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我愛你
昨天,在各大社交平臺上颳起了甜蜜蜜的表白風。
前有魏晨宣布婚訊,後有姜潮表白家人。
就連羅志祥也要蹭一波熱度,發表6000字小作文,《男孩女孩》的模糊代指,看來這小作文,能用好幾年。
但在這些表白中,畫風與眾不同的還要數胡歌。
520當天,上汽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品牌攜手胡歌、FIRST影展最佳導演周子陽,共同呈現的公益紀錄片《守護G7公路生態公益項目記錄》上線了。在這個紀錄片中,胡歌深入G7公路額濟納旗段沙漠化嚴重區域,參與一年一度春季種植,並探訪了三組不同年齡、不同身份,卻都不約而同在為治理G7公路沙漠化無私奉獻的「勇士」。
在沙塵之下,胡歌也在G7公路上親手栽下一株株小胡楊,並以此呼籲大家「愛上G7綠」,以一個「勇敢的開始」,為地球、為自己,留下一片G7綠。
在520這天,向大自然表白,這拉風的行動,不愧是我胡。
其實,胡歌帶著公益走進人們視線已不是一兩次了。
在2013年,胡歌成為長江源環保公益行的志願者。此後的每一年,心愛in胡歌都會走進西北做公益。他走遍三江源,克服嚴寒,克服高原反應,與夥伴一起撿拾垃圾。他蹲在牆根席地而坐埋頭吃大鍋飯,睡狹窄的雙人間,背著太陽能電池板翻山越嶺……
撿過垃圾,裝過電站,如今又跑到西北種樹,相比精修鏡頭下的精緻,公益行動中的胡歌一身邋遢,皮膚黝黑,臉也肉眼可見的糙,但這樣的老胡,實在迷人。
許久不見的胡歌帶著公益回歸,老胡520表白上熱搜的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胡歌背後的一群人」。
在風沙和暴曬的摧殘下他們比胡歌更粗糙,但他們用青春與行動換來了大自然美好改變,這樣的他們,無比可愛。
今年植樹節,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的毛烏素沙漠再次上了熱搜。
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在幾代治沙人的努力下,曾經的荒蕪之地,變成了綠洲。毛烏素的改變,被外媒成為奇蹟。但只有中國人知道,這奇蹟,是中國人用40年的不簡單努力換來的。
沙漠變綠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除了這種大工程,在我們身邊,還有無數人用「螞蟻搬家「「愚公移山「的毅力,從點滴保護這我們的大自然。
在塞罕壩,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鬥,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讚譽: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在陝西漢中,一家五代人歷時70年深耕秦嶺的故事在當地家喻戶曉。
在青海海東,八旬老人李洪佔用一把鋤頭、一副肩頭和一個甲子的時光種綠了蔡家堡的每個山頭。
在攀枝花山林深處,王彬從伐木工變成了護林人,10年起早貪黑植樹造林,共計植樹10萬餘棵。看著小樹成材,是王彬最大的快樂。
在文縣天池,高位截肢的田永平用32年努力,拖著傷殘的肢體,在天池湖畔的騎馬梁上,精心培育起千畝林地。
在臨澤縣沙河林場,在60年間,賀新洲和安銀壽不僅自己植樹造林,更是把堅守的執著「代代相傳」,帶領整個家庭向著那個綠色的夢想前進。
像這樣的植樹人、護林人、治沙人還有很多很多,也許,他們是無名英雄,但他們的事業,值得我們所有人崇敬。
有一句老話:地球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家園,對於我們的家,我們應該如何保護?
近年來,我們看到了很多矛盾,也看到了很多溫暖。有人肆無忌憚地扔垃圾,也有志願者守在垃圾桶旁督促著垃圾分類,有人為一己私利砍伐樹木、捕捉動物,也有人為了保護動物而一生奔波,用生命去拯救與守護,有人偷走莽子、有人高壓鍋燉天鵝,也有人為宣傳環保付諸全部精力……
自然無言,但自然也將證明,人類的所有行動,都將得到反饋。
今天是521,說一句「我愛你」仍不晚,同樣,我們對大自然,不僅需要表白,更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我們的愛。
今天,你對自然表白了嗎?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