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風破浪的姐姐》一經播出,成功刷屏。
而在這30位姐姐裡,伊能靜是年齡最大的。在初評環節,她沒有唱她的成名曲,而是演繹了一首《你說要我愛你》的新歌。
這首新歌對她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首歌是兒子哈利親自為她寫的,包括舞蹈也是哈利為媽媽專門打造的。
節目播出後,伊能靜寫了一篇充滿愛意的長文,向兒子表達了感謝。在文中,她深情地說到:
我們是平等的彼此,你成全了我做自己,我也希望我能成就你獨立自由。我這一生最好的事,就是有兩個深愛的孩子,那比舞臺都燦爛,比燈光更耀眼,比掌聲更熱烈,真的很幸福。
在這溫暖細膩的字裡行間,感受到彼此深愛、尊重和支持的母子情。
母親和孩子,是平等的彼此,互相支持,互相成就,互相尊重,這也許是母子關係裡很好的狀態。
作為母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直在思考怎樣的母親才能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什麼樣的母親才是個稱職的好母親?
曾經以為為孩子付出越多,就是個好母親。自從有了孩子,孩子永遠放在第一位,只要孩子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操心孩子的吃穿,孩子的教育,為了孩子可以不惜精力和金錢,可以毫不猶豫地為給孩子、老公買東西,而自己能省就是省。
還有些父母即使婚姻不幸福,為了不傷害孩子,也繼續忍受著。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
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在《小歡喜》中,宋倩離婚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英子身上,每天燉燕窩、海參給英子補身體,自己都捨不得吃。平時不斷地向孩子傳遞「為了你,我吃苦都願意,「媽媽只有你」」的思想,宋倩的所做的一切,讓英子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很多時候她為了討媽媽開心,都是在委屈自己。
父母認為失去自我的犧牲,給孩子心理上帶來沉重的壓力,孩子不但不會幸福,反而會有內疚感,所以,如果真正愛孩子,就先愛自己,活出自我,讓自己快樂起來。這樣,孩子才會感到幸福。
正如心理學家佩普·考恩的研究表明的那樣:
父母快樂,孩子才會幸福。
無論作為歌手、演員還是導演,伊能靜都是很出色的。可是,為什麼還要在52歲的年齡來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呢?
對於這個問題,伊能靜是這樣回答的:
為了證明自己,為了活出自己。
作為曾經出了23張專輯的歌手,在想教女兒唱歌時,卻被女兒拒絕,說「我有老師教我就好了。」
在很多領域都做得很出色的伊能靜,如今在女兒眼裡,只是個會做牛排的媽媽。
伊能靜想打破自己在女兒心裡的形象,她要告訴女兒:50+的媽媽也能重新做回自己,也還能重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重新活出自我。
就如《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到的:
父母強化自身成長的力量,才能成為他人力量的源泉。
而一個活出自我的母親,會去追求自己的價值,無疑是給了孩子追求理想,人生前進的力量。
董卿在《朗讀者》中分享過一句話: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說千遍萬遍,不如一個好示範,想要孩子出彩,父母要先活得精彩。
作為母親,你希望培養出一個愛學習的優秀的孩子,首先你不能停止學習,母親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女兒兩次考研兩次失敗了,在女兒第三次準備考研時,為了鼓勵女兒認真準備,媽媽決定用實際行動感染孩子,做一名陪考媽媽,加入「考研大軍」。
媽媽為了工作學習兩不誤,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利用一切時間抓緊學習。在媽媽的激勵和鞭策下,女兒也認真備考。結果,母女倆考研成功,雙雙被錄取。
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在《我不是完美媽媽》一書中,作者吉爾•斯默克勒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能坦誠地、勇敢地、幽默地接納育兒中不完美的自己,我們必將成為更出色的母親、妻子、女人。
一個在孩子教育中,處處要求完美的媽媽,會對孩子要求更加嚴格,也會更加苛求自己,從而讓自己心態失衡,容易產生焦慮情緒,讓自己失控。
而做一個『』剛剛好」的母親,輕鬆、自在地對待孩子的成長,不會焦慮。而且能夠設身處地地觀察孩子的需要,儘量地去滿足孩子的需要,去體會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更重要的是「剛剛好」的母親,因為不焦慮,能保持情緒穩定。
在心理學中,情緒穩定是指媽媽可以自由感受事情發生時的情緒,無論多好多壞,自己都能將情緒調節到相對平穩的狀態。
保持情緒穩定,並不是說媽媽必須要一直高興,有負面情緒很正常,但是要善於調節和控制住強烈的情緒。
心理學博士、腦科專家洪蘭女士在TED演講時,說過一句話: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母親的情緒決定著一個家的溫度。
做個"剛剛好」的母親,不焦慮,保持情緒穩定,給孩子、給家庭帶來快樂氣氛。
紀伯倫在《致孩子》中寫道: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但同時又是獨立的個體,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我們不妨學著愛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