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心靈之訴」,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10月26日下午,香港演員楊怡在社交平臺發文,說這一年經歷了很多轉變,為了家人更好,決定和老公羅仲謙一起改名。楊怡——楊茜堯,羅仲謙——羅子溢。
一時間,輿論譁然。多數網友紛紛不解,對夫妻二人同時改名感到疑惑,這不會影響事業嗎?
也有網友給出回答,說是香港明星多半都迷信,認為改名就是改運。
其實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明藝人改名比比皆是,早已不再稀奇。比如我們熟知的「男神大叔」張嘉益,原名張小童。爬摸滾打進入社會之後,覺得原名太幼稚,像個小孩,跟自己威猛的男性形象不符,便花費心思取名為張嘉譯。今年六月,天命之年的張嘉譯決定改名為張嘉益,不圖錢不圖名,圖個身體剛健。
再比如蕭亞軒,原名蕭雅之。她之所以改名,並不是認為原名不好,而是唱片公司的堅持。當初唱片公司拿她原名給算命先生看,對方表示「亞軒」更好看也更好記,而且會更紅,但要注意筋骨。
網友們對於明星改名,一向也都是寬容以待,送上祝福就完事。畢竟無傷大雅,個人選擇而已。
但這一次,楊怡改名卻翻車了。有網友仔細分析了楊怡羅仲謙夫婦改名後的名字,質疑兩人改名不是純粹為了家人好,而是有盼子之嫌。
「楊茜堯」——「楊欠堯」,「堯」在古代寓意「帝王」,直譯過來就是「欠個男孩」。「羅子溢」——「子」代表「兒子」,「溢」意為「超出」,連起來不就是寓意兒子多多益善?
說實話,起初我覺得網友未免想像力太豐富,為了生個兒子不至於兩人都改名吧?但是有一點又說不通,楊怡已經那麼紅了,被外界稱為「TVB當家花旦」,到底多強烈的願望才能讓她改名呢?她這麼信風水的人,就不怕影響星運?
也有網友分析,說楊怡四十歲高齡才生了一個女兒,和自己老公婚姻也算幸福,當下希望老天能讓自己懷個兒子,一家四口湊成一個「好」字也能理解。不過該網友還強調,如果真是為了生兒子改名,感覺略顯誇張,有重男輕女的之感。
如果說楊怡夫婦改名動機還有待考究,那她文章結尾處,直接引起了網友的反感。
楊怡直接給自己冠了一個夫姓——羅楊茜堯。
說實話,雖然香港給自己冠夫姓的女藝人不少,但這個行為背後的邏輯本身就足夠封建——夫權婚姻的產物,女性不承認自己的價值,以丈夫為天。但最令人疑惑的是,楊怡和羅仲謙的愛情是典型的女強男弱,無論名氣還是財力,羅仲謙都要比楊怡遜色許多。為什麼婚前自立自強的楊怡,婚後會開始盲目順從丈夫?
而且疑似為生兒子改名的藝人,楊怡也不是先例。2008年,黎姿和富豪馬廷強,個比她大14歲且身患殘疾,腿腳便的男人結婚,並先後生下三位千金,而後退出娛樂圈相夫教女。同時協助弟弟黎嬰打理公司,如今早已從演員變成女強人。
2017年,黎姿與弟弟一同出席公司上市的記者會,正式宣布改名為「黎珈而」。消息一出,網友紛紛嘲諷,這還能更明顯嘛?「珈而」不就是等於「加兒」,想為富豪老公續香火?
而且早在2016年,黎姿生小女兒之前,就有媒體曝出她同「生子聖手」名醫何永超商量追生兒子一事,並注射了「超級排卵針」。
面對大眾質疑,後來黎姿給出回應——「珈」取其家玉如意、價值連城又吉祥之意,不是為了生兒子。她還強調,改名同時也是為了徹底退出娛樂圈,原名會在登機等公共場所容易引起他人注意,而丈夫希望自己做一個低調的人。
但黎姿解釋之後,網友的嘲笑聲更大了。「丈夫讓你改名就改名?是沒底氣拒絕吧?」其實我個人覺得,對於藝人改名倒也不用如此苛刻。無論是被迫與否,亦或者動機如何,都是個人選擇罷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
但有一說一,如果真是為了生兒子改名,不管是為自家湊一個圓滿,還是想因生育獲利,我都隱隱感到一點膈應,為何男孩從未出生起,就比女孩更高一等?退一萬步講,如果非要說傳承香火,比起執著於生男還是生女,傳承所謂的姓氏,還不如傳承家風品行。無論男女,都值得被我們珍視和期待,他們都是生命的饋贈。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