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敵為友?華為5G迎來新轉機,美國專家:怎麼又是中國?

2020-12-22 蘭觀寰宇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家的經濟得到提升,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眾所周知,華為是我國的科技巨頭,受到了全球的關注,而華為近幾年的發展持續受到了美國的「打壓」,但華為發展仍然勢如破竹。而如今華為似乎與瑞典化敵為友,迎來新的轉機,美國專家更是直言道:怎麼又是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前段時間,除了美國持續「打壓」華為以外,一向「中立」的瑞典也開始了排斥,表示未來核心通信技術將不考慮華為和中興設備,除了美國的施壓以外,瑞典更多考慮的是本土企業愛立信的利益,著實讓華為感到無可奈何。

但愛立信的CEO卻表示,這是瑞典擅自做出的決定,這一決定並不符合市場自由和開放的原則,所以是個並不算好的決定。並且在過去一段時間,都有與華為展開密切的5G合作,並沒有出現排斥華為設備的情況。

突然間的化敵為友,讓許多國人可謂是都是一臉懵圈,華為這次在國外市場也是迎來了巨大的轉機。所以美國專家才會驚訝道:怎麼又是中國?畢竟中國在近幾十年間,實在是創造了太多的奇蹟,令許多國家都震撼不已。

不得不說,如今中國的華為企業已經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與支持,這也離不開華夏子孫的共同努力。對於這件事情,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和見解,與感興趣的讀者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化敵為友這件事情吧!

相關焦點

  • 華為迎來重大轉機,美專家:搞垮華為也沒用
    華為自從被美國盯上後,日子是真的很不好過。不僅被很多國家禁用,現在就連華為旗下的榮耀都賣了。不過,華為一直都沒有屈服,最近就迎來了重大轉機,短短1天傳來2個好消息,而美國方面的專家表示就算搞垮華為也沒用,因為一個華為倒下了,中國還會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企業。
  • 美國雖已踩剎車,但華為已迎來新轉機
    幾年來,中國在很多領域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經濟上,我們也做到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科技方面,我國北鬥導航成功組網、嫦娥五號也在返程,甚至還有國際空間站,正是因為這些成績,也讓我們的地位得到了再次提升。
  • 一天之內華為收到2個好消息!美專家提醒美國:針對華為沒有用
    ,使得華為的手機業務大受打擊,不過,近日華為卻在一天之內收到了2個好消息,美國專家提醒政府,針對華為沒有用。 華為迎來好消息 中國的高科技企業華為公司雖然遭到了美國的制裁,但並沒有從此一蹶不振,而是不斷尋找新的出路
  • 專家:拜登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轉機|唐納·川普|美國總統_網易...
    ,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徹底改變對華遏制的戰略。  美國各州15日的投票結果顯示,喬?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拜登在隨後的講話中承諾將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並呼籲抗擊新冠大流行和組織一攬子經濟支持措施。他說:「照搬上一任總統的政策是執政大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寄希望於總統的更迭來改變國家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在川普任內,中美之間的對抗已經非常厲害。物極必反,這反倒可能會給拜登帶來一些反思,給中美雙方帶來一些機會。
  • 美國國會「大出血」,死盯華為
    今年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除了看到中國的抗疫情壯舉以外,還有就是搶先全球一步出現的華為5g技術。而如今領先全球的華為5g受到了世界很多國家的青睞,但是唯獨只有美國正在想盡辦法抵制中國的華為5g基站建設。 最近在川普任期的最後20多天,又出強硬手段,看來美國這次是死盯華為。
  • 美國為什麼打壓華為 美國為什麼禁華為 美國為什麼制止華為
    華為的實力眾所皆知它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商廠,而是一個科技公司。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的關聯它的科技,不僅是我們國外也很多企業的市場運行生產和讓日常生活都離不開華為的科技和各種產品。據統計,在2018年的時候,華為申請專利5405項,居世界首位,華為成為了全球擁有5G專利最多的一個企業。
  • 華為和小米化敵為友,共抗美國禁令
    華為手偏向於商務人群,個人不太喜歡其造型小米主打手機,還涉及電視、智能家居類,風格偏年輕化這兩家中國的手機大佬,一直出了競爭狀態。華為的近況,很艱難自從去年5月,美國開始「拉黑」華為以後,華為的主題就一直是"生存"。
  • 華為中興出局帶來的後果,張召忠果然沒說錯!
    其實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早就從2007年就已經開始了,2007年華為的名聲還沒有如今這麼大,美國方面卻因為華為手機沒有使用美國晶片就將驅逐出了市場,而後華為奮發圖強,憑藉著麒麟9000以及在5g領域之內的成績,在全球領域開始熠熠生輝。
  • 華為轉機出現?282家美企聯手力挺華為,這次川普也無可奈
    比如高通就曾表示過,如果不能向華為出貨,將損失80億美元。在美國公司中,偉創力、博通、高通、美光科技、英特爾等等都是華為的供應商,合作企業。在沒有受到晶片規則影響之前,2018年偉創力從華為賺取了24.3億元。其餘公司與華為的交易都是以億作為單位。
  • 華為公司推出5G網絡通訊!遭到各個公司排斥?
    華為的商業敵手 九月十五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禁令已經生效,在過去的幾個月裡,AMD、Intel、高通等公司已經允許向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貨源,但不代表5G晶片包含其中,所以華為第五代移動通訊的訂單從今年的二月份之後就沒有在創新,而華為的商業敵手諾基亞和愛立信增進形式比較明顯
  • 美帝打壓喪心病狂,華為這次非同尋常
    刀刀致命,步步驚心,美帝這次就是看到一年制裁華為只受了輕傷,發了狠要致華為於死地,看來前幾天說允許華為參與5g設計就是一個假新聞。 為了達到目的,美國還威脅英國敢用華為就要撤軍。
  • 瑞士專家預言:中國這項科技自研成功,美國無法制裁北美迎來變革
    我國的科技發展已經逐漸佔據先機了,中國很多項科技都已經站在了世界頂端。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走向了世界,中國再也不是之前那個純靠其他國家的技術的科技弱國了,老實說,中國科技一路發展過來,經歷了多少的白眼,西方國家從始至終都是對中國比較敵視的,並且也時常技術封鎖中國。
  • 出現轉機!英國宣布決定後,瑞士運營商公開表態,華為要樂了
    文案:燁華編輯:俊熙華為作為通訊行業的巨頭,因為自身發展過快,掌握了5G核心技術被美國所嫉恨。為了能夠遏制華為發展,美國不遺餘力在拉攏多個盟友對華為進行制裁,讓華為被排除在很多西方國家的5G項目建設中。在美國巨大的影響力之下,確實給華為造成了一些麻煩。英國徹底禁止華為英國對華為的態度一直都是模稜兩可,此前英國首相對外表示,不會禁止華為參與英國的5G網絡建設中來。
  • 德國新法規意味著什麼:是在阻止華為在德擴展5G?還是有條件對華為...
    該法究竟對華為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各家媒體給出不同的解讀。德國《時代周報》稱,新要求「可能阻止華為在德國擴展5G」,華為被認為「有安全隱患」,專家們擔心這家中國公司「會進行間諜或破壞活動」。路透社援引德國政界的評估說,至少在關鍵網絡組件方面,華為「將難以證明其可信度」。但也有媒體認為,該法律是「有條件放行華為」。
  • 荷蘭媒體:為何美國瘋狂針對華為5G技術,卻從來不敢動中國北鬥?
    以前中國很多科技都還是依賴於國外的技術,但是現在中國已經在多個科技領域上面成為了世界一流,很多發達國家都驚詫於中國科技的發展速度,甚至連國內很多國民都有點恍惚,原來中國已經這麼強大了。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會感覺到一些夢幻,不知不覺當中我們國家就已經發展的這麼強大了。
  • 前腳制裁華為、後腳求5G合作,美國商務部想幹嘛?
    不過,由於美國政府和國會出臺了一系列對中國企業和機構的技術封鎖政策,因而美國企業在標準化組織中也會主動避免與名單上的中國企業打交道。美國商務部放開企業在5G領域與華為合作,新規意味著什麼?先說結論:美國在5G上向華為低頭了,但與實體清單無關。
  • 突發:以色列將禁止中國技術參與5G建設,華為依然位列榜首!
    根據路透社一則新聞報導,一名美國官員當地時間8月14日透露,以色列和美國即將達成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以色列將承諾在其下一代5G移動通信網絡中不使用中國技術。長期以來,在國內尤其是網絡上有一種錯覺,感覺以色列是一個對華特別友好的國家,以至於幾年前網絡上流傳著很多中國曾經幫助收留猶太人,以色列後來怎麼幫助中國發展工業,尤其是軍工產業的故事。
  • 美國電信巨頭突然出手,華為5G始料不及,一切如此快
    美國電信巨頭突然出手,華為5G始料不及,一切如此快!眾所周知,自從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起來以後,網絡就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東西之一了,如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5G網絡時代也馬上就要到來了,現在世界各國都在不斷的加大5G網絡的部署和建設,5G時代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整個科技領域也將會迎來大洗牌,所以大家誰也不想在5G網絡時代掉隊!
  • 5g概念股龍頭 2020年5g板塊股票一覽
    目前隨著5g的發展,5g的產品已經不斷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5g概念股是值得關注的,那麼5g概念股龍頭有哪些呢?5g概念股如何 5g概念是在3G、4G之後的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概念股很多,比如說烽火通信、光迅科技、超訊通信、科信技術等。
  • 中國移動研究院聯合華為等產業夥伴發布《5G VoNR+白皮書》
    [中國,廣州,2020年11月26日] 近日,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廣州召開。在本次大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聯合華為等產業夥伴共同發布了《5G VoNR+白皮書》,呼籲產業鏈各方共同推動產業成熟,豐富5G VoNR+創新網絡生態。  5G時代,實時通信仍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