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SMG尚世影業、蘇州傳視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SMG懿龍影視聯合製作的大型抗戰歷史電視劇《長河落日》現正在籌備中,故事在真實史實基礎上以新的視角展開。該片投資巨大,強大的幕後班底和特效團隊將精心打造恢宏戰爭場面和震撼視覺效果。「小金」帶著諸多問題在第一時間採訪了製片人趙軍。
《長河落日》首次站在世界的宏觀角度去詮釋二戰中的中國,講述了1942年3月9日—4月19日四十天的故事。然而,這四十天,二戰時期的東方戰場,東方的太平洋戰場上發生了驚天的大轉折。這個事件後來被歷史學家們稱之為「二戰東方戰場大轉折!」然而,秘密突襲日本本土前的這四十天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突襲東京的十六架B25轟炸機會在中國的浙西全部墜毀?這四十天的時間裡配合這次行動的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這部劇為中國的電視觀眾解開了這個謎團。
【劇情梗概】
一段讓世人深刻銘記而不該忘卻的悲痛歷史……
一個受外敵血腥屠殺而秉持信念的堅韌民族……
一群為了正義和信仰扭轉太平洋戰爭的勇士……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初,美軍啟動一項高度機密計劃「轟炸東京」。
中國軍民全力配合美軍的計劃。就在一切悄然進行時,美方篤信者卻意外在珠江口上空被日軍擊落,篤信者跳傘,下落不明…
篤信者是一個美軍專有名詞,意為:掌握最高機密的人!
當得知篤信者是落入了被上萬日軍嚴密佔領封鎖的三灶島後,一個有著特殊身份的人被秘密派往此處,進行營救和保護行動。他的名字叫:武穆一郎。
「長河」,取自唐詩宋詞,意指:中華民族;「落日」意為這次行動為二戰東方戰場最大的轉折點,日本從此走向沒落……
但、這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次守護……
【製片人專訪】
趙軍:抗戰勝利是70年前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勝利,是880多萬中國軍人和3500萬中華民眾用鮮血和生命換回的勝利。選擇《長河落日》,是會喚醒人們對二戰歷史事件深邃而刻骨銘心的記憶,這樣的歷史,作為後代,我們不應該忘記,更不應該以雷劇,戲說的形式解讀抗戰的歷史。
與你之前的抗戰題材《戰火大金脈》相比,您覺得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在哪裡?趙軍:《大金脈》講述的是抗戰中的一個點,即共產黨的一支遊擊隊在山東的招遠金礦地區奮力抗擊日本侵略者,保護金礦的故事,他僅僅立足在抗戰的一個點上。而《長河落日》講述的是二戰東方戰場上的大轉折,也揭示了很多歷史事件,包括轟炸東京、日本原海軍大臣大角岑生墜機事件、三灶島大屠殺事件等等,使這部劇充滿著看點。這也是一部完全參照美劇模式拍攝的國產電視劇,故事情節之快,每集故事容量之大,以及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都是這部劇最吸引觀眾的地方。
本劇在國產電視劇劇中首次展現「大黃蜂」、「企業」號航母和十幾艘護衛艦,有涉及六個機場和數百家型號各異的二戰時期的飛機,可謂氣勢恢宏,在拍攝時會帶來哪些技術上的困難?趙軍:這部劇的場面非常大,氣勢非常恢宏,投資達到8000多萬甚至上億,特技會佔到四分之一的比重,這是過去國內電視劇根本就不敢觸及的領域,這些都給這部劇帶來了巨大的製作難度。可以這樣說,這部電視劇在場面的恢宏上不輸美國製作的《太平洋》,在鬥智上不輸於國內任何一部諜戰劇,他集歷史事件,諜戰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於一體,我相信會得到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的。
這部劇是很有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選擇演員的方向和標準是什麼?趙軍:這部劇真正的意義在諸多歷史事實的揭秘,劇中涉及到諸多的歷史。在演員的選擇上,男一和女一我們都在找國內的大咖,美國部分的男一號我們在爭取好萊塢的影星加盟。這部劇一共有30多名主要演員,每一個演員我們都會要求認真對待這部作品,我們力爭這部劇在演員的選擇上不減分、不掉分。
這部戲比較厚重,那麼小鮮肉和一些新人還有機會參演嗎?趙軍:今年圈裡最流行的詞就是IP,圈裡一些朋友和製片人在一起時也議論,說再也不能拍戰爭劇和傳奇劇了,說這種劇小鮮肉和新人參演的機會很少,無法滿足網絡的需求。我倒不這麼認為。一部好劇,能夠抓住觀眾眼球的,首先是劇的品質。《長河落日》這部劇需要中、日、美國大量演員,有一大半都是年齡在二十多歲的小鮮肉,劇中大量的故事情節都是智慧的較量,同時融入了感人至深的感情戲,因此會重點吸納小鮮肉和新人參演這部電視劇。
【籌備信息】
題材:歷史、懸疑、諜戰
製作公司:SMG尚世影業、懿龍影視
總製片人:趙軍(主要作品:《小小飛虎隊》、《北方有佳人》、《戰火大金脈》、《放開我的手》)
導演:沈東(主要作品:《喋血孤城》、《槍手》、《太行山上》、《驚心動魄》、《驚天動地》、《飛天》、《少年英雄》、《尋找微塵》、《你是天使》、《建黨偉業》)
拍攝地點:廣東、美國
集數:30集
選角導演:王海龍(CD HOME工作室)
電話: 18678870206
郵箱:249521962@qq.com
拍攝周期:暫定3個半月
開機時間:15年下半年
籌備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170號凱旋城B座2單元902室(近地鐵5號線大屯東站)
籌備初期著重定男一號、女一號。即日起開始接收資料,歡迎演員、經紀人朋友來電、來組諮詢。
【人物小傳】
武穆一郎(林森)
日本名:武穆一郎,32歲,軍統東京情報組長,中國共產黨員,代號:伐木工人。雙重間諜。
性格:成熟穩重,堅韌執著;鎮定自若,處事不驚;善於分析,穩定低調。早年畢業於東京士官學校,畢業後以優異成績獲得公費留學資格,1929年前往中國上海,進入東亞同文書院讀書。東亞同文書院是日本豪門近衛家族在中國上海開辦的文化交流機構,同時也是日本專門針對中國開辦的老牌間諜培訓基地。在日本特工組織中,其地位酷似中國軍方的黃埔軍校。書院的畢業生憑藉著嚴格的訓練和在各日本特工機構和軍部情報機構中佔有的優勢地位,同窗之間又相互提拔,以致同文書院的畢業生都借著二戰飛黃騰達,更為重要的是同文書院當時的校長,就是後來的日本首相近衛麿,他也是這群弟子們最大的後臺。然而,讓近衛麿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在同文書院教授經濟學的教授王學文卻是一個秘密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在他的影響下,同文書院的十幾名學生都結識了中國共產黨人潘漢年,十幾人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其中包括近衛麿的首相秘書尾崎秀石、南滿情報課長中西功,上海日軍司令部情報顧問西裡龍夫以及軍統東京情報組長武穆一郎等,都是潘漢年麾下的中國共產黨員。
當年,在所有同學都在政界、軍界飛黃騰達之際,作為同文書院第29界最優秀的高材生,武穆一郎卻謝絕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邀請,拒絕加入到對華的侵略戰爭中去,到東京大學文學部做了一名教授。他的老師和同學都認為是1931年軍方憲兵的那次逮捕嚴重地傷害了武穆一郎的自尊心。
1931年,武穆一郎在上海同文書院讀書時,與同班同學中西功、西裡龍夫等二十多個同學一起到駐滬日本海軍中散發反戰傳單,抵制日軍入侵上海的行動,但很快被憲兵抓獲。在關押期間,武穆一郎遭到了日本憲兵的毆打與侮辱。後來,在近衛麿的幹涉下,被抓的學生又全部獲釋。對於那次逮捕,同文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都知道,受傷害最大的是武穆一郎。然而,實際上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位武穆一郎真實的身份卻是一位中國人。
武穆一郎本姓林,名森,福建閩清人。父親林遠達是一位做礦山機械設備的商人。林森六歲那年,去日本隨船運送貨物回國的父親,在日本海遇風浪沉船身亡。萬般無奈的母親帶著六歲的林森改嫁給了父親生前的好友武穆介夫,林森也隨之改姓名為武穆一郎,但他的血脈裡始終流淌著的是中國人的血液。
的確是那次被捕事件之後,精明穩健的武穆一郎立刻改變了這種毫無經驗和策略的鬥爭模式,很快他與同學中西功、西裡龍夫在書院教書的中共秘密黨員、著名經濟學家王學文介紹下一起結識了中共派駐上海的代表潘漢年,並且在他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軍統21號機關的主人程克祥也通過朋友認識了武穆一郎,武穆一郎在請示潘漢年後,與程克祥的關係相處發展得極快,他們談得很投機。很快,在程克祥的安排下,武穆一郎秘密赴南京見了軍統的頭子戴笠。
對於武穆一郎的到來,戴笠可謂是欣喜若狂。1931年日本人侵佔東三省的目標已經實現,戴笠知道不久日本人肯定會挑起全面侵華的戰爭,他急需一個能夠在日本本土立足的情報小組,而武穆一郎的到來,恰恰彌補了他在東京情報小組的空缺。戴笠壓抑住內心的興奮與武穆一郎密談了一夜,他要求武穆一郎回到日本後做一枚閒棋冷子,直到收到「廖遠達與何芳芳」的消息才可以解除無線電的靜默。「遠達」取自林森父親的字,「方方」是林森六歲前的乳名。
林森領導的特工小組,是軍統派駐日本本土的一支非常秘密的小組,許多年來,這隻特工小組均被軍統處於睡眠狀態。1942年當抗戰進入最關鍵的時刻,這隻睡眠的小組被啟動了。
在尋找篤信者和送出密碼本的過程中,武穆一郎成功完成了從一個心中只有任務的臥底,到一個有血有肉的男人的蛻變,那個內心柔軟的有血性的自己某種意義上是被葉碧瑩的真情所激發的,但在這種特殊時期特殊情境下所萌芽的愛情,終究不能找到它歸宿的沃土。
葉碧瑩
女,22歲,出身於美國檀香山。
8歲那年跟隨一心想落葉歸根的父親回到老家中山縣三灶島,由傭人四婆照看長大成人。17歲被父親送到廣州女師讀書,抗戰爆發後,與幾個同學結夥奔赴延安。因其英語基礎好,被分派到白求恩衛生學校學醫,學業完成後1941年調重慶十八集團軍留守處衛生隊任見習軍醫。葉碧瑩的父親是前清時期隨華工進入美國檀香山的公使,母親是前清翰林的的女兒,大家閨秀。葉碧瑩是一個溫柔善良,充滿幻想,又洋溢著古典魅力的女孩。多少年來受母親生活的影響,她喜歡夜晚的清風明月,喜歡穿白紗的睡衣,點一柱清香,面對一池荷葉,採一朵蓮花,月夜靜思,這簡直就是一種不帶著人間煙火的美麗,屬於那種溫柔矜持,多愁善感的女子,頗有些李清照的性格特點。自從她的母親去世後,她就有了記日記寫信的習慣,她感覺那是女孩排遣憂鬱的最好的方式。她也會做著所有女孩都做的夢。她理想地希望著有個年輕漂亮的男孩推門進來,坐在壁爐前給她講故事,同她談心裡話,最重要的是還要愛她。然而,她的這個夢始終沒有出現,更讓她做夢也想不到的是一個重大的使命從天而降,竟然偏偏選中了她……
葉碧瑩從一個多愁善感的富家女子,一個完全不稱職的兼職臥底,最終在武穆一郎的影響下,在看到同胞被日本人血腥蹂躪下,特別是在自己的父親慘死在日本人的機槍下,她成長了,成為了一個不只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美麗的女子,成為了一個能為武穆一郎分憂,真正能在這個戰亂年代心懷家國的巾幗女子。
威特·陳(陳東升 )
35歲,美國陸軍航空兵戰略情報處軍官,少校。
忠誠勇敢、精明幹練是他的性格特點。1942年3月,受美國陸軍航空兵司令阿偌德的指派,出任「篤信者」的使命,「篤信者」為美軍專用名詞,意為:掌握最高機密的人。他的這一趟使命由華盛頓飛往印度,再由印度的阿薩姆邦飛往緬甸,隨後找到在緬甸指揮作戰的史迪威將軍,就算完成了這趟使命。他隨身攜帶著一本經過改裝的「聖經」,書的內頁已被掏空,兩本密碼本被置放在一塊小型的塑膠炸彈中間,在最危急的時刻,他必須引爆這本書,炸毀密碼,吞下隨身攜帶的氰化鉀膠囊。這兩套密碼是史迪威、蔣介石與大黃蜂航母編隊和杜立特轟炸機中隊建立聯繫的密碼,是美國軍方首次轟炸日本本土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但就在飛行最後一站仰光機場降落時,這才發現機場已被日軍佔領。奮力拉起復飛,依照備用方案飛往中國浙南衢州機場的途中,飛機在珠海三灶島的上空被日軍擊落,飛行員、領航員死亡,陳東升跳傘,身受重傷,不料危急之時,竟被冒險燒紙錢祭奠亡夫和兒子的島上漁民四婆發現,救回家中藏匿。所有的故事,都因此而起……
陳東升在很多地方與武穆一郎很相似,都非常聰明機警、沉著冷靜、意志力頑強,但他自小在美國長大的生活背景使得他的性格中有著美國人的樂觀爽朗,比武穆一郎有幽默感,更加人性化。雖然一開始在處事方法和觀念上陳東升與武穆一郎意見不合,但經歷過一系列的生死逃亡後,陳東升與武穆一郎有著一種身為軍人的惺惺相惜,又有著一種身為同類人的相見恨晚,如果不是在這種特殊時刻,他們能成為很好的朋友。經過無數考驗,彼此由懷疑、排斥到信任、相助,甚至能為彼此犧牲生命……
葉德公
65歲,早年是清政府派駐美國管理大批華工的公使之一。
娶了清末一位翰林的女兒為妻,生有二子一女,四十多歲的時候有了最小的女兒葉碧瑩,老來得子,愈加疼愛。隨著清政府的滅亡,葉德公不得不滯留在了美國,成了華工中的領袖。隨著時間的漂移,積蓄日增,家境豐厚的葉德公思鄉之情卻愈加濃烈,1928年妻子在檀香山病逝,臨終之前留下了屍骨也要還鄉的遺願。第二年,葉德公安頓好兩個已經成家不願回國的兒子,帶著妻子的骨灰和8歲的小女兒回到了故鄉三灶島上。在島上他建起了一座三進庭大院的宅子,取名叫「德宅」。1938年日本人佔領三灶島之後,隨即將這所宅子徵用,成為島上駐軍的司令部。葉德公搬入自家靠海的老屋中,與傭人四婆相依為命,他是島上居民中的精神領袖。
四婆
65歲,葉德公幼時的夥伴。
1928年葉德公返鄉後,才得知四婆就在本島嫁人,生有一子,幾年前丈夫與兒子出海捕魚,遇風浪全部遇難,如今只剩孤苦伶仃一人。可能是出於兒時的情誼,葉德公將四婆接到府中,將年僅8歲的葉碧瑩交給四婆照看,漸漸地葉碧瑩就成了四婆的影子,走到哪跟到哪,她幾乎是拽著四婆的後衣襟長大的,就是這個生活平淡如水、樸實無華的四婆,卻在一次祭祀亡夫和兒子的過程中救回了一位華裔美國軍人,並將他藏在了自己的老宅中……
葉龍俠
葉德功的義子,葉碧瑩的哥哥,26歲,比葉碧瑩大四歲。
葉龍俠是一個孤兒,二歲的時候是葉碧瑩的媽媽在檀香山撿來的,從小就在葉家長大,葉德功教他學武功,葉碧瑩的媽媽教他識字,和葉碧瑩的親哥哥一樣。
大島浩
一個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人物。
45歲,日本三灶島駐軍特種警察隊長,中佐。大島浩是一個集大膽、狂妄、殘暴、機敏於一身的日本軍人。早年在9.18事變前夕,大島浩就在石原莞爾的手下任參謀,9.18前夜,石原莞爾要求手下官兵備足彈藥,而當時身為參謀的大島浩卻跳出來大唱反調:「準備什麼彈藥,遇到29軍的部隊,只要槍口朝上,開上三槍,他們肯定嚇得屁滾尿流就逃走了。」第二天,29軍大刀隊深夜摸進了兵營,像切西瓜似的切掉了四百多官兵的腦袋,為此,火冒三丈的石原莞爾將到處散布輕敵狂言的大島浩少佐叫去,連降三級,降為少尉小隊長。他的大膽,在關東軍中是十分出名的,在諾門坎戰役前,大島浩奉命深入蘇聯境內偵查,他抹去飛機上的標誌飛進蘇聯的上空,天寒地凍,飛機出了故障,迫降在蘇聯境內的茫茫草原上,飛行員嚇得直哆嗦,他下令讓飛行員立刻修好飛機,轉眼就消失在夜幕中,不一會的功夫,他竟然抓回一個蘇聯的哨兵,押上飛機飛回關東軍本部。在對華十多年殘酷的戰爭中,大島浩的腳印遍布各個戰場,到後期他以憲兵為職業,每次屠殺幾乎都有他的身影,他殺平民、殺戰俘也殺皇軍。大島浩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嫖娼,兩年前他調任上海駐軍的憲兵隊長,上海駐軍的司令官松井石根中將並沒有把大島浩當回事,他只是穿著睡衣接見了一下這個剛剛上任的憲兵隊長。當天晚上松井石根中將就為他的這一舉動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海軍的官兵長期漂在海上,一上岸就忙著找發洩的對象,嫖娼、強姦的事情層出不窮,當晚憲兵隊的禁閉室裡就關滿了這些違紀的士兵。至於軍官們,大島浩總算還給松井石根中將留了一點面子,沒有抓他們去關禁閉,但他們開出去的汽車只要是停在妓院門口,全部被大島浩的憲兵敲得一塊玻璃也不剩。更為可恨的是,沒過多久大島浩就抓住了松井石根親信財務主管杉原清少佐貪汙的證據,竟逼得杉原清少佐開槍自殺。為了弄走這尊佛,松井石根中將動足了腦筋,最後還是駐守三灶島的藤田進中將以多補充二艘魚雷艇為條件,才將這座佛請到了三灶島上。
讓武穆一郎始料未及的是,他剛剛被喚醒,首次任務就遇到了如此強勁的對手。
井上鎌倉
26歲,三灶島駐軍特種警察大隊副隊長,中尉。
井上是一個在中國出生的日本人,其父為早期進入中國的日本浪人。井上出生在上海的日租界,成人後就與上海的日本浪人鬼混在上海灘。日本浪人身上驕狂橫暴,好勇鬥狠,無端生事,動輒與人刀拳相見的性格特點在井上鎌倉身上幾乎全部繼承了下來。井上的父親在日租界有一個木橞株式會社,以走私放貸為主業,手下有五十多名日本浪人,個個都是放浪形骸,觥籌交錯、酒肉飄香之後,手舞足蹈、醉生夢死之徒。大島浩任上海駐軍特種警察隊長後,一改軍方看不起日本浪人的做法,吸收了井上鎌倉加入特種警察隊,利用他及手下這五十多個日本浪人在當地眾多的關係網,很快就打開了在上海的局面。井上鎌倉也依照著日本浪人「得主盡忠,交友守信」的格言,誓死效忠於大島浩。大島浩奉調進入三灶島,井上鎌倉是他從上海唯一帶過去的親信。
湯丙臣
56歲,三灶島維持會會長。
一個膽小怕事唯唯諾諾,但良心尚存的中國人。他每天都會因為日軍在三灶島的大屠殺做惡夢,他每天起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憲兵隊見大島浩,陪著笑臉請安,最害怕的是大島浩再算計著殺島上這僅存的一千多村民,最擔心的是井上鎌倉那雙眯縫著的小眼睛,始終不停地在他的女兒、在日軍醫院做護士的菊兒身上轉,唯一能和他商量事情的只有島上藤田進司令的翻譯官羅時雍,但他做不了日本人的主,他擔心的事總歸還是要發生……
湯菊兒
24歲,三灶島被佔前,湯菊兒在廣州一家教會醫院學護理。
隨著戰爭的臨近,廣州有錢的人都往鄉下跑,湯菊兒接到父親的信,收拾起東西也回到家鄉三灶島躲戰爭,不料回鄉的第二天日本人兵船就開進了三灶島,自此,她也只能留在島上。好在他的父親與日本人的翻譯官羅時雍是舊時相識,似乎這個留學日本的翻譯官羅時雍對她也有那麼一點意思,為此經羅時雍推薦她到島上日本人的醫院中作了一名護士。她不但要給日軍的傷病員打針換藥處理傷痛,最令她苦惱的是每周還要在憲兵隊井上鎌倉的陪伴下去島上的慰安所,給38名慰安婦噴撒消毒水,協助軍醫對慰安婦檢查、消毒。而每周的這次例行檢查,都是最難度的一道關,那個色眯眯的憲兵副隊長,兩隻眼始終都不會離開她的身上。
杜立特
美國陸軍航空轟炸機中隊長,中校。
1942年4月18日帶領他的轟炸機中隊的十六架B-25轟炸機執行首次轟炸日本本土的任務,任務完成後,飛往中國衢州機場,因飛機起飛前提前被日本巡邏艦船發現,被迫提前起飛,到達中國衢州時燃油全部消耗殆盡,16架飛機除一架降落蘇聯外,其餘全部在中國浙南墜毀。杜立特被中國軍民救回,二個月後回到美國升為空軍準將。
中西功
中國共產黨員,日籍情報員,南滿鐵路調查課課長,中佐。
西裡龍夫
中國共產黨員,日籍情報員,上海日本駐軍情報部顧問,少佐。
藤田進
54歲,中將,三灶島「日本海軍第六航空基地」總司令官,日本派遣軍第三艦隊司令 。藤田進中將是島上最大的指揮官,典型的日本軍人。
羅時雍
28歲,日本藤田進中將的翻譯官 他是一個留日的學者,不喜歡軍隊。
坂本副官
33歲,藤田進的副官。
福田
三灶島福田貿易商行老闆,日本人,受憲兵隊保護的日本商人,大島浩的耳目。嗜錢如命的貪婪商人,老奸巨滑,頗有野心。
深挖近期即將開機的備受矚目的大劇、大電影,為劇組和演員提供一個優質的平臺。聯繫我們:13911728172、18510521929。郵箱:yagent@vip.sina.com 。
金牌劇(影)專由小編採集並供業內參考交流使用,信息內容如有變化,請根據實際情況核實,一切以劇組為準。
一個連接演員和劇組的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劇組資訊,推薦演藝人才,做你的掌上經紀人。↓↓↓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