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這三部,咋好意思說喜歡香港警匪片?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2020-12-24 最愛酷電影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在影視作品上需要給大眾樹立正確的三觀,警匪片越來越火,在劇中這些有血有肉的英雄,告訴企圖給人民帶來不好影響的罪人們,出來混遲早要還。

一、《無間道》第一部最為經典,在香港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在它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香港電影持續低迷,雖然製作了許多同類型的作品,但故事情節簡單、粗糙。正是這些作品在此開啟了香港警匪片的大門。導演劉偉強,很好將畫面的構圖、色調與作品主旋律融為一體,更加強了故事情節的緊迫感。最讓人難忘的片段就是這段天台攤牌戲,演員表情動作、拍攝老師的鏡頭運動、後期的背景音樂和畫面調色,一黑一白,亦正亦邪,將影片推向高潮。兩個臥底之間的人物衝突、戲劇衝突、以及人物性格通過這場天台戲很好地展現出來,有一種立馬提高電影檔次的感覺。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來自兩個不同立場的臥底劉建明(劉德華飾)和陳永仁(梁朝偉飾),在不同的命運安排下,劉建明被黑幫老大韓琛(曾志偉飾)派到警校學習,成為警察中間的臥底;陳永仁在警局的安排下,進黑幫成為韓琛眼前的紅人。在一次毒品走私販賣消息洩露以後,兩個人的身份都暴露在對方面前,開始一正一邪之間的較量。在這裡,最後死掉的人是陳永仁,贏的人是壞人劉建明。不死並不是上天在庇佑劉建明,而是,對他的詛咒,讓他永遠不能活在他渴望而不可及的光明之中,在黑暗之中備受折磨,這樣的結局照應了開始時影片中說的,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

雖然是對香港的政治陰謀,但並不影響觀眾視覺享受,開篇從大樓的頂端向地面垂直方向90度俯拍,無人機從高空環境到犯罪現場一鏡到底,影片顛覆了觀眾的想像,小成本大製作。劇本、導演、剪輯、配樂以及眾多演員細節上做得非常到位,演員都在突破自己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反派人物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是香港影片中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同時,也有人覺得《寒戰》用力過猛,戲劇衝突靠吵架,將懸疑作為賣點,讓觀眾一知半解,極其燒腦,甚至覺得不及《竊聽風雲》。影片獲得了2013年的香港金像獎等獎項,用實績證明了作品的實力。

三、《竊聽風雲》借用高科技手段偵查,有違現實,從外在形式看,確實鮮為少見,是個稀有品種。電影以金融罪案調查為主線,劉青雲、古天樂、吳彥祖在該片中扮演犯罪情報組竊聽組成員。他們行動的主要目的就是抓住操縱股價的不法行為,蠶食股民血汗錢的幕後黑手,將其繩之以法。但沒想到,一次意外的情報,竟然讓三名正派的警員心存變態。他們認為只是一種小小的貪念,不會被揭發,也不會影響任何人,萬萬沒有想到這一點,卻招致了殺身之禍,結果三人一路錯到底,抱憾終生。

影片利用平行剪輯手法處理人物間的組合關係,儘可能地打破不同的時空場景,交代人物的內心活動和互動。麥兆輝和莊文強改變了雙主角的傳統做法,推出一個更加保險、更加有吸引力的三人組合,劉青雲、古天樂、吳彥祖。

三個男人在人物關係上沒有那麼複雜,都是利用警察的化身描繪人心的險惡,並且他們在影片中的表演,讓整個作品更吸引觀眾的眼球。這部電影沒有華麗的動作和槍戰場面,不過生活幽默倒是不少。用麥莊自己的話說,《竊聽風雲》並非要拍快剪快求快,它的人物故事需要慢慢地斟酌體會。

相關焦點

  • 17部TVB經典香港警匪片,全都看過證明你老了!
    香港警匪片一直受人追捧,尤其是14年播出的《使徒行者》,簡直風靡整個盆友圈了!今天,就給大家安利下歷年來特別經典的香港警匪片~看過皇家檔案系列警匪劇的人現在應該都是爸爸媽媽了,這部劇於1989年上映,許多80後第一次接觸香港警匪劇應該就是從這部開始的吧。
  • 17部TVB經典香港警匪片!全都看過證明你真的不小了……
    看過皇家檔案系列警匪劇的人現在應該都是爸爸媽媽了,這部劇於1989年上映,許多80後第一次接觸香港警匪劇應該就是從這部開始的吧。       要說刑事偵緝檔案是80後們的集體回憶,那麼陀槍師姐就是90後們對港產警匪片的集體回憶了,小時候放學回家就開電視追著看,作業都不想寫也要看這個劇,還勵志長大也去當女警呢~。
  •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民進黨的報應已經來了
    作者:崔小杏子相信看過香港電影《無間道2》的應該對裡面的一句臺詞印象深刻,那就是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從「臺獨」政客的身上仿佛印證了這句臺詞,做過的錯事目前沒有受到懲罰,但其實早晚都是要還的。「臺獨」政客丁怡銘還拉上牛肉店店家的聲譽證明「美牛無害健康」,使得牛肉店的銷售一落千丈,之後店家不得不採取行動拿出檢驗報告來證明自己的牛肉。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丁怡銘也為自己的話付出了代價,最終辭職收場。
  • 川普我勸你善良,「因為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川普我勸你善良,「因為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川普又一次的批評世界組織「以中國為中心」,甚至威脅說會停止繳納會費。如此沒臉沒皮的一個人,可以說是美國的營養極好,才能夠養育出,這樣一個臉皮比城牆還厚的人,當真是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然而世界衛生組織卻直截了當的回應說:「新病毒,不會因為誰的政治需要,對誰手下留情?川普這樣做只會讓病毒在國家之中肆虐,希望他能夠明白政治,並不能夠治療這種病毒。」
  • 一副撲克牌,玩轉52部香港黑幫警匪片
    @院影電 老師所選的52部電影,部部都是耳熟能詳的港片經典,每一張牌對應一部電影。眾所周知,香港黑幫警匪片是香港電影的一支大軍!這副撲克牌,便包含了相關的各種類型片:火爆警匪片、喜劇黑幫片、雙雄警匪片、傳記黑幫片、警匪動作片、監獄警匪片……想知道這副牌裡具體有些什麼影片嗎?不妨先來玩一把看影人猜電影遊戲吧!一起熱熱身!
  • 90後都追過哪些香港刑偵劇?這6部經典警匪片應該都看過!
    香港的影視行業在我國發展得算得上是比較早的了,早年時他們不但出現了大批有實力有顏值的藝人,而且也拍攝出了大量大放異彩的影視劇。在眾多香港題材劇中,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還是他們的警匪片和刑偵劇,看著總是感覺很帶勁。那麼本期我們就來說說90後都大概追過哪些香港經典的刑偵劇吧~
  • 香港阿sir開微博,評論全是港劇回憶!這9部警匪片都是經典!
    @香港警察還發布了一部「宣傳片」這畫面、這製作、這劇情安排確定我們不是在看TVB劇集?今天,小編就安利下經典的香港警匪片全都看過證明你真的不小了……這部劇應該是許多80後的回憶了。1995年第一部刑事偵緝檔案開播,讓許多內陸人從港劇開始了解香港。
  • 香港國際電影節熱鬧開幕 三部警匪片爭搶頭條
  • 電影推薦:盤點香港十大警匪片,部部經典
    在上世紀把九十年代,香港可以說是世界著名電影產地之一,日產量超過一部,碟片銷往世界各地,無二君小時候也曾看過不少盜版光碟。警匪片和黑幫片是那個時代的標誌。然而,產量眾多的電影之中,電影質量參差不齊,在海量的警匪片中,總有那麼幾部讓人記憶猶新,如今回憶,滿滿都是經典。
  • 警匪片沒完沒了?香港電影背後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文|令狐伯光2019年香港電影大片,年初的《反貪風暴4》,6月《追龍2》7月《掃毒2》,8月還有《使徒行者2》。香港電影仿佛只剩下了警匪片,香港文化產業類型上的扎堆,這很容易看出香港電影面臨的危機是什麼。
  • 香港影片:香港警匪片的巔峰崛起與沒落
    進入90年代,香港警匪片呈現出低迷的狀態。雖然《警察故事》也有續作推出,更有一代反派曾江的活躍表現和當下香港警匪片一哥劉青雲嶄露頭角,但難掩頹勢。再加上喜劇片的異軍突起,更是在喜劇之王周星馳和殭屍道長林正英的夾擊下節節敗退。這一時期的香港警匪片無論從拍攝手法到情節表現上都給人一種沒吃飽飯的感覺,觀眾看完後感覺不疼不癢,更毫無記憶點可言。
  • 《我在北京等你》精彩,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徐天盛夏的堅持是對的
    《我在北京等你》精彩,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徐天盛夏的堅持是對的。文/巖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這也可以理解,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得不和很多事情妥協,這些事情曾經是他們不齒的,甚至是他們所憎恨的,但他們還是選擇了包容和接受,因為他們不想失去高高在上的一切。有了平臺就有了資源,有了資源才會有機會成功。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努力,有時候努力還不夠,還需要有人捧你。
  • 數據說|香港警匪片的常青之道
    1991年—2018年香港警匪片歷年票房總數及最高票房數據圖通過調查1991年到2018年間香港警匪片的票房數據,我們發現,香港警匪片的票房在近三十年間經歷著劇烈變化。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它快速發展,在電影院還不如今天這般隨處可見的九十年代,千萬票房已經足以讓香港警匪片成為同時期電影類型中的佼佼者。
  • 國內四部高水準的警匪片,每部都有大反轉,最後一部簡直太燒腦
    國內四部高水準的警匪片,每部都有大反轉,最後一部簡直太燒腦警匪片一直是廣大觀眾們喜愛的系列,劇情的緊張刺激,節奏的轉換,演員們的演技對決,無不令人心潮澎湃,今天就帶大家盤點四部高水準的警匪片,你若都看過,那就太賺了,國內四部高水準的警匪片,每部都有大反轉,最後一部簡直太燒腦。
  • 香港警匪片為什麼越來越不賣座了?
    即使有著王千源、吳彥祖兩大影帝撐場,以及英皇的金字招牌,依舊沒能讓這部電影大火。自《無間道》之後,再難有引發觀影熱潮的警匪片。香港警匪片,越來越不賣座。然而,警匪片已經成為港劇碩果僅存的獨木了。部部經典,部部座無虛席。這是成龍繼《蛇形刁手》《醉拳》之後的立名之作,他保持了一貫的喜劇元素,將功夫片和警匪片近乎完美的結合。
  • 香港警匪片票房為什麼越來越低了?
    即使有著王千源、吳彥祖兩大影帝撐場,以及英皇的金字招牌,依舊沒能讓這部電影大火。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都有著差不多這樣的感受:影片不錯,王千源和吳彥祖拳拳到肉的對打非常帶感,臺詞也頗有嚼勁,即使劇情上因為閹割(大狗和張隼翻臉後突然和好,未給予解釋)造成些許邏輯紕漏,也不影響《除暴》的口碑。它的不賣座和寂寞,英皇應該早有預料的。
  •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你現在要冷靜下來。9. He's been following me everywhere.我到哪他都跟著。10. I’m happy for you.我替你高興。11. None of it matters anymore.現在這一切都不重要了。12.
  • 《掃毒2》:艱難前行的香港警匪片 | 名家
    要知道,不管是劉德華,還是作為編劇和導演邱禮濤,這兩位都是1961年生人,今年都已經快要六十歲了。再過幾年,我們還有《掃毒2》這樣的香港警匪片可看嗎?人才凋零,這還只是香港警匪片的困境之一。創作方面,以往的常規敘事套路已日漸消解,如今的香港警匪片少了熱血、少了激情,市場受眾也越來越少。近幾年即便是質量最上乘的香港警匪片,也僅憑誠意和創意在勉強維繫,境況相當慘澹。
  • 《拆彈專家2》2020年看過最燃的電影,近十年香港警匪片的天花板
    至於口碑方向,也是達到了觀眾和眾多大神的集體認可,甚至有人說,這絕對2020年看過最燃的電影,近10年香港警匪片的天花板。其實很簡單嘛,警匪片是一種武俠片,現代的武俠片,為什麼是現在要現代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江湖,警匪片就是現代的江湖。警匪片戲劇衝突簡單,人物黑白分明,動作場面刺激,能夠很容易地讓觀者獲得快感,其中很多元素都能揉進去。就也是港片的和香港導演最為擅長的拍攝手法。
  • 《機動部隊PTU》:黑色幽默的警匪片,出來混儘早是要還的
    這比撥槍和開槍嚴重千倍,2003年,一部關於尋槍的警匪片《機動部隊》橫空出世,在杜琪峯的打造之下,呈現出黑色幽默的戲劇性。本片從2000年末開始投入拍攝,斷斷續續的拍攝了2年左右。是杜琪峯與長期合作夥伴作家遊乃海和攝影指導鄭兆強的再一次合作,他們三人曾經打造的《槍火》一直被認為是香港警匪片的代表作,這部作品同樣不亞於《槍火》,取得了不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