
    執筆:明珠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臨近分娩時,到底是剖腹產還是順產 都說生孩子見人品,分娩時最能看清楚一個男人的真面目,女性獨自承受十月懷胎的生理痛苦也就算了,然而在這一朝分娩之際,男人要是還不懂得安慰和分擔,甚至還要添亂,那麼生完孩子就離婚是最明智的選擇
  • 「分娩」和「剖腹產」,產後有什麼差異?早知道心裡也有底
    孕期關於生產的問題一直是非常熱議的,但是每個分娩和剖腹產也一直是無數孕媽媽所關心的,對於怎麼生產也是有差異的,有的孕媽媽是分娩也有的孕媽媽是剖腹產,當然不同的孕媽媽選擇的生產方式是不一樣的,對於產後的差異也是無數準媽媽不知道的。
  • 懷孕多久才能決定剖腹產還是順產?結合「三看」原則,選分娩方式
    生產就涉及到了分娩的方式,很多寶媽都會去選擇自然分娩。但有一部分寶媽因為自身情況,而不能去進行自然分娩,就會在順產與剖腹產這兩種方式之間搖擺不定。很多寶媽心裡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到底懷孕多久才適合順產,或者是剖腹產,相信看了以下內容,你會有所了解。
  • 《新生日記》應採兒二胎仍是剖腹產!順產or剖腹產你怎麼選?
    ,並且在節目中曝光了二胎寶寶的剖腹產過程。 所以分娩方式這個問題,也是所有準媽媽們面臨的一大選擇,順產or剖腹產,到底該如何選擇呢?今天美好蘊育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聊聊這件事! 一、母體因素1、孕婦本身患有疾病,不能耐受分娩的過程:比如孕婦本身有心臟病,如果進行自然分娩,心臟可能承受不了分娩的負荷;或者孕婦有高度近視造成了眼底病變,如果過度用力,可能會造成眼底出血,從而影響視力。
  • 剖腹產後多久可以備孕二胎
    ');}-->   關於剖腹產後多久可以備孕二胎這個問題,人們依舊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剖腹產後至少要等6個月後才能再次嘗試懷孕,還有人認為女性做剖腹產的次數不應超過3次,且第二次懷孕應在1年以後,事實真是如此嗎?
  • 女人一生最多能「剖腹產」幾次?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數,會傷身!
    而關於生孩子,媽媽們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選擇什麼樣的分娩方式?陳浩民老婆五年剖腹產四次,這樣頻繁剖腹產對身體真的沒有影響嗎?女人這一生,可以選擇剖腹產幾次呢?女人一生最多能「剖腹產」幾次?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數,會傷身!
  • 應採兒二胎剖腹產過程曝光,剖腹產也不輕鬆,陳小春說二胎更緊張
    但其實剖腹產風險更大‍順產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剖腹產是因為產婦不具備順產的條件,不得已做出的對分娩方式的選擇,不僅有創傷,還有風險。而現在醫療條件好,無痛分娩也普及了,害怕順產分娩痛的孕媽,完全可以打無痛,會很大程度降低疼痛程度。
  • 多次剖腹產有「致命」危險,為了身體,剖腹產次數不能超過這個數
    剖腹產上限次數究竟是多少?剖腹產最多不能超過3次剖腹產是一種比較具有風險手術,只是因為醫術發達了,且非常常見,人們經常忽略了其中的風險。剖腹產需要切開產婦的腹部和子宮,手術過程中使用麻醉,產婦需要承擔大出血、術後感染、腸粘連等風險。
  • 生育鄙視鏈:順產>側切、無痛>剖腹產?剖腹產媽媽的心聲誰能懂...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一股不正之風,大家在分娩方式上開始較量,仿佛選擇剖腹產的人就是為了自己少受罪,弄得剖腹產媽媽十分沒有底氣。剖腹產媽媽受歧視,順產怎麼就高人一等?小悅自己長得長胳膊長腿,生了個胖閨女足足八斤,因為孩子太大,本想試試順產的她,最後還是剖了出來。
  • 王斯然和應採兒分娩畫面:一個順產一個剖腹產,狀態天壤之別
    應採兒本來是想順產的,但是陳小春擔心妻子太辛苦,選擇了剖腹產。應採兒第一胎也是想要順產,可是因為延誤了時間,最後只能剖腹產,兩次剖腹對腹部傷害極大,動手術後恢復慢,還要疼痛照顧寶寶,母愛真的很偉大。但是對於分娩時來說,剖腹產確實輕鬆很多。
  • 羊水沒破也能分娩?關於分娩,多數人不知道的8件事
    光是見紅、破水、陣痛,這三個發動信號都能讓準媽媽一驚一乍的。經常看新聞的應該都知道,之前一位18歲年輕媽媽在路邊產子的新聞。走著走著沒啥徵兆,孩子就掉出來了。無論怎樣,這些都會讓準媽媽們對分娩抱有一絲「敬畏」,單從孩子分娩出來的方式來看,都讓準媽媽們覺得分娩這件事深不可測。
  • 剖腹產對女性身體有哪些影響,聽聽專家的解答
    女性懷孕後到了臨產期,選擇生孩子的方式一般有兩種:自然的生產或者剖腹產。但是現在的很多孕婦都會由種種原因而沒有辦法自然的生產,只好選擇了剖腹產的方式生孩子。剖腹產這種方式確實能夠讓女性在分娩的過程中減少一些痛苦,但是術後對女性的身體卻有很多的負面影響。那麼,女性剖腹產,對身體有何負面影響?
  • 剖腹產後月子餐吃什麼 剖腹產後月子餐吃什麼蔬菜
    我們都知道,剖腹產後是比較難恢復的,格外的注意休息,格外的注意飲食方面,等等等等。很多媽媽都會問,剖腹產後坐月子吃什麼對傷口癒合比較好。畢竟每一位媽媽都是由女孩子變來的,愛美是每一個女性的本性,如果刀口留下難看的疤痕那是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那麼剖腹產後月子餐吃什麼?坐月子不能吃什麼?
  • 62歲婦女產子 創臺灣自然分娩最高年齡
    中新社臺北3月7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張曉曦)一名62歲的吳女士近日在臺北通過自然分娩產下男嬰,成為已知臺灣自然分娩最高齡產婦。
  • 第一次剖腹產和第二次剖腹產有啥區別,痛?緊張?尷尬?真相戳心
    「文/貝貝豆(原創,歡迎轉載分享)」提及分娩方式,除了最傳統的順產分娩以外,就剩下剖腹產分娩更被大眾熟知了。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孕婦由於營養過剩、怕疼、怕順產影響產後生活,開始傾向於肚皮開刀的「剖腹產」分娩。
  • 「走出產房,才知道剖腹產的痛」網友:我兩天沒敢動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產是每個孕媽媽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所以孕期的時候孕媽媽都需要經歷生產,但是每個孕媽的生產經歷可能不一樣,有的孕媽媽分娩速度快,自然是比較幸福的,如果我們分娩速度滿的情況下,自然也是相對比較吃虧的,所以孕期的時候也應該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自然孕產的時候也會少吃虧。
  • 聚焦央視直播分娩
    張敏最終希望能將分娩的過程展示給更多的人看,同時也希望讓鏡頭告訴大家,自然分娩(順產)並沒有什麼可怕,「如果條件允許,能夠順產就應該儘量順產」。「但是問題在於這樣的鏡頭能否拍?是否有禁區?拍了之後能否播?」但在他們的爭取下,一些醫生被這種初衷感動了,兩個醫院的領導和3名孕婦被說服了。經過數天的跟蹤拍攝後,兩星期前攝製組終於等到了和孕婦一同進產房的那天。
  • 「假如可以重來,我寧願順產」,剖腹產媽媽遭罪後,多半都後悔了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提到生寶寶,大家都會首先想到順產,畢竟那是符合人自身自然分娩規律的,對產婦和寶寶都好。但是如今的年輕人,有些受不了順產的痛苦,根本不願意去嘗試那折磨人的十級陣痛,選擇剖腹產的產婦比率逐年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