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兵器的代表作,「人馬俱碎」的陌刀,為何沒有流傳下來

2021-01-18 搞笑熱評Ing

在前文我們提到的香積寺之戰,在唐軍久攻不下面臨崩潰的時候,李嗣業「脫衣徒搏,持長刀立於陣前大呼,當嗣業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而進。嗣業先登奮命,所向摧糜。」在這裡盡顯陌刀的本色。但是我們在以後的朝代中,根本看不到陌刀的蹤跡,這麼厲害的武器,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呢?

一、陌刀起源於武德年間,於高宗時期普及到唐朝

陌刀是唐朝步兵中使用的一種長柄刀,樣式雖然多樣,但多為雙刃,殺傷力巨大。陌刀在最早製造出來,是為了對付突厥、回鶻等騎兵的。那時候唐朝主要戰鬥對象在西域和北部防線,都是騎兵為主的兵力。而中原地區由於環境所限,步兵實力強勁而騎兵弱,因此在先天上就處於劣勢。直到陌刀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現狀。

在唐代之前,雖然出現了長柄刀,但是那不是真正的陌刀。據史學家陳寅恪所考證,真正的陌刀始於唐朝武德年間。《舊唐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齊州有個叫闞稜(杜伏威養子)的人,擅長用大刀,此刀面有雙刃,長一丈,取名為陌刀。」

至於唐朝軍隊中第一次出現陌刀,則始於武德四年。當年的十二月,杜伏威大戰李子通於丹陽溧水河畔,養子闞稜率領一千陌刀手死戰李子通,這是陌刀第一次在唐朝軍隊出現。後來唐太宗在唐朝的統一之戰中被王世充圍困,丘行恭護駕到帶軍隊也是陌刀隊。而在這段時間內,陌刀也只是偶爾出現,還沒有在唐軍中大面積普及和使用

直到調露元年(679年),裴行儉大敗突厥於朔州時,唐軍才開始出現了大量的陌刀。在高宗時期,面對行動如風,騎術精湛的突厥,唐朝的步兵仍處於任人宰割的地步。到後來隨著陌刀的出現,配合相應的陣法及武器輔助,這才對騎兵有了克制之力。陌刀也隨之在唐軍中普及。

中原地區的步兵實力首屈一指,攻城掠地不在話下。但是面對騎兵為主的西域部隊,尤其在野戰仍然處於下風。陌刀也是應運而生的一種步兵武器,陌刀的出現,才讓當時的唐軍和西域騎兵有了一戰之力。

二、陌刀開始趨於成熟並嶄露頭角

公元641年,也就是貞觀十五年,李勣、薛萬徹大戰薛延陀於步諾真水。當時的戰況緊張,薛延陀軍佔據有利地形,使用弓箭萬箭齊發重創大唐騎兵。李勣當機立斷命令唐軍捨棄戰馬,騎兵轉步兵,布陣衝刺,這才將敵軍擊潰。而薛萬徹趁機將敵我散亂的戰馬全部收為己用,斷了薛延陀的後路,這才逼得薛延陀不得不乖乖認輸。

經此一役,唐軍總結出來一個步兵對付騎兵的經驗。以前步兵對騎兵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靈活性差。不管是重裝騎兵還是輕型騎兵,相對於用腿走路的步兵,佔有絕對的優勢。鑑於此,唐軍制定了「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制動」的作戰方式。在隊伍中使用大量長兵器,結合陣勢的戰術來對抗騎兵。具體操作就是三人結成一陣,一人舉盾防守,一人持陌刀攻擊,一人用短兵刃補刀然後拖出陣外。這樣各司其職,然後三三成九,九九成隊,三隊成團,最後加上一個團長兩個副,組成一個戰鬥單位。此陣型於西域戰爭中大放異彩,也成了高仙芝在西域戰鬥中的利器。

陌刀最出名的一戰,莫過於香積寺中的李嗣業了。當時兩軍正面衝突,作為前軍的李嗣業不能衝擊叛軍的陣型,反而被叛軍亂箭壓制。眼看陣型即將崩潰,李嗣業「嗣業乃脫衣徒搏,持長刀立於陣前大呼,當嗣業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而進。嗣業先登奮命,所向摧糜。」從而一舉擊潰敵軍,獲得勝利。

其後的「安史之亂」中,陌刀繼續發揮著自己的優勢。李光弼大戰史思明於嘉山,史思明軍皆為胡人鐵騎,擅長長途侵襲,且人數達五萬人之多。面對史思明的虎狼之師,李光弼的對策是「出精兵五萬,陌刀手兩千」,最終大敗史思明。正是因為地方唐軍排兵布陣方法的精妙,才成就了唐軍一個接著一個戰役的勝利。而陣法的精妙運用又離不開陌刀的配合使用,所以隨著陣法運用在唐軍作戰策略中地位的上升,陌刀也逐漸獲得了普及。

再一個原因就是節度使制度,對於陌刀的促進。當時的節度使制度,旨在克制西域北方豪強,屬於常駐兵種。《新唐書·兵志》記載:「天寶後,諸軍戰馬,動以萬計。……議謂秦漢以來,唐馬最盛。」騎兵在當時的地位,就相當於二戰時期的坦克一般重要。作為騎兵的有效克制者,陌刀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不可忽視。

陌刀,在唐朝時期發揚光大,也是因為當時很多戰鬥都是大唐的步兵騎兵混合聯隊,對陣對方騎兵。步兵如果沒有有效的武器,精妙的陣法,早就沒法跟西域騎兵對抗了。

三、陌刀的沒落和被替代

陌刀如此「好使」,為何沒有流傳於後世呢?原因有三點。

1、陌刀造價高昂

陌刀的製作成品非常高,陌刀長約一米五,如此大的長刀,使用的原料也是昂貴。唐代200多年裡,米價的平均價格是一鬥米10錢,10鬥米是一石,一石是一百錢,一百個銅錢能夠買現在的120斤大米,一貫銅錢能夠買到1200斤大米。唐朝一個普通的農家一家一年的花銷不超過4貫,甚至比這更少。

陌刀的價值大概需要數百貫左右,一匹馬的價格也不過如此,對於普通人來說奮鬥個幾十年差不多能夠買一匹戰馬或者陌刀。即使以唐朝當時如此雄厚的國力,巔峰時期的陌刀大概也就兩萬把。實在是個燒錢的武器。

2、陌刀製作複雜且困難

陌刀成本主要在工藝上。陌刀和其他武器不一樣,其他武器只要多用點剛就能大顯神威,不過陌刀是遠近都能進攻的武器,需要有殺傷力還需要靈敏。

這就要求陌刀不能太長了,也不能太短了。太長容易折斷,太短不夠強,所以採用特殊工藝,最終實現能夠摺疊的特殊方法。陌刀的影子可以在現在日本的野太刀上看到,野太刀使用的時候需要高高舉起來,利用刀身自己的重量和使用者的力量共同向下砍,所以威力巨大。

3、陌刀對使用者要求更高

由上我們可以知道,陌刀身長且重,這在戰鬥中對使用者要求更高。一旦體力下降或者控制不好,很容易傷到自己和戰友。因此使用陌刀,不但自己要身強力壯,陣法配合上也出不得半點錯誤。因此我們現在知道成建制最多的陌刀陣不過於高仙芝在遠徵時所帶的四千人。這已經是非常多的了。一般的陌刀陣也就在2000人左右。因此陌刀的使用者,也有很大的限制。找不到能使用陌刀的人,造再多的陌刀也沒用。

終上所述,陌刀著實是一個「燒錢」且複雜的兵器,對使用者同樣要求嚴格。可謂存在條件實在是苛刻。所以還不到五代,僅僅是過了中唐,在晚唐的文獻中就已經難覓陌刀的蹤跡了。

寫在最後:

儘管陌刀如流星般划過大唐,但是它的出現,給了步兵戰勝騎兵的希望。讓人們知道,步兵在擁有先進的武器、嚴密的陣法、嚴格的紀律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戰勝騎兵。這也讓唐朝在騎兵處於下風的時代,對西域諸國存在壓倒性優勢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陌刀能一直流傳至宋朝,面對如狼似虎的蒙古騎兵,也不至於毫無戰鬥力了吧。您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陌刀號稱「騎兵天敵」,為何僅在中唐曇花一現?武器也講適者生存
    根據《舊唐書·李嗣業傳》的記載所述:「嗣業乃脫衣徒搏,持長刀立於陣前大呼,當嗣業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而進。」《舊唐書》可見當時手持陌刀的李嗣業立身於陣前,一刀下去後那人馬俱碎的霸氣場景,確實是從側面證明了陌刀在實戰中所向披靡的威力。
  • 唐朝名器陌刀,威力巨大可攻可守,為何被禁止陪葬?
    在唐朝郭子儀墓室的壁畫上我們可以看出因為大唐地域廣闊,所以唐刀也有不同風格。不過很難想想的是強大的陌刀卻沒能流傳下來,現在也只能從古籍中看到陌刀的介紹,不過出土的文物中卻沒有陌刀的蹤影,那麼強大的陌刀為何不允許被陪葬呢?
  • 一代霸者兵器,曾挽救了一個王朝,又因何從輝煌到至今難尋蹤跡?
    《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這是盛唐時期唐刀四刃的記載,陌刀豁然在列,而且是作為戰場利刃被載入史冊的。更因為陌刀的珍貴,唐朝有明確規定:陌刀不許作為陪葬品。以至於迄今為止,我國都沒有一柄傳承下來的陌刀,只能從史料中窺其一二。
  • 古代中國軍隊靠陌刀大斧反制騎兵?那些只是傳說,實戰還要靠長槍扛線
    比如一度網上傳的神乎其神的陌刀,說是如牆而進,能人馬俱碎。但是面對騎兵衝鋒,騎槍的長度更長,難道不會在揮刀之前就被騎槍捅中嗎?同時刀斧需要揮舞空間,無法排列密集陣型,而鬆散的陣型顯然更容易被騎兵鑿穿才對。那麼中國古代到底是怎麼依靠刀斧類兵器來反制騎兵的呢?
  • ♞ 世界上十大最強長兵器
    在戟出現之前,矛和戈兩種兵器是古代中國戰埸的主要兵器為了令兵器更加多功能,於是人們就將矛和戈合二為一,於是戟就出現了。作為中國特有兵器,戟最初出現於商代,但直至春秋時代才開始被軍隊大量裝備。戟一般長約3米(車戰用的更長),主要功能是刺和勾啄,用時戈的武器也可以鎖(扣/抓)住敵人兵器,並進而反擊。
  • 陌刀既出,人馬俱裂——大唐最霸氣的冷兵器
    這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陌刀。關於陌刀的出現,有資料說他是起源於漢代的斬馬劍。比如,《唐六典》就說,「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劍。」另一方面,陌刀雖然如劍之形,但兩面開刃,是一種特殊的刀。加上冶煉鍛造技術的進步,陌刀要比斬馬劍鋒利,所以能斬騎兵之馬。畢竟騎兵之馬有馬具,而且相當厚實。說完陌刀的起源,我們來看看陌刀在盛唐時期留下的輝煌戰績:怛羅斯之戰中唐將高仙芝以兩萬精銳對陣十倍大食士兵,唐軍配置是一萬騎兵、六千陌刀手、四千弩箭手。
  • 橫刀陌刀明光甲——圖解武裝到牙齒的唐軍!
    唐朝軍事力量之強盛,與其精良的裝備是分不開的,甚至說唐軍武裝到了牙齒也不為過。圖為復原的唐朝明光鎧。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刀型傳承自漢環首刀,唐朝前期大部分軍用橫刀均保留著環首。現代復原的多為筆直狹窄的刀身,大多取消了環首。
  • 手持陌刀、一戰封神的神通大將:談笑間,兩千步兵屠六萬敵軍
    陌刀,一種長柄大刀,漢代稱之為斷馬劍,雙手兵器,專克騎兵的武器。陌刀與其他三樣兵器並稱唐之「四夷」,以對付騎兵稱雄。陌刀極為鋒利,砍殺效果極佳,下砍馬腿,上削人頭,快趕上現在的反坦克飛彈,即便不用來殺敵,用來威懾亦是很好。《唐六典·卷十六》:「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 古代最兇猛軍刀:一種斬馬如電,割人如風,簡直是人馬收割機!
    刀作為戰場上的主戰兵器,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自漢代開始,刀正式成為軍隊的制式裝備,直到現在,軍刀也沒有退出裝備序列。下面介紹古代三種最兇猛的軍刀,一種是陌刀傳承者,刀如牆進,切割敵軍。一種斬馬如電,割人如風,簡直是人馬收割機。鉤鐮刀。明代一種軍用大刀,為步兵使用。此刀為宋代掩月刀型,刀背中部突出一鐮刃,故稱「鉤鐮刀刀」。刀長三刃,杆長一丈,尾部有鐏。
  • 封神裡的二郎神為什麼被配上三尖兩刃刀這樣的異形兵器
    至於這位大神降妖除魔的事跡雖然不少,但最初並沒有提到他用什麼趁手的兵器,直到明朝後期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流傳後,書中提到他用的是一把三尖兩刃刀,這才讓這種說法成了定論,並從此和二郎神結合起來,而正是在此書中,才把二郎神的名字定為楊戩。現在出版的《封神演義》多把其作者署名為許仲琳,我此前曾發文說過這種說法並不靠譜,以目前的證據還不足以確認該書的作者。
  • 大唐軍隊所向無敵,靠的不是陌刀神器,這項被西方吹爆的技能可是大唐全員點滿
    編者按:冷兵器研究所《唐朝沒有具裝騎兵?玄甲軍:不要看我閒時沒披甲,你們就拿我當輕騎》一文,破除了唐朝無具裝的錯誤觀點。本文讓我們放眼唐軍在網絡上最著名的代名詞之一——陌刀。陌刀一詞可謂是大名鼎鼎,著名將領李嗣業就是赫赫有名的陌刀將,冷兵器大揭秘這一節目更是把陌刀的威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在此節目播出後,陌刀熱度更是紅到發紫。那麼陌刀究竟在唐軍中地位如何呢。
  • 李嗣業的陌刀,嶽飛的鉤鐮槍——騎兵的噩夢和剋星
    李嗣業的陌刀隊」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馬步水路鹹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陌刀鋼口極好,可以上削人頭,下砍馬腿。唐玄宗天寶年間開始出現,主要配備於重裝步兵,是用來專門對付騎兵的利器。
  • 被誇大的偃月刀:充當中國古典兵器的象徵,其實不太夠格
    但是到了唐朝,為對抗突厥騎兵,唐軍開始流行大規模使用兩邊開刃的陌刀。這種陌刀不僅能夠直刺,而且可以左右砍殺。在戰場上「上千陌刀如牆而進」,展示了唐軍步兵的強大戰力。此外,唐朝騎兵也裝備有陌刀,可突刺可砍殺,算得上是全能型的武器。 但是,唐朝陌刀的輝煌是短暫的。由於造價昂貴,再加上戰場形勢的轉變,陌刀在唐朝中期後漸漸式微,在宋代成為僅有少量裝備的掉刀。
  • 唐朝的強大,從他們的軍裝就能看出來
    大唐的強大毋庸置疑,它體現在了方方面面,而下面西蒙就從其中的一個方面——唐朝的軍裝,來展現大唐的強大。 犄角獅子頭山文甲 山文甲作為中國高級武將的代表性盔甲,自古至今一直被人所推崇,可惜現在製作工藝已經失傳了。
  • 侃侃最強斬首兵器:漢刀唐刀曾稱霸世界,清劊子手刀最快3分鐘砍33頭!
    戰國青銅戈。唐朝陌刀。陌刀是唐刀的一種,是唐朝最強大的戰刀。屬雙刃長刀,由西漢斬馬劍發展而來,又吸收了漢露陌刀及六朝長刀的形制與冶煉技術。極為鋒利,砍殺效果極佳,主要用於砍殺敵騎兵,其戰術作用相當於今天的坦克。
  • 《元氣騎士》陌刀怎麼合成 陌刀合成公式一覽
    陌刀這把武器是非常強力的存在,也是新版本內玩家最想要獲取到的武器之一,但由於獲取途徑比較模糊,所以很多人都轉向了合成這一方式,想要順利的合成,前提是你必須要掌握足夠的合成公式才行... 元氣騎士陌刀怎麼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