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童星,大家都陌生。像是大家都熟悉的楊紫、張一山就是從童星出道至今的,
還有一位童星從9歲時出道後,就獲得了超高的人氣,還考上了北京大學成為了學霸,她就是扮演「小婉君」出道的金銘。
1980年,金銘出生於北京,遺傳了父母的高顏值,從小金銘就生的十分可愛動人。
她9歲的時候,《婉君》劇組從臺灣來北京選演員,瓊瑤囑咐小演員一定要從大陸選。
於是北京各大藝術團,少年宮紛紛帶著學生到劇組面試,金銘跟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到了當時的紫薇賓館面試。
其他的小朋友都在表演節目,但金銘像一個局外人一樣,在一旁笑的很開心,還帶頭給同學鼓掌。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來家裡通知金銘的媽媽:你女兒選上了,瓊瑤讓她去拍戲。
到了現場,金銘按照老師的要求,對著攝像機做了幾個表情,哭哭笑笑的。
導演劉立立當時就拍了板,定下了金銘出演「小婉君」。
激動的說:
你來了,「小婉君」就來了, 我立刻就通知他們可以開機了。
與金銘搭戲的劉雪華也說:
「我們都傻了!從哪裡找來的小孩,可愛的不真實!」
那段時間的金銘就在駐紮在劇組拍戲,從學校請了長假,將老師請到劇組在到晚上的時候補習功課。
金銘的媽媽也向單位請了長假,到劇組照顧女兒。
這部戲一拍就是半年,金銘也就跟劇組的人都混熟了。
不僅馬景濤、劉雪華對她讚譽有加,誇她的戲好,隨時隨地都能哭出來,讓掉眼淚就能掉眼淚,完全演出了「小婉君」的天真、可愛、無邪。
拍到最後,已經可以做到隨時入戲出戲,上一秒還和劉雪華在攝像機中抱頭痛哭,下一秒導演喊了收工,就能立刻把眼淚抹掉,商量晚上去吃什麼。
就這樣,在《婉君》播出後,在戲中可愛、萌化了的金銘,受到了萬眾矚目的期待,一夜爆紅。
據說:還有孕婦將金銘的照片貼在床頭,期待能生出一個和她一樣可愛的孩子。
《婉君》是金銘拍的第一部戲,之後陸續拍了《雪珂》、《望夫崖》、《青青河邊草》等一系列瓊瑤劇。
金銘也成為了紅遍兩岸三地的小童星,受到了萬千觀眾的喜愛。
像是央視的著名主持人撒貝寧,就曾在《少年中國說》上自曝說:
自己從小就暗戀金銘,在14歲的時候就對爸媽說,長大了就要娶金銘。
就這樣,金銘在萬千的掌聲與鼓勵中長大了。
當金銘高三的時候,全家人都緊張的不行,從童星出道後,父母便為她規劃了考入藝術院校做演員的人生路。但金銘卻不想用演戲來束縛自己,她決定要報考北京大學。
金銘有自己的考慮:
「我那個時候如果考藝術院校是可以不用參加高考,直接保送的。其實選北大,我並沒有多大的把握,就想給自己一個機會。想試試,除了演戲外,我還能不能做點別的,學點別的。可能錯過這個機會,以後就不會再有了。」
金銘的媽媽一開始也不支持女兒的這一想法,覺得她這是在拿前途開玩笑,還曾諮詢過演藝圈的前輩陳道明:
「我女兒高三了,是考藝術院校還是......?」
陳道明的一番話讓她放下了心,陳道明說:
「大姐,你聽我的,表演這東西嘛,真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學出來的。」
隨後,在家人的支持下,金銘全力以赴的備考,也沾了從小學習成績就優秀的光,最終金銘如願進入了北京大學,學習國際關係。
在大學中,金銘依舊亮眼,還是受到了很多關注:
「在學校裡,很多不認識的人會給我打招呼,還會有別的系別的班的同學,或者師哥師姐學弟學妹跑來看我。有的還故意跑到我們班來上課,最初我沒反應過來,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都是來看我的。大學四年,每年都有這樣的人。」
四年過去後,金銘從學校畢業來了,大家以為她是想著成為外交官來發展,但金銘又轉頭回到了演藝圈。
但更新換代極快的演藝圈已經沒有金銘的位置了,加上金銘已經長大,但觀眾對她的印象還是小時候那個可愛的「小婉君」,因此並不能接到什麼合適的戲。
雖然沒有之前紅了,但是金銘卻想的很開,她說:
花無百日紅,這只是一個過程,誰都需要適應。
現在40歲的金銘依舊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沒有覓得良人,結婚成家,更多的將精力放在了公益上。
並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站在頂端,適應自己當下的狀態就好。
——END——
對於金銘,大家是怎樣看的呢?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感謝觀看,感謝支持
歡迎點讚、評論、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