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中 | 小人物中走出的大演員

2021-02-19 人民藝術家雜誌

今年頗受好評的抗疫劇《在一起》中,重症患者江浩的母親許清如,曾被網友稱為劇中最令人心疼的角色。

在兒子生病時,這位母親不顧個人安危,守在重症監護室門口,兒子去世後,她又主動找到院方,要求捐贈兒子的遺體供解剖研究。

這位母親的扮演者,曾活躍於話劇舞臺和小螢屏大銀幕60餘年,被喜歡她的影迷稱為「呂小姐」,她就是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

1940年,呂中出生於陝西寶雞。父母剛結婚時想著,如果以後生四個孩子,名字就取「中、平、正、直」,希望孩子以後能做一個中平、正直,在平平常常中成長的人。呂中是老大,名字就取了第一個字「中」。

呂中的童年,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5歲那年,日本投降,呂中隨父母遷往重慶,4年後,他們一家又定居北京。她至今還記得,北平解放時,她和家人混在城門口熱鬧的人群中,一同迎接解放軍進城的情景。

後來,父母離異,父親受審,母親性格極端、無暇顧及子女等事情,又給呂中的成長過程留下了重重陰影。從10歲起,呂中每天除了上學,還要做飯、洗衣服、照顧妹妹。在妹妹眼裡,姐姐就是她的天,姐姐走到哪兒,她就像個小影子似的跟在後面,就連磕了碰了摔倒了,她叫的都不是媽媽,而是姐姐。

唯一帶給呂中些許安慰的,是文學和藝術。很小的時候,她便開始偷偷讀父親書櫃裡的中國古典名著,上中學以後,她又讀了很多託爾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莫泊桑等文學巨匠的作品。那時在北京女三中,呂中是學校文學社的社長,除了積極參與學校的文藝活動,還曾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參與廣播劇的播出。

1958年,18歲的呂中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初試、複試表現都很不錯,卻在最終錄取時因政審不過關被刷掉。

在中學語文老師的推薦下,呂中考進了河北省話劇院的學員班。

在學員班學習了三年,畢業後,呂中留在了河北省話劇院,成為一名話劇演員。

呂中形象突出,文藝氣質濃厚,一般飾演知識分子型的角色。但由於河北省話劇院是冀南冀中文工團的前身,屬於部隊文工團,作品中的工農兵形象很多,因此劇團裡的演員都要下鄉勞動。

「我們常年在農村生活,有時候就住在老鄉家裡,白天下地跟他們一起幹農活,鋤草、割麥子、劈棒子、間苗、種菜,我樣樣都會,說句心裡話,我還是很留戀的。」

「我還到海河工地、嶽城水庫,和他們一塊兒抬河泥。一坨泥有幾十斤重,我們兩個人抓著布繃子的四個角,就這麼抬。」

那時候的呂中,並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把每次下鄉勞動,都當作為自己的表演積累滿滿的經驗和素材。慢慢地,她成為了劇院裡的臺柱子,經常到臺上為其他人做示範。

從18歲到33歲,呂中在河北省話劇院一待就是15年。

昔日的臺柱子,在人才濟濟的北京人藝,只能再次從小角色演起。

呂中在北京人藝舞臺上飾演的第一個角色是《茶館》裡的小太監小牛兒。這個角色是龐太監的書童,沒有一句臺詞,甚至連謝幕的機會都沒有。

然而,為了演好這樣一個小角色,呂中讀了許多關於太監的書,努力剖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甚至寫了長長的人物小傳。

每次上臺前,飾演龐太監的童超先生都會扶著呂中的手,晃悠——晃悠——晃悠,就好像坐在車裡,一直到要上臺,跟呂中說一句「牛兒,咱們該上場了」,然後兩人帶著人物的感覺上場。

這讓呂中更加了解了人藝的老先生們對待舞臺的敬畏與認真。

《茶館》劇照

(左起:張瞳飾唐鐵嘴,呂中飾小牛兒,童超飾龐太監)

1979年,北京人藝復排《雷雨》,呂中飾演繁漪。這個角色成為呂中在話劇舞臺上塑造的最為經典的角色之一。

這部戲整整排了八個月,而且不是在排練場裡排的,是胡宗溫、于是之、張瞳、謝延寧等這些曾經演過《雷雨》的老演員們,利用在各地巡迴演出以外的業餘時間,一個角色對一個角色,手把手地教給年輕演員的。

那時,呂中最喜歡的就是聽老先生們聊天。「演出完了,大家還在興奮之中,于是之、英若誠、朱旭等老先生,提溜一瓶酒,端著夜宵,找塊兒地方,喝上一口,一喝酒精神就來了,天文地理、山南海北就開說了。于是之有些結巴地講:『今兒你那場戲,特——特——特棒!』對方就說了:『我當時就感覺了,你給了我一個反應。』就和打桌球一樣,你來我往,演員之間全接得住。我們端著飯在旁邊看著,真是過癮。」

老先生們對戲劇的熱愛,也影響著呂中,她像這些前輩一樣,默默地在舞臺上耕耘著,「認認真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

1987年,呂中第一次出演影視作品,在電視劇《便衣警察》中飾演一個女富商。

儘管在螢屏上初次亮相便頗受好評,那時的呂中,仍然有很多顧慮。因為人藝向來不提倡演員外出拍戲,老院長曹禺先生也曾說過,「演員出去拍影視,拍出一身毛病回來,演舞臺戲水不拉幾的,不認真」。

直到1990年,呂中才接拍了人生中第二部影視作品《武生泰鬥》,並開始受到關注。

1991後,呂中憑藉電視劇《你為誰辯護》獲得飛天獎優秀女主角提名,聲名大噪。隨後,她出演的影視作品幾乎都很經典,《三國演義》中的董太后、《鄧穎超和她的媽媽》中的楊振德、《武則天》裡的魏國夫人柳氏等角色,至今仍令觀眾念念不忘。

《鄧穎超和她的媽媽》中的鄧母楊振德一角,更是令呂中獲得了之前遺憾錯過的飛天獎優秀女主角獎。這一年,呂中已經56歲。

2003年首播的《走向共和》,是呂中演藝生涯中另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為了這部作品,呂中提前一個月來到劇組,與導演、編劇以及對手演員一起研讀劇本。從2001年10月初到2002年7月底,十個月的時間裡,呂中每天凌晨4點起床做造型,一拍就是一天。整部戲在北京大興一個廢棄的工廠裡拍攝,冬天沒有暖氣,年過花甲的呂中幾度凍感冒,甚至還有一次在劇組暈了過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部作品在豆瓣獲得了9.7分的高分,與《大明王朝1566》並稱為「國產劇兩大巔峰」。

儘管有劉曉慶、斯琴高娃等人塑造的形象珠玉在前,呂中飾演的慈禧,絲毫不遜色。有網友說,呂中把慈禧這一影視形象人性化了,在她的詮釋下,這個角色首先是一個人,其實是一個女人,最後才是一位女政治家。

2013年,73歲的呂中在王小帥導演的電影《闖入者》中飾演女主角老鄧。這部作品,是唯一一部入圍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呂中也憑藉老鄧一角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提名。

儘管最後未能獲獎,呂中仍然非常高興。「在威尼斯電影節首場放映結束之後,幾乎過了十幾分鐘,觀眾都沒有散去,我和王小帥就坐在影院二樓,看到這場面特感動,這說明從人性這個角度,觀眾還是看懂了、理解了。所以說得不得獎無所謂,真正能夠受到觀眾的歡迎,他們能夠從這部片子裡吸取教訓,這才是拍攝這部作品的目的。」

隨後,呂中憑藉這部作品,獲得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該獎歷史上最年長的影后。

現在,80歲的呂中仍然活躍在螢屏前。希望呂小姐,能夠愛惜身體,並為我們帶來更多難忘的角色。

相關焦點

  • 牛犇、呂中為什麼是「好演員」的標杆|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仲呈祥、尹鴻、江平、李春利、李舫、張黎、趙寧宇、何雁、王鑫、李星文、張明智、康洪雷、崔新琴等知名專家、著名導演和業界資深人士,從表演特色、經典角色和藝術人生等不同的角度,對牛犇、呂中的表演藝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李明啟、曹翠芬、趙淑珍、劉勁、郭曉東、顏丹晨、徐百慧、紀寧、孫帥東、傅紹傑等老中青三代演員參加了會議。
  • 呂中、牛犇藝術研討會舉行
    「好人,好戲,好演員」,作為國內享有盛名的藝術家,85歲的牛犇和80歲的呂中奉獻了太多經典角色。昨日,中國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好演員的重要活動——呂中、牛犇藝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行。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著名導演,兒媳是國際影后,神仙家庭
    01有句話說:電影是導演的藝術,話劇是演員的藝術,只要大幕拉開這個舞臺導演說了不算,全靠演員自己發揮,能不能感染觀眾就看演員自己的本事了除了在事業上有這麼非凡的高度外,呂中老師在經營家庭上也是讓人羨慕,兒子是著名導演、兒媳發是影后,老公也是演員,兩人恩愛多年,堪稱神仙家庭。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著名導演,兒媳是國際影后,神仙家庭
    娛樂圈發展;在這裡雖然演出機會少,但是她時常會一個人練習從而沉澱自己演技,為的就是能登上大舞臺。此後的時間中經常會寫信,在事業上互相鼓勵,在生活中互相安慰,不久後呂中就收到了表白信。在眾多影視劇中,呂中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大概是《三國演義》中的董太后,《走向共和》中的慈禧太后。
  • 演員呂中談座右銘:做學者型的演員(圖)
    《理髮館》排練時呂中與年輕演員交流  人物簡介  呂中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著名演員,曾在多部電影、電視劇中扮演母親角色。作為老藝術家的呂中在劇中戲份不多,但從排練開始,她總是每天9時就來到劇院。現場排練中,她不像許多演員在初排時照著劇本念,而是一貫地在此之前就反覆研究劇本、做細緻的案頭工作,這其中當然包括在排練前就把臺詞熟記心中。  排練的間隙,她會和大家一起認真地討論如何完善人物關係,讓人物塑造更豐滿,同時也把自己的感悟告訴劇組裡的年輕演員。「我覺得這個劇難演,因為這個劇演的是真情!」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導演,兒媳是影后,女兒更是國人的驕傲
    ,呂中的表演能力獲得了很大的進步,成為了劇院中的臺柱子。呂中的演藝生涯也得到了肯定,發展成為了影后,更是有了國家一級演員的稱號,但不是成為一名出色的演員,而是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呂中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藝術,已經步入老年的她還是經常會在影視作品中客串,是一位為人敬佩的老藝術家。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導演,兒媳是影后,女兒更是國人驕傲
    他們不是明星,而是演員,他們真正的憑實力說話,用作品說話,是娛樂圈的」常青樹「是我們尊敬的老藝術家。或者稱之為老戲骨。老戲骨有很多,像陳寶國,陳道明,李幼斌等等,而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卻是呂中老師。一個有口皆碑的資深表演藝術家,演技爐火純青的老戲骨。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著名導演,兒媳國際影后,一家皆人中龍鳳
    不得不說,身邊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就像一些家庭,父母經常吵架,那麼很多子女的性格會敏感偏激,而父母恩愛優秀,子女自小薰陶和影響,便不會太差。而在娛樂圈中也有這樣的一個神仙家庭,不管是他們本人還是子女,皆是龍鳳,十分值得學習,她就是老戲骨呂中。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導演,兒媳是影后,女兒更是國人的驕傲
    娛樂圈更新換代非常的快,年輕的俊秀的面孔不斷湧入,也給中年的演員們帶來了壓迫感。新生代的面孔無疑能帶來更多的可塑性和更高的性價比,所以很多的導演喜歡在新電影和新劇中使用新人。而一些老戲骨他們的演技完全碾壓如今的流量明星,比如王剛、張鐵林、陳道明、以及倪大紅等人。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導演,兒媳是影后,一家人皆是龍鳳
    可能大家對她這個名字會覺得比較陌生,但是相信看到她的照片之後又會覺得非常的熟悉,因為她在很多經典影視作品中都有很精彩的表現。因為年齡的關係,呂中老師飾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母親。呂中老師是國內非常有名的一位老戲骨,她的演技實力非常的強,也是國家一級演員。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知名導演,兒媳是國際影后,女兒卻是她
    特別是在中國的家庭中,母親的溫婉賢淑往往是開啟家庭教育大門的金鑰匙。所以人們也常說,母親對孩子們三觀的樹立影響很大。老戲骨呂中,很多中、老年觀眾一定不陌生,她因出演《走向共和》中的「慈禧」一角,開始走進大眾視野。
  • 呂中:「武則天」的洛陽奇緣
    隨著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中共洛陽市委農工委和洛陽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拍攝的牡丹傳奇大戲電影《牡丹花兒開》民國戲份的結束,由著名實力派演員呂中扮演的一代女皇「武則天」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呂中威嚴又不失溫柔的扮相引起廣泛好評。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導演,兒媳是國際影后,女兒更是驕傲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是優秀的父母,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就是一個優秀的家長。 呂中是一位老戲骨演員了,已經80歲高齡的呂中還在不斷拍戲,敬業程度真是讓人敬佩。她飾演的角色曾經是那一代人心中永遠不可抹去的記憶。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名導,兒媳是影后,女兒成國人的驕傲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就更是十分出色,演繹了無數經典的角色現在說起呂中這位優秀的演員呂中也是出生於一個文藝之家,父母都是藝術工作者。,靠著出色的表現考入了河北話劇演員訓練班。之後的《為你辯護》、《鄧穎超和她的媽媽》、《母親》等經典作品讓她名聲大噪,更是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 80歲老戲骨呂中:兒子是名導,兒媳是影后,女兒更是國人驕傲
    或許正是源於這份對藝術的熱愛,才讓呂中在高中畢業後便順利進入了話劇團,成為專業的演員。就這樣,呂中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舞臺站到了全國性的大舞臺上。而呂中也因此更加努力,想要把更好的表演帶給觀眾。而這樣的呂中不僅獲得了影后的稱號,也在工作中遇到了自己的丈夫。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名導,兒媳是國際影后,網友:神仙家庭
    這是著名導演對國家一級演員呂中的評價,可以說是十分的誠懇的。 她們這些老藝術家是真正的熱愛這個行業,將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其中。 即使這個行業有著許多的規則,甚至給到你的表演機會也並不多。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導演,兒媳是影后,一家人皆是人中龍鳳
    娛樂圈裡,除了那幾個當紅的明星偶像外,很多在影視作品中有出色表現的「老戲骨」,也以其出色的表演,獲得了不少觀眾的認可和喜愛。至於《老戲骨》裡的呂中老師,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她,1940年出生的她,現在已經到了80歲高齡,但她依然活躍在演藝界,不斷為觀眾帶來新作,更是被評為「越老越有價值的女演員」。呂中老師把她的半生都獻給了演藝事業,參演了很多精彩的影視劇,她的「太后」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在很多影視劇中,她都扮演過太后。
  • 《大演員》大演員小人物
    無意中看到韓國於今年3月上映的一部電影---《大演員》。這部電影由韓國電影界綠葉中的極品吳達洙主演,以吳達洙成名之路為背景,講述20年來在「大學路」只出演過話劇的演員張成弼因生活所迫,也為了追求新的夢想,投身電影的有趣故事。電影的寓意很深。在韓國電影界,這部電影裡的主要演員都是配角。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家中3位演員超低調,80歲仍拍戲讓觀眾點讚
    這位老奶奶也是有真實原型存在,而扮演這位老奶奶的則是已經80歲的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她將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愛和保護演的直擊人心,在得知兒子去世之後,她沒吵沒鬧而是給予了醫護人員最大的理解。老奶奶的意思也算是一種補償,最樸素的善良,也讓觀眾看的淚流滿面,但更讓人敬佩老戲骨呂中的演技。
  • 【呂中:演員是用身體在創作】
    所以,對於演員而言,如果你不好好去研究人,不好好去研究人所生活的社會、歷史,你就塑造不出好的角色。在話劇《天下第一樓》裡,我演一個名叫玉雛兒的藝妓,她會做罈子菜,手藝遠近聞名,她在背後默默支持盧孟實這個掌柜去做生意。妓女的社會地位很低,被人欺辱是家常便飯,於是,玉雛兒學會了在泥濘中如何掙扎,如何自保。她可以逢場作戲,在舊社會的虛假與罪惡中穿行,但她從不出賣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