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如今,產婦可以選擇的分娩方式主要有順產和剖腹產,兩者各有優缺點。但是也會有母親在頭胎時進行剖腹產,而在第二胎懷孕後,又覺得順產的方式對嬰兒比較有利。
所以,母親們會開始考慮,剖腹產後再懷孕,可不可以進行自然分娩?怎麼了實際上,一般情況下,媽媽在頭胎選擇剖腹產,那麼接下來繼續剖腹產的方式將會更加安全,但是這也不代表剖腹產的媽媽不能自然分娩。
剖腹產後的母親想要自然分娩,則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兩次懷孕間間隔超過3年者。
就身體恢復而言,如果剖腹產後打算再生一個孩子,則必須等到子宮的手術傷口完全癒合長好後,才能再次備孕。而且一般情況下,子宮傷口完全恢復需要2年多的時間,這樣才能避免妊娠期間瘢痕破裂。
而且對想要順產的母親來說,對子宮傷口恢復狀態的要求就更高了,疤痕處一定要長牢才能更好的承受分娩時的力量。因此,有順產需求的剖腹產媽媽們,最好是隔3年以上再懷孕,切口越長越好,能夠順產的機率就越高。
只有一例發生過剖腹產。
除切口癒合的時間外,剖腹產的次數也是影響母親順產率的重要因素,只有良好的子宮狀況才能與順產率相匹配。因此,經歷過較少剖腹產的子宮,相對來說比較健康一些,而如果母親是第二次剖腹,則不建議自然分娩。
為美觀起見,醫生的手術刀口都會在上次刀口的基礎上進行切割,因此,剖腹產的傷疤屬於二次創傷,這樣子宮上再次癒合的傷疤就不再有足夠的彈性了。甚至在分娩時,疤痕也可能會因無法承受宮縮的力量而有破裂的危險。
分娩時應選擇合適的胎位。
因為帶疤痕的子宮並不比健康子宮更容易被打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傷口破裂的情況,所以在順產時,胎位是否有利也是非常重要的。胎重適中,分娩時胎位正常,可大大提高順產成功率。
而且胎位的問題,在於胎兒入盆時頭部是否平穩,一般來說,正胎位即胎兒的頭部進入盆腔,且方向朝前,頭頂部與宮頸口成正比。這種胎位,可以讓寶寶順利的將頭插入媽媽的產道,隨後的分娩也可以順利的、迅速的完成。
妊娠無高風險併發症發生。
欲順產時,首先母親的身體狀況必須是良好的,這樣才能以健康的體魄來迎接宮縮陣痛以及胎兒分娩的工作。因此,如果在孕期,特別是在孕期晚期,母親有高風險的妊娠併發症,基本上只能繼續選擇剖腹產。
同理,身體素質差的母親,也不建議強行順產,以免發生意外危險。對希望順產的媽媽們來說,在孕期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調理和保養,控制好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多做運動,有規律的作息等,才能生出一個健康的身體來。
要點:剖腹產後想自然分娩的母親,首先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懷孕間隔超過3年,僅剖腹產一次,胎兒處於正胎位,妊娠期間無高危併發症。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順產時的意外風險,讓寶寶安全地來到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