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中島美雪的歌,你會心疼她的孤獨,最後你會發現,最應該心疼的,是你自己。今天是她的出道43年的紀念日,1975年9月25日,正式出道從那以後開始了一段歌手的旅程,直到現在,她的創作還沒有停止,繼續在舞臺上演唱一首一首的歌曲,讓人沉醉,從1975年到現在她的作品一直都讓人沉醉,她永遠讓人有一種溫暖,和藹可親的感覺,
《with》是中島美雪利用文學創造的空間。這裡所說的「空間」不同於我們常規理解的空間。在物理世界中,空間是以長寬高為尺度的容器。而《with》中的空間,尺度是意義、輪迴、愛。美雪自己說,不要從她的話語中尋找意義,可是以歌詞表達意義的媒介只有話語,《with》中的空間,07歌旅中的with love的手勢,都是在嘗試突破這層限制。如果你能感受到她的良苦匠心,你就能體會到真正的美雪之美,你再聽她作品,就會有與之前全然不同的感受。
意義是思維的牢,意義之外的事情你不會做,所以生命的階段就會被困在意義邊界之內。舉例子:在中國,上學的意義就是考試;或者說,考試就是上學意義上的邊界、薪水是工作意義上的邊界、房/車是婚姻意義上的邊界... ...失去邊界,你會認為事情失去價值。比如,不考試,上學幹什麼,怎麼知道孩子學得怎麼樣、不拿薪水,幹嘛要工作、沒房沒車,沒資格結婚... ...
文學上,中島美雪認為,話語本身受意義的限制。每個字詞都有相對固定的解釋,被賦予了相對固定的意義,所以她說:
在中島美雪的作品《ボディ トーク/肢體語言》中,她說:
突破意義的邊界極其難。比如說,我寫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沒人看,我還要不要寫?我要消磨時間?我要表達感受?... ...每一個答案都是意義的邊界,我是為這些答案而做這件事情。突破邊界,就意味著銷毀所有的問題和答案,停止行為,讓一切回歸初始。簡單說,就是不要做了。這樣,又回到了「沒有意義的事不要做?」的狀態中。本質上,這還是沒有逃脫意義的囚籠。
第一段第二句,中島美雪把意義可視化,不再用話語去解釋意義,而用話語構建場景,讓你看到了意義的邊界,我覺得她是音樂界卡夫卡。
「出口被鎖的玻璃城牆」內,就是意義的囚籠。「出口被鎖」的意思是,你只要去談意義,就必然陷入意義的困境,根本突破不了。「玻璃城牆」,比喻意義的邊界。因為它是玻璃的,所以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困住了。看到的情景都透過了「玻璃城牆」,或者說,是被玻璃城牆「扭曲」過的畫面,而你由於不知道玻璃城牆的存在,以為那就是世界的真相。繼而,那些虛假情景賦予你生命的意義。
你為什麼「時時都在做開戰的準備」呢?因為玻璃城牆展現給你的,沒有愛!只有惡!試想,如果你整天看到的都是人性中惡的部分,隨時都在準備為了保護自己而戰鬥,就這樣「沒有時間,沒有空閒」的過完一生。終生無知,自己看到的都是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