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的後人今何在?兒子當部長,女兒成作家,皆為棟梁之才

2021-01-10 騰訊網

李大釗的後人今何在?兒子當部長,女兒成作家,皆為棟梁之才

文|冷暖君

李大釗是河北樂亭人,早年考入北洋政府的法政學習,後來他東渡日本留學,畢業回家參加革命運動。他是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偉大的革命領袖和思想家。然而他為民請願的行為激怒了奉系軍閥張作霖,1927年張作霖在北京被逮捕入獄,他在監獄中遭受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卻從未向敵人屈服,最終被敵人絞殺,終年38歲。李大釗臨終前高呼「共產黨萬歲」。

那麼,李大釗犧牲後,他的子女都過得如何?

李大釗的妻子名叫趙紉蘭,她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沒有文化知識,甚至連大字都不能認識幾個,而且年齡上也比李大釗大6歲,然而兩人的感情卻非常好。趙紉蘭對李大釗極為照顧,使得李大釗能夠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學業上,李大釗在內心上很感激趙紉蘭。令人惋惜的是,在李大釗犧牲後6年,趙紉蘭也去世了。

李大釗和趙紉蘭一共生育了5個孩子,其中三個是兒子,兩個是女兒,他們的名字分別是長子李葆華,次子李光華,三子李欣華,長女李星華,次女李炎華。

李葆華生於1909年,他小時候就在父親李大釗的引領大參加了革命,父親犧牲之後,他去了日本留學,並加入了共產黨。在此後多年是時間裡,李葆華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職務,他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革命和國家。新中國成立後,李葆華但是水利電力部部長,安徽省委書記,貴州省委書記和中央委員等職務。2005年李葆華病逝,享年96歲。

李光華生於1922年,父親犧牲時,他才5不滿5歲,母親病故時,他也就11歲,他是在親友和黨的關懷下成長起來的。抗戰爆發後,他來到了延安參加抗日,後來李光華擔任了樂亭宣傳部長,唐山紡織廠廠長和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黨委書記等職務。

李欣華生於1926年,一生都未能見到父親,母親病故時他才7歲。在組織的安排下,他被送到了延安生活,並在這裡長大。解放後他先是在北平軍管委員會工作,後來來到北京擔任中學老師。1954年,李欣華主動要求到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一份貢獻。1989年李欣華病逝,享年63歲。

李星華生於1911年,父親李大釗被捕時,她與母親也一同被逮捕,一直被關押了23天時間,別看她年齡小,在法庭上機智勇敢的回答,使得哥哥李葆華躲過一劫。抗戰時期,她也輾轉來到了延安,並在延安的學校裡擔任老師。1956年起,李星華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女作家,代表作品《白族民間故事傳說集》和《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釗》。1979年李星華病逝。

李炎華生於1919年,在她8歲時候父親就犧牲了,她從小學習很努力,長大後李炎華在村裡的學校擔任了許多年的老師。解放之後她被調往北京工作。李大釗的5個孩子都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之才,值得後人懷念。

相關焦點

  • 四大名旦後人今何在?
    「四大名旦、鬚生」後人今何在早年,締造京劇史詩傳奇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曾雄踞舞臺,為京劇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梅蘭芳有9個孩子,可惜5個先後夭折,其餘4個中只有小兒子梅葆玖和女兒梅葆玥活躍於京劇舞臺。1934年出生的梅葆玖10歲學藝,得其父梅蘭芳親傳,是唯一繼承父親旦角衣缽的梅派傳人。女兒梅葆玥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教育系,後成為北京京劇院主要演員,工老生行當(如今已逝世)。姐弟倆男工旦角,女工老生,一度成為梨園佳話。梅蘭芳的另兩個兒子梅葆琛和梅葆珍都從事了其他行業,他們的情況外人知之甚少。
  • 魯迅的後人今何在?兒子是高官,孫子成了大明星,名字很耳熟
    在近現代社會,以及當代社會,我國湧現出了很多作家,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高行健,有在武俠小說中取得很高成就的金庸、古龍,還有文學大家老舍、曹禺、矛盾、餘華、賈平凹等人,但是這些作家作品的深刻度,以及對我們社會的思考和弊端的揭露,都不如魯迅。
  • 李大釗38歲英勇就義,留下兩個女兒三個兒子,他們後來過得如何?
    1918年李大釗受蔡元培的聘請,擔任了北大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中國後,李大釗深受鼓舞,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等為陣地,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列主義的著名文章和演說,闡述十月革命的意義,積極領導和推動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成為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和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
  • 四大名旦後人今何在…
    時至今日,這些梨園世家的百年玄音何在?他們的家族傳承狀況如何?記者目前對部分梨園世家進行了走訪調查。  早年,締造京劇史詩傳奇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曾雄踞舞臺,為京劇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梨園世家出身的梅蘭芳集京劇旦角藝術之大成,嗓音高寬清亮、圓潤甜脆。梅蘭芳有9個孩子,可惜5個先後夭折,其餘4個中只有小兒子梅葆玖和女兒梅葆h活躍於京劇舞臺。
  • 民國四大家族後人今何在?美國默默無聞…
    蔣孝文有個女兒蔣友梅,蔣孝章有個兒子俞祖聲,蔣孝武有一子一女蔣友松、蔣友蘭,蔣孝勇有三個兒子蔣友柏、蔣友常、蔣友青。章孝嚴有一子兩女章萬安、章蕙蘭、章蕙荺,章孝慈有一子一女章勁松、章友菊。宋子文有3個女兒,宋瓊頤、宋曼頤、宋瑞頤;宋子良有一個女兒,宋慶怡;宋子安有兩個兒子宋伯熊與宋仲虎。
  • 劉備後人今何在?四川賣草鞋,經常遭人質疑!
    那麼,劉備後人今何在?四川賣草鞋,經常遭遇人們的質疑!劉備劇照在眾多影視劇中,我比較喜歡于和偉飾演的劉備。不但精神,更主要的是,將劉備的老練、忠厚下的狡猾,飾演的淋漓盡致。所以,在寫這篇網文的時候,特意放了于和偉飾演劉備的照片。對於劉備的評價,現代人還是比較客觀的,並沒有羅貫中在書中描述的那樣。
  • 始皇后人今何在?
    據《史記 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贏姓是黃帝的曾孫帝顓頊的後代。秦的祖先,是顓頊帝的後代孫女,名叫女修。
  •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盜清陵,其後人今何在?兒子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但孫殿英盜掘清陵影響甚大,眾人稱其為「東陵大盜」,那他的今何在?兒子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孫殿英的兒子孫天義出生於1931年,21歲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之後再西安外國語學院擔任了教授和院長,1994年,孫天義兼任了中國黃帝陵基金會會長。
  • 魯迅的後人都在做什麼?兒子是高官,孫子成了明星,名字很耳熟
    我們常說虎父無犬子,魯迅先生如此出眾,他的後人,如今何在呢?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魯迅先生的兒子是個高官,其孫子後來成了大明星,很多人聽到他們的名字後,都會覺得很耳熟。
  • 魯迅後代子女今何在?兒子副部級,曾孫臺灣娛樂紅人,侄孫更牛
    才華是沒得說,而人們更關心的,是魯迅先生的後代子女今何在呢? 魯迅有兩個愛人,一個是法律上的,一個是真心喜歡的。在魯迅25歲那年他在日本求學時,收到了一封家信,說是母親生病了。魯迅趕回家才知道是母親以此為由來逼迫自己完婚,對象是當地的一戶普通人家,新娘名叫朱安。
  • 杜月笙後人今何在?揭秘杜月笙後人現狀
    他闖蕩上海灘的基本要素是:足智多謀、隱忍薄發、堅韌不屈、蠻橫霸道而不露聲色。他有5房太太,10個子女,這也是杜月笙後人。大太太沈月英沒有生育。領養一子,名杜維藩。二太太陳幗英共生育3個兒子,杜維桓、杜維翰、杜維寧。那麼,杜月笙後代現狀如何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八旗子弟今何在?
    清朝末年,許多「旗下人」都不思進取,非常會享樂,男的打茶圍,蓄畫眉,玩票〔非職業演員從事戲曲表演),賭博,鬥蟋蟀,放風箏,玩樂器,坐茶館,八旗子弟,一天到晚圍繞著吃喝玩樂,崇尚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不能自拔。八旗子弟,現在已經成了遊手好閒,紈絝流氓子弟的代名詞。須知當年的八旗軍是英勇善戰,戰功彪炳的軍隊組織。
  • 清廉家風傳百年,才華橫溢不富裕,李大釗的兒孫有精神遺產就夠了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釗出生於河北樂亭,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他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是一位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影響了很多人。在李大釗犧牲時年僅38歲,而家中僅有一塊大洋,之後安葬於萬安公墓內。
  • 八旗後人今何在?和珅後人在下地種田,乾隆後人留髮辮召百官祭祖
    一夜之間,昔日的王公貴族、八旗子弟變成平民百姓,失去了所有的特權,轉眼間100多年過去,那些八旗子弟的後人而今在何處?從事什麼行業呢?何為八旗八旗,顧名思義,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愛新覺羅氏,就屬於八旗裡的「正黃旗」,是最尊貴的存在,而下面的正白旗、正紅旗,地位則依次遞減。
  • 子女今何在?
    子女今何在?李敖堪稱浮躁的社會背景下,最後一個頗有影響力的「大師級」人物。李敖師從胡適,大有民國先賢遺風,敢於言事也不怕得罪人。李敖一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也罵了不少人,言辭極為犀利,國學大師範曾就沒少挨李敖的罵。一般來說,能讓李敖罵的人,都是他能看上眼的,看不上眼的人還真懶得罵。李敖快意恩仇一輩子,享年83歲,子女今何在?
  • 喬家大院的後人今何在?大多碌碌無為,唯有小兒子結局最悽涼
    那麼這個土豪家族的後人如何了呢?1756年,喬家大院建成,而這個老宅還親眼目睹了家族的發展過程。起初,喬貴發只不過憑藉平板車解鎖了他們家經商致富的模式。不過在貴發公這一代時,整個喬家還沒達到富可敵國的地步。然後貴發公的第3子喬全美繼承了基業,並把家族產業發揚光大起來。而喬全美老闆還特地又把大院進行了翻修擴建。
  • 李大釗愛妻趙紉蘭:李大釗去世,難以生活,求助周作人變賣詩集
    李大釗在臨刑前寫過《獄中自述》中曾兩次提到自己的妻子,一是在自己讀書的時候,因為自己自幼沒有了父母,只有自己的祖父母在,結婚後,自己在外讀書"其時祖父年八旬,只賴內人李趙氏在家服侍。不久,祖父棄世。"另一處則是在外求學期間"我家貧,只有薄田數十畝,學費所需,皆賴內人辛苦經營,典當挪借,始得勉強卒業。
  • 開國上將」鄧華我軍第一副司令員,子女今何在?
    「開國上將」鄧華:我軍第一副司令員,享年70歲,子女今何在?而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這些英雄中的一位,他名叫鄧(deng)華,是一位開國上將,曾是我軍第一副司令員,享年70歲,那麼如今子女今何在?這樣一位傳奇的開國上將,一生有兩個老婆,有六個子女,個個都是十分的優秀,大女兒是他和第二個夫人所生,名為鄧青青,之間沒有太多關於她的記載。而他的大兒子名為鄧賢(xian)詩,一直是在為國家工作,一直到了退休。
  • 長椿寺「鎮寺三寶」今何在?
    據明代成書的《帝京景物略》中記載:在萬曆年間,有個法名「歸空」的行腳和尚,從河南西南部的伏牛山出發,到處參禪拜佛,研究學問。當時的人們發現,此僧居然能一連七天不食齋飯,只靠飲用些水來存活。並且,這種活法,竟斷斷續續地持續了五年之久。當然,他的遠足歷程,可不止五年,而是整整三十年。又據說,這位走遍全國的和尚,從來不穿鞋襪,睡覺不臥褥席。在那個年月,佛教的四大道場,他去了三處。
  • 魯迅後人現狀如何?兒子成高官,孫子成大明星,名字很耳熟
    魯迅從文之後,寫下了《狂人日記》、《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等眾多優秀的作品,讓他躋身於了我國近現代社會最優秀的作家之列。但是,魯迅不僅僅是一個作家,他還是一位民主戰士,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魯迅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所以他的文章,多是以喚醒國人的思想,以及展現底層人民的艱辛層面入手,深刻地闡述了社會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