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鬥戲"告一段落 大眾將全力挑戰特斯拉

2020-12-21 網易汽車

大眾集團的「宮鬥戲」在持續數周后,終於暫時告一段落。

日前,大眾集團監事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成員們一致決定,全力支持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的戰略,特別是向電動化和數位化方向的轉型發展。董事會方面也表示:「未來幾年,執行董事會將在赫伯特·迪斯的領導下實施這一戰略。」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迪斯此前提出的希望提前續約的要求並沒有得到監事會的許可。按照德國企業通常只會在合同期滿前一年為管理委員會成員考慮延長合同的規則,迪斯應該在2022年提出申請延長合同的要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公開資料顯示,迪斯於2015年加入大眾集團,致力於帶領大眾集團進行改革,此前還提出了「任務T」,計劃於2024年前在技術方面追上特斯拉。而隨著獲得監事會的全力支持,迪斯將帶領大眾汽車集團加快變革的腳步,計劃追趕並反超特斯拉。

內鬥暫告終結

除了獲得了監事會的支持,可以繼續推行自己的改革政策外,迪斯此前推薦的兩名「心腹」也升任至大眾集團高管。

自2021年1月1日起,大眾集團的採購與零部件部門將被分拆,現任大眾集團零部件公司執行長託馬斯·施馬爾將接管零部件部門,負責電池研發、製造、採購,充電樁和充電體系建設。現任奧迪公司董事會成員、財務兼法律事務總監阿諾·安特利茨將升任大眾集團財務長。

同時,大眾集團管理委員會和勞資委員會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通過一項降本計劃,該計劃預計將現有項目的固定成本減少5%,材料成本減少7%,並預計到2023年完成。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資料圖)

此前,迪斯曾試圖降低大眾集團在德國的各項成本,以釋放大量資源,推動大規模電氣化,並將大眾集團轉變為一家科技公司。然而,該計劃遭到了大眾集團首席勞工代表貝恩德·奧斯特洛的反對。迪斯隨後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沃爾夫斯堡的大眾總部存在著陳舊、被束縛的組織結構,並要打破這種結構,而這讓工會和一些高級管理人員感到不安。

隨著監事會聲明的發出,迪斯與勞工代表的一系列紛爭也塵埃落定。據接近監事會的人士透露,迪斯最終放棄了提前續約的訴求,這也被認為是貝恩德·奧斯特洛的勝利。

針對大眾集團監事會全力支持迪斯的聲明,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師阿恩特·埃林霍斯特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這終結了管理層和其他關鍵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過度摩擦,至少目前如此。決議明確了管理層的職責,並提供了一個關注大眾根本問題的機會。」

趕超特斯拉

當特斯拉市值超越大眾汽車、豐田汽車、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本田汽車等9大汽車製造商市值之和的那一刻,傳統車企感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

12月16日,據知情人士稱,迪斯告訴公司高層,大眾集團將通過旗下最大的汽車工廠與特斯拉在建的柏林超級工廠進行競爭。

該知情人士表示,大眾集團旗下的這座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工廠,每年能生產80多萬輛汽車。迪斯此次升級的目標是讓這座工廠達到馬斯克定下的「將每輛車生產時間減至10小時」。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長不到該廠當前生產的高爾夫(參數丨圖片)和途觀組裝時間的一半。

此外,迪斯還重申,新冠疫情促使一些競爭對手開始精簡架構。因此,大眾集團必須大幅削減固定成本,以保持競爭力。

作為一名改革者,迪斯一直以來的目標都是推動大眾集團趕超特斯拉。如今,迪斯獲得了董事會的大力支持,大眾集團的改革的勢頭必定更加迅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此前在海外市場銷量上一直處於領跑的狀態。然而,隨著大眾ID.3正式交付後,這個情況在悄然改變。10月,大眾ID.3在歐洲市場銷量10475輛,擊敗雷諾ZOE和特斯拉Model 3成為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冠軍。有觀點認為,這是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市場上第一次遇到可分庭抗禮的對手。

國內市場中,一汽-大眾首款ID家族車型——ID.4 CROZZ將在2021年上市。據了解,該車定位緊湊型純電SUV,採用五座布局,NEDC工況續航裡程550km。有觀點稱,ID.4 CROZZ的亮相,獲得了市場的迫切關注,而隨著這款車的上市,大眾與特斯拉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展開激烈的競爭。

根據規劃,大眾集團將在2020年至2024年間在混合動力、電動出行,以及數位化領域投資600億歐元(約4646億人民幣),到2029年,大眾集團將推出75款純電動車型和60款混合動力車型。

在業內人士看來,大眾集團對於迪斯的全力支持,表現了其改革的決心和對於新能源市場的野心。隨著越來越多傳統車企進入新能源市場,車企間的競爭必然更加激烈,而特斯拉能否守住自己的霸主地位,大眾集團能否實現趕超,則要看兩者後續的市場表現。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馮楠_NA1279

相關焦點

  • 大眾「宮鬥」暫告一段落:CEO留任 「心腹」獲提拔 上下一心「劍指...
    大眾集團的「宮鬥戲」在持續數周后,終於暫時告一段落。日前,大眾集團監事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成員們一致決定,全力支持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的戰略,特別是向電動化和數位化方向的轉型發展。董事會方面也表示:「未來幾年,執行董事會將在赫伯特·迪斯的領導下實施這一戰略。」
  • 大眾CEO:與豐田等行業內對手相比 蘋果將給帶來更大挑戰
    【TechWeb】12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蘋果汽車將在2021年推出、2024年開始生產的消息出現之後,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就曾表示,蘋果進入汽車領域,對特斯拉來說代表的是比傳統製造商更為強大的競爭,也有可能給通用、福特等傳統汽車廠商帶來威脅
  • 大眾將提升工廠效率,這與特斯拉有關係?很微妙
    大眾將提升工廠效率,這與特斯拉有關係?很微妙 日前有外媒報導稱,大眾汽車執行長赫伯特·迪斯在一次內部視頻會議上提到,該公司欲將德國沃爾夫斯堡工廠升級為具備純電動車生產能力的工廠,且迪斯的目標還有將每輛車的生產時間縮短至10小時。
  • 大眾CEO:與豐田等傳統對手相比 蘋果造車將給行業帶來更大挑戰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大眾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與豐田等傳統競爭對手相比,蘋果這種手握雄厚資金的科技巨頭髮布自己的汽車,將會給汽車行業帶來更大的挑戰。現年62歲的迪斯在本月早些時候獲得了大眾監事會的新一輪信任投票,他計劃將這個龐大的工業集團變得更加靈活,該集團此前的內鬥嚇走了眾多投資者。明年對大眾集團來說將會是關鍵的一年,該公司需要集中精力提升其在電動化方面的努力,向消費者交付ID.4緊湊型SUV和尺寸更大的保時捷Taycan等電動汽車。
  • 大眾「宮鬥」告一段落:CEO迪斯遜位,電動化革命火種得以延續
    迪斯的另一大勝利是將汽車製造巨頭的採購和零部件部門分開,通過削減成本來籌措更多資金投入到新技術上:2023年前固定成本將減少5%,未來兩年材料成本將減少7%。自2015年7月加入大眾汽車集團以來,迪斯一直帶領大眾制定「趕超特斯拉」的計劃。
  • 外媒:特斯拉和大眾都準備推出小型和低價的新型電動汽車
    特斯拉和大眾都宣布了電動汽車新產品計劃,這將使它們的入門級電動汽車起價在2.5萬美元(16.4345萬元)到3萬美元(19.7214萬元)之間。在今年9月份舉辦的「電池日」活動上,特斯拉曾宣布,它將生產一款配備新型電池技術的小型電動汽車,這款汽車的起價為2.5萬美元(16.4345萬元)。此外,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此前在歐洲電池會議上暗示,特斯拉將面向歐洲市場推出一款小型掀背車。據悉,這款車是一款基於Model 3打造的掀背車,將在德國柏林附近的新工廠生產。
  • 迪斯密會馬斯克:為何大眾「熱情」而特斯拉「冷淡」
    在過去兩三年裡,大眾與特斯拉之間的「恩怨」不斷。2017年時,特斯拉正身陷產能與盈利的困局,過著不知明日究竟是地獄還是天堂的困苦日子。特斯拉為了自救,甚至一度拋出了私有化的計劃。而當時閃爍在特斯拉股權收購名單中「金主」之一就是大眾汽車。但後來特斯拉取消了私有化計劃,選擇靠自己的力量繼續在電動車的道路上挺下去。
  • 大眾「宮鬥」告一段落:CEO迪斯遜位,「電動化」革命火種得以延續
    未來,德國電動汽車開發中心作為大眾電動化的研發產業基地,沃爾夫斯堡總部的大眾工廠將成為集團高自動化生產電動汽車的先鋒工廠。迪斯的另一大勝利是將汽車製造巨頭的採購和零部件部門分開,通過削減成本來籌措更多資金投入到新技術上:2023年前固定成本將減少5%,未來兩年材料成本將減少7%。
  • 國產大眾ID.4和特斯拉Model Y,誰更好?
    特斯拉是造車新勢力的代表,而大眾,毫無疑問,是傳統車企的代表,以往特斯拉專注於新能源,大眾則把重心主要放在內燃機車上,兩者似乎沒有太多的交集。如今又進一步引進新能源車,而且是從純電動SUV入手,非常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再加上南北大眾雙車戰略,大眾ID.4雖未上市,但知名度已經打了出來。而特斯拉憑藉自身的魅力,一進來就將國內新能源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不管你是中國品牌還是外資品牌,不管你是「老字號」還是「新字號」,統統都不是個兒。也因此,國產的大眾ID.4迎戰特斯拉Model Y才這麼有看頭。
  • 晚高峰新聞:F1比賽或將於7月5日開始;大眾CEO:某些領域大眾的確不如特斯拉;吉利將託管獵豹汽車
    近日,F1執行長蔡斯·凱裡(Chase Carey)向媒體透露了最新F1賽程安排的進展:F1 2020賽季的首場比賽或將於7月3-5日在奧地利舉行,最終賽歷也將儘快發布。目前,F1的目標是在7月、8月和9月初開始在歐洲進行比賽;9月、10月和11月,將在歐亞大陸、亞洲和美洲進行比賽;12月在巴林,以及傳統的阿布達比收官戰,全年預計舉辦15到18場比賽。
  • 特斯拉(TSLA.US)全力衝刺,仍有望實現年產50萬輛的目標
    美股 特斯拉(TSLA.US)全力衝刺,仍有望實現年產50萬輛的目標 2020年12月27日 09:05:00
  • 特斯拉、蔚來還是大眾?券商稱蘋果將結交「黃金搭檔」挺進電動汽車界
    Ives指出,對於自動駕駛的願景,蘋果在舊金山的公司總部已有一些年的研究,未來可能同一家成熟的電動汽車企業結為戰略合作夥伴,比如特斯拉或者大眾,那將是今後十年把握電動汽車機遇的「黃金搭檔」。Ives說:根據近幾日我們同投資者的對話,考慮到利潤和財務模型預示的趨勢,以及重大行動相關的戰略產品風險,很多華爾街人士預計,蘋果將以合作的方式挺進電動汽車領域,而並非開始自行生產汽車或者興建生產廠。因此我們認為,蘋果今後幾年與特斯拉、大眾或者中國的車企(比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形成戰略合作的可能性有70%左右。
  • 大眾打電話給特斯拉:工廠建在對面 電池經久耐用
    投資電池生產 另一方面,大眾雖然花了數十億歐元推出了一款完全成熟的即時裡程電動車,但在續航裡程上還是落後於特斯拉。在特斯拉粉絲眼裡,續航裡程很重要。大眾集團已經向美國固態電池初創公司QuantumScape投資了3億美元,這筆投資有望獲得回報。大眾已經獲得了先進的電池,並且有可能最早在2024年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提高80%,從而為其超越特斯拉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提供支持。
  • 大眾將推兩款20萬內的ID.系列,特斯拉甩鍋後遭打臉
    大眾開發 20 萬元內電動車繼今年 9 月份在電池日上,特斯拉曾宣布,它將製造一輛小型電動汽車,配備的新電池技術,起價為 2.5 萬美元後。近日報導稱,大眾新制定了一個 「小型純電動汽車(BEV)」計劃,起始售價在 2.4 萬美元至 3 萬美元。
  • CEO宮鬥劇結束,大眾還是選擇了模仿特斯拉
    大眾集團的未來如今可見的是,會進一步控制企業整體成本、會進一步將精力/物力/財力向轉型傾斜,在未來兩年內將管理成本削減5%,將採購成本削減7%。具體的方式如下:布加迪股權交易,蘭博基尼和杜卡迪繼續隸屬於大眾集團,但不排除出售可能。
  • 上汽大眾光荷4X和特斯拉Model 3 智能化時代的殊途同歸
    [車友頭條-車友號-電動車頭條]  特斯拉和大眾,這本身就是個有意思地話題。 在純電動車的領域裡,毫無疑問特斯拉是最為成功的。自特斯拉Model S正式掀起了其熱銷的浪潮之後,隨後登場的特斯拉Model 3更是讓純電動車這一稀有物種實現了飛入尋常百姓家。
  • 大眾汽車CEO稱,蘋果公司或將給現有汽車製造商帶來巨大挑戰
    記者 | 李亦萌1大眾汽車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周三(12月23日)表示,與豐田汽車等傳統競爭對手相比,目前正大舉入侵汽車行業的科技巨頭對德國汽車製造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後者通常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
  • 馬斯克拿什麼證明特斯拉估值?蘋果的利潤、大眾的營收
    在美國眾議院兩名民主黨議員推出了建立全國電動汽車充電站網絡的立法草案後,特斯拉股價扭轉了稍早前的跌勢,最終收漲1.94%。由於今年是美國選舉年,而且共和黨控制了參議院,所以這項立法不大可能在今年通過。估值高企遠超傳統汽車巨頭在周三遭遇大跌後,特斯拉的市值徘徊在1320億美元附近,市銷率約為5倍,遠高於通用汽車的0.4倍,福特汽車的0.2倍。就連大眾汽車的市銷率也不到1倍。
  • 特斯拉老闆馬斯克: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向時代發起了挑戰
    而他向時代發起挑戰的同時,就註定他將是那個顛覆時代的創造者。時代的挑戰者1998年,27歲的馬斯克賣掉了自己的「大眾點評」網站Zip2,用賺來的千億美金開始挑戰美國線下陳舊的金融體制,創造出了世界上首個網際網路電子支付平臺PayPal,震驚了整個金融界和資本市場。但對於埃隆·馬斯克來說,這只是他向時代未來徵戰的第一步。
  • 終極拔河挑戰:梅賽德斯G63VS特斯拉,蘭博基尼,攬勝
    讓我們將梅賽德斯·奔馳G貨車與特斯拉Model X,蘭博基尼甚至是攬勝進行拉力賽,看看是否有明顯的贏家。合理的警告是,該視頻並不完全適合工作,或者它是NSFW。這正是您在視頻中看到的,但是儘管前導圖像顯示了特斯拉同時拖拽另外三輛汽車,但在這裡找不到。我們希望那樣,但是我們知道那場拔河將如何結束。當然,特斯拉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