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古剎,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白馬寺

2020-12-24 菲小丫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裡,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的萬裡徵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並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裡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於"鴻臚寺"之"寺"字,後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後,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公元68年以後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裡,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裡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此時佛教也從深宮走進了市井民間。隨後,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時期,安息國僧人曇諦,也在白馬寺譯出了規範僧團組織生活的《曇無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團組織章程都已齊備,一條中土有緣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鋪就,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場受戒儀式在白馬寺舉行,這是一個註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事件。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壇,長跪於佛祖面前,成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過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老傳統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國紮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裡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裡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整個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 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雖不是創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臺、 井仍依稀可見。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

整個寺廟布局規整,風格古樸。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身高1.75米,長2.20米,作低頭負重狀。相傳這兩匹石雕馬原在永慶公主(宋太祖趙匡胤之女)駙馬、右馬將軍魏鹹信的墓前,後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和尚搬遷至此。 走進山門,西側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馬寺記》石碑。這是宋太宗趙光義下令重修白馬寺時,由蘇易簡撰寫,淳化三年(992)刻碑立於寺內的。碑文分五節,矩形書寫,人稱"斷文碑"。山門東側有一座《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石碑,這是元太祖忽必烈兩次下詔修建白馬寺,由當時白馬寺文才和尚撰寫,至順四年(1333)著名書法家趙孟刻碑,立於寺內的,人稱"趙碑"。

白馬寺山門採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券門。"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徵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於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裡,故又有"山門"之稱。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紅色的門楣上嵌著"白馬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臺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東漢遺物,為白馬寺最早的古蹟。

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臺上,清涼臺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東西廂房左右對稱。整個建築宏偉肅穆,布局嚴整。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對研究寺院的歷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價值。

白馬寺是佛教進入中國的最早的見證者,這裡見證了佛教很多個第一次,形成了佛教的基本戒律,為後世佛教在中國大範圍傳播打下了深深的基礎,佛教產生於印度,在中國發揚光大。白馬寺是滾滾歷史洪流中的經歷者和見證者,它不僅見證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也見證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變遷。

白馬寺有很多東南亞風格的佛殿哦

疫情過後,洛陽白馬寺走一波!

白馬寺不僅僅是洛陽的佛教聖地,也是整個中國的佛教聖地,是佛教第一古剎,中華大地上的佛教都是以它為宗,從這裡把佛教的精神傳播出去。真正的佛法無邊

相關焦點

  • 白馬寺和尚與武則天的浪漫故事,明朝大太監重修「中國第一古剎」
    這裡是「中國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竟緣於漢明帝的一個夢。在這裡,女皇武則天與和尚薛懷義上演了一幕浪漫故事。今日白馬寺規模和布局,系明朝大太監黃錦重修而成,保存至今。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城東10公裡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裡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是國家AAAA景區。
  • 中國寺廟排名前五的原來是這些,可惜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去過!
    中國寺廟排名前五的原來是這些,可惜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去過!1.廣濟寺,位於四川綿竹市廣濟鎮臥雲村,距離綿竹市區19公裡,距成都市區不足100公裡。廣濟寺初建於宋代開寶五5年,相傳為紀念秦蜀郡太守李冰之子李二郎在綿竹、什邡治水而建,後代帝王封賜李二郎諡號廣濟王,鎮稱廣濟,而有廣濟寺,為綿竹市知名古剎。2.廣濟寺佛像。3.靈隱寺,又叫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4.靈隱寺咫尺西天牆。
  • 揭秘慈寧宮大佛堂的2300件文物,是如何輾轉洛陽白馬寺落戶的?
    出洛陽東行公裡,有一座佛教名剎,這就是我國佛教的發祥地,被稱作「中國第一古剎」的洛陽白馬寺。白馬寺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8年是佛教入華後創立的第一座佛寺,距今有1900多年的悠久歷史。大雄殿內23尊佛教造像,連同天王殿正中雕龍木質佛龕中供奉的彌勒佛像共24尊造像,及佛食供物皆為1973年從北京故宮慈寧宮大佛堂調入洛陽白馬寺的,是傳世極為精美的文物瑰寶。慈寧宮始建於明代嘉靖十五年,也就是1536年,明朝慈寧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寧宮的興盛時期,當時的孝莊文皇后、孝聖憲皇后也在這裡居住過。
  • 中國最著名的六大寺廟,去過三座算及格,全去過就太幸福了
    大家好,我是小威,歡迎和我一起看世界,在我國的諸多宗教當中,佛教是其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甚至比基督教和道教都要大。在我國有十分多的佛教徒,他們日夜精修佛法,只為普渡眾生,大徹大悟,超脫輪迴。當然了,既然佛教在我國如此昌盛,作為佛教文化的載體—寺廟,自然也是有很多的,其中有六個寺廟最為著名,去過三座算你及格,全去過的人就太幸福了,下面和小威一起來看看吧。最廣為天下人所知的佛教寺廟非少林寺莫屬了,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歷代的少林寺僧人除了修行佛法之外,還對於武學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少林寺武學甚至在整個中國的範圍內都是具有領先性的。
  • 中國十大著名寺廟
    唐朝鑑真法師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為中日佛教文物關係史上的重要古剎。大明寺及其附屬建築,因其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蹟和園林風光於一體而歷代享有盛名,是一處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民族文化寶藏。NO.5 相國寺開封大相國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位於著名文化歷史名城、七朝古都開封的市中心。
  • 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洛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景點,去很少有人知道?
    洛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聖城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被稱為十三朝古都,洛陽是中國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以及隋唐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洛陽有名的牡丹被稱為「洛陽牡丹甲天下」,被稱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河南許願「最靈」的寺廟,被譽「中國第一古剎」,你去過嗎
    文/冒險家蜂探長(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我國作為一個擁有很多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其在各個城市之間的歷史文化都十分悠久,每年人們參觀歷史文化古蹟的人數數不勝數,像一些寺廟,也常作為是人們常選擇的旅遊景區,在我國有部分人喜歡信仰佛教文化,其寺廟含有很多的文化知識,由此,吸引了無數遊客探訪;寺廟因為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文化更是可以作為是一與眾不同的景點,在每個城市間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 白馬寺與龍門石窟,蒼龍彩鳳碧海藍天,蒼松翠柏寺廟依建
    白馬寺有著中國第一古剎之稱,想必將近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同時這裡也是世界著名的珈藍,是在佛教傳入國內之後的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在中國有著佛教的釋源以及祖庭之稱,距離現今已經有著長達1900多年的歷史,我並非第一次來到白馬寺,整座寺廟不是很大,但是卻五臟俱全,對於佛教十分的感興趣,觀看佛教文化幾日的時間都不會覺得長
  • 中國十大著名寺廟:少林寺、靈隱寺在列!看看你了解哪幾座?
    一、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二、少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嵩山五乳峰下。
  • 中國最著名的的八大寺廟,佛教八大門派的祖庭
    慧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之學,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也使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因此,他被視為禪宗的真正傳承人。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 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佛教在中國20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
    集中了中國有佛教以來許許多多個「第一」的白馬寺,傳說其名字源於「永平求法」,源於「白馬馱經」的故事。今天,我們驀然回首,卻發現當年求來的竟是一種更加開闊的思維,而白馬馱來的是我們祖先所未曾關注過的個人類彼岸的世界,是中華民族賴以繁衍傳續的文化基石之一。
  • 一千六百多年的古剎,比少林寺還早100多年,還是韓國圓融宗祖庭
    #寺廟#圓融無礙禪寺圓融無礙禪寺(以下簡稱圓融寺)是中國唯一一處以佛教圓融思想而命名的千年古剎圓融無礙禪寺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當陽峪村,始建於東晉永和七年(公元351年),至今一千六百六十九年,為「民間東傳佛教第一僧」的西晉、後趙僧人佛圖澄國師(231-351)所創建的八百九十三座寺廟之一 ,為十一進、計十九殿、兩塔院、七堂、二院落、一館及十七處泉,為韓國圓融宗祖庭。
  • 中國哪個寺廟最靈驗 中國十大最靈驗的寺廟
    公元 847年,唐宣宗李忱繼位,佛教再興,佛光寺得以重建。之後,宋、金、明、清,均對佛光寺進行了修葺。1937年 6月,中國當代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親赴山西五臺縣對佛光寺進行了考察、測繪。1949年後,政府和人民對佛光寺著意加以保護。如今,佛光寺外青山環抱,寺內古木參天,殿堂巍峨。這裡既是佛教信徒朝拜的聖地,也是旅遊者們觀光的勝地。
  • 中國「最古老」的佛塔,是中國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你可知道
    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因佛教被大多數人信奉,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建有寺廟,而這些寺廟在如今旅遊業興起的時代無一例外都成為了旅遊熱門景點,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最古老的佛塔:是中國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你可知道?
  •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寺廟,每座都歷時千年,第一有近2000年歷史
    在這些古建築當中,寺廟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築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最著名的十大寺廟,每一座寺廟都歷時千年,第一名更是有著2000年的歷史。第一名、白馬寺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它修建於東漢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經有接近2000年的歷史。它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建立的第一個座官辦的寺廟,所以也被稱作中國佛教的祖庭。
  • 距今1700餘年,藏在西安繁華商圈裡的千年古剎!密宗祖庭之一
    古都西安歷史和文化悠久,尤其是佛教文化,佛教八個祖先院子裡的六個位於古都,分別是密宗、慈恩宗、淨土宗、三論宗、律宗、華嚴宗,藏山深處的古寺自然有些神秘,大隱在市多了,西安的「一城文化、半城神仙」深深地隱藏著許多人文古蹟,「自古以來,人類就追求終極的安寧,對於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是獲得永遠安寧的最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