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令人討厭」

2020-12-22 如風輕似雲淡

《被討厭的勇氣》中寫道:「活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做到不被別人討厭,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你只需要偽裝自己,為了妥協去放棄就夠了;但是明知道會被別人討厭,依舊堅持著自己的道路,才是最難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往人多的地方走。從農村到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當一個人生活在大城市的時候,覺得自己更有面子,說話也更有底氣。

真正聰明的人,心智更加成熟,看人待物更加通透,不犯糊塗。做人,要做明白了,還要學會揣著明白裝糊塗。只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有沒有人欣賞自己,都沒有關係。人生一世,是活給自己看的,不是為了迎合別人,更不能弄丟了自我。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因為一個人只有獨處的時候,才擺脫了「群居」的煩惱,才能找回真實的自己。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令人討厭」。

1.當一個人比別人聰明一點點,別人都會嫉妒他,故意疏遠他。

前天下午,和幾個同事一起聚會。在聚會之前,有人提議,一起做一個成語接龍遊戲。都是成年人了,這一刻,我們童心未泯,都對做遊戲很感興趣。同事小王,成績最好,好幾輪遊戲下來,他都沒有「卡殼」,得到了大家的「點讚」。但是吃飯的時候,小王反而被人疏遠了一些,好幾個同事,都沒有主動和他敬酒。

其實,大家疏遠小王,還有更多的原因。小王的工作比較出色,常常受到領導的表揚。在一次人事變動的時候,他被破格提拔了,讓幾個資歷很老的員工,都頗有微詞,不是很服氣。背地裡,有人議論紛紛,認為小王是靠拍馬屁得到了領導的厚愛,以後大家都應該防著他。因為同事們有這樣的想法,因此小王就被疏遠了。

事實上,當一個人比別人聰明一點點,做出的成績也更明顯一些的時候,旁邊的人就會嫉妒他,覺得他運氣太好了,太會做人了。甚至有的人,故意拉攏一個團體,一起來對付那個聰明人。當然,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彼此之間有利益衝突,或者是一種「見不得別人好」的心理。

2.做人,做自己就好,不必過分偽裝,不必低聲下氣。

聰明的人,往往不合群,也不會過分偽裝自己。一個人的心情,自然流露出來,並沒有什麼不對。如果別人看不慣自己,那是別人不開心,是別人礙眼,何必因此敗壞自己的心情呢?比方說,看到前面堵車了,很多人都在抱怨,很不安的樣子。而你卻覺得沒有關係,靜靜等待就好了,還在車裡放著輕音樂,隨著音樂的曲調,你小聲哼唱。這時候,你就和大家的言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你的做法,本身就是「令人討厭」的。

當一個人越來越喜歡做自己,那麼就會不合群。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一棵樹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不合群的你,不是「曲高和寡」,不是小看了別人,而是與別人的言行「格格不入」。

同事張華,去年辭職了。很多同事,都為他感到惋惜,因為他的工作很出色,領導也在挽留他。但是他堅持離開了,去農村養雞去了。現在,他成為了養雞專業戶,年收入二十多萬。上個月,我們單位很多人到他的養雞場買雞蛋,看到他裝著大馬褂的樣子,真的不敢相信,一個坐在辦公室的人,回到農村就變了樣。但是張華臉上的笑容,洩露了他的心情。

聰明的人,總是能夠洞察到身邊發生的一切,但不會很在乎;總是能夠理解別人的心情,但不會討好別人;總是能夠找到自己的「支點」, 不管有沒有人認同。

3.一個人,只要問心無愧,被人討厭,也沒有關係。

有人說:「真正混得好的人,往往不要臉。」這句話,很多人不敢苟同,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敢於和別人翻臉,才會變得強勢,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不要臉的人,是令人討厭的人。

一個人,堅持自己的善良,不算計別人,也不被別人算計,即便有人冤枉了自己,也不會妥協,不會改變自己的初衷。這樣的人,總是令人討厭,因為他不願意「同流合汙」。一個人,堅持自己的理想,即便有人阻擾,有人勸你放棄,也不去理會,但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理想,而你卻還在堅持,因此你也會被人「討厭」,覺得你太不可思議了。一個人,堅持追求喜歡的人,甚至為了喜歡的人,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離開了自己喜歡的城市,這樣的舉動,也會讓人覺得「不可理喻」。

被人討厭是需要勇氣的,更需要「明斷是非」。如果是非不分,甚至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情,那麼你被人討厭,其實是在「固執己見」,是在變成「罪惡的人」。聰明的人,被人討厭,是建立在「道德、善良、執著」的基礎之上,是「獨自發光」的。

真正聰明的人,很低調、沉默、大度、簡單、自由……有這些特點的人,也是令人討厭的人,因為他不勢力,不依靠別人,不和別人成為一路人。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別慢慢消失在人海……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字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會「裝傻」
    生活中,常有人喜歡賣弄聰明、炫耀自己,感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那個人,最終,這樣的人註定只會害人害己。聰明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名垂青史,用不當遺恨終生,歷史上的楊修,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最好例子。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看起來有些笨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裝傻」。事實上,裝傻並不是真的傻,而是聰明的另外一種表現方式。懂得裝傻的人,看上去總是吃虧,實則吃虧是福;看上去糊裡糊塗,實則難得糊塗;看上去單純簡單,實則心裡有譜。人生一世,有時候最高的智慧恰恰在於顯得一無所知。
  • 真正厲害的,往往是那些「沉默寡言」的人
    真正厲害的,往往是那些「沉默寡言」的人生活中的你,是習慣用言語去表達自己的人,還是習慣用沉默去面對一切的人?在我們的身邊,也常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喋喋不休,遇到問題時喜歡去爭執,去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
  • 為人處世,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具備四種「心計」,懂得趨利避害!
    具體而言,為人處世,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具備以下四種「心計」,懂得趨利避害;具備這四種「心計」,福報不請自來,人生會越來越順。「心計」一、少一些執著,多一些放下在做事時,執著或許算是一個優點,但為人處世,執著卻容易蒙蔽你的雙眼,讓你無法看到更長遠的未來。
  • 真正奸詐的人,往往很「狡猾」
    奸詐的人,虛偽又狡詐,令人厭惡。 人在社會上混,如何辨別奸詐的人呢?遇到奸詐的人,應該如何巧妙地避開呢?應該根據當時的情形和對方的特點來選擇避開的方式。 真正奸詐的人,往往很「狡猾」,善於迷惑別人。俗話說:「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不過問他人兩件事,福運相伴
    俗話說,」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這裡就是說很多人的語言行為,往往可以毀掉一個的名聲,所以嘴巴有時真的很重要,禍從口出就是這個道理,獲得一個人的好感和信任,需要長期的積累,而毀掉一個人的好感和信任,往往一句不走心的話,一個不該問的問題,從你嘴巴說出來,卻導致你失去了一個朋友。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不合群
    知乎上,有個問題,那些不合群的人都怎麼樣了?其中有這麼一個高贊回答:「不合群的人,都活成了最真實的自己。」生活中,很多人總會害怕被孤立,因此他們想方設法的去融入更多的圈子。然而,到最後卻發現,合群只是讓自己感受到了表面上的熱鬧,但是代價卻是,丟掉了自己的生活。其實,人生來註定是孤獨的,而且越長大越孤獨。
  • 看完《天道》才明白: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這2個方面很「厲害」
    看完《天道》才明白: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這2個方面很「厲害」。第一個方面:遇到爛人爛事,懂得不與他們糾纏生活中,一些爛人爛事是無法擺脫的,如果你太較真,這些爛人爛事將浪費你很多精力而沒有一個好心情。真正聰明的人,他們遇到爛事爛人往往會一笑而過,把精力和時間留個最值得投入的事情上。《天道》中歐陽雪芮小丹的閨蜜。當丁元英的扶貧神話需要她這個頭銜的時候,她二話不說拿出真金白銀投到王廟村。當格律詩公司被起訴後,葉曉明他們感覺公司要破產,為了自保提出要退股格律詩。歐陽什麼也沒有抱怨,直接把股份的錢退還給了三人。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聰明人很少隨便交朋友,是同樣聰明的人太少,抑或在他們看來,朋友寧缺毋濫。交朋友也講究「門當戶對」,這裡的「門當戶對」不僅是指智商、情商,還有資歷、信仰,這樣在日常的交流中才能條清理析。越聰明的人,朋友圈越精簡,越能控制有效人際交往的距離和範圍。一般來說,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因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自信,他們不需要耗費太多精力去社交,而摒棄這部分消耗,能讓他們特立獨行,保留更多的時間去獨立思考。在別人看來,這種人孤獨、自負,甚至偏執。但在懂他們的人眼裡,這未嘗不是聰明的表現。
  • 鬼谷子:真正聰明的人,會堤防有這4個特徵的人,不會與他們深交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謀聖,但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一些學說,非常具有實用性,尤其是鬼谷子的識人術,一直到今天也同樣實用,鬼谷子告訴我們,做人處事需要學會察言觀色,需要懂得謀略,而且需要變通,鬼谷子的識人術中,曾經說過,真正聰明的人,會堤防有這4個特徵的人,不會與他們深交,免得哪天遭到他的算計
  • 老人說: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不會過問這三件事,做到了好運自然來
    這世上,聰明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會讓大部分人看不出來他的聰明;這便是大智若愚;那些四處高談闊論的人,往往只有一些小聰明;當代作家亦舒也曾說「聰明人,無謂爭意氣」。所以,對於聰明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知道什麼不該說什麼不能問,當然,對於我們大家,知道那些不該說不該問,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所以有老人說: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不能小視;第一: 與自己無關的事,不問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事,八卦的心理每個人都會有,別人的家長裡短,都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甚至還有人專門去打聽別人家的事,然後四處傳播;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四不爭」,別等到中年才知道
    正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爭」,明代「陽明心學」創始人,心學大師王陽明認為,人生有「四不爭」,真正的聰明人才懂得。一、不爭口舌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在與人爭口舌上浪費時間,畢竟是非成敗轉頭空,公道自在人心。這個世界上有人喜歡你,就有人討厭你。為什麼要和不喜歡你的人浪費時間爭論他們誹謗你的話呢?
  • 人際交往,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這五個忌諱,不懂就容易吃大虧
    人際交往,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以下這五個忌諱,不會輕犯,你會嗎?不懂的話,就容易吃大虧,一起來了解下吧。人際交往,待人苛刻是自私自利的表現,像這樣的人,往往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對他人總是萬般挑剔,甚至是雞蛋裡挑骨頭。人際交往,一旦觸犯這個忌諱,待人太過苛刻,那麼,必然就是人人厭惡的下場,沒有人願意和你打交道。相反,待人寬容,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勉強別人去做,善於換位思考,才能給人方便,也方便自己。
  •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裝傻」
    01自作聰明和難得糊塗有一個詞叫「自作聰明」,就是說自以為自己很聰明,但是結局往往都不是太好,自己被自己的聰明給害了。還有一個詞叫「難得糊塗」,就是說有的時候,糊塗一點是好事,沒有必要活得太精明了,最後反倒會有福報。
  • 真正的聰明之人,很少去交朋友!
    朋友,需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真正的聰明之人,往往很少去交朋友.有的人朋友無數,有的人朋友只有一兩個,而我認為朋友不在乎多,而在於精。把心態放平,不要高估你在別人心裡的位置。世上多的是錦上添花,卻缺少雪中送炭。落難時,你渴望一雙支撐的雙手,卻見到一個離去的背影。真正的朋友只會在你最黑暗的時候,陪你一起等到天亮的人。...患難見真情,人只有在落魄的時候才能看清楚。
  • 別把孩子養成一個令人討厭的人
    你這樣做,會打攪到其他人,這樣會成為一個令人討厭的人。」 小子這時候好像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後來捧著爆米花進去後,規規矩矩地坐在那直至劇終。 為人父母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的孩子在餐廳裡,或者是高鐵、汽車、飛機這些公共的地方。總是會不小心打攪他人。或者被其他的熊孩子打攪。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喜歡獨處!(深度好文)
    懂得獨處的人,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喜歡獨處!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害怕獨處,他們認定獨處就等於孤獨,總覺得獨處就等於自己是一無可取的,就等於被人排斥在外。他們更喜歡喜歡和別人在一起,可結果呢?
  • 婚姻中,真正聰明的女人,往往都很「絕情」
    聰明的女人明白,在婚姻中,溫柔固然重要,可是「絕情」也很重要。有時候絕情,並不是將情分斬斷,而恰恰是因為想要讓婚姻繼續,所以,才狠下心來。真正聰明的女人,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如果因為貪圖眼前的一點溫柔,而不顧後果,這樣做的女人其實並不聰明。然而在看到丈夫處於不利位置時,能夠伸手拉上一把的女人;她們也許說話並不好聽,語氣也並不溫和,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壓迫感。
  • 有人說「往往不合群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你認同這句話嗎
    我知道,「聰明」是一個美好的詞語,是誇人常用的詞,但不要用來作為一種標準,特別是用來衡量人合不合群。這樣做會加重抑鬱症患者的病情,會助長那些宅男宅女脫離社會,脫離現實,對國家對社會不利。聰明的含義已經演化到泛化的程度了,它的含義不必贅述。但「不合群」並不是一件好事。
  • 張志誠:太聰明的人往往是最失敗的!
    此後,哲學家抑鬱成疾,臨死前,他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只留下了一段對人生的批註——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哲學家死之前終於明白,聰明的狐狸為什麼常常落不到好下場了,因為他們經常「聰明反被聰明誤」。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有八種做事「心計」,一旦具備,定能事半功倍
    一般來說,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有以下八種做事「心計」,一旦具備,定能事半功倍;越是聰明的人,做事越有這八種「心計」,你有幾種?「心計」一、理性地處理問題。不管是做什麼事情,在過程之中,都難免會遇到問題,要想處理好問題,就要權衡利弊得失。在權衡的過程中,則要理性地分析和處理問題。只有理智壓過了情緒,才有可能產生高效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