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川 / 印梵西瓦瑜伽會員
完美的「下犬式」大腿和軀幹之間約成九十度,用身體呈現出一個「三角」力學的平衡關係。屬於中級倒立手臂支撐類體式,從屬前屈類,也是簡單的頭倒立體式,充滿了力量、具有挑戰性。不但可以充分伸展身體、恢復精力、還可以激活身體的所有部分。 下面,跟我一起來感受一下體式的全過程:起式時身體呈四腳板凳狀,手放在肩下前一掌距離,雙手間的距離可略比肩寬;手、腳、掌根到大腳趾尖的距離是坐骨到腳跟的距離,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適度增加幅度;保持五指充分向外伸展,使整個手掌鋪在墊子上,推入地面,指尖微微向內摳地板使手心和手腕的腕管變空,掌根變輕,食指指向正前方,或輕微轉向外使中指和食指的中間朝前;肩膀先打開再內旋,讓內側肱二頭肌靠近臉頰;雙腳一腳寬距離,第二個腳趾朝前,髕骨對準第二個腳趾的方向,也可加大雙手之間的距離,讓肩膀充分內旋,找到手伏地的感覺;膝部輕微彎曲,從骨盆的後部拉長尾骨,並輕輕地把它壓向恥骨,提坐骨朝天花板,從腳踝內側拉大腿內側向上進入腹股溝;推大腿上部的後側並伸展腳跟向地板的方向,或落到地板上;保持腳上3或4個點踩地面;伸展膝關節,不鎖死;穩固大腿外側,把大腿上部輕輕地向內卷;縮短前側的骨盆,感覺臀大肌在充分伸展,臀部皮膚充分展開;保持髖關節、膝關節、第二個腳趾一條直線;牢固手臂外側並把食指的根基積極地壓向地板,沿手臂從手腕提起到肩膀的頂點;肩膀內旋,同時肱骨有意識地以肩關節為軸心向身體內側壓;穩固肩胛骨進入背部向下壓,感覺到肱二頭肌在用力,肩胛骨附近的肌肉群有拉伸的感覺,擴寬肩胛骨向尾骨方向拉、手隨手臂力量壓入地板;保持頭在兩上臂之間不懸起,完全放鬆頭顱;隨著程度的加深凝視點可依次遞進:兩腳掌中間、兩膝蓋中間、肚臍;在感受骨盆和軀幹一致的同時感受大腿遠離骨盆,感覺可以用腹部將大腿吸到腹部,讓上半身的力量走向下半身;保持上下的力量均勻、協調,感覺上半身隨脊柱拉長,下半身向天空延伸,最終呈現完美的三角形。 在這一體式中,整個動作要充滿力量、骨骼順位、位置精準。如果習練時間不長可以手肘微屈幫助激活小手臂、也可以用瑜伽伸展帶放在手肘上方,去感受大臂外側的工作,保持胳膊肘伸展不過度、不壓肩和腰、不捲尾骨、不供起下背部、不使肩膀、頸椎緊張、壓力過大,也可屈膝有益於下背部的伸展。 請各位親關注以上細節,如果做到這些,你就會跟我一樣,不但能夠找到舒適、愉悅的感覺而且雙臂也會變得越來越緊緻、腿型越來越標準、身形越來越挺拔、在增強胸部力量的同時還能為身體儲備足夠的能量。 好了,今天就到這,祝大家快樂、開心、幸福每一天!愛大家!十天後見!—end—
猜你喜歡:
6月份工作坊|開啟瑜伽冥想之門:原來……你在這裡!
6月份工作坊|帶你走進梵文與唱誦的奧義
2016年印度遊學早鳥價報名中!
30天瑜伽導師研修班|11月瑞詩凱詩魅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