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之王》|做最好的自己,不忘初心

2021-03-03 文字與夢想

馬戲之王——做最好的自己,不忘初心

【文字思考】🤔

1、主人公依靠自我想像力,天馬行空,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此為初心。

2、他在馬戲追夢路上的鍥而不捨,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為之想辦法,不斷克服困難,出奇制勝,用點子開創未來。……此為行動。

3、他在人們的眼光中勇敢前進,無論是出身的卑微,無論是評論家的不屑,無論是貴族達人的嫉妒,都沒有讓他退縮。……此為不忘初心,放得始終。

4、親情、友情、愛情;事業、理想、野心;責任、擔當、熱情;樂觀、向上、正能量;團隊、合伙人、支持者;……無論是你擁有夢想,還是正在創業,還是一貧如洗,抑或是功成名就,這部影片都給你莫大啟迪……



€走進紅樹林電影院🎬

2018年2月10日,走進紅樹林國際影城,觀看了動感十足的《馬戲之王》。這次我們選的是原版動感影廳。(下次要去巨幕看看)

MX4D全程跟隨電影情節提供座椅搖晃、左右移動、振動和風雪、噴氣、噴霧、香氣、閃電、泡泡等多種特效,效果更加真實和刺激,使顧客完全沉浸在逼真的模擬環境當中,不僅僅只是在「看電影」,更是「置身於電影」!在體驗強烈的臨場感和視覺衝擊震撼的同時,可以感受高科技產品帶來的新奇樂趣。

€劇情介紹2🎬

《馬戲之王》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麥可·格雷西執導的傳記片,休·傑克曼、扎克·埃夫隆等出演。於2017年12月20日在北美上映。

該片講述了美國馬戲界傳奇人物巴納姆的人生故事。故事講述了身處社會底層的巴納姆依靠自己無窮想像力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從經營博物館到一手開創世界上第一家馬戲團的故事。巴納姆的故事本身就是一段勵志傳奇,片中他不顧世人眼光鼓勵「怪咖」們走上舞臺勇敢做自己,同時也在舞臺上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2018年1月,獲第7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劇情來源🎬

《馬戲之王》取材自真人真事,休·傑克曼在片中飾演美國馬戲界傳奇人物P.T. 巴納姆。

故事講述了身處社會底層的巴納姆依靠自己無窮想像力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從經營博物館到一手開創世界上第一家馬戲團的故事。巴納姆的故事本身就是一段勵志傳奇,片中他不顧世人眼光鼓勵「怪咖」們走上舞臺勇敢做自己,同時也在舞臺上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夢想。最終他從一個無名小卒,變成將歡樂與勇氣融入至表演中,將希望散播至全世界的玩夢大師。

€臺詞欣賞🍵

●影片插曲 「我就是我」《This is me》」由《愛樂之城》的詞曲家本吉·帕塞克&賈斯汀·保羅創作,兩人回應奧斯卡提名時,則特別感謝了飾演鬍子女士的Keala Settle,片中這首歌也是由她演繹:「才華橫溢的她演唱了這首歌,用一種我們只能夢想到的方式將其升華。這首歌她唱出來既好聽,更有讓人難忘的情感契合和澎湃張力,非常燃。

●《This is me》在第75屆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原創歌曲的桂冠,再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提名,足見電影實力與品質。歌曲不僅旋律激昂熱血,而且歌詞也充滿正能量,完美契合了影片的主題:不用在意世人眼光,要勇敢做自己。休·傑克曼更是大讚影片的歌舞場面「前所未見」。

連結🔗

如何評價電影《馬戲之王》?(來自知乎)🔗

馬戲之王

貓眼評分 9.0IMDb 8.0

tttty

會畫畫的電影狗

【從類型的角度看歌舞片《大娛樂家》(又名:馬戲之王)】

《大娛樂家》在年末的上映對我來說真是一個彩蛋,因為看完之後是抑制不住的喜歡,這部歌舞片真的做到了歌與舞的完美融合,並且確實為觀眾展現了一場精美絕倫的秀,而且這場秀無論是音樂、舞蹈、畫面對我來講都非常震撼。並且,當我走出電影院後依然不斷的哼唱著電影中的歌曲,因為這些音樂一旦哼唱起來,你就能再次感受到它帶給你的力量,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吧。

【歌曲,舞蹈與劇情的完美融合】

《大娛樂家》作為一部歌舞片,不僅完美的繼承了歌舞片中積極向上給人希望的類型精神,片中的歌曲和舞蹈更是完美的體現了在歌舞片中的整合功能。

例如,影片一開場就以一段精彩的歌舞拉開帷幕,展現了P.T巴納姆(休 傑克曼飾)兒時的夢想,而歌曲《The Greatest Show》在影片中也出現多次,從電影開頭的幻想到故事結尾的美夢成真,讓觀眾看到了巴納姆是如何一步一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讓觀眾感受到了他帶給世人最精彩的表演。

影片開頭部分介紹了男主巴納姆的身份背景,雖然出身卑微,但從小他就有把別人逗笑的天賦,以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在孩童時期的他就創造了一個自己的魔法世界,並且獲得了他的第一個觀眾夏麗蒂(米歇爾飾)。當他們在那個廢棄的房子裡唱起《A Million Dreams》的時候,不僅觀眾被那個情景所吸引,電影中的夏麗蒂更是完完全全被他所創造的世界迷住了,所以這首曲不僅帶出了巴納姆的夢想,更讓夏麗蒂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讓她想要和他一起去追隨那個美麗奇幻的世界。

可是人生十有八九並不如意,雖然他們衝破了家庭的阻撓在一起了,可是婚後的生活並不富裕,更慘的是本身已經入不敷出的家庭,巴納姆此時又失業了。於是,當送給兩個女兒生日禮物的時候,他只好再次無中生有,把無趣的蠟燭變成充滿樂趣的光影森林,當那首《A Million Dreams》重新唱起的時候,他又重新找到了那個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而這首歌在此時的作用不僅推動了劇情的進行與發展,伴隨著兩個女兒在月光下的舞蹈,更是把歌曲、舞蹈與情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當然成功並非易事,所以創業初期的巴納姆也經歷了低潮和迷茫,但是他非常清楚觀眾想要什麼,他很善於把握觀眾的心理,他知道觀眾對不曾見到的事物感到好奇,所以當他把所有奇怪的人又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舉辦一場表演秀的時候,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當然成功的同時也會遭受很多質疑,例如很多人覺得,這完全就是一個欺騙觀眾的商人行為,正如影片中紐約時報的評論家說的,這完全就是一場下流、低俗、欺騙觀眾的表演。可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之前不曾有過的表演,並且更重要的是為當時人們帶來了歡樂和驚喜啊,而這些笑聲與掌聲是真實的。

成功後的巴納姆,並沒有停止他的野心,他的演出被認為是入不了上流社會的東西,甚至連家人也被嫌棄,他想真真正正的被上流社會接納。所以他先找到了上流社會的話劇演員菲利普(扎克·埃夫隆飾),邀請他成為自己演出團體中的一員。當然說服一個人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導演設計了一段兩人在酒吧的歌舞對決,此時歌舞在歌舞片中的整合功能就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了。兩個人在一來二去的對唱中,讓觀眾感受到了兩個人物的內心需求,推動了兩人後來的合作,並且解決了巴納姆內心的困境,特別是在兩人的對唱表演中,讓觀眾感覺到了兩個人的默契,他們倆成為合伙人真的是天作之合。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合伙人都能走到最後,在後來的宴會中巴納姆認識了歐洲最受歡迎的歌唱家,並與她展開了新的合作,而這次合作的目標觀眾似乎就是屬於上流社會的那些人士。影片中最震撼的歌也就是珍妮林德(蕾貝卡飾)唱的那首《Never Enough》了,我想這首歌不僅僅震撼了電影裡的觀眾,更是震撼了坐在影院裡的我們吧。這首歌不僅完美的襯託出了珍妮林德的性格與心境,更是襯珍妮林德之口唱出了巴納姆的內心性格,即充滿野心,永不滿足。

而後來他也為自己的野心付出了代價,當珍妮林德辭演,他的劇院被大火燒毀,他又成為了那個一無所有的少年,而此時的他已不再是少年,對於一個享受過成功的中年男人來說,的確缺少了再次開始的勇氣。可是還好巴納姆還有一群支持他的「怪人們」,那些曾經被他拯救的人,現在來拯救他了。當他們一起在酒吧唱起《From Now On》時,劇情再一次得以延續,並且讓巴納姆的性格也發生了轉變,當眾人一起歡唱舞蹈的時候,我們也再次感受到了這種溫暖又鼓舞人心的力量。

【歌舞片精神的延續】

正如大多數歌舞片一樣,這部電影的精神也是積極、樂觀、充滿希望的。它鼓舞了那些,因為自己與眾不同而感到自卑的人,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探討了關於有關歧視與非議的議題,看完以後的確引人深思。

影片中我最喜歡的一段,也讓我淚流滿面的一段是眾人一起唱《This is me》。在珍妮林德演唱會後的派對上,這些馬戲團的成員想要進去喝酒卻被巴納姆拒之門外,但他們並沒有自暴自棄或是惱羞成怒,而是勇敢的面對那些眼光,面對那些非議與嘲笑。從剛開始的害怕開門被人發現,到現在的主動開門迎接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他們完成了自我的轉變,這是不僅是一首鼓舞人心的勵志歌曲,更像是一部宣言,宣告眾人我不怕被看見,我就是我!而作為觀眾的我那一刻是深深被觸動到了,我不知道是否每個人都經歷過嘲笑而感到過自卑,可是我想這世界上應該有不少的人,都因為各種原因曾被嘲笑過吧。或許是也有過相同的感受,所以當看到電影中的人們戰勝自己的那一刻而感到越發的感動,這在我看來是這部充滿夢幻色彩的影片中最真實的力量。

另一方面,歌舞片中愛情總是被歌頌的,如同影片中超越宗族的愛情也打破了傳統的道德規定一樣。當出身上流社會的白人男孩菲利普,和出身低微的黑人女孩在劇院中舞蹈並唱出那首《Rewrite the stars》的時候,似乎一切的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在那個時代甚至在今天的某些地方,這些愛情可能都是不被允許的,可是我們希望在歌舞片中,所有的這些規則都被打破,讓相愛的人在一起吧。因為有了這些不可能發生,我們未來的社會才會變得多一點可能吧。

歌舞片大多向來是歡樂積極歌頌美德的,當然有人買單也有人不買單。正如電影中巴納姆的秀一樣,《大娛樂家》這部電影上映後口碑也是兩邊倒,有人覺得電影積極,歡樂,溫暖,勵志很好看。也有人評論《大娛樂家》這部電影虛假,關於巴納姆的刻畫不真實,欺騙觀影觀眾。可是這部電影真的欺騙觀眾了嗎?我覺得這個問題就像電影中,巴納姆對那個紐約時報的評論家說的那樣,「一個不享受劇場的劇場評論家?誰才是騙子?」或許是電影中的評論家習慣了上流社會中嚴肅端莊的表演,所以他無法接受這種雜耍式的表演。他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可是他卻忽略了普羅大眾的需求,對於大部分觀眾而言這種新奇的表演,能讓他們感到驚奇與歡樂就夠了。另一方面,這種表演也為那些與眾不同的人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這的確可以算的上人性的光輝了。

馬戲團也好,電影也好,都沒有絕對的真實。那些創造出來的人物,那些電影中的畫面,那些甚至有點簡單的故事情節,或許都是假的;可是,我們看電影時在電影院留下的歡笑、淚水和感動,這些都是真的啊!所以,不論別人如何評論這部電影,在我心中這是一部老少皆宜,給人希望與勇氣的年度最佳歌舞片!

相關焦點

  • 一曲《心雨》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欣賞每日好歌好曲精選一曲《心雨》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喜歡的朋友記得收藏和分給更多人欣賞~◇▼《心雨》坦誠待人,真誠做事,淡定看人,淡然處世;寡言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修養,張口說話容易,閉嘴沉默不易;爭強好勝,只會讓自己成為孤家寡人
  • 《馬戲之王》影評:給人帶來快樂就是最好的藝術
    2月4日上午,筆者觀看了歌舞類題材電影《馬戲之王》。該片講述了馬戲鼻祖、美國馬戲界傳奇人物巴納姆的人生故事。筆者建議,看這部電影一定要去聲音效果最好的影廳觀看,因為音樂會讓你流淚。讓妻子過上最好的生活是他的夢;成功創立馬戲團是他的夢;想躋身上流社會,不讓女兒受排擠是他的夢;重建馬戲團,讓所有人得到快樂,是他最終的夢。  就像巴納姆在片中唱的「這就是最棒的表演,這有你夢想的一切,這有你需要的一切。」
  • 《馬戲之王》:電影是造夢的藝術
    在看完《愛樂之城》之後,我覺得可能很難再看到這種水平 的歌舞片了,直到我看到《馬戲之王》。網上有很多聲音說《馬戲之王》算不上一部優秀的電影,但在我心裡,對於一部歌舞片來說,最重要的是給人視聽愉悅的享受,而《馬戲之王》將這點做到了極致,影片裡11首歌曲全部由《愛樂之城》的詞作者 Benj Pasek和Justin Paul創作,可以說是首首經典。
  • 《馬戲之王》——一場華麗的音樂盛宴
    巴納姆在躋身上流社會之時,他開始嫌棄他的同伴們,把他們拒之門外;他也和自己的嶽父母發生了爭執,表面上渴望得到肯定的他其實也是經歷創傷之後並未完全治癒的表現。凡事都要有限度。在追求超越,尋求認可的道路上,巴納姆一度迷失了正確的方向。他太渴望成功,以至於拋棄了自己的同伴妻孩帶著女歌唱家全國巡演。從一定程度上說,馬戲之王放棄了自己本來的角色,淪為觀眾和上流社會的附庸。
  • 方媛曬海邊度假照:不忘初心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1/228日晚,郭富城妻子方媛曬出海邊度假照,並稱「不忘初心,努力最最好的自己,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 《馬戲之王》帶你進入馬戲世界
    馬戲最早應該起源於我國漢朝時期,2008年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雜技門類的一種。隨著時代變遷,目前人們印象比較深的也就是魔術和動物表演,春晚舞臺近幾年馬戲類節目越來越少,很多人都已經失去記憶。今天我們就通過《馬戲之王》這部影片了解一下馬戲的世界。
  • 大飛影評之《馬戲之王》:看不夠、聽不完、Never Enough
    這部電影便是2月1號便開始在國內上映的由休傑克曼主演的《馬戲之王》。 這部電影如果用四個字來評價的話,那便是「視聽盛宴」。時光倒回至農曆年前,先在家裡小電視看了《馬戲之王》的trailor,被碟女郎的一首《never enough》震撼了,看完失語十秒鐘,當機立斷,決定在緊張的日程中,去影院舔大屏。  這部電影的故事線十分簡單明了,就是一個屌絲逆襲高富帥,然不忘初心,從名利場回歸的故事。
  • 王一博:自己還是自己,不忘初心
    在最近一期的《天天向上》中,王一博說,現在的狀態有好有壞,人更多了,連門都出不去。但是自己還是自己,做同樣的事情,做他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被外在的困擾影響,內心有一個很堅定的世界。自己還是自己,永保初心,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自己想做的,奮鬥自己想要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王曉天《榮耀》上線 不忘初心勇敢做自己
    王曉天《榮耀》實力唱將王曉天新歌《榮耀》今日重磅上線,這首由高曉松填詞、「中國好歌曲」選手王曉天獻唱的2014暖心勵志之作,用滄桑磁性的聲音倡導夢想前行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勇敢做自己。《榮耀》這首歌自然流淌的旋律,充滿畫面感的歌詞,講故事的同時給予人力量,在王曉天細膩的詮釋下,壯烈卻非歇斯底裡,掙扎卻不悲涼,蘊含著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強大力量。《榮耀》是講述是激勵,是訴說,更是宣言,鼓勵人們勇敢做自己,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榮耀。勇敢做自己,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喜歡就去做的灑脫,是打破自己,破碎重生的勇氣。
  • 《馬戲之王》:華麗的蒼白童話
    根據《馬戲團大亨巴納改編,《馬戲之王》卻不是傳統的傳記電影,歌舞劇的華麗驚喜成為其新方式的亮點,遺憾的是,這部電影不僅迎合了原著真實的南轅北轍,而且在情節節奏上盲目迎合了好萊塢的主流價值觀。如果我們只把《馬戲之王》作為歌舞片,那就特別出色了,完美的場景安排,華麗服裝和道具,以及揮之不去的音樂在《馬戲之王》中隨處可見,即使是許多鏡子也使這部電影具有好萊塢傑作的氣質,然而電影是超越了眼花繚亂歌舞情節的發展,沒有給予愛與夢任何形式,電影變得虛幻。
  • 《馬戲之王》主題曲《This is me》斬獲金球獎
    影片主題曲《This is me》在剛剛落幕的第75屆金球獎上斬獲了最佳原創歌曲大獎,再次證明了《馬戲之王》將是本年度不可錯過的視聽盛宴。與此同時,博納影業和IMAX中國共同宣布,這部聲畫俱佳的歌舞大片將於2月1日登陸全國近500家IMAX影院,將頂級的視聽享受帶給中國觀眾。
  • 馬戲之王 (2017)
    類型: 劇情 / 歌舞 / 傳記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8-02-01(中國大陸) / 2017-12-20(美國)片長: 105分鐘 / 106分鐘(中國大陸)又名: 大娛樂家(港/臺) / 地球最強秀 / 地球最強馬戲演員 / 全球最偉大的馬戲演員 / 大秀之王 / The Greatest Showman On Earth
  • 《馬戲之王》無緣奧斯卡獎項,我卻想說說狼叔演的這個角色
    但是,今天我更想聊一聊提名奧斯卡卻顆粒無收的《馬戲之王》。近幾年,我們已經習慣了奧斯卡把大獎頒給一些小眾群體的電影,這次把最佳影片頒給《水形物語》也不例外 。像《馬戲之王》這樣具有傳統審美的合家歡歌舞片,註定不會在奧斯卡斬獲什麼獎項。但奧斯卡有奧斯卡的任務,《馬戲之王》則自有它的優秀之處,我想說的是狼叔在《馬戲之王》裡的表現。
  • 《馬戲之王》展現「美國夢」標配版本,反襯中國電影無「夢」尷尬
    文/葛維屏《馬戲之王》表現的主要內容,是一百多年前的美國馬戲之王巴納姆一生中的成功與坎坷,大致年代應該在1840年左右。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這是鴉片戰爭的硝煙,焚毀了中國的金甌完整的時代。而一個美國人,卻在美洲大陸上,開始了他的夢想的起航。
  • 讓《馬戲之王》告訴我們答案
    我們想和大家談談的是一部歌舞片《馬戲之王》,他將於初上映,影片講述了美國真實傳奇馬戲之王巴納的成長經歷。他因其出色的歌舞而受到讚譽,但他真正觸動的是影片中巴納m完整而豐富的個人形象。一首歌《A Million Dream》連接了巴納m和他的妻子,那時候,雖然巴納m很窮,但他雄心勃勃,為心愛的人努力工作,電影開始的時候,有一幕讓人非常感動,當巴納m被解僱時那一天是他女兒的生日,當女兒要生日禮物時,巴納m還沒準備好,但他還是極其耐心地積攢起來,用僅有的小蠟燭、幾支筆和一盞燈為女兒做了一盞魔燈,並請她許下自己的願望,在那一刻,一家人只看到了對方
  • 聲聲學堂 | 大娛樂家,《馬戲之王》
    今天我們就來從頭聊聊這部貢獻了眾多神曲的歌舞片,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吧~這段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就發生在19世紀的美國紐約,當時畸形人馬戲表演非常流行,整個社會對這種演出褒貶不一,有人就愛它獨特新奇,上層社會卻大多對這種演出嗤之以鼻,而本劇的男主角巴納姆,就是當時引領了馬戲演出潮流的「造夢大師」。《馬戲之王》,就是巴納姆從一個裁縫家的窮小子,到成長為一代馬戲團領袖的故事。
  • 《馬戲之王》:一部容易錯過的佳作
    《馬戲之王》是一部題材創意上相當另類的影片。商業類型上定位的模糊導致了本片很難在宣傳上做出亮點。是音樂歌舞?劇情勵志?還是人物傳記?無論是哪一類,也比不過喜劇、愛情、動作等元素來得更好賣。差不多去年此時,歌舞愛情片《愛樂之城》憑藉天才的導演和持續發酵的口碑,也只不過在國內取得了2億多的票房成績。相比之下《馬戲之王》可能只是年度引進片中票房末尾的那幾部了。
  • 不忘初心,做為民服務的模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員的初心是什麼,就是為人民服務。黨員不能在前進過程中忘記了人民的重要性,丟失了初心,黨員要謹聽黨訓把人民的利益擺在最高的位置。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群眾的重要性正是體現在作為根基穩固住國家。
  • 2018開年最燃影片《馬戲之王》,它絕對是最好的歌舞片
    我承認自己太土鱉,完全忘記4D電影的存在,以為4D電影都是主題樂園裡放映的小短片。上一次看過還是在好萊塢環球影城,當史萊克抓起一把蜘蛛扔下時,我的腿立馬趕到有無數蜘蛛爬過,那種刺激實在太爽。《馬戲之王》一開場,休叔身著紅衣,頭戴黑帽,身後跟著一群拉風的舞者,隨著節奏鼓點的鏗鏘有力,座椅跟著一起震動、搖擺。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笑「哇,太棒了」!
  • 馬戲之王:講述了美國馬戲界傳奇人物巴納姆的人生故事
    整個電影的故事就沒有那麼出彩,我個人認為追求名利不存在對錯, 既然宣揚理想無關大小 ,又為何貶低「渴望名利的人」?也好比馬戲就是令人羞恥,而演唱就是高雅,也是一種偏見。「渴望名利」本身沒有錯,錯在「過度」和「優柔寡斷」「貪心」,如果男主單純選擇一個方向,那麼他可以帶著珍妮一起成功,收穫也許錢也許名也許利,名利場虛假,但或許有的人就沉溺於虛假呢?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否定別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