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Auto-Tune是濾鏡而不是美顏」這一命題的真偽?

2021-02-19 iDestMagazine
通過吳亦凡在紀錄片《時代我》中的回應,Auto-Tune再一次進入了中國觀眾視線的,對辨別力較弱的大眾而言,這項實際早已深入音樂市場的技術,依然像未經備案的食品添加劑或蒙蔽耳朵的作弊戲法。

但對於Auto-Tune而言,被大眾熟知,更多的人是作為「觀眾」,而不是「聽眾」。

一篇對Auto-Tune發明者Andy Hildebrand的採訪(文章名為《How an Oil Engineer Created Auto-Tune and Changed Music Forever》),多少還原了這項技術工程的真實一面。

技術介入音樂創作這個概念更比Auto-Tune的出現早太多,修正或說潤色聲音的歷史不亞於錄音。早在Auto-Tune之前就有Talkbox、Vocoder Robert Moog在初代Talk Box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創造出Vocoder,可以幫助演繹出豐富的人聲效果,並在Disco和Funk音樂中廣泛使用)等調節音準的技術,但Auto-Tune確實在整個音樂文化顯示出了難得的持久影響力和全球滲透性,其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先進的數位訊號處理算法。

有著伊利諾州大學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數位訊號處理專業)博士學位的背景,Auto-Tune的發明者Andy Hildebrand將專業用於石油探測行業,並創立了公司。作為一名口味範圍從莫扎特到T-Pain的音樂愛好者,Andy Hildebrand意識到定位地理學數據的數學方法同樣可以應用於音樂領域中音準的修正和調節,於是他建立了Jupiter System(後改為Antares Audio Technology)。

Auto-Tune技術發明者:Andy Hildebrand博士


事實上關於「人聲修正」算不算作弊的爭議從Auto-Tune出現的早期就沒有停止過。傳奇唱作人Jimi Hendrix在60年代的採訪中就曾直言不諱:傳統藍調與新式藍調的區別在於「電」, 可見「往曲子裡加電」創作方式的普遍性。回顧auto-tune這項技術的早期應用,一代Diva Cher的單曲《Believe》是全世界首次使用Auto-Tune技術的歌曲,其中機械人工風格極強的斷裂感尚且能透露出一些Y2K美學的腔調。在歌詞「Do you believe in life after love?」中得到了最終升華(據《洛杉磯時報》的Chris Lee說,Cher在1998年的歌曲《Believe》被廣泛認為是將自動調音的機械調式注入了流行意識)。起初歌曲製作人謊稱這臺機器是Vocoder,試圖保密Auto-Tune,但很快這項技術被賣到了全球各大錄音室,並在R&B、Dancehall、Pop、House等眾多類型音樂領域中被廣泛使用。

Cher Effect:自《Believe》之後一發不可收拾的Auto-tune的影響力


國內大眾熟悉的古早R&B(代表人物:Chris Brown、Usher)也不乏深情又機械的年代感;但除了科技感的泛濫,不易被察覺的音調修正對「不插電」的歌曲質感打擊更是毀滅性的。

同很多藝術或時尚潮流一樣,總有這段風潮最火爆的時候。2010年前後的rap是這個技術「發光發熱」的集中陣地,Future、Chief Keef、Quavo完全沉迷於這項聲音修復術,被賦予的「合成音效」幾乎將他們進化成為了仿生人。還記得被T-Pain玩得出神入化的「變音麥克」麼,不同於其他歌手的限度使用,T-Pain把Auto-Tune極端應用到他的整個的歌曲表演中,從而有效地創造了一種音樂和聲樂的混合體。他的音樂不僅融合了嘻哈音樂和流行聲樂,同時更超越了傳統的說唱樂類型。2014年美國Complex Media撰文稱:T-Pain效應的直接結果是,auto-tune毀了音樂,卻拯救了hip-hop。Death Cab for Cutie吉他手Nick Harmer曾直接批判,未來的音樂人都不必磨鍊唱功了,軟體修飾一下就是一代歌神,有了Auto-Tune,人人都能唱在調上。

2012的Ellen Show經典時刻:Ellen生動直觀地展示了電音MIC的妙用

如何以藝術性的方式使用諸如Auto-Tune一樣的技術,以至於不被聽眾認為是貶低了音樂。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程度的答案,過於主觀所以無法標準化。在西方音樂的製作、修正、錄製以及播出等方面,技術革新是層出不窮的,Auto-Tune是且只是其中一個。

修正人聲不僅改變了歌曲的創作方式,也影響到了聽眾感受音樂創作的方式。畢竟有些歌手就是憑著不完美的唱功和獨特的聲音質感獨樹一幟的。儘管如此,仍有樂評人承認,Auto-Tune使音樂人更具創造力了。尤其對hip-hop歌手來說,軟體帶來的「奇奇怪怪但可愛」的小裝飾,顯然比修正效果更吸引人。2009年(沒錯,就是Jay-Z在《Death of Auto-Tune》裡「F*** T-Pain」的那年)Lil Wayne 在大熱單曲「Lillipop」中大量使用Auto-Tune裝飾聲線,這首歌在榜單和格萊美的戰績一定程度上彰顯了Auto-Tune的全面勝利。2017年VICE把它評價為Lil Wayne最偉大的單曲,稱這首歌中斷裂的聲線像在講述一個「外星人的愛情故事,聽上去像一場orgy on Mars」。作為一首風格技術單一、歌詞毫無深意的洗腦曲,正是Auto-Tune讓它立體了起來。

三十年代著名爵士歌姬Billie Holiday


除了Jay-Z批評過Auto-Tune帶來的同質化惡劣影響外,美國另類搖滾樂隊Death Cab for Cutie的主唱Ben Gibbard也表達過:「在過去的10年裡,我們看到很多優秀的音樂家都受到了這種類似Auto-Tune技術對人聲的數位化處理的影響,我們覺得受夠了。讓我們真正嘗試讓音樂回歸到它的根源,像一個正常人類一樣唱歌」。

Jay-Z《Death of Auto-Tune》

合作過Justin Bieber、Katy Perry等歌手的錄音製作人Chris 「TEK」O』Ryan的目標便是錄到聽起來自然的聲音。在錄音室時他常會使用Auto-Tune調準歌手的錄音,因為只有如此,歌手們才不會因將精力全部放於唱出最完美的音準,而無暇顧及歌曲的情緒和狀態表達,以及在恰當的時間加入自我的張力。「當聲音或樂器走調時,音樂演奏的情感就喪失了。」對於製作人來講,錄音時兼用Auto-Tune和Melodyne的常見操作,會將歌手從極力唱準音準的壓力中解放出來,從而最大程度釋放歌手音色裡的表達性的情感和個性化的質感。

正如聲音研究學者Owen Marshall所觀察到的,對於Auto-Tune的製造商來說,該項技術設計的目的是通過改變歌曲的音符頻率和長度而將聲音提升到標準水平,從而以一種被認為是通用的情感語言來流暢地表達出其歌曲該有的情感。

多種多樣的爭論表明,當你用Auto-Tune強化音樂風格和增添細節的時候,它就像濾鏡中自帶的小貼紙一樣討喜;而Auto-Tune作為實力不夠、技術來湊的歌手的遮羞布時,它就更像入侵審美的美顏APP。科技的存在向來有它固有的兩面性。Auto-Tune和「電」在流行音樂中的應用,就正像CG技術在電影製作中一樣。新事物的出現總是一定程度上會對傳統的創作方式造成擠壓,這時候鑑別優劣的責任就被交到了聽眾手裡。

相關焦點

  • 吳亦凡首次回應:autotune不是美顏,熱狗加入《說唱新時代》
    一提到吳亦凡,很多人的印象就是「exo偶像出生」,「電音小王子」,「大碗寬面」,在經歷了三年中國新說唱的打磨後,吳亦凡的說唱水平從最初全網黑,到如今逐漸被各大rapper認可。最近在採訪裡,吳亦凡面對「電音」做了解釋,並且向大眾科普了什麼叫autotune。先引用一下吳亦凡的原文,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autotune」。「美顏是把眼睛變大或皮膚變好,把不完美的地方修飾完美,但是濾鏡是沒有改變影像任何東西,只是換了個色調。
  • 吳亦凡回應爭議 稱autotune更像「濾鏡
    吳亦凡回應有關autotune的誤解,稱其並非「美顏」而是更像「濾鏡」,是自己喜歡的一種質感。 吳亦凡在紀錄片《時代我》中回應質疑與有關autotune  吳亦凡稱:autotune更像一種「濾鏡」,我並沒有在給我的人聲加美顏,但其實我在加的是一種我喜歡的濾鏡、我喜歡的一種質感在裡面,我只是把它的色調改變了一下。網友表示要堅持自己所熱愛的,真誠對待每個作品就好。
  • 吳亦凡回應聲音爭議 稱autotune更像「濾鏡」
    吳亦凡網易娛樂7月27日報導 吳亦凡因在音樂作品以及現場表演中經常使用autotune修飾人聲,引來不少爭議。此次他在紀錄片中回應質疑以及外界對autotune的誤解,稱其並非單純的電音。吳亦凡回應爭議吳亦凡稱:autotune更像一種「濾鏡」,我並沒有在給我的人聲加「美顏」,但其實我在加的是一種我喜歡的濾鏡、我喜歡的一種質感在裡面,我只是把它的「色調」改變了一下。
  • 被Diss電鰻三年,吳亦凡終於回應「auto-tune」爭議!
    而這一次,吳亦凡正面回應「Auto-tune」爭議他拿出「美顏」與「濾鏡」來生動形容auto不改變音樂本身,只是加了濾鏡不像美顏又要磨皮去痘 大眼美白瘦臉其實嘻哈普及三年來不難發現Auto-tune在國內市場的接受度依然不高
  • 吳亦凡首次回應autotune爭議,破除兩大音樂誤區
    吳亦凡喜歡用autotune是眾所周知的,無論是歌曲製作還是現場演出,autotune都成為他作為歌手最顯著的音樂標籤。autotune,從此autotune走進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歌手、rapper都在使用autotune,吳亦凡3年來的堅持和推廣功不可沒。
  • 親自回應autotune爭議,表示只是濾鏡
    近日,吳亦凡接受了一家媒體的採訪,在採訪中親自回應了外界對於他使用Autotune的爭議。吳亦凡近幾年的音樂作品和個人風格一直圍繞著中國風展開,中國風也成為了吳亦凡的代名詞。
  • 吳亦凡回應電音爭議,是濾鏡不是美顏,否認處理聲音本身
    曾幾何時,吳亦凡和電音這兩個詞緊緊聯繫在一起,但是這並不是出於好意,很多人覺得吳亦凡因為唱的不好聽,所以才需要電音來掩飾這一缺點,對此吳亦凡也一直都沒有解釋,不過這次吳亦凡在紀錄片聊到了這個爭議,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受到了不少網友的點讚。
  • 採訪中吳亦凡再次回應Autotune:只是種聲音上的「濾鏡」技術
    說到吳亦凡,一定會讓人想到Autotune,對於吳亦凡喜歡使用Autotune來詮釋作品風格的行為一直受到許多爭議。對於Autotune在近期的每天採訪中,吳亦凡再次做出回應。吳亦凡回應到,Autotune並不會去修改自己唱歌的聲音以及質量,能把它比喻成一種濾鏡。
  • 吳亦凡的autotune你了解嗎?
    而吳亦凡在歌曲創作中運用的獨特音色一直被許多人誤解和解讀,"電音""帶電",而這種特殊的音樂處理方式就是"AutotuneAuto-tune的存在由來已久,向前可以追溯到1998年,當時歌手Cher在歌曲《Believe》裡就使用到過這種技術。而涉足於此的明星不要太多,Daft Punk、Kanye West 、Bon Iver、Rihanna等等,各種風格門類都音樂人都曾嘗試。重點是,其中不乏流傳佳品。
  • 吳亦凡推崇的auto tune真的無腦嗎?會不會毀掉HipHop音樂?
    現在隨便是個rapper也都在自己的音樂中大段使用auto tune。這也不禁讓人質疑當今的HipHop音樂過度使用auto tune是不是因為rapper們缺乏演唱實力而需要軟體來彌補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先來了解一下auto tune到底是什麼東西?它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其實auto tune本身是一款由Antares公司於上個世紀末開發的能夠修正人聲的插件。
  • 我們都愛玩Auto-Tune
    而不是更美罷了。前面已經說到了Auto-Tune是一款聲音修正的插件,那麼它的作用機理是如何呢?根據Mai所給出的解釋,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改變音調的性質。(調整音高,是聲音變粗或變細)簡單來說聲音如果聲音是一幅畫,那麼Auto-Tune就是濾鏡。
  • 聽完吳亦凡回應為什麼用Auto-tune,我忍不住笑出了聲…
    但讓三妹我意外的是,在最近的一檔紀錄片裡,吳亦凡竟然對著鏡頭談起了他對於「Auto-tune」的看法。大概是這個意思:「Auto-tune」對音樂本身是沒有改變的,它相當於一種「濾鏡",不像P圖軟體裡的「美顏」,一通大眼磨皮瘦臉的操作後,面目全非。
  • 《中國新說唱》導師CYPHER,樸宰範嘗試中文,吳亦凡繼續autotune
    由於今年導師陣容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加入了Gai、張靚穎和樸宰範三位,所以還是有不少人期待見識一下他們的實力到底如何,尤其是沒有唱過rap的張靚穎和不懂中文的樸宰範,而這首CYPHER《RAPSTAR》算是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 電音autotune是否會害了嘻哈?
    這一季x發電站的比賽戰果可以說是完敗,每次用電音只要是現場投票或者是專業評委投票時x發電站就輸,x發電站李佳隆贏的比賽都是不用autotune的,這就很說明問題了。首先只要用電音時你很難分清到底這是誰唱的,大家幾乎都差不多一樣的音,還有電音的優點是能掩蓋演唱時的破音走調等瑕疵,所以根本體現不出演唱者的水平。
  • 美顏?濾鏡?貼紙?調色?超全修圖軟體
    醒圖 安利原因:裡面有很多調色,油畫啊,復古風啊都挺不錯的,美顏也挺好的。 操作簡單,功能非常強大,整個軟體非常唯美,顏值極高,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一站式滿足你的全部修圖需求。
  • 用了Autotune,你唱歌就會好聽了麼?
    提到Autotune,也許有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是如果提到吳亦凡喜歡使用Autotune來詮釋作品風格,我想前段時間關於吳亦凡的風波還是有人清楚的。那麼Autotune是何方神聖呢?
  • 新版人民幣如何辨真偽?自帶美顏「濾鏡」的人民幣今天上新!有人去換新鈔了嗎
    啥時候能拿到新錢?舊錢咋處理?在這也要提醒大家,新版人民幣投放之後,舊版人民幣能夠等值流通,不需要做任何的處理。另外,人民幣錯版號和吉祥號人民幣這些宣傳,都是不法分子的一些虛假炒作,也請大家注意不要被侵害合法權益。
  • 美顏濾鏡下的明星,尹正變ET,佘詩曼變蛇精,李現也扛不住
    明星們最怕的不是高清特寫,而是美顏濾鏡。 然後,美顏濾鏡下的李現↓你誰? 稜角帥哥變瘋狂外星人,只需要一個美顏濾鏡。瘦臉大眼濾鏡拉滿,磨皮美白不能少,下巴也……下巴在哪?! 這美顏一開,美沒了,顏也沒了。以前就算用特效變哪吒也還勉強佔個「可愛」倆字呢。
  • 王嘉爾生圖被熱傳,路人隨手一拍,這顏值怕是自帶美顏濾鏡了
    沒想到王嘉爾在路人的鏡頭下,經過路人隨手這麼一拍,這顏值都高到讓人羨慕不已,果然明星就是不一樣啊,即便是沒有了十級美顏濾鏡,這顏值也絲毫沒有落差,太讓人佩服了。不然的話,這皮膚狀態就像是開了十級的美顏磨皮一樣,基本上看不出有什麼瑕疵,這估計是「王不修」無疑了,即便這些照片沒有經過後期處理,但是這顏值也依舊是十分的帥氣,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 王俊凱,受美顏濾鏡迫害的重災區
    美顏濾鏡,是每個普通人的顏值救星,當然,也就成了明星們的顏值噩夢,因為本來明星的顏值就足夠高了,五官也生得精緻,經過美顏濾鏡大眼瘦臉的效果之後,往往會變得很奇怪,很多明星都在無意中用過美顏濾鏡,但沒有一個人用了美顏濾鏡是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