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聯合盟國,新加坡集體拒絕華為5G,運營商轉投諾基亞、愛立信

2020-12-20 網趣科技館

我國華為的5G技術是世界領先的,而華為的5G設備也是物美價廉,而美國卻對華為的5G技術領先感到眼紅,美國不允許華為的5G繼續發展下去,便是對華為多次打壓,也是不擇手段的阻擾華為的5G發展。

美國不僅到處言傳華為的5G設備患有網絡安全問題,以此來限制各個國家 使用華為的5G網絡,美國為了阻擾華為甚至不惜以「切斷信息交換」為理由來禁止其它國家允許華為參與網絡建設。

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家已經確定不允許華為參與他們國家的5G網路建設。例如:瑞典,波蘭,加拿大等眾多國家。這些國家已經轉投向愛立信和諾基亞了。

而最近又有新消息傳來,新加坡的三大運營商都拒絕了華為的5G,而電信運營商作為新加坡第一大運營商也選擇了愛立信的5G設備。而其他兩大運營商都選擇了諾基亞。這對於華為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在美國的強權對華為的打壓和限制下,愛立信和諾基亞就漁翁得利了。

據了解,愛立信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拿到了95份5G商用合同,而諾基亞也已經拿到了70份5G商用合同,而華為也只有91份5G商用合同,愛立信已經超過了華為的5G商用合同數量,雖然諾基亞的商用合同數量沒有華為高,但是華為在5G領域的絕對優勢已經逐漸減弱了。

而美國自從將華為列為「實體名單」那日起,就已經開始了對華為的無下限打壓。而美國一直對外宣傳的華為5G網絡設備存在網絡安全問題也是沒有依據的,美國這是無中生有。而且,華為之前為了證明自己的5G並沒有網絡安全問題,將自己的核心原始碼公開檢測,而華為的5G也通過了德國的信息安全服務商的審核,還獲得了質量很高的評價,這就證明華為的5G設備並沒有網絡安全問題。

看來眾多的國家都拒絕使用華為的5G設備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華為的5G實力比愛立信和諾基亞的5G實力要差,而是因為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因為美國的強權,所以才有那麼多國家不得不拒絕華為,這樣就使得華為在5G國際化的的道路變的艱難起來。

美國自以為將華為列為「實體清單」,華為會敗給自己,自己也會勝出,會如願以償,但是華為每次都有殺手鐧,這已經威脅到美國企業領先世界的地位,所以美國就無下限的打壓華為,處處阻擾華為。華為也在美國打壓下陷入困境。

而現在美國修改了對華為的禁令,這讓華為的晶片沒有了供應,在這種困境下華為要怎麼突破重圍?那華為只有掌握並且提升自己的5G技術,以絕對的實力來提供優勢,本來華為的5G專利數是全世界最多的,所有國家都免不了給華為的專利費,只有和華為合作才能免去高昂的專利費,待之後華為再次突破,就不愁沒有出路了。

相關焦點

  • 新加坡三大電信運營商拒絕華為5G,原因令人氣憤!
    新加坡三大電信運營商拒絕華為5G,原因令人氣憤!自從美國開始用安全緣由來打壓華為的5G之後,就有不少的國家以考慮安全的理由拒絕了華為,順勢選擇了其他的5G合作夥伴。就因為這樣,導致了華為其他的幾個對手獲得了不少的訂單,給華為造成了一定的壓力。而就在這個壓力之下,最近又傳來了一個壞消息。
  • 反超華為,愛立信拿下全球95個5G訂單
    受美脅迫,華為5G設備遭多國抵制,愛立信、諾基亞等供應商趁勢搶食商機。 愛立信5G合約訂單大增,其主力策略合作夥伴廣達受惠大。 業界解讀,愛立信超車華為,主要反映美中貿易戰大環境之下,美國封殺華為造成的洗牌效應。
  • 新加坡運營商選擇愛立信、諾基亞設備建設 5G 網絡
    新加坡電信(Singtel)以及星和(StarHub)與 M1 的合資企業獲得了 3.5GHz 和毫米波頻譜頻譜,並指定了為它們在新加坡建設兩張全國性 5G 網絡的主要供應商。市場領導者新加坡電信選擇愛立信為其提供獨立組網(SA)5G 無線接入網、核心網和毫米波網絡,而星和與 M1 則選擇諾基亞作為無線接入網合作夥伴。兩家公司都表示,最終合同正在制定中。
  • 新加坡開啟5G時代 或運行諾基亞、愛立信的網絡
    來源:新浪VR外媒消息,新加坡的移動運營商正準備部署其覆蓋全國的5G網絡,目前它們已完成了所需監管程序,並正式獲得了牌照。運營商Singtel選擇與愛立信合作,而獲得聯合許可的StarHub和M1則與諾基亞合作建設其核心的5G基礎設施,但這三家電信公司都表示,他們將與華為和中興等其他公司在各種用途上合作。
  • 諾基亞還是輸了,愛立信淪為手下敗將,華為5G拿下全球第一
    同時,美國還教唆盟國禁用華為5G,並且公布了一份「清潔網絡名單」,名單上的數十家運營商,均表示不會使用中國5G通信設備。面對美國華為5G「威脅國家安全」的污衊,華為多次證明自身設備十分安全。但依然沒能改變各國的看法,畢竟美國所謂的「威脅國家安全」並非事實,只是一個打壓的藉口。
  • 面對美方的重壓,華為不負眾望,擊敗愛立信拿下5G全球第一
    同時,美國方面依舊沒有放棄阻撓華為5G通訊海外業務的發展。「國家安全問題」依然是美國方面極力鼓吹的謠言,不知出於對謠言的信任還是其他因素,不少國家都公開表示拒絕華為5G。可見,中國科技公司華為面臨著怎樣的外部壓力和外部環境。
  • 新加坡棄用華為5G,轉而使用愛立信、諾基亞的5G網絡
    近日,新加坡敲定了5G網絡提供商,最終愛立信、諾基亞勝出。而華為受到冷落,只能和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合作。這家小公司TPG Telecom之所以選擇和華為合作,由於未能獲得新加坡全國性的5G經營執照,只允許在某些區域和設施中部署5G網絡,通過華為來發展5G建設。華為在此次敗選中,很可能會失去東南亞地區的一個重要市場。眾所周知,美國全力圍剿華為,同樣美國政府禁止華為進入新加坡的電信設備市場。
  • 不會放棄華為?新加坡正式表態,三大電信運營商集體宣布,很意外
    導語:不會放棄華為?新加坡正式表態,三大電信運營商集體宣布,很意外 據6月19日外媒報導,美國正式宣布一項新規,允許美企與華為合作制定5G網絡標準。而且此規定,還將允許美企在特定場景可以直接和華為披露、討論相關技術細節,不再需要先向美國政府申報。
  • 華為無奈:新加坡5G碰壁之後,亞洲又失一城?日本700億重金砸下
    下文一一道來新加坡明確拒絕華為!愛立信成為最後的贏家,網友:不意外!上周新加坡政府宣布,將5G許可牌照發放給SingTel、StarHub和M1三家公司,而它們的5G設備供應商是愛立信和諾基亞,愛立信的佔比最大。
  • 諾基亞5G訂單數已破百,愛立信更是達到118個,那華為有多少呢?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諾基亞訂單數都已破百,愛立信更是達到了118個,那華為是多少呢?在華為失去對歐洲市場的掌控權之後,諾基亞以及愛立信這兩個歐洲的通訊巨頭,抓住了這個時機趁機拿下大量5G合同。根據相關報導稱,諾基亞在公布第三季度財報的時候,同時還向外界透露了一個訊號,那就是目前他們在全球範圍內的5G訂單已經達到了101份,從無人問津到實現逆襲,諾基亞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而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清楚。
  • 消息稱諾基亞與愛立信拿到臺灣大部分5G合同
    DoNews 6月30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芬蘭電信設備製造商諾基亞(Nokia Oyj)與來自瑞典的競爭對手愛立信(Ericsson)一同獲得臺灣大部分的5G合同。據路透社消息,諾基亞周一表示,它已經從臺灣電信運營商臺灣大哥大(Taiwan Mobile)獲得價值約4億歐元(約4.4948億美元)的5G合同。
  • 一家沒有華為中興愛立信的5G聯盟成立了
    上周的5月7日,31家ICT行業大佬聯合成立了一個聯盟,名為Open RAN政策聯盟(Open RAN Policy Coalition)。什麼是Open RAN?按理說研究通信基站的聯盟,那移動基站四大供應商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起碼得位列其中吧。
  • 諾基亞拿下臺灣亞太電信5G訂單,臺灣5家運營商均已選定設備商
    8月4日,諾基亞宣布,它已被臺灣移動運營商亞太電信(APT)選定為5G新無線電(NR)的單一供應商,該交易還涉及5G核心(非獨立和獨立),安全性和貨幣化。APT將在臺灣部署28 GHz mmWave高頻段,以提供5G時代預期的超高速移動寬帶速度。
  • 新加坡變了!三大運營商做出選擇,華為投資1億被「戲弄」?
    除了上面三家,還有一家澳大利亞電信運營商TPG,但未獲得全國性許可的機會,只允許在某些地區和設施中部署5G網絡。值得一提的是,TPG是唯一一家全部選擇華為設備的公司。此次落選,意味著華為在東南亞地區失去了一個重要市場。據了解,Sing tel周三已經開始與愛立信談判,將推出核心獨立5G和 高性能毫米波網絡。
  • 「觀察」背靠華為!高景氣賽道,燦勤科技有看點!
    燦勤科技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在於3點:產品優質、5g建設、華為認可。產品方面。報告期內,燦勤科技的主要產品介質波導濾波器是5g宏基站的核心射頻器件之一,具備高品質因素(q值)、低插損、低溫漂、體積小、輕量化和低成本等諸多性能優點。2018年,燦勤成功實現5g介質波導濾波器的大規模量產,2019年成為華為的戰略核心供應商,並參與到中國移動的5g聯合創新中心項目之中。
  • 諾基亞和阿朗聯姻 從兩強爭霸到三足鼎立 - 電科技 | 創新未來 與...
    經過5年的「分分合合」,2015年4月15日諾基亞同意以166以美元收購阿爾卡特朗訊,預計於2016年上半年完成這筆交易。新公司將使用諾基亞品牌,但將保留阿朗的貝爾實驗室用於其研發活動。在談判正在進行時,阿爾卡特的股價大幅上漲。對於這一消息,來自華為方面的反應是不方便置評。愛立信也是表示,由於涉及競爭對手,將不予評論。
  • 美方終於改弦更張?任正非:美國人必須得買華為,不買就是犯傻
    自去年5月份美國商務部把華為列為實體名單,並使出了一系列的制裁手段,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置華為與死地。經過一年的絞殺,不僅目標沒有達成,華為還越來越好。據了解,目前華為跟全球700多個城市和全球500強的288家建立了數字夥伴關係,手機發貨量達到2.4億臺。
  • 諾基亞與中華電信達成5G小額交易
    此外,中華電信還從愛立信購買RAN設備,並將這家瑞典供應商作為其5G核心設備的唯一供應商(愛立信也在臺灣收穫相當一部分5G業務)。不過,當談到5G非獨立(NSA)小蜂窩解決方案時,該運營商選擇了諾基亞:AirScale室內無線電(ASiR)以獲得更好的室內覆蓋和容量,AirScale micro RRH適用於室外和城市熱點地區。
  • 這24家運營商放棄華為設備
    近日,美國國務院更新了「5G乾淨網絡」(5G Clean Networks)列表,其中目前已有24家運營商放棄了華為和中興的設備。 另外,早在2019年5月初,美國就曾聯合了北約、歐盟、日本、韓國等 32 個國家代表達成了《布拉格提案》,提案中直指華為,渲染華為5G的安全威脅,還要求同盟不要使用華為5G設備。
  • 華為再傳喜訊,將和三大運營商牽手合作,5G網絡時代要來了嗎?
    華為自從帶著5G網絡技術進軍海外後,就接連傳出許多令人擔心的消息,遭到了一些國家的抵制,也有些國家和華為籤訂了協議,但是更多的還是處於觀望狀態。對於這個中國科技品牌,國人都十分的關心和支持,但是在不久前國內的三大運營商和諾基亞籤訂了協議,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