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今年NBA停擺的時候,卡特才打完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一天遲早會到來,但是當賽場上真的完全看不到四大分衛的時候,內心還是有一些難以言喻的情愫,那代表著屬於我們的青春也隨著落幕,接下來的日子,已經到了要為許多人為活的年紀,要扛起一個家庭的責任,要扮演一個頂梁柱的角色。當然四大分衛的精神,還是會一直勵志著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有勇氣去跨越。
卡特的職業生涯真的很長,他打了足足有22年的時間,累計的總出場數,也已經進入歷史前三名。相比之下,四大分衛裡的麥迪和艾弗森,卻是早早退役。艾弗森已經退役了有10年,麥迪退役了7年,要知道卡特還是麥迪的表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卡特的球隊地位不如其他3人
艾弗森出道時就是天之驕子,他是狀元秀的身份,新秀賽季就敢對彪喬丹,很快就奠定了自己球隊老大以及費城英雄的形象。他在費城效力的前10年,都是球隊唯一的核心。麥迪和科比雖然都是打替補出身,但很快就上演了逆襲,完成了菜鳥到巨星這種大幅度的轉變。當他們年輕的時候,每年都能入選全明星首發,拿得分王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對於卡特來講,從來都沒有達到其他3人的高度,只有在21世紀初的那幾年,卡特的表現才稱得上是全明星首發級別,可是猛龍隊的成績不過爾爾。被猛龍隊交易走之後,不管在籃網還是魔術,他都已經不再是當家球星,甚至競爭不過德文-哈裡斯,再往後算的球隊,卡特甚至已經打不上首發了。麥迪和艾弗森雖然生涯末期都是顛沛流離,但是當球隊老大的時間,還是要比卡特長上許多,科比就不用多說了,進入21世紀之後,他一直都是湖人的核心。
球隊地位的不同,也就代表著責任的不同。球隊老大勢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數據上來證明。在生涯場均使用率上,卡特是26.3%,遠遠不如艾弗森科比的31.8%和麥迪的33.5%。場均出場時間上,卡特是30.1分鐘,麥迪是32.7分鐘,科比是36.1%,艾弗森則是令人咋舌的41.1分鐘。所以同樣打一場比賽,卡特的身體消耗是最少的。
卡特從未受過影響職業生涯的大傷
實際上艾弗森也沒受過大傷,但他小傷不斷,身高不足而且是速度型的後衛,非常依賴身體,30歲以後,我們能夠看到艾弗森的每一次得分都變得很吃力,都說人老先老腿,速度型後衛年齡一到就沒有了神奇的能力。麥迪患有脊椎側彎問題,還為了球隊打封閉去競爭季後賽,那一次手術之後,麥迪就已經退出巨星的行列了。而科比,為球隊拼到跟腱斷裂的鏡頭,依然歷歷在目。卡特在我們的印象裡是扣籃王,是飛天流的代表人物,但其實他的技術同樣細膩,尤其很喜歡投三分球,突破的次數,同樣是四大分衛裡最少的。
卡特欣然接受角色的轉變
從猛龍時期的當家球星,到籃網時期的二當家,再到生涯後期的替補,從未聽過卡特有任何不滿或者怨言。他打替補的場次是四大分衛當中最多的,而且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效力於國王,老鷹這樣的爛隊,可以看得出,卡特是真的熱愛籃球,他是真的在享受比賽。
麥迪雖然後期也經常打替補,但他的打法一直都是沒變的,需要有球在手才能發揮。而球隊一般不會賦予一個拿底薪的老將這麼多球權。艾弗森則是心高氣傲,永遠的羈傲不遜,他是容忍不了自己只是一個替補球員的,所以才打14年就突然退役。
3大原因促使卡特在聯盟效力了長達22年時間,一直到43歲才正式退役,而他也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紀錄:NBA歷史上,唯一一位,職業生涯橫跨3個年代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