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想《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會爆料不斷,但沒想到爆的這麼激烈。
第一期剛播出,「張大大被爾冬陞嚴厲批評」「陳宥維與爾冬陞爭論不是偶像」「張月S級,唐一菲馬蘇B級」等多個爭議接踵而至。
而這諸多爭議中,炸的最響的就莫過於唐一菲了。
唐一菲在節目播出後發文,稱節目組惡意剪輯,將自己後面替馬蘇鳴不平的「我生氣」剪輯到了張月評為S級之後,並@演員請就位節目組,直呼「我真的要罵你八輩祖宗」。
表面上這是唐一菲看不慣《演員請就位》的惡意剪輯,可實際上哪有那麼簡單。
如今越來越多明星間比賽的綜藝越來越多,雖然內核依舊是選秀那一套,但實際上是觀眾的好奇心從素人到窺探明星隱私、獵奇尋求更大刺激上的轉變。
素人間的PK說到底只是將觀眾的喜好做分割,牽動觀眾心弦的只是選手的去留,而明星間的比賽就不一樣了,實力只是作為看點的第二梯隊,第一梯隊是看明星的去留以及由比賽、去留所產生的爭議。
通俗點說,看明星打架不比看素人們的打架刺激多了?
越來越多的明星選擇參加這種專項比賽,那就證明這是有利可圖的,而且操作好了成為頂流也不是不可能的。
表面上看明星間PK的是歌技、演技、舞技,舞臺外粉絲各自支持、瘋狂支援,實際上則是娛樂圈生存技術的全方位展現。這裡面包含了明星團隊的營銷、包裝、炒作(炒CP)、做人設、對粉絲的帶動、對路人情緒的把控、對節目組下一步行為的幹預與預判等等,這是很複雜的「工程」。
而這次唐一菲怒懟節目組惡意剪輯,其實就是如今綜藝界都在使用的引流、製造爭議與話題大招。
在播出的節目中,《三十而已》中林有有的飾演者張月於一眾演員中最後進場,並且被評判為S級,緊接著進了一段唐一菲場外的採訪,「她出道到現在,兩年還是兩年半?她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他的運氣就這麼好,碰上一部特別大熱的戲,所以她就變成S級了」。
緊接著給內場鏡頭,在觀看時間線上就是在張月進來被評為S級之後,唐一菲坐在那裡嘆了一口氣,馬蘇問怎麼了,唐一菲說了句「我生氣」,馬蘇平靜的說「一點也不生氣呀」,唐一菲則再次肯定的說「我生氣」。
單看這個片段你一定會覺得唐一菲在那裡陰陽怪氣,只覺得張月資歷這麼淺就因為運氣好碰上一部熱劇就憑了S級,就像唐一菲自己在微博上說的「不說你們了,我看完也想抽這個穿綠衣服的(她自己)」。
可實際上呢?
唐一菲說那段她說生氣的話是在看到馬蘇被評為B級之後說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她替馬蘇感到不公,可節目組卻把這段話剪輯到了後面張月出場被評為S級之後,這就是故意引戰,讓觀眾罵她。
如今還在做《演員的誕生》這類大型綜藝的節目組,無一例外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們全都是「百戰老兵」,熟悉娛樂圈的各種遊戲規則,也正是如此,他們懂得如何讓自己的節目在第一期就抓住觀眾眼球。
而這個方法不是利用規則「逼迫」明星間產生分歧,就是利用惡意剪輯將明星在別處說出的可以引發爭議的話剪輯到另一處。
不信的話你可以回顧一下《演員的誕生》類似的多位大咖做導師、多位明星做選手的節目,是不是第一期上來就有幾個爭議性話題,如果不這樣怎麼能引流讓更多的人看呢?
這只是一個如今做綜藝最基本的手段,可以算是常規武器,卻百試百靈,唐一菲、馬蘇本身就有巨大爭議,唐一菲在這則懟節目組的微博中也說了,「我不管馬蘇那七七八八的事」,她自己也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被網友認定為是凌瀟肅與姚晨間的第三者,被罵了很多年。
所以節目組挑選她們倆作為第一波引流的對象很明智,所花的成本都不用很多,就像如今簡單的將說話順序一變,這不就上了好幾個熱搜?
在如今這個以流量為王的舞臺上,大家都知道,流量是唯一的考核標準,沒人在乎你做的是否認真、是否有內涵,在乎只有流量如何,那麼在流量為先的情況下,產生些手段以便讓自己儘快的達到這個目標就不再是難事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
就好像湖南衛視和浙江衛視,各種花樣百出的惡意剪輯讓人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會被節目組牽著鼻子走,而慢慢熟悉了此中套路的網友們,更多的是粉絲們都紛紛開始抵制湖南衛視的這種行為,如今也是收斂了很多。
這件事從本質上來說,唐一菲成了《演員的誕生》第一期引流的犧牲品,節目組必須要讓節目在第一期就有流量引入,那就要製造一個引人注目的話題,而自身就爭議不斷的唐一菲自然就成了首選目標。
結果我們也看到了,節目組道歉了,「針對唐一菲女士提出的節目剪輯問題,節目組和唐女士進行了充分溝通與共識。為此給唐女士造成的困擾深表歉意,並感謝唐女士理解節目組並不無任何主觀惡意」。
能看出這則聲明說了什麼麼?簡單來說就是:唐一菲提出的剪輯問題我們已經溝通過了,她也理解我們節目組為了要流量所惡意剪輯的行為,也知道了我們不是對她不滿,只是第一期需要引流,僅此而已。
流量到手了,目的達到了,那就道個歉唄,反正也沒啥。
(原創作者:老虎;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