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早年對陳潔如的感情很深,後來為了與宋美齡聯姻,不惜送陳潔如去了美國,他們的故事是怎樣的呢?
01 蜜月期
1919年夏,陳潔如和蔣介石相識,那年她僅15歲,而蔣介石大了她近20歲,那時她叫陳鳳。
當時正值放暑假,蔣介石和戴季陶隨孫中山上門拜訪。蔣介石一見到女學生打扮的陳鳳,忍不住墜入情網,眼見一再追求不成,便要切手指表明心意。陳鳳被他嚇壞了,但也深深地受到感動。
不久張靜江作媒並主持了他們的訂婚儀式。訂婚之後,蔣介石將自己一張照片送給陳鳳,並給陳起了「潔如」這個名字,說陳就像天使一般純潔無瑕,那年陳鳳17歲。
很快蔣陳二人在上海舉行了婚禮。婚禮上蔣介石送給陳潔如一部如明信片大小的柯達照相機,陳送給蔣一隻帶有金鍊的金質懷表。
他們的結婚請柬上印著蔣介石和陳本人的照片,陳潔如一直保留著,這是他們結過婚的證據。
當年蔣介石一直追隨孫中山,陳炯明反叛時,他協助孫中山反擊陳炯明,並安全地護送孫中山離開廣州返回上海。
蔣介石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大肆宣揚一番,並請孫中山作序,寫下《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一時聲名鵲起。
陳潔如和蔣介石婚後,有過一段時間的蜜月期,兩人如膠似漆、甜蜜無隙。
離開陳潔如的日子裡,蔣介石常給她寫信,滿是思念之情。重逢時兩人常常乘汽車出去兜風,或者去看戲。
那時蔣介石對陳潔如是滿意的,此階段的陳潔如是一個不諳世事、純潔天真的溫柔少女。
02 爭吵不休
1923年8月,蔣介石奉孫中山之命,去蘇聯參觀學習,兩人在上海碼頭依依惜別。4個月裡,蔣介石先後給陳潔如寫了七封信。回來後一下輪船,他便迫不及待地趕去見陳潔如。
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
歸自俄,抵滬埠,即往會潔如。
歡聚之後,蔣介石帶著蔣緯國母子回了溪口,為母親造墓去了。
孫中山打算創辦一所軍官學校,為培養軍隊指揮人才和北伐戰爭做準備,催蔣介石回來。
對於蔣介石在陳潔如和蔣緯國母親之間玩感情平衡的遊戲,陳潔如大鬧一場。蔣介石剛到廣州,接到了陳潔如的最後通牒,要和他分手。
蔣介石立刻慌了神,忙讓張靜江去打聽陳潔如的真實想法。
後來蔣介石用迂迴手段,如願以償地做了黃埔軍校的校長。
同時他和陳潔如達成一筆交易,讓陳以「校長夫人」名義同去廣州上任。於是一身戎裝筆挺的蔣介石和身著時髦襖裙的陳潔如,出現在軍校校長公署前,蔣介石情場官場兩得意。
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蔣介石成功地利用廖宗凱被刺一事,驅逐了擋在他前進道路上的國民黨元老級人物胡漢民、許崇智,又製造了中山艦事件,排擠了汪精衛,成為國民黨的一把手。
此時的蔣介石再也不是當年上海灘交易所的二三流角色,而身價倍增的校長夫人陳潔如,仍停留在從前的水準上,小家碧玉、爭風吃醋、撒嬌任性,經常為芝麻綠豆小事與蔣介石吵得一塌糊塗。
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
我為此碧玉,幾成病神經矣!
她不但不能成為蔣介石的賢內助,反而成為絆腳石,蔣介石在理智上有了與她分手的想法,但感情上處於又憎又愛的矛盾狀態,常常痛苦萬分。
對於陳潔如的真實想法與感受,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了大量的文字。
「近日不滿意於潔如,亦愛亦憎,情思繚亂。」「既不能舍之,又不肯諒之,大丈夫之於一女子,何情痴乃爾乎?」」昨夜又與潔如吵鬧,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而乃一至於此。」
那麼陳潔如同蔣介石究竟鬧什麼呢?
原來他倆婚後一直沒有生育。陳潔如眼見蔣緯國和母親到廣州,自然羨慕嫉妒恨,小女人脾氣一上來,就鬧騰著要與蔣介石分手。所以蔣介石把她接到廣州,以校長夫人的身份來到黃埔軍校。
但兩人沒有孩子,陳潔如不斷吵鬧地要抱養一個,搞得蔣介石几乎崩潰。
一次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去參觀廣州平民醫院,抱回一個女嬰。恰好陳潔如去玩,看到這個女嬰非常喜歡,抱在懷裡捨不得放下。何香凝知道他想要個孩子,就將女孩送給了她。
蔣介石知道後很高興,特意給女兒取名為「蓓蓓」,學名叫蔣瑤光,也叫陳瑤光。
陳潔如和蔣介石的感情非常深厚,但兩人見面時不是吵就是鬧,分手時不是想就是念。
陳潔如昏天暗地的鬧,蔣介石無可奈何。領養孩子後,陳潔如要送孩子回上海給母親照顧,兩人在碼頭分別時,蔣介石萬般不舍。
送陳潔如回來,蔣介石竟然茶飯不思,寫下日記。
「潔如返滬,終不放心。恨之而又愛之也,憎之而又惜之也。」
後來他又寫下了思念之情,摘幾句。
「近日思潔如,疼忿交並,留舍莫決。」「女子情漓,英雄心醉,何其痴也,何其痴也!」
那時的蔣介石已經認識到陳潔如這樣一個小家碧玉、天真幼稚、沒有任何手腕與心機,無論如何是做不了第一夫人的。兩人的感情難以割捨,又不能快刀斬亂麻。
蔣介石又給陳潔如寫了幾封信,但不是要和她分手,而是催她快點回來,陳潔如卻推三推四地說要等些時候再回來。
不久在廣州香港兩地氣氛非常緊張的節骨眼上,陳潔如從上海乘輪船,經香港回廣州。因為擔心她的安全問題,蔣介石大發脾氣。
他在日記中寫到:
「今日實發暴躁,聞潔如月底方到,心更著煩也。」「想起潔如前情,痛恨又起,幾乎暈厥矣。」
得知陳潔如安全到達的消息時,蔣介石歡天喜地地從黃埔親自去廣州接她回來。但兩人在一起不到三天,又像往常一樣吵鬧起來。
「娘希匹,這究竟過的什麼日子?哪裡還像個家庭,成何體統?」蔣介石氣急敗壞,又摔桌子又打板凳,陳潔如真是他的冤家。
可不見面時,他又焦躁不已。
03 騙陳赴美
1926年6月,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誓師北伐。
此時的陳潔如在他眼裡是什麼樣的呢?他寫道:
「潔如仍是一女孩,不知治家之道,無奈她何。」
這時蔣介石的心已經心儀宋美齡,與陳潔如分手只是時間問題。
1926年7月,蔣介石準備勸陳潔如出國讀書,已達到和宋美齡結婚的目的。他讓張靜江幫忙做思想工作,此時宋美齡已經佔據了他的整顆心。
1927年6月,蔣介石因為徐州兵敗,被李宗仁、白崇禧乘勢逼宮,只好灰頭土臉地宣布下野。
後來蔣介石讓盟兄張靜江充當說客,去說服陳家母女。張靜江以二哥的身份勸說陳潔如,為了蔣介石的革命大業,讓出蔣夫人的頭銜,並讓自己的兩個女兒陪同去美國。
陳潔如的回憶錄中記載:蔣介石給了她三張船票,勸她去美國,並答應五年為期,接她回來。陳潔如母親讓他在神明前發誓,蔣介石毫不猶豫地起誓說五年之內必定恢復與陳潔如的婚姻關係,否則怎麼怎麼滴。
8月陳潔如在上海新關碼頭上了船,9月初輪船到達夏威夷靠岸時,碼頭上擠滿了歡迎者。陳潔如頂著蔣夫人的頭銜,一時風光無限。
幾天後當她抵達舊金山,卻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原來新聞記者為吸引公眾的眼球,忙著打聽她在船上的秘事。船上的一位帳房先生爆料說,蔣夫人帶有一張50萬美元的支票。
這下捅了馬蜂窩,各大報紙紛紛質疑蔣介石中飽私囊,各地華僑很是不滿,不願再為國民黨捐款,一時鬧得沸沸揚揚。
因此蔣介石大為惱火,在報紙上刊登了沒有妻妾的聲明,這就意味著陳潔如是個冒牌的蔣夫人。
陳潔如前腳剛走,蔣介石隨後向宋美齡母親求親,12月和宋美齡在上海最豪華的大華飯店,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從此蔣介石對陳潔如棄之如敝屣,再也不提5年之約了。
話說回來,在陳潔如從報紙上得知蔣介石的聲明後,痛不欲生,曾經決定跳河了此一生,結果被路邊一個行人攔住。
張靜江的兩個女兒看不下去,慫恿她向蔣介石報復,善良的陳潔如還在念著革命的需要和五年之期,淚水往肚裡咽。
在美期間,陳潔如學習了園藝專業。
前面說的記者爆料的50萬美金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是蔣介石用來委託某公司購買軍火的,在陳潔如到了美國後,這筆錢很快就轉走了。
在美國,陳潔如每個月生活學習的所有費用只有175美元,生活非常節儉。她多次寫信給蔣介石要求每月增加到300美元,但蔣介石沒有答應,也沒有回覆過一個字。
蔣介石為什麼不多給她些生活費呢?因為他想以控制陳潔如經濟的手段,不讓她回國,免得宋美齡鬧。陳潔如的生活費問題,時時讓蔣宋之間發生矛盾。
有一次,蔣介石拿著陳潔如的要錢信在發呆,信中威脅說,如再不答覆就是借錢也要回來與他算帳。恰好宋美齡看到了他手中的信,便想要過來看。蔣介石慌了,立刻把信撕碎,宋美齡火了,質問是不是陳潔如的信。兩人吵鬧後,宋美齡離家出走了,最後蔣介石只好低三下四地請她回來。
很快到了1932年,5年之期到了,蔣介石並沒有履行當初的承諾,這讓張靜江非常為難。張靜江在陳家母女面前交代不過去,也看清了蔣介石的為人,心裡非常失望,後來漸漸與他就疏遠了。
直到1935年9月,陳潔如終於從美國回國探親了,隨後又去歐洲旅遊一年。
陳潔如的養女瑤光,在外祖母撫育下長大成人,不滿20歲時嫁給一個姓安的朝鮮人,生有兩子。後來丈夫不知去向,瑤光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生活非常艱難,後來嫁給了國民黨少將參謀陸久之。
陳潔如很喜歡這個女婿,將珍藏多年的一塊蔣介石的金殼懷表送給陸久之為見面禮,這塊表是蔣任黃埔軍校校長時蘇聯顧問鮑羅廷贈給蔣的。
04 香港病逝
陳潔如在黃埔軍校時與周恩來曾有過一段時間交情。
1924年,周恩來從法國歸來,被任命為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
一天他在校門口遇到蔣介石夫婦,看到陳潔如稱呼道:蔣師母好!
陳潔如對周恩來的印象不錯。當時蔣介石得意的說:潔如,我的黃埔島上人才濟濟,都是有本事的。恩來是從法國留學回來的,學識、膽略、品德都是一流的,還有李濟深,鄧演達,何應欽,王柏齡等,將來統一中國,他們都是棟梁之材。
「王柏齡,阿貓阿狗的,唯唯諾諾,不像好東西!」陳潔如鄙夷地說。
「胡說八道,青年女子,注意自己的身份。」蔣介石轉身一臉假笑,說:「恩來,去忙你的吧!」
走了數步,周恩來聽見二人爭吵起來。
「儂懂什麼,亂議我的愛將,成何體統?」
「就懂,就懂,你就喜歡奴才。」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娘希匹!」
二人越吵越遠。
周恩來對陳潔如第一印象非常深刻,後來在黃埔大院中經常碰見。
新中國成立後,陳潔如留在上海,隱姓埋名,改名陳璐。
1961年,陳潔如前往北京,向周恩來請求寬恕女婿陸久之,當時陸久之受牽連入獄。周恩來熟悉陸久之,指示假釋,第二年陸久之出獄。
經周恩來特批,陳潔如於1962年獲準移居香港。蔣介石得知後曾派人秘密送一封親筆信給陳潔如,信中說:
曩昔風雨同舟,舉案齊眉,所受照拂,未嘗須臾去懷。
蔣介石還讚揚陳潔如:「一向溫良敦厚」,「不愧巾幗鬚眉」。
可見蔣介石對陳潔如仍然有感情。
比陳潔如小四五歲的蔣經國知道陳潔如去了香港後,用10萬美金為她買了一套豪華公寓,並每月接濟她500美元,使她生活無憂。早年陳潔如待蔣經國還不錯。
陳潔如放言要寫回憶錄,找了一個美國記者撰寫,並把一些珍貴的史料和照片書信交給了他,誰知事情洩密後這些資料被盜。
陳潔如不甘心,直到1967年,在唐德剛教授與蔣介石的英文教師李時敏的協助下,最終完成了自傳稿。本來想出版,但出版社被蔣家出錢收買了,該書沒有問世。
1971年陳潔如在香港病故,享年65歲。臨終前她留給蔣介石的一封信,信中寫道:
30年來,我的委屈惟君知之,然而為了保持君等國家榮譽,我一直忍受著最大的自我犧牲……
周總理知道陳潔如病故的消息後受到震動,批准陳瑤光及家屬赴港奔喪。
蔣經國知道陳潔如的死訊後,出面低調處理,拿了一些錢去香港,擺平了此次變故,沒有驚動蔣介石和宋美齡。
根據她的遺願,陳潔如的骨灰遷至她飽受孤寂的第二故鄉美國,直到2002年,她的養女陳瑤光將骨灰遷至上海,總算落葉歸根了。
@作者 十裡桂花
如果你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讚吧,多謝閱讀。
如果轉載本文,文末務必註明,轉自公眾號十裡桂花。關注公眾號可查看我所有讀書筆記目錄,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