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方白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信經常看八卦娛樂的同志們,對人設這個詞應該都不陌生。「人設」「賣人設」「人設崩塌」這些詞經常活躍在網絡上。
那倒底什麼是人設呢?
人設也就是人物設定的簡稱,或者是大家對這個人物以及他的作品的某種印象。
就像十萬個冷笑話裡得李靖,被設計的就是「百分百空手接白刃」。
還有最近火上天的「錦鯉少女」楊超越和大家最熟悉的「好男人」曾小賢——陳赫
從愛情公寓開始,陳赫的頭上就一直帶著好男人的光環。一度打出了「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陳赫」的口號。
結果不到兩年,陳赫就被爆出早已與女友離婚的新聞。在電視熒幕上的好男人形象都是公司為他塑造出來的。陳赫人設的崩塌也一度讓他的粉絲們傷透了心。
我想其實陳赫也有無奈的地方,因為畢竟是公司的演員,得按照公司的安排來展示自己。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去表演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形象。
給明星塑造人設在現代影視娛樂圈是非常常見的,好的人設能夠幫助明星迅速吸粉,也利於媒體炒作,但人設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會有弊。常賣的人設基本就是吃貨、好爸爸、國民老公、少女感..
比如我們常見的娛樂明星,靳東的「老幹部」人設,主要特點就是帥氣儒雅,多金有涵養,談泊名利,潛心鑽研演技。
所以當設定的人物形象與我們看到的人物真實性格發生衝突時,人設就崩塌了。
比如之前一直賣「好爸爸」人設的文章,在被拍到出軌圈內女演員的時候,人設崩的就很徹底。
還有之前一直在熱搜榜上的薛之謙,之前營造的努力,專情、幽默的苦情人設,也被一一瓦解
還有最近爆出來的論文造假的翟天臨,和談戀愛嗎分手就坐牢的吳某人,都是典型的塑造人物形象與實際不符。
儘管賣人設有崩塌的風險,但是很多明星依然會選擇去做,原因就是它可以迅速的提高人氣,並且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
這種賣人設的做法,其實是對自己的不夠自信,因為對自己作品的不夠自信,從而將精力放在了「偽造」的人設上面。虛假的人設總是很容易崩塌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人是會改變的,如果給公眾製造的人設與現實中的不一樣,那麼崩塌是遲早的事情。
其實不僅僅明星在塑造人設,我們每個人也都在塑造自己的人設。
例如,在朋友圈上傳第一次去的高級餐廳的午餐照片,卻會附上仿佛自己是常客的留言;或是上傳在街上拍的古典音樂會的海報,卻佯裝自己去聆聽了這場音樂會一樣;又或是在自己的書桌上放上英語書籍,然後拍照上傳,偽裝自己「學富五車」等等,像這樣的事對某些人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只是「稍微美化了一下」,然而畢竟和實際情況不相符,一旦被戳穿,勢必會讓人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
其實為自己塑造人設的人,大體都是「想要獲得關注」。為了能獲得更多的人的關注,而不得不去塑造虛假的人設來迎合觀眾。
在心理學上十大人格分類裡,有兩類人,最容易因為「想要獲得關注」而為自己塑造虛假的人設。
一是表演型人格,二是自戀型人格。這兩種人格有很多相似之處,當然也有不同的地方。
簡單來講,表演型人格的人和自戀型人格的人內心中都渴望成為人群中的主角,兩者都具有強烈的「愛誇大自己」的傾向,所以最容易為自己塑造虛假的人設。
而他們的不同點大體表現在,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總是希望自己是人群中的主角」。而自戀型人格大多有著「我絕對不會犯錯,沒有人比我更厲害」的心態。
比如上面說的薛之謙和翟天臨大概就屬於表演型人格,而吳秀波則屬於自戀型人格。
偷偷轉發一波錦鯉你們肯定看不見
為什麼虛假的人設總是容易崩塌呢?
因為表演型人格的人努力美化自己,但表演的卻並非是完美的自己。而自戀型的人雖然想要獲得他人的讚美,卻不願意去讚美別人,因為他們極度缺乏同理心,所以完全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
其實,有著優秀的內在卻不會表現的人,只要下功夫學會表現就可以了。但是,沒有內在的人,卻只會在表面下功夫的人,永遠都會失敗。
一個真正好演員,讓他演一流的科學家,便能夠演得像是一位一流的科學家。可能比真正的科學家看上去都更加傳神。
在現今的網絡世界中橫行的無數表演型的人或自戀型的人,為了引人注目便會「誇大」自己,但是,一旦出了名,「誇大」的事就會成為他們的枷鎖。
只有面對真實的自我充實自己,才能在這個「賣人設」的時代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