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就為歐洲人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同時也給那些原本與世無爭的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到十八世紀末期,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地區屬於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他們大肆屠戮當地的印第安人,再從非洲販運來大量黑人奴隸,開發種植園經濟。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式的社會模式。
塔頂是獨攬大權的殖民地官吏;中間是比較富裕,但幾乎沒有政治權利的土生白人和混血種人;塔底則是印第安債務農和黑人奴隸。
土生白人在政治上受到管轄,經濟上受宗主國控制,非常痛恨宗主國的壓迫與剝削。
為了爭取政治地位,發展自身實力,土生白人經常聯合下層人民,反抗宗主國的殖民統治,企圖推翻現有的金字塔模式。
1776年,美國的成功獨立及其頒布的《獨立宣言》,深深刺激了拉丁美洲人民的思想,為身處黑暗之中的人們帶去了光明,他們在美洲各地成立秘密革命社團,準備尋找機會起事。
1804年,海地共和國成立,這是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海地革命的勝利,給拉丁美洲人民帶來了希望,進而掀起了整個美洲大陸的獨立運動。
1808年,拿破崙徵服西班牙,他的哥哥約瑟夫·波拿巴強行登上西班牙王位,引起了廣大西班牙人民的不滿,人們在各地組成委員會,奮起反抗法國入侵。
西班牙國內的局勢動蕩,給被西班牙佔領的美洲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創造了有利條件。
聽聞法軍佔領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的消息後,委內瑞拉土生白人地主和商人於1810年4月19日成立最高執政委員會,宣布撤銷全部殖民機構。
1811年3月2日,他們在加拉加斯召開國會,成立臨時政府,同年7月7日,委內瑞拉共和國正式建立。
1812年,革命運動遭到殖民當局血腥鎮壓,最高統帥米蘭達被逮捕入獄,革命的另一位重要將領玻利瓦爾臨危受命,號召軍民繼續堅持委內瑞拉的解放事業。
1813年1月,玻利瓦爾率領500起義軍越過安第斯山,出其不意的發動攻擊,一舉收復加拉加斯,宣告委內瑞拉第二共和國成立。
這次短暫勝利很快就遭到了殖民當局的猛烈反撲,革命運動再一次失敗,玻利瓦爾被迫逃往牙買加,隨後轉戰海地。
在海地共和國的大力支持下,玻利瓦爾重新召集各路起義軍,於1816年攻克重鎮安格斯杜拉,又一次打響了獨立解放戰爭。
這次玻利瓦爾吸取了之前的失敗經驗,先後頒布了解放奴隸,給士兵按軍功分配土地等多項命令,吸引了大批底層人民踴躍參軍,起義軍勢力迅速壯大起來。
1817年,起義軍在安格斯杜拉召開國會,宣布成立委內瑞拉第三共和國,玻利瓦爾被任命為總統。
1819年5月,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向哥倫比亞進發,迫使殖民地總督棄城而逃,同年12月,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合併,稱為哥倫比亞共和國。
1821年6月,起義軍在卡拉博博戰役中,一舉殲滅殖民軍主力,再次解放加拉加斯,並乘勝追擊,在年底解放了委內瑞拉全境。
1822年,玻利瓦爾率軍解放厄瓜多,厄瓜多也合併進來,統稱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玻利瓦爾當之無愧的當選為共和國最高統帥和總統。
至此,南美洲北部的獨立戰爭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