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定程度上來說奧丁徵服九界時主張的其實更傾向於「王道」,而對於滅霸在無限戰爭前後所主張的其實就像滅霸自己一直所說的「天命」的「天道」,換句話說,某種程度上奧丁當年對於九界的所做作為要比滅霸「狠」的多。
滅霸和奧丁在「徵戰」本質上存在不小的區別!
我們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所看到的不論是奧丁還是滅霸,從一開始發展戰爭開始,就有著屬於各自的目的,但是相比較之下,漫威滅霸在整個電影大事件「無限傳奇」中所製造的殺戮和矛盾衝突,多數都是建立在一個所謂的「大義」上。
也就是滅霸收集無限寶石的終極目的:消滅一半的宇宙生靈,讓整個宇宙的物質資源能夠繼續「平衡」的可持續發展下去,避免最終整個宇宙的滅亡!
為此,在這一目的加持下,滅霸開始各種收集無限寶石,並且一度為了收集無限寶石可以容忍一些殘暴的行徑出現。
典型的——
在《銀河護衛隊1》支線中,曾經為了獲取宇宙靈球(力量寶石),滅霸允諾克裡帝國的羅南,在事成之後可以幫助羅南摧毀整個山達爾星球;
在《復聯3》中,為了獲取現實寶石,滅霸的戰艦直接摧毀了整個虛無知地;
這就更別說滅霸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的過程中,不斷摧毀各個宇宙文明星球,典型的就是對卡魔拉所在種族的母星執行了殺一半留一半的策略,而這些在滅霸的眼中其實多數情況之下,是實現自己整個宇宙大計中可以允許的「範疇」。
同樣的,在電影中滅霸開始關聯到地球上的一些復仇者劇情的時候,全程也並沒有展現出純粹的殺戮態度,更多的就是:
「只要你不攔著我收集無限寶石、打出無限響指,我可以留你一命,至於你能否在無限響指中活下來,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因此,這也是為啥在電影中滅霸在泰坦星上奪取時間寶石的時候,在奇異博士交出無限寶石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幹掉這群一直和自己作對的復仇者螻蟻,而是選擇直接離開,來到地球上,甚至在地球上的瓦坎達戰場上,滅霸同樣也沒有對復仇者下死手。
更多的只是選擇了「困住」復仇者,以方便自己來到幻視這裡,奪取心靈寶石,所以,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對於滅霸這個角色,在電影宇宙一開始的定位其實並非是為了殺戮而殺戮,而是為了自己的宇宙平衡計劃的實施,選擇幹掉阻攔自己計劃的目標。
當然了!
這其中涉及到滅霸是否殘暴的一個關鍵點在於,滅霸的無限響指幹掉了宇宙一半的生靈,這種量級的群發盒飯是很多粉絲認定滅霸是殘暴之人的一個核心,但是如果我們從滅霸角色的角度出發來說,就會陷入一個選擇題中——
是摧毀一半的宇宙生靈,讓整個宇宙能夠更久遠的存在下去,還是束手旁觀,讓整個宇宙一起毀滅?
顯然,這個選擇題無異於比較經典的為了救一火車人,是選擇幹掉一個無辜的人還是好幾個在鐵道上玩耍的人的問題,而對於這樣一個選擇,滅霸選擇了更為傾向於理智選擇的,幹掉一半人保留一整個宇宙的選項。
因此,基於這點你要說滅霸是完全錯誤的是不合適的。
只不過,對於滅霸來說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的統治,而是為了所謂的「宇宙平衡大義」,因此在滅霸看來,隨機消滅一半宇宙生靈是一種「成大事不拘小節」的必要犧牲,也或許正是這種自我的認知,使得滅霸認為自己就是「天命」,自己所做的對於整個宇宙更好、更長遠的發展就是「天道」。
但是!
對於另外一邊的奧丁來說,我們之所以在一開始會說「奧丁徵戰九界其實要比滅霸的行為更狠」就是因為如果說滅霸的在整個收集無限寶石的過程中,從滅霸的自己的認知是「師出有名」的話,那麼,奧丁徵戰九界,一定程度上就是「侵略」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對於奧丁徵戰九界,或者說是奧丁聯手海拉在carry了一遍九界之後,實現了現如今我們看到的仙宮姿態,但其實在這一過程中,對於其他8界的發展來說,如果沒有奧丁當年的carry,可能會呈現出一種完全不一樣的姿態。
典型的就好比:火焰巨人和冰霜巨人一族或許不再是以一種原始部落的風格,更多的可能會呈現出符合各自元素特點的文明程度。
當然了,這裡面咱們也可以要考慮到冰霜巨人和火焰巨人自身的種族侵略性,但是在這種侵略性質之前,奧丁的徵戰九界其實要來的更早一些,甚至我們可以腦洞一下,在當年奧丁和海拉在九界大開殺戒,為了自己的統治私慾最終目的的前提下,可能在九界中也存在著不少類似「復仇者」這樣的團體。
只不過——
在勝利者鑄就的歷史書中,這些其他8界的復仇者們沒有能夠保住自己的界域,最終被奧丁和海拉等人消滅,成為了歷史書中的「反派」!
所以,單純的從這一點來說,奧丁當年這場九界徵戰是以徵服和統治為目的的carry了行為,一定程度上要比滅霸無限響指的行為,其實要更為血腥的多。
畢竟,對於滅霸所遵循的原則來說,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隨機平衡的原則,而且最後在完成「宇宙平衡大義」以後,選擇了摧毀無限寶石,甚至在這一過程中,滅霸允許復仇者這樣的反對自己的存在繼續存活,一切讓最後的隨機選擇來決定。
但是對於奧丁的徵戰九界來說,要想實現絕對意義上的統治,就得剔除掉和自己不一樣的聲音,因此,我們現如今能夠看到的九界的相對平衡,就是因為奧丁當年將這些「不一樣的聲音」全部砍掉的原因。
這種傾向於「王道」統治的風格,你要說不伴隨著血腥和殺戮,誰都不會相信,只不過就是對於那些失敗者而言,失去了主筆歷史的機會,成為了成王敗寇中的失敗者而已。
同時,咱們可以從《雷神3》中海拉上線後對於奧丁徵戰九界時期的描述來說,其實當年的奧丁在突然選擇「以德服人」之前,其實狠戾程度不遜色於海拉,甚至,對於海拉在徵戰九界之後依舊想要將目標瞄準星辰大海時的設定來說,但凡是當年奧丁沒有突然改性,其實奧丁和海拉的這種徵途和野心,其實和《銀護2》中的伊戈想要靠藉助星爵的神力統治宇宙的性質是一樣的。
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奧丁選擇的是殺戮下強權徵服,而伊戈選擇是讓這些星球文明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而已。
因此,拋開幹掉一半生靈平衡整個宇宙的方式來說,滅霸好歹還算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存在,但是奧丁當年則是直接摧毀了這些,實現了奧丁王權的統治,至此,我們說儘管奧丁在幹掉的生靈上滅有滅霸多,但是性質上卻要比滅霸來的更霸道一些。
這也是為啥我們說——
從奧丁和滅霸各自徵戰的目的和過程中的一些必要手段而言,在個人看來奧丁當年做的某種意義上要比滅霸更「狠」一些!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