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如何不負此生?

2021-02-19 丹尼爾先生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俞仁 | 圖:Google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編者按:本文為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於2014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時隔5年,細細品讀仍受益頗多。

演講原文如下


by 沈祖堯

今天早上我翻閱了畢業禮的典禮程序。當我見到畢業生名冊上你們的名字,我按手其上,低頭為你們每一位禱告。我祈求你們離校後,都能過著「不負此生」的生活。你們或會問,怎樣才算是「不負此生」的生活呢?

首先,我希望你們能儉樸地生活。

我過去的三至五年間,大家完成了大學各項課程,以真才實學和專業知識好好地裝備了自己。我肯定大家都能學以致用,前程錦繡。

但容我提醒各位一句:快樂與金錢和物質的豐盛並無必然關係。一個溫馨的家、簡單的衣著、健康的飲食,就是樂之所在。漫無止境地追求奢華,遠不如儉樸生活那樣能帶給你幸福和快樂。

其次,我希望你們能高尚地生活。

我們的社會有很多陰暗面:不公、剝削、詐騙等等。我呼籲請大家為了母校的聲譽,無比莊敬自強,公平待人,不可欺負弱勢的人,也不可以做損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的生活是對一己的良知無悔,維護公義,事事均以道德為依歸。這樣高尚地過活,你們必有所得。

其三,我希望你們能謙卑地生活。

我們要有服務他人的謙卑心懷,時刻不忘為社會、國家以至全人類出力。一個謙卑的人並不固執己見,而是會虛懷若谷地聆聽他人的言論。偉大的人物也不整天仰望山巔,他亦會蹲下來為他的弟兄濯足。

假如你擁有高尚的情操、過著儉樸的生活、並且存謙卑的心,那麼你的生活必會非常充實。你會是個愛家庭、重朋友,而且是關心自己健康的人。你不會著意社會能給你什麼,但會十分重視你能為社會出什麼力。

我相信一所大學的價值,不能用畢業生的工資來判斷。更不能以他們開的汽車、住的房子來作準,而是應以它的學生在畢業後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為依歸。所以諸位畢業會成為我校的代表。做個令我們驕傲的「中大人」吧。

在21世紀,全球的大學都有如處身於十字路口,因為在歷史中,大專院校從來沒有增長與膨脹得像現在那麼快,而又像現在一般,忘其所以、失其導向。正當全球大專學生數目不斷增加的時候,人們也前所未有地對大學教育的真正意義作出了重大的質疑。

正當在某些國家,大學被譽為推動科技與經濟建設的火車頭的時候,在另一些地方,大學卻被詆為縱容精英主義和放任不羈的地方。那麼大學教育,所為何事?

紐曼樞機曾經這樣說:「若大學課程一定要有一個實際的目的,我認為就是為了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 這種教育能給人以對自己的觀點與判斷的真理,給人以倡導這種觀點與判斷的力量。它教他客觀地對待事物,教他開門見山直奔要害,教他理清混亂的思想,教他弄清複雜的而摒棄無關的。」

認清大學的價值和本質

我相信一所大學的價值,不能用畢業生的工資來判斷。更不能以他們開的汽車、住的房子來作準,而是應以它的學生在畢業後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為依歸。

我們也要弄清楚大學的本質:它並非純粹是一座知識寶庫,也並非單單是創意和創新的推動者。大學絕非一所職業訓練學校,更萬萬不可淪為培育貪婪、自私、毫無道德和社會責任可言的人才的機構。大學不可能是排名榜的盲目追隨者,更不可以被視為推動生產總值的引擎。

認識並帶領你的時代

今天你們畢業了,我送你錢穆老師的一番話「認識你的時代,帶領你的時代。」

「你們一個人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學問,怎麼做事業,我認為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基本條件,就是我們一定先要認識我們的時代。我們生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就應該在今天的時代中來做人、做學問、做事業。

大部分的人不能認識時代,只能追隨時代,跟著這個時代跑。這一種追隨時代,跟著時代往前跑的,這是一般的群眾。依照我們中國人的話來講,即是一種流俗。

每一個時代應該有它一個理想,由一批理想所需要的人物,來研究理想所需要的學術,幹出理想所需要的事業,來領導此社會,此社會才能有進步。

否則不認識這個時代,不能朝向這個理想的標準來向前,此即是流俗。流俗又如何能來領導此社會?所以每一個時代,不愁沒有追隨此時代的流俗,而時代所需要的,則是能領導此時代的人物、學術與事業。」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這是一個個人主義抬頭的時代:個人利益凌駕於群體福祉,個人意見往往成為唯一能接受的意見。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不應只顧自己的利益,不要過於自以為是,而要學會多聽別人意見,考慮各方看法,協力實現夢想。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是非難辨的時代:每日在網上流傳的資訊,媒體發放的消息,為我們帶來不少衝擊。但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來那麼簡單,是非黑白往往需要仔細分析,深入了解。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獨立思考。同學畢業後更需終身學習,有慎思明辨的能力。

這是一個利益在前,道德在後的時代:金錢、地位、權力,已經成為世人追逐的唯一之物,道德和價值觀的培育,卻漸漸被人遺忘。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但願你們不要讓利益掩蓋良心,以厚德載物自許。我們所追求的,理應是較名與利更能持久的東西。

我盼望中大畢業生能虛懷若谷,以遠大眼光,包容態度,帶領我們的時代。

我盼望中大畢業生能恪守道德,做好本份,不要為了個人利益,埋沒良知。

我盼望中大畢業生能認識時代,引領潮流,不流俗、不盲從,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知道滿足,懂得感恩,貢獻更多

面前放著半杯水,你看到的杯子是半滿,而非半空。你會明白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無論是健康、家人、愛人或者機會。你在這個年紀所擁有的一切,所獲得的成就,是這個世界上許多人想也無法想像的。知道滿足便會快樂。懂得感恩,你心中所念的,就不是還想獲得更多,而是貢獻更多。

你應努力回報社會,用你的時間、你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是你的財富。到那時你會發現,奉獻愈多,就愈富足。

「不要問香港可以為你做些什麼,而是你可以為香港做些什麼。」為自己和別人創造更多機會,獻上更多關懷,你的煩惱反而減少。懂得感恩,你大概也是個包容的人。

一天當父母開始雙鬢斑白,記憶衰退,步履蹣跚時,你不會對他們抱怨挑剔,你會不離不棄的照顧雙親,為他們做飯洗腳。

一天你有了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收入,或更高榮譽時,你也不會瞧不起老師,你會飲水思源,告訴別人他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有一天我們的社會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多少的挑戰,你也不會離棄香港,不顧而去。你會盡你的責任為香港創造未來。各位,今天是值得我們慶祝並為之欣喜的大好日子,但不要忘記… 這還是個應當感恩的日子。

各位畢業同學,在我的心目中大家都是我的兒女。當我誦念你們的名字時,我默禱你們都能不負此生。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不流俗不盲從不負此生
    麥子導讀: 本文是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在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整篇演講圍繞著如何「不負此生」展開討論。
  • 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專訪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並作為代表之一受邀參加了慶祝大會。在會上,徐揚生教授仔細聆聽了習總書記的發言,並作出以下感悟與思考: 第一點,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對外要有吸引力,對外也要有競爭力」,包括人才的吸引。我覺得這句話講得非常到位。
  • 梁振英給香港中文大學段崇智校長的公開信:你只是為了你個人的解脫
    給香港中文大學段崇智校長的公開信段崇智校長為了下一代,我們不能這樣繼續下去,我不是中大校友,但教育興亡,匹夫有責。你說:「對於部份同學就其被捕後的經歷,向我表達的強烈訴求,大學必須負起尋求真相及公道的責任,讓公義得以彰顯……各方都期望大學憑藉其公信力、影響力,讓有關事件及受影響同學得到最公平的處理。」請問段校長,任何人在香港被捕,後續的檢控和審判都有獨立的機制和程序,你的意思不是用大學的「公信力、影響力」幹預獨立的檢控和審判吧?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院士致綜合評價考生的一封信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綜合評價測試」將於7月11日舉行。校長徐揚生在致考生的一封信中表示,今年的「綜合評價測試」用了一些新的形式,旨在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惟望各位考生能夠放鬆心態,在考試中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希望大家「收斂身心,啟迪智慧,廣開善悟,松而不懈」。
  • 香港中文大學 博文約禮(附新亞書院校歌)
    崇基學院崇基學院由前廣州嶺南大學校長李應林、前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會主席歐偉國及香港聖公會領袖何明華會督於1951年創辦,代表基督教在華發展高等教育傳統的延續。香港中文大學成立(8)1963年,香港政府接納富爾敦委員會的報告書,臨時校董會隨即成立,關祖堯爵士出任大學校董會主席,李卓敏博士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一任校長。9月15日,立法局通過《香港中文大學條例》。
  • 香港八大名校⑤ |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非殖民化的表徵之一也是香港乃至亞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和當代新儒家的主要陣地以書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為特色話不多說,今天就跟Yu小編一起走進這所,在全港唯一設有書院制度的大學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重要成員,亞洲首家AACSB認證成員,香港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所在地!值得一提的是!
  • 2019超燃勵志短片《不負此生》:別讓一時懈怠,成了終生遺憾!
    甘於平淡還是不負此生?看完此文你會找到答案。1、超燃勵志短片《不負此生》(1)26歲的李娜,辭去了穩定的工作,選擇成為一名翼裝飛行運動員。面對父母的反對,她想過放棄,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飛上藍天。(2)28歲的張家宇,畢業後回到農村做起了大學生村官。面對村民的嘲笑和不配合,他想過調走,因為他本來就不屬於這裡。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在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在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親愛的同學們:闊別多日,終於又在熟悉的校園中見到你們,我感到非常高興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次的畢業典禮也是非常特殊的一次畢業典禮。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你們大學階段的最後半年時間幾乎都是在家裡度過的,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使你們在畢業前能夠回到校園,回到你們朝夕相處的書院,回到你們大學生活開始的地方,使你們能夠擁有一段完整的大學記憶,有始有終,不留遺憾。今年的畢業典禮,雖然與往年不同,但我想這個別開生面的典禮依然將會是一段難忘的、不平凡的記憶。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在前海掛牌
    12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掛牌儀式暨「前海發展與時代重任」主題論壇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作視頻致辭,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發表書面致辭。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深港合作區黨工委書記黃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出席儀式,並共同為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揭牌。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體驗營)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體驗營),旨在於在全球範圍內選拔優秀大學生進入金融學
  • 2019最燃勵志短片《不負此生》:不荒廢現在,才能不懼怕未來 !
    其實早在上大學前,兩兄弟就經常去媽媽工地幫忙。李國安說:「哥哥說賺錢是其次,我倆只有在工地上,才能親身體會媽媽多年的辛苦付出。」在徐州市的一處腳手架工廠內,21歲的李國安熟練地操作著拆卸扳手,從鋼管上卸下連接扣。而哥哥早一個星期從學校回家,也一直跟著母親在廠裡打工,弟弟回家後,就接過了哥哥的班。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考研信息...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金融工程碩士項目優先預錄取夏令營申請截止日期為6月30日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金融工程碩士項目優先預錄取夏令營申請截止日期為
  • 港中文學長親身經歷分享: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如果我說香港中文大學最大的寶藏就是校長了,這一點應該沒人有什麼質疑吧!其他的,請繼續往下看:一、校園環境香港中文大學的校園相對比較大,佔地134.4公頃,擁有2個足球場。這樣的校園佔地面積也許和中國內地的北上廣的動輒幾百畝的大學校園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但是在香港寸土寸金的地方,這樣的校園面積真的是罕見。
  • 黃易|破碎虛空,不負此生.
    他最喜歡的是石濤的山水,曾經說自己會因為石濤的山水畫而感動落淚,因此考入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專攻中國山水畫。畢業之後當過一年中學教師,後來進入香港藝術館任職,這一做就是十年,最終做到助理館長的高級職位。
  • 香港高校校長、前高官、富豪成立了個組織,他們要幹什麼?
    看這個組織的兩位發起人,香港前特首董建華、梁振英,就知道事情不簡單。從年初就開始醞釀,「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在本周5月5日終於宣布成立。多名香港高校校長亦榜上有名,包括香港大學校長張翔;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黃建偉教授當選IEEE網絡科學和工程彙刊主編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副院長、校長講座教授黃建偉教授當選IEEE網絡科學和工程彙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NSE)的新一任主編(Editor-in-Chief),任期從2021年1月開始。
  • 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建運營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表示組建深圳音樂學院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將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民的文化藝術素養。「我們要建設的音樂學院是國際化的,開設綜合性創新性的學科,與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學院不同。我們會匯聚全世界音樂領域最優秀的人才,結合當代科學發展,組建一個真正國際化的,一個高水準的音樂學院,我們非常有信心。」
  •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之譚詠麟篇,永遠年輕的譚校長
    譚詠麟(Alan Tam),1950年8月23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中國香港男歌手、音樂人、演員。1968年加入Loosers樂隊,從而正式出道。1981年憑藉歌曲《想將來》獲得第4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祝福深圳特區四十周年生日快樂!
    中國教育在線訊 8月26日,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校長、老師和同學們,在這個喜悅的日子裡為深圳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祝福深圳站在四十載榮光的新起點,繼續走在時代發展前列,肩負建設先行示範區的崇高使命,書寫壯麗新篇章。
  • 此生不負愛情,不負遇見
    前幾天帶著小孩在小區裡面散步,聽到這樣一個故事:故事大概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對工地上一起做架子的夫婦,大概九年前左右在工地上班的時候,女人因不小心從外架上掉下來。當時醫生已經宣告基本無望,丈夫不顧一切地要求搶救,最後妻子成了植物人。期間,丈夫為救妻子,變賣房產,甚至被江湖郎中欺騙,不見好轉,有時還出現多次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