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願以吾輩之青春
守護這盛世之中華
願山河無恙
人間皆安
——張靜靜
」
6日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
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在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即將返家休息時,突發心臟驟停,經醫院組織全院專家力量、動用全部可能手段全力救治無效,於2020年4月6日18時58分逝世。
張靜靜同志搶救期間,社會各界和廣大網友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對她的關心、關愛和祈福。我們對於張靜靜同志的不幸逝世,深感悲痛,並沉痛哀悼,向張靜靜同志親屬表示誠摯慰問。我們將妥善處理張靜靜同志的善後事宜。
同時,澎湃新聞從齊魯醫院多名職工處獲悉,張靜靜的丈夫正在援助非洲,未能趕得及回來看其最後一眼。
張靜靜於1月26日凌晨兩點半隨山東醫療隊抵達湖北,完成援鄂任務後於3月21日隨隊離鄂返回濟南,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張靜靜在援鄂期間,正在援助非洲的丈夫曾給其寫信稱,「2020年1月25號註定成為我們人生中值得永遠記住的日子。那天你留下一句話:國家困難面前總得有人站出來。面對前方未知的風險,響應國家號召,毅然踏上了支援湖北抗疫一線的徵程。遠在大洋彼岸的我,雖有萬分的擔心與不舍,但更多的是為自己擁有如此大愛的妻子而自豪!」
孩子是兩個人最大的牽掛,她丈夫在信中說,「孩子目前還小,在老家雖偶有因想念媽媽而哭鬧,但沒有大家,何來小家。孩子慢慢的肯定會理解您,並為有這樣偉大的媽媽而驕傲。」
張靜靜丈夫在信中祝願說,「願您安心工作,照顧好患者,照顧好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不平凡的人生。無愧於白衣天使的稱號,在消滅疫情的道路上,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早日平安歸來!」
張靜靜於4月4日下午5點隔離期滿,集中隔離期間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擬於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點卻在隔離酒店房間突發心跳驟停。
在湖北的日子,和很多一線醫護人員一樣,張靜靜也寫下不少日記。
她的日記,讓人看著淚目。
2020年2月4日
和年幼的孩子分離我沒哭;沒能陪父母吃上團圓飯我沒哭;戰場上累到頸椎病復發我沒哭;條件艱苦,沒桌子用手端著吃飯我沒哭;一早晨抽30個患者的血我沒哭;為臥床的患者翻身換尿不溼,我沒哭;一天下來,臉上被口罩勒出壓痕、壓瘡,我沒哭;從隔離病房出來,全身衣服被汗溼透,往下滴水,我沒哭……
但是,當被患者集體點讚,當患者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諒我沒忍住,淚流滿面;當看到患者治癒出院,給我們揮手告別,原諒我沒忍住自己的眼淚。
我們最渴望的,就是患者的平安,我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患者痊癒出院。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今日立春,希望「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聽到的都是好消息,希望陰霾消散,勝利來臨。
相信國家的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爭!
2020年2月5日
我值大夜班,早晨六點半給一位50多歲的阿姨抽血的時候,阿姨血管不好找,我找了好一會兒,湊近看了又看,想找一個萬無一失的血管,避免一針抽不出血,再次穿刺增加阿姨的痛苦,突然,我聽到一句話:孩子,別離我太近,你們這麼年輕,從山東老遠到我們黃岡來,我不想把病傳給你。
我能理解阿姨的心情,在隔離病房,我們不僅負責患者的治療,還要負責患者的生活,吃喝拉撒事無巨細,往往患者都對我們充滿感激,我給阿姨講了昨天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首例治癒患者出院的事情,告訴她,這個出院的患者之前就住在我們病區,就住在前面病房內,患者在出院時親身說法,這個疾病是可以治療的,希望患者能夠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希望阿姨能早日出院,早日離開隔離病房,享受暖暖的陽光。
我們紮根於這個偉大的國度,無畏一切考驗的淬鍊,因為這是我們的夢想之地。哪怕荊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頂,值得我們不停腳步,值得我們咬牙堅持。
2020年2月15日
2月15日,我們來到黃岡的第22天。經歷了最初的成立病房、開拓病區,經歷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從「零」開始到目前,患者陸陸續續治癒出院,再接收新的患者,經歷了開始的困難、艱辛,目前治癒的患者越來越多,心中緊繃著的那根神經慢慢回復正常,從最初的夜不能寐,昨夜是到黃岡來後睡得最好的一覺。
其間有太多太多的感動:患者出院時明媚的笑臉;患者給我們發的太多的感謝信息;靦腆的大男孩搓著衣角說「凌晨4點看到你們還在忙碌,你們太辛苦」;退伍軍人出院時向我們行的標準軍禮;80後美女出院時說「黃岡人永遠不會忘記山東的幫助」,這一幕幕帶給了我們更多的信心。
在隔離病房內我們負責患者的治療護理,也負責患者的飲食起居,除了藥物的治療,我們病房一角盛放的是水果、牛奶、紙尿褲及生活用品,我們稱之為「愛心加油站」,我們希望患者可以增強營養、提高免疫,更早康復。
我們紮根於這個偉大的國度,無畏一切考驗的淬鍊,因為這是我們的夢想之地。哪怕荊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頂,值得我們不停腳步,值得我們咬牙堅持。
願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
2020年3月14日
患者說:相聚是一場緣分,我們這不知道是什麼緣分,新冠肺炎,我確診了,由她——張靜靜來給我全心呵護,感謝她給了我第二次重生的希望!
「我是一名住院時間最長的患者。剛入院時,孤身一人在隔離病房內,沒有親情陪伴,內心充滿恐慌,感覺生活很絕望,前方的路一片漆黑。得病後會各種在網絡上搜索疾病相關信息。此時,最容易相信負面的信息,你們來了,從山東不遠千裡在疫情最嚴重時奔赴黃岡,我明天就出院了,這段時間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我肯定會終生難忘。你們明亮的眼神,一個又一個深夜裡陪伴的身影,這些溫暖的畫面,是我堅持了一天又一天的動力」。患者告訴我,凌晨四點,當看到你們還在,我心裡無比踏實。你們真的是暗夜中期望的一束光,幫助我們找到歸岸的路。
2020年3月21日
疫去春來,山河無恙。
齊魯兒女,不辱使命,今天的主題是凱旋。
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疾病與災難都會成為歲月的塵埃,今天,這裡沒有歇斯底裡的哭喊,沒有絕望與黑暗,春風吹開了這裡的櫻花,一樹又一樹盡連成蔽日的雲朵,而這裡,疾病肆虐過的冰冷土地下,是破土而出的春天。
新冠肺炎席捲了一個春節的安靜,它「張牙舞爪」,讓人慌張、恐懼甚至憂傷。但我們知道,所有的猖獗都將過去,在這道突如其來的黑暗裡,更多的光亮會照進來。
猶記得1月25日,庚子年的大年初一,這個中國人心目中最該舉家團圓的日子,我們五個奔赴湖北黃岡的背影,決絕又有一些牽掛,我們這一去,前路艱險,家中尚有幼兒,且有年邁雙親。
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我們從最初的一無所有,到劃分出了規範的隔離區域、醫患通道,制訂了規範的工作流程,再到親眼看著患者越來越少,直至最後兩個患者出院,黃岡清零。
我們知道我們勝利了,這份勝利來得不易,卻是必然,大家都說中國醫療界「四大天團」,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如今,山東齊魯、湖南湘雅都在黃岡,勝利實屬必然。
本想像當初來時一樣悄悄返回,但我熱愛的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感恩的心使我感動,曾經住在我們病區的一位阿姨,前天已經專程趕到我們所駐紮的酒店看望我們,今天知道我們要走,又趕來,道別的話不想說出口,眼淚忍了又忍,總是要分離,但我們永遠是一家人,明年待到杜鵑花開,我一定再回黃岡這個家裡感受春暖花開!
車隊出發去機場,群眾自發送行的隊伍無法不讓人動容,馬路兩旁、居民樓上無數歡送橫幅,「春風十裡,只為送你」「謝謝您為我們負重前行,謝謝您曾為黃岡拼過命」「」我未謀您面,但是記得您」黃岡市民拿出了最高的禮節來歡送我們,人群中還有咿呀學語的孩童,由父親舉到頭頂,對我們說:齊魯大愛,銘記終生,感謝山東,感恩有你」。還有多才多藝的小學生,畫給我們的畫,告訴我們,要以我們為榜樣,長大後也要做我們這樣的人,能把正能量帶給黃岡少年,我覺得兩個月的困難、艱苦意義非凡。
臨行前,我們收到了很多煮熟的雞蛋,這是黃岡當地的風俗,雞蛋送給最親的人。這是一群多麼可愛的人,我們對黃岡的幫助如果是滴水之恩,他們回報給我們的是湧泉之數,況且,杏林門下,救死扶傷,責無旁貸。
我們紮根於這個偉大的國度,無畏一切考驗的淬鍊,因為這是我們的夢想之地。哪怕荊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頂,值得我們不停腳步,值得我們咬牙堅持。
願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
致敬英雄
一路走好
素材來自:德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