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的話:
轉眼22年過去了,《碟中諜》系列從1996年問世以來,已經拍到了第6部。估計阿湯哥也沒想到,這部作品竟陪自己走過了如此漫長的人生歲月,成為好萊塢最受歡迎的系列作品之一。
看阿湯哥以拼命三郎的精神挑戰極限,在密集緊張的快節奏劇情中過足「不可能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的癮,成了每屆觀眾最大的期待。
在《碟中諜6:全面瓦解》中,56歲的阿湯哥依然身手敏捷,扒直升機、高樓跑酷、高空跳傘、開著極速摩託穿越巴黎鬧市,甚至直接開起了直升機……
20年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連一向嚴謹的《紐約時報》,也半帶認真地說湯姆是好萊塢的『最後一個動作片英雄』。」
而這次《碟中諜6》上映,「令美國媒體嘆為觀止的,不是它的特技、動作和奇觀;而是56歲的克魯斯的不老之謎。」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原標題:《56歲的湯姆·克魯斯,讓人想到35歲的成龍》)
據報導,《碟中諜6:全面瓦解》的製作費高達一億八千萬美元。但這又有什麼了不起,說穿了,它不過是一件昂貴的玩具,讓長不大的男人瞠目結舌和愛不釋手。電影裡的中央情報局局長說,職業特工隊的隊員是一班戴著橡膠人皮面具玩「不給糖就搗亂」的成年人。這是一半自嘲,一半自白。
這就是動作片「暴力美學」背後的真相。不管是好萊塢的昆汀·塔倫蒂諾、日本的北野武,還是香港的吳宇森,都是以「玩他們的心愛玩具」的方式拍電影,對汽車、槍械、武器、爆炸、燃燒、打鬥和破壞,有一種心理學家稱為「固戀」的著迷。他們的方法和美學可以此總結——行動迅速,遇佛殺佛,這恰恰也是由一個大男孩創辦的臉書的座右銘。
以國人熟悉的吳宇森為例,他的兩集《赤壁》拍不出歷史的浩瀚和戰爭的荒謬,卻在「火燒連環船」一幕拍出了小孩子玩火的樂不可支。至於被過譽為天才的塔倫蒂諾,作品反覆出現的主題是「男人扮硬漢」。難怪這些人的共同偶像是「緊張大師」希區柯克,一個嚴厲、不苟言笑和成就超凡的權威形象和學習榜樣。
被一眾動作片導演奉為共同偶像的「緊張大師」希區柯克。
《碟中諜6:全面瓦解》的一大賣點,是主角湯姆·克魯斯不用替身,親自上陣做出種種高難度的危險動作。本來,電影的本質是「信假為真」而非「實牙實齒」;但自默片時代的哈羅德·勞埃德到成龍到湯姆·克魯斯,膽大、蠻勇成為動作片王者必備的條件,被當成一種「體能上的演技」。以動作的難度、真實性和危險性而言,吹噓克魯斯不用替身其實難以置信。然而在這個以訛傳訛、真假難分的所謂「後真相」年代,易上當的媒體往往將宣傳噱頭當成確定的事實。難怪連一向嚴謹的《紐約時報》,也半帶認真地說湯姆是好萊塢的「最後一個動作片英雄」。
幸而《碟中諜6:全面瓦解》和克魯斯都沒有擺出唯我獨尊、君臨天下的姿態,更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幽自己一默。更令人驚喜的,是影片的女性角色不失嫵媚而又足智多謀。有位居要職,有身手不凡,有智珠在握,其多樣性可說在這系列前所未見。
《碟中諜6:全面瓦解》中的女角有的位居要職,有的身手不凡,有的智珠在握,令人驚喜。
22年前,第一部《碟中諜》的兩個女性角色,一個是法國美女艾曼紐·貝阿飾演的紅顏禍水,幾乎累死湯姆·克魯斯,最後命喪於邪惡丈夫的槍下;另一個是英國名演員瓦妮莎·雷德格瑞夫飾演的大反派。還有克尼斯汀·史葛特·託馬斯飾演的女隊員,開場不久就被擊斃。
《碟中諜1》
反觀《碟中諜6:全面瓦解》,有運籌帷幄、在最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決定的中央情報局女局長,有殺敵如探囊取物的英國女特工,以及左右逢源、將職業特工隊玩弄於股掌的「白寡婦」,全部形象鮮明,個性立體,其亦正亦邪的複雜性遠勝片中的男性角色。
不再重男輕女,在政治上當然正確,更重要的是合乎經濟利益,首套以女性做主角的超級英雄片《神奇女俠》全球賣座就是明證。由此可見,好萊塢的文化霸權跟它的適應和學習能力大有關係。
由32年前的《壯志凌雲》開始,湯姆·克魯斯已經是好萊塢最具叫座力的演員之一。到今日,他仍然是票房的保證——最新的一部《碟中諜·全面瓦解》上映後首個周末的全球票房高達1億5千萬美金,還未包括到本月底才上映此片的內地市場。
出生於1954年的約翰•屈伏塔,與成龍同齡,比湯姆•克魯斯大8歲。
然而作為演員也好,明星也好,克魯斯從來沒有界定一個時代和賦予其意義的能力。比方說,詹姆斯·迪恩是20世紀50年代被忽略、被誤解的年輕人象徵;傑克·尼科爾森代表1960年代的反叛和反建制;約翰·屈伏塔將1970年代末期美國人的自戀和醉生夢死具體表現出來。
克魯斯不屬於這個重要演員大聯盟,但這個情況在今天似乎有所改變。《全面瓦解》令美國媒體嘆為觀止的,不是它的特技、動作和奇觀;而是56歲的克魯斯的不老之謎。《紐約時報》《紐約客》和《華盛頓郵報》這些通常頭腦冷靜的媒體提到克魯斯的演出,不約而同地用上「歲月不留痕」和「永遠年輕」這些誇張字眼。
在《碟中諜6》中飾演反派的亨利•卡維爾。
媒體的亢奮並非無因,這個「長命百二歲」的年代需要一個生招牌、一位代言人和一張熟悉的公眾面孔;而克魯斯就是最佳人選。片中的大反派亨利·卡維爾只有35歲,克魯斯不但沒有被他比下去,反而更富青春活力和朝氣蓬勃。他不停的「追趕跑跳碰」令人想到33年前的港產片《警察故事》,當時處於顛峰狀態的成龍只有33歲。從湯姆的身上,觀眾明白在這個長壽世紀,衰老科學已經進步到顛覆年齡的傳統意義——今天的60歲變成「新50」;50歲是「新40」。
《警察故事》
難怪湯姆片中的女伴和情人愈來愈年輕。電影裡,他的前妻是42歲的女演員米歇爾·莫娜漢,在最近兩集取代她飾演女特工的英國演員麗貝卡·弗格森只有34歲,而在這一集搶盡鏡頭、相信會在下一集佔戲更重的「白寡婦」凡妮莎·柯比更只有30歲。
(左)麗貝卡•弗格森;(右)凡妮莎·柯比
對一個真正的演員,「不老」可能是塞翁得馬,錯過變成醇酒和佳釀的機會。32年前,湯姆與61歲的保羅·紐曼合演《金錢本色》。此本對保羅·紐曼的意義重大,讓他重新演繹25前他在《江湖浪子》一片塑造的角色。保羅·紐曼以一個成熟男人的滄桑、疲憊和領悟賦予這個角色之前沒有的深度,為他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
點個讚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