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暹羅、起司等等,因為它們萌到心尖兒的長相,越來越被人們所喜愛。
閒暇之時,鏟屎官也不禁心生疑問:那它們也會覺得人類好看嗎?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同理,我們也非貓,無法用貓的眼睛看世界。但我們可以運用現有知識進行推論。
01壹
既然探討的核心是顏值,那麼首先,何為「好看」?好看的定義是什麼?
小說中描寫美人、君子都會常用「明眸善睞、瀟灑俊秀」,一聽即知,這人有個好相貌。小說之所以好看,就是它能滿足我們內心的幻想,即使是一個明眸,有人喜歡清純的杏目,有人心悅楚楚的桃花眼,有人則傾心明媚的新月眼,這便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不同的地域、時代、物種也有截然不同的審美。歐美崇尚力量,亞洲追求秀美;唐代以肥為美,現代清瘦至上;孔雀雄性追求羽翼的鮮豔至美,雄獅浸淫於力量的角逐與殺戮。
因此,關於好看的定義?不,好看並沒有公式化的模板。
02貳
既然要從貓的角度看世界,那我們就推己及貓。
設身處地想一下,你來到大象或是其他大型生物的世界裡,你是否會覺得哪只更好看一些?或許它們的世界裡,也有可愛美麗的小姐姐,你是否能看出分別?
人會覺得貓可愛,很大原因是貓正好長在了人類的「萌點」上,小巧可抱,舉止憨萌,性格捉摸不定。假設貓按人貓差距等比例放大,它的鬍鬚和我的胳膊一樣長,它的肉墊可以輕易壓下我,面對這巨大隻的貓咪,我不會再覺得萌。
03叄
除去感性角度,也要從理性與專業的角度分析。
人類的視錐細胞有紅綠藍「三原色」,因此我們能看到色彩斑斕的世界——藍天白雲青草地,繽紛燈光、霓虹燈絢爛。
而科學研究表明,貓的視錐細胞只有藍、綠兩種,這就註定了貓只能分辨有限的顏色,例如灰、綠、藍、黃。那麼,人類眼中的美好模樣——黑髮明眸紅唇,在貓的眼中還是原本的樣子嗎?
04肆
除此之外,每位鏟屎官請用豐富的養貓經驗回想一下。
家裡有個新東西,貓會首先上去用鼻子「嗅嗅嗅」,當確認味道無害或者沒興趣,它就轉身瀟灑走開;玩著玩著它的小玩具不見了,它會用鼻子在附近聞來聞去。貓更注重聽覺和嗅覺,而不像人類是視覺動物,一切都是視覺優先級。
另外,也有研究說貓其實是近視眼,只是對動起來的東西更敏感。
05結
因此,一隻貓親近一個人,我覺得並不因為長相。如果不是自己的貓,那就說明貓本身的性格很好,親人又溫順;如果是自己的貓,那是它習慣了你的味道,對你足夠信任。
所以,何必糾結自己在貓的眼中是不是美人呢?對它們來說,美食、睡眠、遊戲、安全、愛的重要性,都遠遠超過美色。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我要說:「不念美色,不戀天姿,貓——為愛而生。」
養貓or養狗?我為什麼選擇養貓
貓咪迷惑行為,甚至出現貓傳貓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