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親節雖然早過去了,但我還是想來聊聊趙敏的父親汝陽王。
因為,每個父親都想做一個好父親,可是主觀願望雖好,卻並非人人都能做到,而汝陽王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其實,汝陽王在金庸小說裡很容易被忽略。
他不像胡一刀、苗人鳳這些父親都是小說裡的重要角色,不是主角的父親就是主角的嶽父,分量較重,沒有不行,比較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汝陽王雖然也是張無忌的嶽父,但《倚天屠龍記》是講張無忌和幾個女子的故事,而不是像《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那樣講的是女婿和嶽父之間的故事,所以在倚天裡,汝陽王與張無忌的互動太少,出場機會很有限。
他也不像段正淳這個父親那麼拉風,有那麼多紅顏知己,因此也有那麼多子女,有充分表現父愛的機會。
他也不像黃藥師那麼武功高強,在江湖上大名鼎鼎,形象十分鮮明,再加上一個女主角做女兒,又增添了滿滿的父愛。
當黃藥師聽別人造謠說黃蓉淹死後,失魂落魄、悲傷欲絕的形象讓人看到了這個絕頂高手的脆弱,也發現了他的死穴,這是一個父親才有的脆弱和死穴。
02
但從一個父親的角度來說,我還是十分佩服汝陽王的。
他是蒙古朝廷中的一位能人,官居太尉,執掌天下兵馬大權,恰好又趕上天下大亂,各地百姓紛紛鬧起義,全靠他智勇雙全、南徵北戰,義軍屢起屢敗,都是他辛苦工作的功勞。
雖然他工作那麼忙,天天飛來飛去,四處滅火,但他沒有放棄一個父親的責任,成功地教育出兩個年紀輕輕就能力出眾、獨當一面的兒女,成為了他的左膀右臂。
有些人不管孩子總拿忙做藉口,你的工作有平定叛亂重要麼?你比汝陽王還忙麼?
下面,咱們就來看看,汝陽王在日理萬機的情況下是如何做一個好父親的?
汝陽王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不可能老在家帶孩子,輔導孩子寫作業,帶孩子跑步鍛鍊,孩子病了跑醫院。
汝陽王最厲害的育兒絕招就是出差都帶著孩子,言傳身教。
趙敏和她的哥哥王保保——是的,她哥哥姓王,她老爸汝陽王的漢名還姓李呢?我們先不管他們各自姓什麼,書上說她和哥哥經常跟著父親南徵北戰,爸爸上班就跟著爸爸上班,爸爸出差就跟著爸爸出差,總之,爸爸去哪兒,他們去哪兒。
這樣帶孩子其實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工作和陪伴孩子兩不誤。而我們現在的父親,對孩子的陪伴確實太少了。
不過也是社會環境所迫,你天天帶一個熊孩子上班試試,看你老闆會不會瘋了?你經常帶孩子出差試試,看孩子會不會喜歡參加你的酒局?
現在的節奏太快了,但是也有辦法,上班忙,下班多陪陪孩子;出差多,多跟孩子打電話,聊聊視頻。
總之,給孩子儘可能多的陪伴是做一個好爸爸的基本條件。
03
汝陽王把孩子帶在身邊,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們看看他是如何工作的,如何管理手下的,如何運兵布陣的,如何在官場左右逢迎的。
汝陽王不搞理論教育,給孩子講大道理,而是選擇了實戰式的言傳身教,所以趙敏通過多年的觀察學習,管理水平很高,你看玄冥二老是多麼厲害的老油條,照樣讓趙敏管得服服帖帖。
其實,趙敏手下的那些高手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如果沒有高超的管理手段是很難運轉自如的。
趙敏的管理學都是從小跟著老爸耳濡目染學到的。
趙敏的哥哥王保保是個將才,書上說他統兵有方、精明能幹,不在乃父之下。其實,歷史上的王保保確實也是這樣一個人物,被朱元璋視為最可怕的對手。
王保保天天看著爸爸帶領數十萬大軍,指揮如意,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他想不成為將才都難。
假如,汝陽王不是把他們兄妹帶在身邊耳濡目染、言傳身教,而是僅僅給他們講大道理,有空的時候就給兄妹二人上一堂理論課,講講管理學和軍事學,那二人又能學到多少真本事呢?
04
汝陽王把孩子帶在身邊鍛鍊他們的本領,但孩子漸漸長大,他也沒有始終抓著不放,而是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
後來,這兄妹二人都是獨自做事的,趙敏帶著一批高手剿滅江湖門派,王保保統領大軍,保衛元朝疆土,南徵北戰。
汝陽王給了他們充分發揮的空間,放手讓他們做事。趙敏滅明教、滅少林武當,中間沒見汝陽王提出什麼意見,也沒有見到汝陽王親自指導的痕跡。
王保保用兵時果斷決絕,絕不像背後有人遙控指揮的樣子。
汝陽王作為父親,他既做到了言傳身教、詳加指點,又做到了放手不管、任其發揮。
我們做父母的,常常是理論教育居多,實踐總是不夠,還有就是不願意放手,對孩子始終很不放心。
那我們一定要記住汝陽王的第二個育兒絕招:給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間,鼓勵他獨立勇敢。
05
汝陽王在國事上是領導,在家事上是爸爸,這其實是一個很難平衡的蹺蹺板,但汝陽王做到了。
這需要極高的威望和極豐富的情感,而即便兩者兼備,要達到平衡也是很難的。
金庸先生曾談到:
「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
其實,與「死別」相比,「生離」更難。
汝陽王面對的情況是,女兒與自己分道揚鑣,從此幾乎再沒有見面的機會了,明明知道女兒在哪,可就是見不到。對一個父親來說,這才是最難的。
當趙敏為了張無忌以死相逼,與父兄決裂時:
汝陽王轉身緩緩走下山去,左右牽過坐騎,他恍如不聞不見,並不上馬,走出十餘丈,他突然回過身來,說道:「敏敏,你的傷勢不礙麼?身上帶得有錢麼?」
汝陽王做到了一個父親所能做的一切,明知道就此一別永難再見,可還是惦念著他的女兒,惦記著她的傷勢和是否帶錢。
這是汝陽王的終極絕招:對子女無所求,能做到真正放手,只要他(她)好,便是晴天。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們不一定能帶孩子天天上班、四處出差,甚至陪伴的時候也很少,但有一點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為了做個好父親,爸爸一直在努力。
……………進入傳送門,關注春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