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關鍵詞,帶你看懂第一季《中國有嘻哈》

2021-02-06 OURDEN


文 / F.K a.k.a 飯卡

圖 / 來自網絡

微博 / @CNK-大娛樂家飯卡

網易雲 / C.N.K


作為2017年最具話題性的國產綜藝,《中國有嘻哈》在雙冠軍的一片祥和中終於落下帷幕。自六月開播以來,共計12集《有嘻哈》創造了無數流量奇蹟,造就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中文說唱偶像,亮點與爭議齊飛,而比賽的結束也標誌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始。拋開劇情,我們就用簡單的十個關鍵詞,帶你看懂第一季《中國有嘻哈》。


所有觀點僅代表個人,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轉發


10. 版權

以打造中國第一檔嘻哈綜藝為噱頭的《有嘻哈》自一開播就飽受非議,被人批評最多的一個點之一就是被指節目形式賽制涉嫌抄襲韓國同類型節目《Show Me The Money》,關於愛奇藝到底有沒有購買版權這一爭論至今也依然眾說紛紜。誠然,《有嘻哈》絕不是中國第一檔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檔被指控抄襲的綜藝——中國的各項文化產業向來有一種強大到偶爾畸形的學習能力,但由於其文化根源特殊性,《有嘻哈》除了賽制與SMTM雷同之外,還有其他一系列直接或間接的負面事件,都再一次引發了國內觀眾對於版權這一問題的思考與討論,真真假假隨便舉幾個例子:


- 節目組logo、舞美、賽制等多個部分被廣泛指責於韓國《SMTM》高度雷同;

- 節目主題曲《R!CH》被指涉嫌抄襲一喀麥隆rapper於2016年發布的demo,後由節目組音樂指導劉洲闢謠;

- 多位全程未參與比賽錄製的Hip-hop製作人指控《有嘻哈》節目組未經授權盜用其beat作為比賽用伴奏,大多數不了了之;

- 選手徐真真被指其作品《東莞市歌》抄襲韓國組合SHINee,其本人經過大張旗鼓卻不太有說服力的解釋之後,最終以微博漲了一萬多粉告終;

- 選手PG One被指其作品《$o What》未加任何署名直接套用Logic《Ballin』》伴奏,至今本人未作出解釋;


SMTM VS 有嘻哈


除此之外,還有漫威X戰警萬磁王的百度百科被狂熱粉絲修改、競演作品《中二病》中大量動漫作品鏡頭授權存疑等類似情況;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版權的情況下,《有嘻哈》在版權上的努力遠遠沒有達到令所有人滿意的程度,於是,一邊是國產綜藝的老毛病:抄襲賽制、未經授權直接使用藝術家素材,等;另一方面,則是由說唱,尤其是地下說唱,這一特殊風格衍生出來的、此前在國內長期存在卻從未引起廣泛正視的問題:


給錢買了beat、票據齊全的情況下算是抄襲嗎?

Sample與抄襲的界限在哪?

和弦行進相似到什麼程度算是抄襲?

有授權的情況下套用伴奏填詞算翻唱、算Remix、還是算原創?

沒授權的情況下套用伴奏算不算直接抄襲?

同一個flow套個不同的詞算不算抄襲?

……


在中國說唱走出地下Live House之前,這些問題都處於無人監管的混沌之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現在《有嘻哈》一鳴驚人讓以前這些好的壞的通通見了光,直接暴露出的即是,所有的人對此經驗都嚴重不足。當說唱走向主流逐漸需要面對輿論壓力和社會目光之後,這些問題能否逐步得到解決,將會是這個節目乃至中國說唱能否構造長期良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


9. Freestyle

」有Freestyle嗎「這一《有嘻哈》本季最火金句沒有之一,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語境下有著相當不同的含義,當12集節目都結束之後再回頭看看這句話,又多了幾種解讀方式:

對於行內的工作者來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節目組在第一集亮點內容有限、剪輯製作稀爛的情況下,第一波的輿論病毒攻勢成功發酵,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眼球;

對於真正了解並熱愛Hip-hop的核心消費人群來說,這句話放在這個場合其實沒太大硬傷,雖然由吳亦凡提出來這一點最開始確實莫名違和不太習慣;

對於天不怕地不怕鐵了心想借節目出人頭地飛黃騰達的地下rapper來說,這話給歐陽靖說給陳冠希說給熱狗說都行,你吳亦凡一個idol出身的說這話是不是不有點班門弄斧?

對於唯恐天下不亂的自媒體來說,這是場難得的天上掉下來的輿論狂歡盛宴,在那段時間誰家公眾號要是不發篇文章奚落一下吳亦凡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抹黑《有嘻哈》也成為了一場政治正確運動

而對於真正的吃瓜群眾你我他來說,許多人通過這句話引起了對這個節目的興趣,更多人則是以日常打交道時又多了一個網絡段子而沾沾自喜。


中國有嘻哈表情包


事後諸葛亮來看,」Freestyle」梗只是本季《有嘻哈》輿論號召力的一個縮影,僅僅在同一集中,「火鍋底料」、「一開口就知道是老江湖了」、「我覺得OK」、「我覺得不行」、「糖糖先記著」等都成為了今夏尬聊對話的熱門句式。


你以為你跟上了熱點不落俗套,其實你早已成為了這場教科書級別網絡文化營銷案例中的棋子。


另一方面,娛樂圈的病毒性營銷普遍具有極高的偶然性和不可循環性,在頭幾期通過金句營銷吸引並成功拉攏大量邊緣受眾的關注之後,節目的後幾期似乎很難再出現如此點石成金的神段子,觀眾也在適應了節目基本節奏和劇情走向之後逐漸進入審美疲勞,其中最明顯的證據即是第7、8、9集的收視率穩步下滑。在這麼個情況下,又出現了另一神來之筆將局面扭轉:紅花會與Gai的華語說唱圈年度Beef續集強勢爆出



先非常簡略地給一點背景,今年年初,華語說唱圈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beef,起因不重要因為有人說是炒作,你只需要知道核心是Gai和來自南京的MC光光,其他主要比較重要的出場角色包括:


MC光光隊:紅花會、後來還有Higher Brothers強勢圍觀

VS.

Gai隊:Jony J、大狗、小青龍、理會農


簡單來說,或許紅花會和Gai確實一直互相看不對眼,但是我還是要說的是,在當時朋友圈截圖爆出之後,幾乎一天之內就有一大批微博和公眾號轉瘋了,如此整齊劃一的反應速度還是讓人不禁思考節目組在其中有發揮多少的作用。而結果就是,PG One轉天就在第十集中全面轉型祭出了年度神diss《HME》,再到總決賽戲劇化雙冠軍的和諧盛世,連起來思考一下,所以說:圈子裡這種這種看似你死我活,信一半吧各位




8. 吳亦凡


中國有盲人


能讓「Freestyle」這麼個梗紅遍大江南北,如此流量吸引力大概也就吳亦凡能做到了。作為中國粉絲+黑子相加總和穩進前五的藝人,吳亦凡的加入對於這個節目的商業成功居功至偉。一言以蔽之,吳亦凡連同其他三位評委熱狗、張震嶽、潘瑋柏,可以說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有嘻哈》這一節目的下限,特別是吳亦凡的存在——哪怕是這個節目一整季都掛羊頭賣狗肉徹底跑題,哪怕選手全都是扶不上牆的爛泥一個都紅不了,哪怕熱狗張震嶽潘帥全都退出這個節目,只要吳亦凡每周準時出現在評委席中間那個位子上,一樣有人看,而且看得人不會少。


對於許多聽了多年中文說唱的老粉來說,吳亦凡這種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無差別號召力有時候實在太不符合邏輯也太招黑,但是說白了,許多人表面上不屑內心裡未必不憧憬——那麼多年真正堅持做Hip-hop的人,除了純粹的熱愛之外,有多少敢說自己完全不想靠自己的作品掙大錢、時時刻刻都有一大批粉絲頂禮膜拜?


平心而論,吳亦凡潘瑋柏之流與和地下眾神們的區別既不在技巧也不在名聲,而是他們作為主流音樂工業的產物經歷過大量資本的洗禮,並且聯同這個節目一起目標都是讓更多優秀嘻哈音樂人進一步商品化並得到專業的資本扶持——這一點是中文嘻哈想要繼續蓬勃為主流文化的必經之路,而這一點也是讓許多深度粉絲難以接受的,畢竟在他們眼裡嘻哈音樂作為一個能夠逃避現實生活壓力的烏託邦,現在變得一身銅臭味確實挺扎心。然而站在選手的角度來說,就算再怎麼看不順眼再怎麼詆毀,吳亦凡隨便上個幾十分鐘的綜藝就能把摩登天空MDSK籤紅花會一整年的錢輕輕鬆鬆連本帶利賺回來,穿著定製的衣服演著最頂級的場子,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生活而不是活在歌裡,這也是現實。


聽起來近乎殘忍,但這就目前中國本土粉絲經濟的力量,吳亦凡作為這一規則下第一批吃螃蟹的當代藝人,在此無意去討論他到底real不real、身上衣服到底多少錢、說唱水準究竟如何如何,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出現也是毫無疑問為中國說唱徹底進入資本化時代提供了非常實際的支持,節目組在這一點上最初並沒有看錯。甚至可以說,當前許多理性討論第一季的大熱過後《有嘻哈》到了未來還能不能實現長期為中文說唱造血這一議題,事實上許多人不願承認的事實是,有吳亦凡這麼個老本,至少兩三年內節目組的流量收入就不太需要愁。





7. 歐陽靖

除了吳亦凡之外,另外一個在節目中以非競技因素留下濃墨重彩的,莫過於Hip-hop Man——歐陽靖



三個月前,我在大學裡一節市場營銷課上曾經以歐陽靖作為留美亞裔Rapper的代表給一班美國人做了一個Case Study,彼時全班加上老師總共也就只有三個人聽過MC Jin這個名字,與此同時在Spotify上的每月聽眾也勉勉強強剛過10000;而在前《有嘻哈》時代,如果你在國內聽過歐陽靖這個名字,那麼我想你至少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中的至少兩個:

1.聽歌不是只聽QQ音樂首頁榜單流行的中/深度樂迷

2.對香港的娛樂、音樂、影視圈子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

3.在微博上看過一個叫《歐陽靖與黑人Battle》的視頻


彼時的我真是打死也不會想到,短短幾個月以後,歐陽靖會通過一個中文說唱節目,從一個被我分析為「已經過氣亟需重塑存在感「的老前輩一躍成為一個人盡皆知的華人說唱的上古巨神


不說了,臉疼。


是的,歐陽靖對得起他在節目內外收到的每一分讚美與尊重,他本身的經歷對於中國說唱來說就是個活化石級別的存在:出生在美國,發跡於紐約皇后區,本世紀初就開始活躍在紐約各大地區性battle比賽;Freestyle Friday Hall of Fame首個亞裔成員、籤約Ruff Ryders成為首個進入美國主流廠牌的亞裔Rapper;十幾年前就和Kanye一起做歌,還能在《速度與激情》中露個臉;後來回到香港發展,進軍影視劇行業,出演多部TVB劇集;然後在《有嘻哈》前最近一次發歌是2014年……


就這樣毫無徵兆地在《有嘻哈》裡橫空出世,不得不說是個驚喜;至於他參加這個比賽的歷史意義,則早已超越了競技層面的考慮:不論冠軍花落誰家,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歐陽靖都會是第一季《有嘻哈》的圖騰人物。從第一集開始被全面劇透揭穿身份,到後來相當一段時間裡被拿來當做諷刺抨擊節目組和製作人導師水準的核武器;從競演中體現的碾壓級全面實力與他蹩腳的普通話形成的反差萌,再到第八期高風亮節的禪讓式出局,可以說,排除刻意安排的成分,歐陽靖這短短一個多月所得到的流量關注和頂禮膜拜絕對比他當年進入Freestyle Friday名人堂或者跟Kanye合作出歌的時候要多得多——這是網絡時代中國粉絲經濟的必然結果,也是他作為華人說唱先驅所應得的一份遲來的尊重。


感慨一下,靖哥在美國開始玩說唱的時候許多選手甚至還沒有出生,而擁有如此睥睨資歷的他如今在微博上卻還依然這麼平易近人謙虛有禮,節目上也是一副與世無爭、專心給後輩鋪路的姿態,啊,除了Respect還能說什麼呢!


PS:歐陽靖最近出了很多中文廣告歌,精神可嘉,但是如果從此就改路子堅持只寫中文的話,實在有點揚短避長呢。


好的靖哥


6. Real


連歐陽靖這麼尊大佛都這麼心甘情願當自來水了,所以這節目還是很real的是嗎?

是。個。鬼。


在很多地下圈內人視為生命的所謂「Realness」上面,《有嘻哈》在最大限度保留、弘揚優秀說唱及更廣義的Hip-hop文化這一點上,在幾個方面作出了難能可貴的突破,也在另外幾個問題上栽了跟頭現了型。


先揚後抑,節目組以國內前所未有的尺度保留了Hip-hop音樂獨特的火藥味魅力,這點打破規則的嘗試值得肯定:從第一集開始,整個節目從評委到選手對於輿論或者是對彼此之間beef大都會直接拿上檯面來回應,微博上被罵也好罵人也好,選手看評委不順眼也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誰都不服氣也好,雖然後期演戲性質越來越明顯,但起碼都敢說(或者說都敢播),這是該有的態度,沒完全丟掉,好事。一個比較十集時PG One的瞬間爆炸:PG One當年這一炸拋開有多少上述的設計成分,在中國樂壇都可以說是個突破。傳統意義的綜藝中,所謂的強者、王者,就應該是能讓所有人仰望的榜樣:不僅要能力拔群,而且在道德上不說是楷模至少也要能服眾。但Hip-hop並不是武俠小說,實力和地位不代表善良和正義,PG One作為毫無疑問的強者,這次與其說是黑化,不如說是釋放了壓抑已久的來自地下的血統和天性,一邊考驗著中國觀眾的進步速度,一邊回歸地下本能翻舊帳,real的。無論如何,直到大結局令人汗顏的雙冠軍設定之前,節目組從最開始的全民大笑話到後來能逐步獲得認可的很大一個原因即是他們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多數國內綜藝其樂融融式的偽善思維,不僅是對於Hip-hop,更是為整個中國音樂圈打開了一個新的窗戶,照進新的陽光。


然而呢,有陽光就會有陰影。人家川普去年也是靠著打破「政治正確」為核心當上了美國總統,現在日子不是一樣不好過。


具體講,上述提到各種版權問題打打擦邊球也就算了,更主要的是節目組插手介入劇情走向的做法備受觀眾詬病。傳得最火的自然是Al Rocco海選淘汰風波,據多方資源透露,為了最大化殺雞儆猴的魄力效果,節目組曾多次要求Al Rocco以最高調的方式入場(開輛蘭博基尼上鏡),以最悲壯的方式退場(讓女朋友在鏡頭前哭)。


Al Rocco


這個邏輯髒嗎?

髒。


這個邏輯在中國綜藝中常見嗎?

太常見了,只是別的綜藝可不用背負「Real不Real」這個大包袱。


除此之外,節目組也不止一次搞出讓真正了解說唱的樂迷哭笑不得嘆為觀止的奇葩賽制,感受下:

-30分鐘現場創作圍圈Freestyle Cypher海選賽(*註:允許套詞)

-1V1-假裝單挑-中國好聲音式-Battle

-五進四車禍現場外貌協會淘汰賽


節目結束兩周,熱情逐漸冷卻後也不禁思考,所以其實什麼才叫real?在真正和節目組沒有純粹利益衝突的情況下——比如:被節目組淘汰不服氣或遭到其他不公正對待、偶像被節目組抄襲、和節目中走紅的選手存在過節、打算靠節目蹭一波熱度的自媒體,等——又有多少人會真的在意Real這個問題會讓中文Hip-hop往哪走?是不是韓國人做的東西就百分之百的real?是不是聽說唱的時間越長就越real?是不是你不想紅不想賺錢就Real?還是說你炒粉嗑藥反社會玩說唱你就Real?


還是說其實都像陳冠希說的:中國就是沒有Real Hip-hop Culture,只有被過度娛樂性消費的空殼?都只是在套個馬甲為自己的個人利益狡辯而已?




5. Idol Rapper

思考上述問題的,除了節目組和部分理性老粉之外,還有另一個群體也在這一議題的另一端立場很苦惱地思考著:那就是在第一季中處境異常尷尬的Idol Rapper們。


在年度15強出爐前,節目組極力渲染的矛盾之一就是地下Rapper VS. Idol Rapper,結果呢本屆的練習生們也是不怎麼爭氣——


評委席上坐著個吳亦凡呢,我都替你們著急。


簡單分析下背後原因:


其一,從最開始就很明確的一點,節目組知道練習生idol吸金能力的巔峰已經坐在評委席上了,所以既然都已經決定要做說唱這麼個細分市場,現在要選擇第一批投資捧紅的對象,怎麼想都只能是地下rapper這片處女地;


其二,《有嘻哈》雖然製造偶像的意圖明顯,但是畢竟說唱才是核心賣點;對於Hip-hop這一風格來說,練習生更多是在公司的規劃導向之下有意識地被動接受學習,具體接納度有多高因人而異不得而知;對於地下rapper來說,每一步都是靠自己純粹熱愛所兌現出的努力,每一分靠說唱掙回來的都是自己的血汗,所以到了真的拼刺刀的比賽中,一群習慣被粉絲寵著、被公司捧著的乖乖仔,遇上一堆上來就不要命衝臉的,這,不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嘛。


其三,近幾年以吳亦凡、鹿晗、張藝興到現在王嘉爾為代表的中國頂尖偶像藝人,無不是經歷過海外工業標準錘鍊、見識過大世面的;拋開說唱從廣義的音樂市場來說,橫向對比韓國,中國照搬過來的練習生產業鏈每一環相比韓國都存在點硬傷,所以一旦加起來就不夠看了——這當然不是練習生自己的錯,他們中大多數也只是想靠努力實現一個非常模糊的夢想罷了。而回歸到說唱這一細分市場,更是會發現這些集訓選拔出身、嚴格執行綜藝規則的idol rapper所代表的流水線價值觀與傳統的崇尚街頭自由天性的hip-hop文化有著多處不兼容,若是想這一點根本上的衝突不這麼搶眼,至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 中國對於商業化說唱的接受度提高到一定的程度

2. 真正出現一個各方面光芒足夠耀眼足以忽視其他所有衝突的idol


直到今天我都依舊堅持認為,周藝軒朱星傑他們今年走不出來不代表中國練習生rapper這條路本身走不出來,未來總會有人去開這個先河的。這道理就和十幾年前說「現在中國沒有說唱不代表以後也不會有」,重要的還是切莫故步自封閉門造車,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一言以蔽之,中國的說唱圈現在就像80年代的NBA一樣,群雄並起,卻在等待著屬於自己這個領域的喬丹。


至於這個喬丹來自地下還是來自練習生,我繼續用NBA打個比方吧:

現在NBA裡絕大多數球員教練都是黑人,科比詹姆斯魔術師這些球星自然也大多數是黑人,但是也有像納什諾維茨基伯德這類極其牛逼的白人球員受到所有人尊敬,該拿MVP拿總冠軍的也不含糊。所以,即便樣本數量上存在差距,但只要你的實力足夠強大到掩蓋掉你和其他人的區別,那區別本身,也就不這麼重要了。


4. 女Rapper

說完idol rapper這個群體我們來聊聊另一個比賽中的特殊群體:女Rapper。


自hip-hop這一文化發明以來,女rapper的地位非常尷尬,直到最近這幾年才稍有緩和。在7、80年代Hip-hop文化的萌芽期,整個文化體系還稍微保留有一點funk與disco音樂的遺風,男女之間的關係也以輕鬆詼諧、調侃搭訕一起party搖擺為主;然而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所謂說唱爆炸成長的「黃金十年」期間——中國最早的說唱家門絕大部分都是受這個階段音樂的啟蒙,物化女性成為了說唱中一項非常常見的做法。如果你是一個活在90年代美國的女rapper,你會發現:


第一:你身邊絕大多數的同行都是沒讀過什麼書的男人,而且大多是特別兇特別拽特別混子那種;

第二:你一半以上的同行都是現實意義上的大渣男,十分露骨把女人當做寫進歌裡、用完就扔的消遣。


把鏡頭調回到中國,性別不平等同樣早就是老生常談,但是卻是以一種更微妙的方式存在。


此時中國和彼時美國的市場最大的一點不同,在於受眾樂迷的性別比例存在區別:《有嘻哈》在全國範圍內製造了大量年輕女性粉絲;是的,迷妹這個詞不管聽起來有多少褒義貶義,不管這一批人的目光到底會在hip-hop這個流派上停留多久,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對於女性rapper而言,橫向對比同量級的男rapper,顯然缺少了一件最大最致命的武器:雄性荷爾蒙;另一方面,縱向比較男性粉絲與女性粉絲,男性普遍在社交媒體上的表達欲望和感性程度明顯遠遜於女性,進一步擴大了頂級男rapper和女rapper之間的粉絲活躍度差距——這就是女rapper現階段在hiphop圈中無法突破的一到天險。


當然了,沒有反抗就沒有hip-hop,女rapper中亦有佼佼者在黑暗中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優勢。本季《有嘻哈》中,真正能讓人以積極的方面記住的女rapper有兩個半:Vava、大笑,加上Yamy算半個——可以說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女rapper的思路。


大笑、VAVA、YAMY


第十集的六強專題中曾經提到過,實力最突出名氣最大的Vava走的是Rapper版蔡依林的路線,技巧從商業音樂角度上講可以算過關,人設沒太大黑點爭議,唱跳兼修,戲路寬廣,擁有駕馭大型舞臺舞美的能力和颱風,總體而言符合主流審美,可以說是中國商業化女rapper一個非常穩妥的範本。殺入最終12強的大笑則選擇了一個很鄰家女孩的路線,不搞大新聞不玩高難度一直政治正確,加上節目中一系列緊張、落淚、掙扎的瞬間所展示的怯懦脆弱的一面,大笑以一個比較能引起普通人共鳴的方式,在客觀上對Hip-hop這一陽剛氣息過剩的文化起到了不少軟化的作用,少了一分商業爆炸,多了一分歲月靜好,對於較為保守的觀眾來說潛意識裡較為容易接受。最後說說Yamy,雖然在淘汰賽就遇到了彼時如日中天的PG One被無懸念淘汰,但是卻體現了女rapper的劍走偏鋒的一面:不太主流的外表和歌路帶點妖氣,題材審美也帶著「愛誰誰」的小眾獨立逼氣質,單論純說唱的技巧來說肯定算不上頂配,但若把說唱從副業的角度放到一個更廣的藝術角度,如Yamy般的不可預測性對於中國音樂圈來說卻反倒更不可複製,代表了一個神秘卻又令人興奮的高上限


如果對於這個區別還get不到的話,你們玩過一個叫「殺上娶」的遊戲嘛?用這仨人來一局吧。



總之,在現在這個大框架下,作為女rapper最重要的一點課題就是,如何平衡性別上的特點和技術上的打磨,過分注重前者就成了不懂文化精髓的膚淺花瓶,過分注重後者則明顯是揚短避長緣木求魚,兩者的火候稍微拿捏不當都會淪為笑柄,妹子們在追求平權的道路上,任重道遠吶。


3. 雙冠軍



總決賽前一周就收到北京的朋友發來消息說:第一屆《有嘻哈》總決賽搞出了雙冠軍,在回看了總決賽的正片之後,發自真心為導演組和稀泥的能力而驚嘆,正如我曾在我個人微博中點評Gai時提到的:

「若把說唱當成一門技術,Gai遠遠稱不上最強的中文rapper;但是若把說唱當成藝術,並且一定要選一個rapper代表所謂的所謂「中國說唱」去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說唱作對比的話,我會選Gai。像PG One和艾福傑尼毫無疑問在技術上擁有更好的flow,更強的Freestyle,更屌的押韻,觀賞性也同樣非常高,他們的東西放在《有嘻哈》這個比賽裡是非常有競爭力的表現,但是放到更大的環境下來說,他們也只能算是在中國把別人的技術換了一個語言再做到一個特別高的質量,這點當然也沒有任何毛病,但是Gai則是確確實實在本土化進程這一點上拿出了創造性的思考——都知道皮幾萬玩節奏玩韻腳無敵,可是能讓普通人一提馬上記起來的歌詞,沒有任何提示你能記得多少?大概也就只有」炒麵「了;相比之下,Gai有「火鍋底料」,然後有「天乾物燥」,現在又有了《苦行僧》,他的走紅代表的是一個新的美學從無到有走入中國主流。總之,如果最後PG One或者艾福傑尼贏了冠軍,那是技術性的勝利我不會奇怪,但是如果Gai奪冠,那說明是意識形態的突破,同樣值得欣慰。」


愛奇藝你是不是考慮象徵性付我點劇本稿費啥的?


開個玩笑。不管這個結果有多麼扯淡,PG One 和 Gai,兩個幾乎對立極端,在此時此刻都有資格代表中國rapper成名的新方向。


先說PG One,作為節目中第一個成為媒體新寵的rapper,PG One正如同其綽號「萬磁王」一般,是一個極具西方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冷酷而富有野心的精英型反派


節目開播至今,從flow韻腳節奏的兇猛程度、不可思議的吸粉速度和能力全面程度來說,PG One給人的印象就是將說唱這一門技術純粹打磨到極致的集大成者,不需要特別多額外的性格也能獨樹一幟,單論總決賽的表現,PG One同樣略勝一籌。在審時度勢充分展示萬花筒般的技巧這一點上,節目中沒有人能比PG One做得更好,此外,他對於他在地下摸爬滾打那一套東西一直沒有丟,如果真的來認真Freestyle Battle的話大概四個評委加起來都沒什麼勝算。


如果說強大如PG One也有弱點的話,那就是他作為一個非常純粹的技術流大師,技術上的優勢放到長期發展中恐怕難以掩蓋其在內容深度上的缺失。打個比方,他的作品就如同電影《阿凡達》:在頂尖的配置支持下,你在首次接觸時會有一種非常純粹的感官震撼——「蒼天啊太酷了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但是過一段時間你回憶起來的時候,除了「太酷了」之外,你記不住什麼真實能留得住人的自身體悟。當然了,大多數人聽歌也好刷綜藝也好看電影也好,就是圖個樂子不是為了上課受教育,也正是因為這樣,PG One觀賞性極高、符合快消市場思維的作品才會吸引到如此大量的說唱新粉。不過呢,如果有一天PG One真的開始學會放慢速度談生活講哲學了,那麼這個大魔王恐怕就真的無法被擊敗了


奪冠的兩人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


Gai所面對得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局面。他的標籤一直很鮮明:方言、江湖、旋律感。比起PG One,他更具有東方寫意派的色彩,像是一個亂世中修煉成仙卻又走火入魔的孤傲梟雄


為避免有失公正,這裡將其音樂和人設分別來講。


從音樂角度來說,有選擇有意識地加強旋律讓他的說唱維度更加豐富聽起來不那麼容易累,而中國風/方言說唱的加持則讓其在技術並不鶴立雞群的情況下脫穎而出。但是相比PG One,他的缺點在節目中看來更為顯性:flow相對平淡觀賞性稍遜(適合演出不適合發),偶爾過度放大旋律本末倒置,江湖做派聽多看多還是會疲勞,幾次套詞也沒得洗。


從人設角度來說,被人詬病最多的便是Gai這麼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超社會混混在節目裡變成了心有大愛主持公道的仁義大哥,有明顯被節目組明顯招安的痕跡,後來被扒出籤約到音樂總監劉洲旗下更是坐實了這一消息——這麼來看,Gai的兩面做派確實也沒得洗。說句公道話,有多少刻意設計橋段我們無從得知,但能確定的是,節目開播以來中國說唱環境已經大有改變,一些問題也不再適合用過往江湖規矩來看;或許在資本和夢想面前,rapper們確實有了在公眾面前一次改過自新的選擇,與此同時,也需要學會面對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質疑。


總結:兩人在說唱造詣上各有取捨,都並非完美。PG One實力更強,Gai格局更大。


2. 粉絲經濟


一個結論:《有嘻哈》最核心的根本目的並不是Hip-hop這個文化體系,而是名為「嘻哈」的中國特色粉絲經濟——這正是讓《有嘻哈》一面引起許多圈內人反感,一面以席捲全國大獲成功的根本原因。同樣也是在這個前提下,《有嘻哈》折射出了一個非常矛盾的兩面性:


對於真正搞華語說唱、站在節目對立面的這一批圈內人來說,《有嘻哈》的走紅是以一種暴發戶的形式發生的;所有的江湖道義規矩被無差別凌駕,自己所熱愛所代表的文化被簡單粗暴地呈現給了全國數千萬計審美素養文化意識參差不齊的普羅大眾任人評判。在這過程中,無數管中窺豹的普通觀眾把「嘻哈」當成茶餘飯後吹牛逼的談資——少了熱愛,只剩庸俗,若你在這圈內待過,你會知道這感覺確實不是滋味。


然而,以上極具煽動性的論調也難免有當局者迷的意思:行業起初的關注點很純粹,或者說太純粹了。古今中外任何一個行業要想真正發展壯大都是需要大量關注為基礎,說白了就是需要讓參與者賺錢。然而,中國實在太大了,民間的關注點都是具有被導向性的。中國的Hip-hop如果一直沒有大量外來資本介入,一直停留在幾百塊出場費的水準,那拋開自我陶醉的私慾情懷來說,這行業前景究竟有多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數據顯示,包括PG One、Gai、Vava、TT等幾位人氣選手都在幾個月內獲得了超過百萬的微博新粉絲(其中PG One的漲粉幅度達到了驚人的360萬),而像鬼卞、李大奔這樣的純草根rapper也借節目成功建立了相當的粉絲基礎,甚至是沒參加節目的Lu1、Higher Brothers等其他說唱界名宿也都無意間乘上東風,吸了一波新粉。對於無論哪個風格的藝人而言,如何長期經營粉絲都是一門學問,而對於單一一個風格而言,能在如此短時間內孵化這麼多個量級可觀的活躍粉絲群體,且不論粉絲最終粘性幾何,都絕非易事。


平心而論,這幾年來中文說唱說唱在各大節目中都早已有過引起注意的登場


14年成都CDC的謝帝登上《中國好歌曲》16年南徵北戰同樣登上《中國好歌曲》,同年萬妮達參加《中國新歌聲》、重慶GO$H的Bridge、長沙的C-Block參加《十三億分貝》,廣州Ace Project登上《中國之星》……


可以說,這一代的中國說唱人一直存在著努力往主流市場靠近的嘗試,卻都往往成為傳統綜藝套路的配角和註腳,儘管能為單個藝人吸引一定流量關注,對於大文化環境的改善卻一直杯水車薪。


然後,今年2017年,有了《中國有嘻哈》,有了一個真正成體系的粉絲經濟,有了節目中以肉眼可見速度增長的贊助商,有了各個品牌紛紛推出的說唱廣告歌,


有了中國商業化說唱元年。


1.中國說唱元年


Hip-hop源於生活,但它不該高於生活


《有嘻哈》不管有多火,客觀來說其現實意義也只是在於讓長期存在盲區的中國觀眾知道了有一種東西叫「說唱」,並且有選擇、有針對性地模糊展示了「中文說唱」的形與神。至於未來Hip hop的精神如何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越走越深,絕不是靠一個節目就能一勞永逸的。


中文說唱的真正蓬勃,真的還得靠自己


在前《有嘻哈》時代,中文的說唱實在如同空中樓閣:一直存在,且僅存在於一個特定的小圈子內(只是因為人口基數大所以顯得人不少),而且因為大洋彼岸各種顯性和隱性的文化差異,圈子內人與人之間普遍因為缺乏參考系和評判標準,幾乎不存在準確的定位,對所謂Hip-hop的理解,也趨向於理想化的精神信仰。


在這樣的情況下,缺乏引導的中文說唱的題材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和排他性


現在2017年,《有嘻哈》一出說唱確實火了,以rapper自居、為說唱夢想努力的人也越來越多,然而打開我的網易雲,上百首中文說唱的題材來來去去卻無外乎那幾個,其中最普遍的就是:


為說唱而說唱,為Hip-hop而Hip-hop


或許這麼說你get不到問題所在,那我換一種表達:


中國rapper:我首先是個Rapper,所以說唱是表達生活的目的。先有說唱,再談生活。

美國rapper:我首先是個人,所以說唱是我表達生活的手段。先有生活,再談說唱。


生活的方式有千萬種,說唱也只是其中之一。太多人只看到美國說唱裡吃喝嫖賭打打殺殺老子天下第一那一套——畢竟新鮮吶,卻忽略了更大的背景:狗爺可以寫自己在加州賣葉子,Jay-Z可以寫自家老婆多牛逼,Kanye可以寫自己如何把自己的鞋從Nike做到阿迪做到LV,Eminem可以寫自己作為黑人統治的rapper圈裡唯一一個白人是什麼感受,Kendrick可以寫黑人們如何一邊打著反對白人特權的旗號一邊卻在手足相殘,Logic可以寫他自己想像中由黑人扮演的那個蜘蛛俠,Lil Dicky可以寫自己作為猶太人從小衣食無憂大學畢業卻立志進圈當個搞笑rapper的前因後果,Chance可以寫自己懷念兒時家裡媽媽和奶奶用的Cocoa Butter清香劑的香味——這些都是Rapper們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什麼是Real?這才是Real。生活才是最高級的藝術,將生活用說唱的方式講出來,這才是Hip-hop真正無法取代的魅力所在


而在中國,無論是對於外來文化入侵的自卑感也好,亦或是文化環境的細節缺失也好,目的和手段的不同,終究決定了高度上的差距。如果中文說唱無法以中國人的角度將中國人自己的真實生活寫進歌裡,那麼不管未來預算多嚇人,製作水準多精良,雙押三押多牛逼,這個文化在大熱之後依舊不會有出路,只有沒有靈魂的空殼。


時也命也,此時此刻,《有嘻哈》的橫空出世讓中國說唱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思考,也預示著中文說唱的新一輪啟蒙運動。當資本與媒體的介入使純粹的熱愛不再能夠推動這個文化發展到下個臺階時,屬於Hip-hop的下一個重大轉折點隨時都可能出現。


2017年,中國說唱元年,大幕已經拉開,這條路會把我們帶到哪,讓我們拭目以待。


Peace


文 / F.K a.k.a 飯卡

圖 / 來自網絡

微博 / @CNK-大娛樂家飯卡

網易雲 / C.N.K



 推薦內容 

點擊下方圖片閱讀文章


雙冠軍就是和稀泥


你以為變成明星了,其實他們都把你當動物園的猴耍


 四強確定戰 有四首佳作不應錯過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嘻哈》第一季大熱落幕 嘻哈熱怎麼延續?
    《中國有嘻哈》在大熱中落幕,大家已經在討論這個節目能讓「嘻哈熱」持續多久。陳偉感嘆他們雖然預料到節目會成為「爆款」,還是被它所引爆的話題度所震驚,「第一季對我而言,沒有太多遺憾,最大感慨是中國的嘻哈文化從看似小眾的亞文化走向了主流」。
  • 中國有嘻哈十大經典表演
    在「中國有嘻哈」聽了那麼多作品、看了那麼多表演,被Gai的「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洗腦,被PG One的「我要吃炒麵」逗笑,也被Vava的「Life's Struggle」刷屏。今天,我們在「中國有嘻哈」的眾多作品中盤點了十大經典表演,來和大家一起回顧那些精彩的瞬間。
  • 看了《中國有嘻哈》,你以為你知道嘻哈了?
    看了《中國有嘻哈》,你以為你知道嘻哈了?
  • 「中國有嘻哈」十大經典表演!
    作為一檔娛樂節目,最起碼今年它賺足了眼球——從戲謔吳亦凡那句「你有freestyle嗎?」,調侃「中國沒有嘻哈只有嘻嘻哈哈」,到一大批rapper在節目中嶄露頭角,吸引一波粉絲追捧,再到gai和pg one互撕,各大品牌紛紛推出說唱廣告,掀起說唱熱潮。有人說,今年是中國嘻哈音樂的元年。
  • 《中國有嘻哈》本周四迎來總決賽大結局,誰會是第一季冠軍?
    不出所料上一期《中國有嘻哈》播了PGONE的diss歌后,紅花會和GAI的口水戰從朋友圈到熱搜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
  • 都2019年了,為什麼大家還是忘不掉第一季的《中國有嘻哈》?
    《中國新說唱2》的彈幕裡,經常有人會提到中國有嘻哈的第一季。都2019年了,為什麼大家還是忘不掉第一季?是因為在觀眾的心裡,第一季的人更像是分類查找時的標籤。不是因為中國有嘻哈第一季的選手,比後面兩季更厲害,是因為觀眾心裡已經有了一個他。
  • 《中國有嘻哈》十大炮灰選手
  • 陳冠希Diss《中國有嘻哈》,來科普下真正的嘻哈
    《中國有嘻哈》第一季收官,吃瓜群眾卻已經跟不上節目組的節奏一臉蒙逼了,先是31號的總決賽直播中Vava
  • 第一季《中國有嘻哈》中走紅的Rapper現在過得怎樣?
    2017年度可以說是中國的嘻哈元年,《中國有嘻哈》橫空出世,讓不少的地下rapper走到了舞臺上被大家所認識。第一屆《中國有嘻哈》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那第一季的rapper現在都怎樣了?GAI,《中國有嘻哈》的冠軍。
  • COSMO·中國有嘻哈【第一季】2017.09.22 超高人氣——蜜妞miko show time
    COSMO酒吧&中國有嘻哈 全季奉送
  • 盤點《中國有嘻哈》十大炮灰選手
    有嘻哈迎來大結局,想想還有些捨不得。在中國難的看到這種題材的電視劇,愛奇藝讓我們看到了。情節曲折離奇,懸念恰到好處,在這個夏天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有人名利雙收,廣告代言拿到手軟。我帶你們盤點下《中國有嘻哈》十大炮灰選手:TOP 10茶米這個老哥據說是出道十七年的老前輩了,和評委私下裡都認識。前面被孤兒剪輯剪出了一幅狂妄自大的過氣rapper畫風,結果被嚴格的製作人淘汰了。
  • 中國有嘻哈十大人物有哪些名單曝光 中國有嘻哈說唱水平最高的是誰
    中國嘻哈十大人物有哪些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10:大狗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9:沈懿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8:ty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7:bridge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6:GAI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5:PG one萬磁王&BrAnTB小白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4:ALROCCO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3:茶米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2:艾福傑尼中國最新的嘻哈歌手排名1:歐陽靖中國Hiphop說唱最高水平究竟是誰
  • 吳亦凡成了《中國有嘻哈》的首要功臣?
    這足以看出《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系列的觀眾期望值有多高,也證明了這一系列綜藝的熱門程度。對於吳亦凡的這句話,網友們呈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有人認為這是吳亦凡「實話實說」,有人卻認為「是《中國有嘻哈》帶火了吳亦凡」。那麼究竟是誰帶火了誰呢?
  • 《中國有嘻哈》連字幕都看不懂,我覺得是你的問題 @愛奇藝
    《中國有嘻哈》,哈?有嗎?有,只是大多數圈外人看不懂。
  • 中國有嘻哈的這些梗,你真的看懂了嗎?①
    近段時間,號稱中國嘻哈rapper們史上第一次全球集結,《中國有嘻哈》迅速爆紅。
  • 《中國新說唱》人均套詞?相比第一季有嘻哈,除了陣容外毫無看點
    不得不說自從2017年《中國有嘻哈》播出以後,國內對於說唱音樂的關注度是越來越高,不僅主流舞臺開始接納說唱歌手,很多知名歌手也開始大量加入說唱元素到自己作品裡,而這一期和新說唱節目的成功都密不可分。然而隨著改名風波之後,《中國新說唱》連播兩年卻始終沒能夠打破《中國有嘻哈》的神話,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網友表示有嘻哈才是該節目的巔峰,即便今年的《中國新說唱》堪稱陣容史無前例豪華多方優質rapper齊上陣,卻依然備受吐槽,尤其是關於套詞的問題,成為了眾人抨擊的一大主要原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功夫胖馬俊等OG級Rapper參加了第一季中國有嘻哈?不存在的!
    中國新說唱捧紅了功夫胖、王齊銘、馬俊等實力rapper,很多人就在網絡上說在第一季裡就看到了他們,並且表示很不理解為何沒有他們鏡頭,難道很早就被淘汰了,大嘴巴在求證之後告訴大家,不存在的。憑他們的實力,就算第一季整體實力很強,也不可能一個鏡頭都沒有,進入20強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 帶你去見《中國有嘻哈》的徐真真
    「有沒有freestyle?請來段freestyle.」中國地區首檔說唱音樂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播出後,Freestyle(即興說唱)這個說唱中的專業名詞,因吳亦凡屢次提起而變得魔性,徹底刷遍了微信大小朋友圈。
  • 中國有嘻哈,你有freestyle嗎?
    上周六晚上八點,中國第一檔嘻哈音樂綜藝《中國有嘻哈》終於正式開播「請問,是請了幾個保安來評價士兵嗎」作為一個說唱節目MC HotDog和潘瑋柏勉勉強強也能算曾經對推動中國嘻哈音樂做出過貢獻但看了這期《中國有嘻哈》後一向對流量小生不感冒的所長竟然也能慢慢真正get到吳亦凡的帥點了
  • 《中國有嘻哈》全明星陣容帶你一起freestyle~
    可是你想好去哪兒了嗎?還沒有?!木有關係,囧囧為你準備好一場超豪華的嘻哈音樂趴,「嬉戲有嘻哈」動漫嘉年華「十一」假期等你來開啟~讓囧囧來告訴你,「嬉戲有嘻哈」動漫嘉年華有啥好玩的~如果你熱愛嘻哈,或是你覺得已經收官的《中國有嘻哈》節目還沒看過癮,那麼,國慶期間嬉戲谷的嘻哈全明星歌會你絕對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