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書畫之神韻,感悟藝術生命之真諦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記中國紫光閣藝術家協會主席,顏真卿詩書畫院院長顏之江先生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書畫乃中華之瑰寶,書畫自古乃大道,在百花齊放的書畫界,大至劃分為兩類:一是名人字畫,即先有名才有字畫,只能曇花一現;二是字畫名人,即先有字畫到妙處而後成名,不敢說流芳千古,但卻具有欣賞收藏之價值。顏之江應屬後一類人。

    他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其終身理想「把中國的書畫和其他藝術,傳播到世界的其他角落去」。顏之江先生堅持認為,藝術家必須要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經常要深入工農兵群眾當中去。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的代表人物有王羲之,顏真卿等代表作品《蘭亭集序》《多寶塔碑》,一手好的書法並非形狀的優美,而是氣蘊的優美,平淡無奇才真正的鋒芒內斂,剛柔並濟。書法首先是藝術,有美感,讓人有愉悅感,看著很簡單,練習起來難度極大。顏之江真正練習書法的年齡是在5歲的時候,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寫500個大字,偶爾忘記寫,就要罰跪兩個小時。自那時起,他讀詩書,習碑帖,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從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到王羲之、蘇軾、米芾、董其昌,再至懷素,張旭,一路勤學,吸收歷代書法大師的運筆、格局和意境,融匯貫通終成一家文採。幼年的私塾學習不僅成就了顏之江深厚的古文功底,更為他開啟了書畫這一「第二人生」。他師承林散之、劉海粟、李苦禪、齊白石等大師,得其書畫精髓,從對技藝的追求,上升到對書理人生的領悟,為後來的精進打下堅實的基礎。書畫不分家,顏之江的油畫作品被聯合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監基金會「一帶一路」世界郵票紀念珍藏。

    行書書法,筆法精湛,行筆有道,功力深厚,顏之江是顏真卿地三十六代玄孫,先祖血脈的傳承異稟天賦!八十一年磨一劍的非凡的人,所創之作皆為上乘,不愧是名家顏真卿的後代,當今書畫界的泰鬥,草書書法家的書法比比可見功力深厚,字字可見真功神韻非凡。

    「思飄雲物外,詩入畫圖中」顏之江的書法真、草、隸、篆兼通,尤擅狂草。他的狂草如行雲流水,大氣磅礴,筆力雄渾流暢,又不失自然意趣,師古而不泥古。2012年的央視解放軍春晚上,顏之江登臺表演。當《滾滾長江東逝水》樂聲響起,身著白色西裝的顏之江懸空作書,揮灑自如,筆走龍蛇,一氣呵成。曲聲終了,《三國》卷首亦告完成。顏之江曾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揚州師範大學任教,他個人認為書法是情操愛好,天資和勤奮的結合。顏之江曾出訪多個國家,為把中國的文字更好的發揚光大。他經常參加公益活動,包括殘障人士項目、紅十字會、希望工程以及軍隊基層等。方方正正的字裡,書寫著大千世界的無窮無盡。2015年6月25日,中國教育頻道《水墨丹青》欄目對顏之江先生進行過專訪。

    在他看來,書畫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催人奮進。在當下,傳統文化不能丟掉,還要鞏固、弘揚、傳承,發揚光大。要做到「古為今用,融古貫今,中西結合」。

    而今,已經功成名就的顏之江依然筆耕不輟,繼續自己的中國書畫之旅。他的終身理想就是「把中國的書畫和其他藝術,傳播到世界的其他角落去」。

    因此,他對時下的「國學熱」持贊同態度,「中國人必須學國學」。通過普及國學,可以提高人的覺悟和修養,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

    在這來來往往的人生,必有跌宕起伏的人間悲喜劇。用筆,沿心法走下去,就成了書法。用墨,以書法記下來,就現了心法,行雲流水手法,騰挪跌宕人生。以字窺師,純淨超然一人。尺素之上,盡顯走龍遊蛇之態。文字之間,盡顯酈秀波美之華。素喜楷書鋼筋骨,也愛行書雲水流;若得心法兩者兼,便是人生一圓融!

    

相關焦點

  • 東方神韻,世界瑰寶——中華文字始祖倉頡與漢字【原創】
    為了傳承中華漢字文化,讓後人了解中華漢字始祖倉頡,世界教科文組織專家、世界文化藝術博士,中國第一位走進聯合國的書畫藝術大家王桂堂先生,追根溯源,依據陝西省白水縣倉頡大道屹立的倉頡石雕像,於2009年5月,心有靈感,創作了漢字始祖倉頡像。
  • 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
    出席本次基金會成立慶典和絕色風荷活動開幕式的嘉賓有中國中央美院原院長潘公凱,著名畫家周士心,著名詩人洛夫,潘天壽基金會會長、著名畫家勵國儀,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陳建春、常務副主席周嶽平和陳榮華、副主席鄭偉平等。  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陳建春表示,基金會以「加強文化藝術合作,促進多元文化藝術交流」為宗旨。
  • 【書畫名人名家榜】第二期:西安書畫藝術人物向明春、張子君作品欣賞
    、書畫家、收藏家、畫廊書院、博物館等提供了一個集中搜索、宣傳、展示、推廣、書畫交易的強大平臺,書畫藝術家溝通與交流的平臺,同時推進他們的書畫作品走向市場,拓展交易方式和途徑,展示其獨特魅力。今天是第二期刊登西安書法藝術人物向明春、張子君的書畫藝術作品賞析。歡迎大家踴躍投票並在文章留言處留下您評論(評論對評選有一定參考價值),提出辦好【書畫名人名家榜】的高見。      有意參與投稿【書畫名人名家榜】的書畫家,請主動用微信或者簡訊形式與馮建喜新聞觀察公眾號編輯部馮建喜聯繫,了解徵稿範圍和條件,投稿要求,溝通約定何時前去拍攝肖像照片和創作照片。
  • 黃泛區新歌——弘揚黃河文化周口書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講好黃河故事,弘揚華夏文明。12月26日,由中國美術館、河南省周口市委、市政府主辦的黃泛區新歌——弘揚黃河文化周口書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開幕式。
  • 【翰墨之道·中華美學漫步】第12期 走近藝術大師——鄭板橋
    讓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淨化兒童的心性、變化他們的氣質、成長他們的生命,這是育英設立一年兩度「傳統文化月」的願景。2020年10月,四大維度又再次同啟——中華美學漫步,中華音韻傾聽,中華遊戲玩耍,中華書法博覽,願每個育英的孩子回歸古典之美。
  • 水墨淋漓中感悟竹的神韻與氣節一一仁美學員作品展示
    丹青溢清芳,與子同共享胡桃鋒朱竹作品水墨淋漓中感悟竹的神韻與氣節——高學年老師國畫竹子班學習隨筆胡桃鋒/文古語云:「人過三十不學藝」,我覺得「藝海無涯」更適合現代人不論在何種工作崗位上,人都應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懷,而書畫藝術更能激發人的情懷。我在業餘時間很想用書畫來豐富自己,怎耐沒時間專門去系統的學,於是一有空閒就會試臨國畫梅竹當作入門功課,塗鴨式的畫畫。
  • 弘揚中國藝術!著名畫家——李維存工作室成立
    書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成果和精髓,為傳承、弘揚、研究和宣傳中國書畫藝術,推動和促進書畫的健康發展,鑑於李維存在書畫藝術方面所取得的優異成就,經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決定,2020年7月,成立新時代藝術名家工作室-李維存工作室。
  • 中華魏書王文——【2020美中書畫藝術雲展】參展書法家介紹
    中華魏書王文——【2020美中書畫藝術雲展】參展書法家介紹 2020-12-22 10:08:01   來源:商業頻道
  • 2018浦江·中國書畫節開幕 書畫之鄉處處翰墨香
    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各民族同胞和各階層人物的生活體驗和人文魅力,洋溢著新鮮活潑、生機盎然的藝術氣息,顯示出畫家們獨特的藝術追求和魅力。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化廳和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  在浦江,共有6座書畫展館述說著當地人對書畫藝術的熱愛。
  • 「守望童年」—書畫藝術家關愛留守兒童美術支教公益活動河南行
    12月17日,中華青少年生命教育系列公益活動之「守望童年」——書畫藝術家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來到河南信陽新縣宏橋小學,開展書畫藝術家關愛留守兒童美術支教公益活動,助力提升留守兒童的藝術素養、開闊藝術眼界,營造全社會關注生命教育、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
  • 書畫名家孫麗沙作品賞析
    中視頻道書畫院 會員 北京浙江杭州企業商會 特聘文化藝術顧問 湖北紅安天台寺廣玄藝術團 特聘藝術顧問、客座教授 世界工商總會書畫藝術委員會 主席 世界工商大學書畫藝術學院 副院長 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
  • 盛世中華展新姿——走進名家藝術聯盟籤約書畫藝術家劉建嶺先生
    有緣見到書畫藝術名家劉建嶺先生,在交談過程當中他侃侃而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發揚他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對書畫藝術的追求孜孜不倦,更談到了「畫品如人品」的更高藝術境界......。劉建嶺,男,1958年出生於古皇家園林城市承德,承德市著名的書畫家,自幼酷愛繪畫藝術。1974年從師中國牡丹王、職業畫家崔廷玉老師。
  • 華央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弘揚中華泱泱大國之文化
    華央影業集團有限公司是華影神韻集團旗下專業的影視製作機構,集團主要以主旋律電影,電視劇為主來弘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電影也希望這些專業的網絡銷售員,在其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人生能走的更遠、更輝煌,為中華文化再其次崛起添新光。  在這次疫情過後,希望中國影視製作人拍攝出優秀的影視劇、能湧現出更多,顯示民族氣息、家庭和睦、世界大同的主旋律影視劇展現在給世界。
  • 大國榮耀·當代中國傑出藝術人物:包三山
    包三山作品 包老師在南京江海書畫工作室還專門創作了一系列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抗疫有我,中華必勝。還有珍愛生命,保護大自然等與當今時代息息相關的書畫作品。
  • 體美勞創新丨書畫繽紛 藝術人生
    // 衡實學子書畫作品展 為更好地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現我校師生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高雅的藝術情操,進一步豐富全體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 【人物】「神韻之聲"——陳可欣
    是的,周圍景色因她而美,周圍的喧譁因她的聲色而沉寂,不僅是因為有武漢江畔夏雨中的煙波畫船和朝雲暮卷做伴,更有她的雲霞絢爛。她用善良滋潤人生,她用關愛呵護友情,她用理解支撐天地,她用祝福陪伴大家,她就是被廣大觀眾稱為具有"神韻之聲"的央視發現之旅主持人陳可欣。
  • 收藏家魏道林的傳奇人生:弘揚與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2019年成立了蕪湖市捨得堂古玩藝術品銷售有限公司,創建了捨得堂北京四合院藝術會所。戰略合作單位有中國文保基金會民間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江蘇工作站博大藝術館,蕪湖艾爾曼藝術空間,江蘇邱小葉茶文化博物館等。一位祖籍在安徽省巢湖南岸民藏之「草根」,大唐名相魏徵之後,嫡系三十八代子孫,終生以先祖為榮。
  • 發展莆田媽祖文化 弘揚中華武術精神
    發展莆田媽祖文化弘揚中華武術精神,正是強身健體的好時機,為展現中華實戰武學精髓、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助力全民健身熱潮,提高國民體質,增強國家軟實力,助力中國夢。給莆田湄洲島市民及海內外遊客帶來視覺盛宴,帶動全體市民都投入到武術科學鍛鍊身體的隊伍中來,培養人民的正義感,達到弘揚武德,磨練意志的目的,也給中外遊客體會中華實戰武學文化的魅力。  莆田市荔城區武術協會、莆田市形意詠春會館、《實戰功夫》欄目組,向市民及遊客展示真正的中華實戰武學及武術科學健身運動講座、傳承中華國粹,弘揚武術文化。
  • 書畫同源指的是什麼意思
    意為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關係密切,兩者的產生和發展,相輔相成,在畫史上,以先秦諸子的所謂:「河圖洛書」為書畫同源的依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此為最早的「書畫同源」說。書畫同源可以從四個方面說起。
  • 翰墨留香-張淑珍書畫藝術展暨《張淑珍書畫作品集》在京舉辦
    12月21日,由中國人物年鑑社主辦的紀念張淑珍女士去世十周年「丹青永恆,翰墨留香-張淑珍書畫藝術展暨《張淑珍書畫作品集》首發式」, 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舉行。孟區長高度稱讚了張淑珍的成就,並為藁城擁有這樣的藝術家深感驕傲與自豪,為其子沈鋼的孝心和善舉深感敬佩,並指出這次活動是踐行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我們要學習張淑珍老師追求藝術的不懈精神。這次書畫展活動,也是我區迄今為止首位女書畫家在北京舉辦的的個人書畫展。       張淑珍1928年出生於藁城縣馬莊村,曾在邢臺師範學校學習,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