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中文字體探討-字言字語1

2021-02-08 於立珺

看了熱映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尤其是吃雞那段,居然能聞到香味,我以為這是傳說中的5D電影,扭頭發現旁邊一美女捧著全家桶,我很失望,結果等美女把吃完的全家桶扔到一邊,場面直接升級為36D.


OK,到此為止,嚴肅一些,否則這篇內容要變成「綠皮火車」。


這部電影真正讓我不滿意的是中文海報上「綠皮書」三個字的字體,過於粗糙,完全無法匹配這部電影的精良。我又想到國內的很多品牌字體也並不是很講究,包括一些自詡為「高端」的大品牌所用的字體也很草率甚至低級。不清楚這是品牌商、設計製作方和大眾消費者中哪個環節的審美缺失導致的,當然也可能是每個環節都有問題。因此我決定做一個字體吐槽討論系列,分析這些字體的優缺點,並嘗試給出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這個系列叫「字言字語」——「自言自語」的諧音梗,這樣即使沒人看也不會顯得尷尬。第一期就探討一下《綠皮書》三個字。

 

首先聲明我並不是針對設計這個字體的同行,這更多是相關決策方的問題,畢竟在國內市場很多時候設計師沒有太多的話語權。


看海報:



著名設計師魯迅先生說過:沒有難看的字,但有不適合的字以及不協調的組合。



綠皮書」三個字的字形與英文原版不同,好在總體風格是適合的。但這三個字放在一起屬於糟糕的字體組合,在這個版式環境下,它們的視覺重心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筆畫也不夠統一,具體到細節:


綠:這個字可能被綠了,隔壁老王似乎是方正家的美黑體。它看起來最尬,明顯的頭重腳輕,不夠雅致(不適合的字),視覺重心比另外兩字明顯低很多(不協調的組合)。「糹」的筆畫都很粗,這部分和美黑最像,除了結構的重心下移,其他差別比較細微。「錄」最上面的兩個橫向筆畫左側末端都比較靠右,導致這部分的重心向右傾斜,同時由於「彐」和「水」的高度比例近乎1:1,使得「錄」看起來像一個站不穩的大頭娃娃,並不符合傳統的正體書寫審美,在這樣的比例下,上部的「彐」又因為筆畫少且橫畫細,顯得空曠;而下方的「水」由於筆畫多,空間擁擠(兩個小點被擠成了鬥雞眼),這感覺倒像是《阿麗塔:戰鬥天使》裡的世界設定。


海報字體與方正美黑簡體對比   字樣來自方正字庫官網截圖


「皮」字最大的問題在於上部分的「乛」位置太高,而折過的部分又太短,整體看上去好像一個人「皮」完了之後,挫傷了脖子,正在做牽引,對比下圖感受一下。


 


「書」字還不錯,我喜歡「𠃌」的處理,雖然像一把鐮刀,但我認為整組字最有特點的筆畫就在於此,它可能是從「皮」字的「丿」移植過來的,可為什麼「綠」字的「亅」沒有這樣做?「書」字不好的地方在於「丶」,似乎設計成了一支鵝毛筆,想要起到「點睛」的作用,暫且不探討它是否小了些,僅說「鵝毛筆」這個元素,它的出現似乎有些隨意了:鵝毛筆是18世紀以前、阿拉貢們使用的書寫工具,在這裡既不呼應時代(故事在1962年),也不呼應情節(影片中沒有出現鵝毛筆,雖然主角有寫過信,但用的是鋼筆),僅僅是因為名字叫「綠皮書」所以要搭配一支有歷史感的筆?那應該叫「羊皮卷」才對。

 

綜上,考慮到這部電影拿下了金球獎和奧斯卡,這個中文字設計差不多可以拿金酸梅了。

 

再看英文的原版字體:



英文GREEN BOOK使用的是Avenir Next的超細體,它的前身是Avenir,1988年由弗魯提格設計(Adrian Frutiger,神級字體設計師),2004年弗魯提格大神又與日本字體設計師小林章先生合作,將Avenir數字優化並加入新的字重,命名為Avenir Next。Avenir Next雖然是具有現代幾何特徵的無襯線體,但因為字母寬窄不一,有著典型的古羅馬碑文字母比例,所以呈現出一種現代的莊重、雅致感,這還是比較符合影片的感覺。個人認為不好的方面是「GREEN BOOK」的排布太過緊湊,導致「G」和「O」中間的空白區域(字谷)顯得空曠突兀,如果間距寬鬆一些,會抵消這種感覺(中文版的GREEN BOOK由於降為次級信息,所以變小,間距極為寬鬆,就不會覺得「G」和「O」很跳)。至於為什麼原版英文要排的這樣緊湊,可能也是出品方希望「logo要大」吧。


古羅馬碑文 


最後,我花1小時時間優化這個中文字形,並給它加了雞腿,似乎好了很多。

我給自己訂了兩條修改原則:

1-儘量按照原中/英文形式設計;

2-只花1小時,無論最終的效果是否完美。


優雅的吃雞,也要優雅的設計。


抱歉,放錯了圖。。。





最後的最後,回想到肯德基全家桶,所以下周一的《字言字語》討論一下「漢堡王」的中文。



相關焦點

  • 字言字語 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
    曾有人這樣對「淡」字說文解字:人的欲望就是火,慾火多了就容易「上火」,著迷錢權名位;所謂慾壑難填,不加節制火上加火必定「發炎」,外在表現就是貪得無厭
  • 字言字語 大智若愚解神話
    神是個會意兼形聲字,金文作「申」(或加義符「示」),篆文整齊文字化,從示從申。「申」像天空中閃電形,古人以為閃電變化莫測,威力無窮,故稱之為神,本義即神靈,引申為不可思議的、特別稀奇的、不平凡的,如神奇、神秘、神醫、神聖等,再引申為心思、注意力、表情、精神等,如勞神、神色等等。
  • 探討黑體字的字體設計
    這和書寫工具有關,大部分的中文字體都以毛筆定義筆畫造型,手寫時輕重不一的力度,自然會使筆畫有粗細差異,黑體則以平頭筆為基礎,因此幾乎沒有粗細變化。中文黑體≠歐文無襯線體這不禁令人聯想到歐文字母設計。是的,黑體的設計就是受到西方無襯線體(sans serif)的影響,是非常現代、簡潔的字體。不過要注意的是,許多人說「中文黑體是無襯線體,明體是襯線體。」這樣的模擬其實不太恰當。正確地說,「襯線」本是歐文字體的專有名詞,中文字體沒有直接對應的名稱。它是書寫歐文書法時,以平頭筆配合運筆技巧,在起筆處產生的造型。
  • 【字言字語】正解「天圓地方」
    玄機就在「天」字裡。  「天」的甲骨文像正面站立的人形,上面突出的是人頭,小篆變成一橫,本義指人的頭頂,《說文解字》曰:「天,顛也」,顛就是「頂」。「天」的這個意思至今還有應用,如稱人或某些動物頭頂部分的骨頭為「天靈蓋」,稱治療頭疼的中藥為「正天丸」等。
  • 《中文字體 新手入門指南》
    Translation by Gavin Foo)英文版本可以點擊原文。哦對了,如果你想關注設計圈的微信,搜索:imaudc或設計圈就好啦!小編手打在這裡等著你。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中國字真的是酷斃了!眾所周知,中文是目前還在被使用的最古老的書寫體系,不僅如此,整個東亞地區地區的書寫語種都像是中文的一個分支。
  • 字言字語(56)正月為什麼不剃頭
    欲解開這個謎團先來認認「身」字。「身」是個象形字,甲骨文像有身孕的人之形,本義當為懷孕,引申為人的軀體,也指動物的軀體或某個東西的主體部分,再引申為人的生命、親自、人的地位品德等等。自古以來,中國人不論男女均不理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以笄固定,古裝電視劇中大家都見過,原因與「孝」有關,《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段智華:字言字語
    也許是因為從小練毛筆字的緣故,段智華對字有別樣的敏感和堅持。海報、展覽等視覺設計,他都會把文字作為主要的元素,風格偏臺灣、日式的簡約,「字體、字形的不同排列會帶來不一樣的呈現效果。」直到今天,段智華還喜歡那種需要下筆才能揮就的形態,需要手作才能觸及的美感。
  • 字言字語:工作之餘-中新網
    字言字語:工作之餘 2014-12-24 17:02:12來源:作者:責任編輯:楊斌
  • 迪卡儂Logo:中文字體改造實驗
    這次改造實驗是針對中文版本的logotype依據英文版本的特徵,試試看有沒有優化的可能性!設計統籌+字體設計|陳冠穎  GY Chen動態視覺|柯瑋婷  Dory Ko「辶」部與「由」部件之間負空間過大,字的結構易顯鬆散,將其縮小並設計為帶狀空間b. 參照英文版本的標準字,減少不明確的斷點,並增加連結的筆畫特徵帶出動感c. 統一兩者的切角,增加閱讀的流暢度,亦增加字與字之間的協調性 d. 調整筆畫的寫法,讓筆畫有更多空間擺置,視覺感受也相對穩當e.
  • 字體 | iOS10-13 全套字體 OPPO中文+Google Sans英文
    最近除了A12的12.4.1越獄快發布的消息外,也沒其他好玩的越獄新聞可以給大家分享啦,於是這兩天抽空把新上的oppo sans中文以及alex(推特Alexman)大佬新適配的Google Sans動態字重英文整理髮布一下吧。希望各位小可愛喜歡吧。
  • 樓頂發光字LOGO設計的字體選擇-字工場
    另外,多種語言文字的表達在樓頂發光字LOGO設計中的使用已經很常見,尤其是中文和英文的雙語樓頂發光字LOGO設計更是已經成為最基本的要求,多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在文字設計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樓頂發光字LOGO設計中,字體選擇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主要是要能達到良好認讀性和視覺效果,字體造型風格能與環境建築風格特徵相諧調。
  • 中文平面美術字體設計技巧及經驗
    也就是不受方塊約束的字體(例如草書)識別性:既然是字 那肯定要大家都能認識 有的字經過設計以後還能很方便的認出來 也有的字設計完後要經過一番思考才能認出來 這就是識別性的強和弱了個性:這個也是相對識別性來說的 有的設計師為了強調某種個性 而犧牲掉識別性 例如:塗鴉字體 以前街頭給人畫龍字啊鳳字的師傅就是個性字體設計高手他們之間是相對的 (現在你看不懂沒關係
  • Word如何同時設置中文和英文兩種字體?設置中文字體時英文不變?
    我們在比較正規的文檔是要求中文宋體,英文羅馬字體的,如果將其全選中英文會同時變化,所以下面小編就大家快捷的方法吧!1.我們打開文檔能夠看到有中文和英文兩種文字。2.常規操作是按Ctrl+A全選文字,然後點擊左上角的字體,改為宋體。3.這樣我們就發現英文也改為了宋體,這樣就需要選兩次。4.下面同時操作,先將文字全選,再按Ctrl+D,打開字體面板。
  • 用什麼中文字體能讓PPT看起來更乾淨?
    前陣子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個問題:「在PPT中,用什麼中文字體能讓PPT看起來更乾淨?」一種「乾淨的字體」,它往往有以下特徵:1)筆畫不會太粗;筆畫的粗細值,在專業術語裡面叫做「字重」,字重越重,筆畫越粗:
  • 下載 | 好看又好用的免費中文字體
    臺北黑體(Taipei Sans TC)是最近新出的一款繁體字體,由「翰字鑄造」製作,適用於文字排版、平面設計、影音字幕以及平面印刷類的設計使用
  • 實驗性中文字體創作
    Experimental Chinese Typography - Taiwan Indie Music「獨體」・獨立音樂創作合輯運用音樂四種曲風(流行、搖滾、嘻哈、民謠)的外在特性,透過各種實驗手法,將傳統中文字體所蘊含的美學概念
  • 5款免費可以商用的優秀「中文字體」下載
    去年雷鋒哥有個朋友也是遇到字體版權問題,要求每個字按年授權付費,起因是剛註冊的商標用了如下圖某字體,然後追查到朋友公司的網站、公眾號圖片上用到的字體一律要求授權付費。最後雷鋒哥這位朋友直接刪除所有相關圖片,註冊的商標也取消,重新註冊一個。今天雷鋒哥給大家找來了5款免費可以商用的中文字體,你可以免費隨意使用而無需付版權費。
  • 200多款免費商用中文字體分享
    不管你是設計師,還是自媒體,有時候一些圖片、海報等會需要用到一些個性字體,但是大多數字體都是需要付費購買版權,否則不能商用。有不少公司就因為字體問題踩過雷,被字體設計方要求逐字付費,一般會要求按年或者一次性。有些公司不得不被迫交上一筆授權費。
  • 從塞爾達到動森,遊戲中使用的中文字體有什麼問題? | 愛範兒
    「用於讀的字」和「用於看的字」簡而言之,字體可以劃分為這樣兩大類,英文稱作 text 和 display,中文直譯為「文本」和「展示」,或引申作「正文字」和「標題字」。所謂「正文字」,顧名思義,通常用於大段的正文內容。其最主要的要求在於「易讀」;另外,對於正式出版物而言,字形還必須「規範」,符合規範漢字的寫法。
  • 都有哪些中文字體,我們又該去哪找並如何使用呢?
    但會有一種情況就是我用的英文字體並不適用於中文,這點公子以後一定會注意,那對於你們來說了解並收藏一些好用的中文字體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就是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意義所在!01.這樣看來很多字體都有極高的相似度......02.字由可以說是設計師必備的字體利器,包含了國內外上千款精選字體。在「發現字體」中可以按照不同的篩選條件,找到你想要的風格,不管是手寫、卡通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