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重拍「創世之柱」 展示驚人細節

2021-02-08 新攝影網

1995年,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天鷹星雲「創世之柱」的照片,揭示這3個由冷空氣構成的巨柱此前從未見過的細節。這是哈勃望遠鏡迄今為止拍攝的最具有標誌性的照片之一。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這個星雲的一個小區域內存在大量年輕的大質量恆星,創世之柱沐浴在它們放射的光芒中。


不久前,哈勃望遠鏡重訪創世之柱,拍攝了一系列令人驚異的新照片,展示這3個巨柱的空前細節。在5日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年度冬季會議上,創世之柱的新照片對外公布。哈勃望遠鏡此次拍攝的照片比1995年的照片更加銳利,視場也更大,同時還首次展示了3個冷氣柱的底部。



天文學家命令哈勃望遠鏡在可見光和紅外條件下拍照。紅外照片中,創世之柱在背景中的恆星映襯下呈現出詭異纖細的輪廓。造成這種視覺效果的原因在於除了創世之柱最密集的區域外,紅外線穿透其他氣體和塵埃。新生的恆星隱藏在創世之柱內。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類似孤丘的特徵在恆星形成區非常常見。M16的創世之柱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上鏡並且最引人注目的太空結構之一。」



哈勃望遠鏡最初拍攝的創世之柱照片極受歡迎,曾在很多影視劇、T恤和枕頭上出現,甚至還曾登上郵票。為了慶祝服役25周年,哈勃望遠鏡重訪創世之柱,為天文學家提供更多更銳利的細節。雖然最初拍攝的照片中的巨柱被稱之為「創世之柱」,但根據新照片提供的線索,這些巨柱正在經歷毀滅。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保羅-斯科萬表示:「這些生命短暫的結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它們在我們的面前走向毀滅。這些巨柱的密集邊緣被詭異的藍色霧氣環繞。所謂的霧氣是隨著溫度不斷升高蒸發掉的物質,最終消失在茫茫太空中。我們記錄下這些巨柱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非常特殊並且短暫的時刻。」哈勃望遠鏡最初對天鷹星雲的觀測任務由斯科萬和天文學家傑夫-赫斯特共同領導。赫斯特曾就職於亞利桑那州大學。


根據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紅外照片,創世之柱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末端的密度極高,遮擋住下方的氣體,形成柱狀結構。巨柱之間的氣體被上方星團的電離風吹走。在左側巨柱的頂端,一個巨大的碎片被不斷加熱,正在飛離巨柱。這一景象說明這個恆星形成區內的活動極為活躍。


斯科萬表示:

「這些柱子代表著一個非常活躍的動力學過程。氣體被加熱,最後被吹到太空。這些巨柱實際上正在離子化(原子剝離掉電子的過程),同時被大質量恆星的輻射加熱。它們遭到強烈的恆星風(帶電粒子轟炸)的侵襲,頂部的物質被不斷剝離。」


1995年,斯科萬和赫斯特藉助哈勃望遠鏡對天鷹星雲進行觀測。在此之前,天文學家通過陸地望遠鏡觀察到創世之柱,但並沒有獲得太多細節。天鷹星雲發生的物理學過程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宇宙內每個角落都在誕生新的恆星。天鷹星雲距地球只有6500光年,是距離最近的一個例子。



通過比對1995年和2014年拍攝的照片,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狹長的類似噴氣的特徵的長度加長,可能是一顆新誕生的恆星的噴流。這些噴流的外形好似花園水管流出的水流。19年時間裡,噴流進一步向太空延伸,移動了600億英裡(約合965億公裡),速度達到每小時45萬英裡(約合每小時72萬公裡)左右。


太陽可能在一個類似的活躍恆星形成區誕生。有證據顯示形成恆星的機制存在季節性,受到附近一顆超新星放射性「彈片」的影響。太陽作為一個星團的一部分形成。這個星團存在質量足以產生強大致電離輻射的恆星,與天鷹星雲存在的現象類似。斯科萬表示:


「這是太陽所在星雲唯一的方式。這個星雲的附近存在一顆超新星。超新星由大質量恆星形成,存在時間較短。受其影響的恆星只存在了幾千萬年。這也就意味著在觀察天鷹星雲或者其他恆星形成區時,你看到的是一個新生的環境。我們的太陽就在這種環境下誕生。」

相關焦點

  • 哈勃重訪故友 捕捉創世之柱驚人畫面
    【每日科技網】   95年,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天鷹星雲「創世之柱」的照片,揭示這3個由冷空氣構成的巨柱此前從未見過的細節。這是哈勃望遠鏡迄今為止拍攝的最具有標誌性的照片之一。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
  • 宇宙最壯美的景象創生之柱,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鷹狀星雲
    創生之柱早在6000年前被摧毀      創生之柱是1995年4月1日哈勃望遠鏡在老鷹星雲中拍攝到的一張影像,拍攝到的創生之柱景象是由圓柱形的星際氣體和塵埃構成,堪稱宇宙中最壯美的星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洪荒之力,這件藝術作品也被評為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最佳前十名照片之一,可見創生之柱受到多麼大的認可。
  • 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創世之柱」
    1995年,美國太空總署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在 6500 光年以外的天鷹星雲,拍下了被命名為「創世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的照片。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這個星雲的一個小區域內存在大量年輕的大質量恆星,創世之柱沐浴在它們放射的光芒中。照片中,星際間稠密的氣體與灰塵形成了瘦高的象鼻狀氣體柱,彷彿是遺世獨立的高聳山峰,散發著與身俱來的孤傲氣質,成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代表作和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之一。
  • ——大愚《創世之柱》的靈感來源
    《創世之柱》星雲圖片這是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一張位於天鷹星雲內的圓柱形星際氣體和塵埃的影像,照片中3個由冰冷分子氣體雲構成的巨柱形狀格外醒目,因其內部孕育著大量恆星的新生,所以給它起了個帶有神學色彩的名字——
  • 哈勃望遠鏡經典照片之創生之柱,創造無數恆星,卻要被恆星摧毀
    可是,沒有一張照片像創生之柱這樣震撼、迷人並且廣為人知。鷹狀星雲    在這張照片裡,有多處哈勃望遠鏡拍攝過的宇宙景觀,其中兩處比較著名。左邊的這一處,就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15年慶祝升空15周年時公布的兩張照片之一而右側紅框內的,就是鷹狀星雲最著名的創生之柱。
  • 科學家:創世之柱創不了世了,現在自身難保,甚至可能已經毀了
    1995年4月1日,哈勃太空望遠鏡即將迎來自己5周歲生日的時候,給自己也給全人類送上了一份生日禮物:一張極其精美甚至堪稱經典的宇宙圖片——創世之柱。2005年拍攝的創世之柱創世之柱,位於距離我們7000光年的老鷹星雲。老鷹星雲其實早在1745年就被發現,一直是科學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科學家認為這裡是恆星的孵化場,充滿了恆星的胚胎,而250年後發現的創世之柱也因此得名。我們看到的創世之柱的照片雖然是一張完整、清晰的照片,但其實不是最初拍攝的照片。
  • 拍鷹狀星雲「創世之柱」 揭曉恆星誕生過程
    據國外媒體報導,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鷹狀星雲的「創世之柱」照片成為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之一。目前,歐洲宇航局的兩顆探測器最新以不同角度再次呈現鷹狀星雲的美麗。  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鷹狀星雲「創世之柱」成為近代最為著名的天文圖像,圖中顯示柱狀分子氫氣和灰塵結構。這個巨大的柱狀結構長度達幾光年,其內部非常密集,內部氣體結合引力作用形成恆星。
  • 「創生之柱」被摧毀?是什麼神秘力量?哈勃望遠鏡拍到了什麼?
    是什麼力量在摧毀「創生之柱」?哈勃拍到閃光點,疑似星球大戰!曾經哈勃望遠鏡在1995年所拍攝的一張照片被評為十大最佳照片之一,這張照片是展示了老鷹星雲內圓柱形的星際氣體和塵埃的一張影像,被命名為創生之柱。這張詭異的照片一經公布之後,被賦予了更多神秘的色彩,讓人遐想連篇。
  • 太空.第二期-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宇宙幽靈:創世之柱
    自從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以來,我們在太空中就擁有了一雙可以看得更遠的眼睛。哈勃望遠鏡從太空中給我們拍攝了許多,我們以前從未能有幸得見的宇宙美景,這些照片讓我們無比驚嘆於宇宙的美輪美奐。其中拍攝於1995年的「創世之柱」便是其中最令人震撼的照片之一。
  • 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創世之柱」離崩塌還有多久?
    就在這個神奇的星雲中,在一群剛剛降生不久的巨星身旁,赫然佇立著鼎鼎有名的「創世之柱」。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5至2015年間,為「創世之柱」拍攝了許多照片。  1995年哈勃拍攝的照片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細節,讓人嘆為觀止。而20年的跟蹤觀測積累,更為天文學家提供了廣泛和深入的研究材料,
  •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5個令人難以置信、夢幻般的太空地點
    圖:以可見光(L)和紅外線(R)兩種方式展示的「創造之柱」因哈勃望遠鏡而出名,它們提供了對同一物體的截然不同的看法。用不同的波長看同樣的東西能讓我們了解細節,這是單波長波段永遠學不到的。普朗克任務團隊;ESA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視圖依賴于波長,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各有其獨特的細節。圖:哈勃太空望遠鏡,這是它最後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維修任務中的照片。
  • 30歲了,生日快樂,哈勃望遠鏡
    他們舉著哈勃拍下的星系,驕傲地向世人展示,並一字一句堅定地說:這將只是一個開始。哈勃的確沒有讓人失望,而且成績相當驚人。科學家給鷹狀星雲中心拍到的這一景象,起名叫 「創生之柱」 。哈勃最初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它構造複雜卻也簡單。
  • 創生之柱有多大,創生之柱越看越恐怖
    ,它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看起來非常漂亮。 如上所示,它是創建的列。創世柱距地球約7000光年。上面的圖像由32個不同的圖像組成。3,創世之柱已經被摧毀看起來依然美麗,這使它成為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十大最佳照片之一。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宇宙照片震撼人心
    創生之柱    雖然哈勃望遠鏡拍攝了許多令人驚嘆的宇宙影像,但這張名為「創生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的標誌性影像可謂其中的翹楚,它是哈勃最經典的作品之一自19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已經利用功能並不那麼強大的望遠鏡窺到了海山二的暴烈行為。    然而直到哈勃太空望遠鏡出現,科學家們才得以看清海山二噴發形成的侏儒星雲(Homunculus Nebula)的全貌。科學家稱這類噴發為「偽超新星」,因為它模仿了來自爆發的垂死恆星的光線突然爆發,但並未在此過程中摧毀自己。
  • 看哈勃經典天文照片「創生之柱」的色彩變化
    哈勃拍攝的天文奇景——創生之柱(the Pillars of Creation)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10月(由2009年安裝哈勃上的廣域攝像機拍攝),為慶祝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25周年,2015年1月正式發布,是至今為止哈勃空間望遠鏡最著名的天文圖像之一。
  • 哈勃太空望遠鏡紀錄片
    打開APP 哈勃太空望遠鏡紀錄片 快科技 發表於 2020-03-23 14:22:32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幫助天文學家發現了橫穿星系的類星體海嘯。
  • 這些年哈勃望遠鏡拍到的絕美照片!讓我們從新認識宇宙的壯麗!
    這就是史上功能最強,同時也是最為成功的光學望遠鏡——哈勃空間望遠鏡。如今,早已超出設計壽命的哈勃空間望遠鏡仍在超齡服役,為我們拍下大至星系團,小到行星與衛星的宇宙萬象。在哈勃望遠鏡即將迎來30歲生日時,NASA官方選出了「哈勃30年的30張照片」。
  • 哈勃太空望遠鏡,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在主題為「你生日當天哈勃看見了什麼?」的頁面上,只要輸入你的生日幾月幾日,就能看到你生日那天,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過的星空圖像。哈勃太空望遠鏡在4月24日自己生日這一天拍攝的照片 | NASANASA發起這項活動的初衷是為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升空30周年,順便替哈勃給所有人送了一份生日禮物。
  • 距地7000光年的區域,屹立著百萬年不倒的創世之柱,守候周圍星球
    宇宙自從在137億年前爆炸產生以來,就有無數的星球開始在這時空內誕生,構成了這個龐大的組合體,所以在目前來說,科學家在研究宇宙環境的時候,利用天文望遠鏡的照射下,就能夠看到很多璀璨的星光,這些都是周圍天體發散出來的光輝,再加上一些星雲星系物質的伴隨下,確認能夠讓研究人員感到眼花繚亂。
  • 哈勃望遠鏡30年30張經典照片,讓我們重新認識宇宙
    這就是史上功能最強,同時也是最為成功的光學望遠鏡——哈勃空間望遠鏡。如今,早已超出設計壽命的哈勃空間望遠鏡仍在超齡服役,為我們拍下大至星系團,小到行星與衛星的宇宙萬象。在哈勃望遠鏡即將迎來30歲生日時,NASA官方選出了「哈勃30年的30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