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春節,《西遊記》在央視首播。創下了89.4%的收視記錄。播出至今34年重播近3000次,打破了多項世界記錄,是至今都無法超越的經典。
從丫丫學語的孩童到年過古稀的老人,幾乎沒人沒看過。
從導演到演員,甚至到後期製作都得到了非常高的關注度。
可劇中的「五號主角」,卻很少被人們所提及,他就是白龍馬
01
《西遊記》於1982年7月3日開機,但《西遊記》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從第一集開始拍的。劇組最先拍攝的是《除妖烏雞國》的劇集。
當劇組將演員都定好以後,卻遲遲找不到一批適合的「白龍馬」。當時可愁壞了導演楊潔。
《除妖烏雞國》的劇情在海南拍攝,因為拍攝任務急,劇組只好找來一匹棕色的馬,為其刷上白漆,充當白馬。
然而試過之後,發現這並不是個好辦法,白漆很快掉落,再加上雨水的衝刷,白龍馬像是剛從泥潭裡出來的「花馬」。楊潔無奈,唐僧騎馬的鏡頭只能拍一些遠景。
第二個拍攝的就是經典劇集《三打白骨精》,楊潔終於找到了一隻白馬,可將馬拉來一看,是一隻「小馬」。
無奈,在《三打白骨精》的劇集中,沒有任何唐僧騎白馬的鏡頭,馬始終是八戒牽著,而那個馬,還沒八戒大。
後來,在拍攝《大鬧天宮》時,楊潔就更發愁了,在這個劇集中有個鏡頭是孫悟空做弼馬溫時,帶著一群白馬奔騰的鏡頭,一匹馬都不好找,哪來那麼多匹大馬?
為了這段戲,導演楊潔是想破了頭,在好友的提示下,她想到了一個地方——騎兵團。
於是就有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精彩畫面。那一集中,還是「弼馬溫」的孫悟空騎著白馬,在雲裡穿梭,那畫面讓人至今難忘。
而孫悟空騎著的那匹白馬,也讓楊潔眼前一亮:這就是我要的白龍馬。
02
要說這匹馬,來頭可不小,他是騎兵團裡的「優秀士兵」,也是騎兵團團長桑傑扎布的愛馬。
在楊潔苦口婆心的堅持下,桑傑扎布才忍痛割愛,將白馬交給了劇組。
騎兵團的士兵們都拿自己的愛馬當孩子一樣對待,而能讓自己的「孩子」上電視,讓全國人們都看見他,對桑傑扎布來說,這也是白馬的無限榮譽。
桑傑扎布親自為自己的愛馬辦理了退伍手續,這一天,僅僅4歲的白馬退役,正式加入《西遊記》劇組,走上了它的「取經之路」。
因為是軍隊裡出來的馬,它非常有紀律性,並且通人性,似乎能聽懂導演的指揮,非常配合的完成一切動作。
而在劇組,他也是最苦的一個,從4歲到8歲,他隨著劇組東奔西跑,如同真的取經之路一樣,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無數次的摔倒,無數次險些喪命,他都頑強的挺了過來。而戰勝了所有的「妖魔鬼怪」之後,白龍馬卻沒有戰勝人心。
03
1988年,《西遊記》正式殺青,所有導演、演員都功成圓滿,開始了自己更輝煌的道路。
而白龍馬卻被當做一個「道具」,被留在了無錫的一個拍攝基地,過上了「任人擺布」的生活。
隨著《西遊記》的大火,白龍馬也成了人們牟利的工具。
他被明碼標價,只要出錢,就能與他拍照攝影,有更多的錢,就可以騎著他在基地轉圈。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白龍馬在周而復始中慢慢走向「中年」,慢慢消磨著自己。
夜幕降臨,他被關在陰暗潮溼的馬廄中,吃著乾枯的草料,瘦得皮包骨頭。
1995年,央視組織拍攝《西遊記》續集,當時已經65歲的楊潔接下了重任,召集所有的演員。
楊潔與徐少華前往無錫召回最後一位「成員」白龍馬,時隔7年,當他們再次見到這個曾經同甘共苦的」戰友「時,瞬間淚奔。
那個曾經健碩肥壯、威風凜凜的軍馬,已經骨瘦嶙峋,看起來疲憊不堪,那一身雪白光亮的鬃毛被各種汙泥沾染,滿身臭氣。
工作人員告訴楊潔:它的時日不多了。
對於白龍馬,楊潔滿懷愧疚。《西遊記》是央視組織拍攝的,導演、演員們也都只是「打工」。並沒有安置白龍馬的權利。
白龍馬是劇組買來的「道具」,他的歸屬也只屬於劇組。楊潔只能在離開時再三的叮囑劇組,善待白龍馬。
楊潔離開後,白龍馬繼續被關在陰暗潮溼的山洞中,繼續自生自滅。
1997年,白龍馬死了,那一年,白龍馬不到19歲,
馬的平均壽命一般是30—35歲,最長的可以達到60餘歲,作為一個軍馬,他的壽命本不該如此之短暫,卻被人類的當做「賺錢工具」,承受了太多他本不該承受的苦難。早早的便離去了。
當楊潔追問屍首時,工作人員緘口不言。
按照騎兵團規定:退役的軍馬死後需要報備生前服役部隊,然後安葬。
而當部隊的戰友來到那陰暗潮溼的山洞時,只剩下白馬的部分屍骸……
結語:
從威風凜凜的軍馬到最後受盡折磨、屍骨無存,白龍馬戰勝了拍攝中的各種艱難險阻,卻沒有戰勝人心。
我們又何嘗不是面對這樣的局面呢?
能戰勝實際艱難,卻戰勝不了冷漠的人心……
——END——
作者: 米小淘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