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村鄉觀《灰闌記》

2021-02-19 塘河書棚

鬧村鄉觀《灰闌記》

周莉莉 溫州越劇團

老友關公3號中午來信息,言老家鬧村鄉東北村有「送戲下鄉」演出,邀我一觀,遂一同前往。

東北村是畲族村,村裡有個文化禮堂,之前來過,有不少畲族文化實物展示。當晚演出地點是畲族風情文化園,溫州市越劇團演出,正本《灰闌記》。到了當地,門口小吃攤都有30餘家,人很多,只好鑽後臺看。剛好看到一位演員,扎了兩個小髮髻,這是娃娃生的頭,再一看,是演員周莉莉。

周是南雁人,好多年沒見,虧她還認得我。「我演裡面的壽郎,就是那個小孩。」後臺很是簡陋,沒有單間,演員們都是躲在衣服架後面,換戲裝。《灰闌記》講馬員外家妻妾二人同爭一子,包拯審時,命人用石灰在庭階中畫一圓圈,將孩子放在圈內,讓二女用力拉扯,誰將孩子拽出來,誰就是親生母親。結果生母張氏不忍用力拽扯,妾則將孩子用力拉出。包公據此知張氏為孩子生母,孩子判給張氏。

包公戲很多,尤以《鍘美案》出名。《灰闌記》原名《包待制智勘灰闌記》,包公有智慧,母愛很偉大。但是當這一出元雜劇出口之後,味道變了。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將它改編成了《高加索灰闌記》,故事情節差不多,只是到了拉孩子時候,親生母親竟然是用力拉的那一個。最後呢,法官把孩子判給了後媽,一位曾經的女僕。

無論親媽,還是後媽,只要有愛,都不會狠力拉扯孩子的。包公維護血緣親情,而布萊希特體現了母愛更寬廣的社會意義。血緣關係與情感未必是一回事,真的母親未必有真的母愛,而後媽(假的母親)卻也能真正愛上孩子。我們經常說「後媽難做」,後媽和孩子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但是血緣再深厚,關係再親近,若在未來生活中自私自利、再深厚的緣分也會消耗殆盡。

母愛有時候,就是對子女的桎梏。

世界上所有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母愛,是一種分離。看戲這天是11月3號,剛好是筆者生日,也是母親受難日。就想回家,陪陪老媽,我做到了。

相關焦點

  • 【答題贈票】看高加索《灰闌記》4月17日登陸重慶大劇院!
    該劇由重慶市川劇院根據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創作的《高加索灰闌記》改編。《灰闌記》講述了郡王府的丫環杜鵑在戰亂時收留了被遺棄的郡王小公子。
  • 灰闌中的敘述
    「如果……」在地上用石灰畫一個圓圈,古時候,叫作「灰闌」。《灰闌記》的故事源遠流長。兩個婦人爭一個孩子,對簿公堂。高潮處,是到石灰圈旁邊,拔河比賽。親生母親自然不忍心看著孩子的嫩胳膊被扯成脫臼或骨折,鬆了手,卻反而贏了官司。於是戲臺上下一齊鬆了一大口氣,所羅門王或黑臉老包,真箇是英明偉大明察秋毫。
  • 視界·德國| 給柏林人劇院的信:看《高加索灰闌記》的演出
    親愛的柏林人劇院:今天下午,在去你那裡的路上,我還真有點替你擔心,布萊希特的《高加索灰闌記》這麼一個「古老」故事,在柏林造船劇院這樣一個建築也舊得像傳說的空間裡,恐怕這個版本的演出將會迂腐不堪。這是我看到的《高加索灰闌記》的演區俯視圖(見上圖),就這點——運用空間作為支點來切換時空、場景、故事、表演——這個版本的《高加索灰闌記》也有不少可圈可點的處理:臺口的一柱頂光,乾淨利落,該看到的表演都看清楚了,
  • 改編自德國劇作的《灰闌記》,卻是一臺超接中國地氣的戲 『梅花競演播報』
    新影戲曲臺現場獨家報導《灰闌記》的原著,是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的一部話劇,《高加索灰闌記》。
  • 中澳聯手大型話劇《高加索灰闌記》昨晚珀斯首演圓滿成功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和西澳黑天鵝劇院共同攜手合作,籌備期超過兩年的大型話劇《高加索灰闌記》,昨晚在珀斯的黑天鵝大劇院正式首演。據介紹,《高加索灰闌記》由德國戲劇家貝託爾特布萊希特改編自中國元代雜劇《包待制智勘灰欄記》。這個著名的中國寓言故事被澳洲本土演員改編並重新完美演繹。
  • 劇評丨美國愚人劇團版《高加索灰闌記》舞臺空間的構建
    《高加索灰闌記》是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的作品。故事發生在中世紀的喬治亞,貴族叛亂,推翻大公並殺死總督阿巴什維利,總督夫人丟棄自己的親生兒子米歇爾逃跑。女僕格魯雪歷經各種磨難養育米歇爾。叛亂結束,總督夫人為了總督的財產繼承權向格魯雪索取棄子,把格魯雪告上了法院。原為鄉村文書的阿茲達克在叛亂中誤放走了偽裝成乞丐的大公,叛亂結束後,大公為報救命之恩任命阿茲達克為當地法官。
  • 【屏間唱和錄】危闌獨倚vs成趣園主
    蜂舞蝶翻花下鬧,天澄碧,看流雲,戲彩鳶。  彩鳶,彩鳶,手中牽。心上甜,一線連。醉也醉也,醉入夢,人月團圓。霜點青絲,誰不憶紅顏。竹馬郎騎猶昨日,春亦老,嘆韶光,更幾年。危闌獨倚江城梅花引·四季吟之春  滿園春色柳絲嫻。碧青衫,翠青衫。奼紫嫣紅,信步醉花間。桃李崢嶸香散漫,蜂蝶戲,燕呢喃,看鳥鳶。
  • 四月,時村鄉喜事多多!
    時村鄉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共同努力取得佳績,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時村鄉機關幹部嶽鈞涵給了您答案。且看,原來是5月16日傍晚,鈞涵下班駕車回家,行駛到小區門口,看到一位老人坐在路上,渾身是土,顯然這是老人掙扎了好久想站起來卻並未如願,鈞涵沒顧及那麼多,上前詢問老人家庭住址後,將老人整個抱起,費盡周折把老人送到家。面對家人的感謝,鈞涵淡然一笑,說:「真沒事,這是我應該做的!」
  • 最美魏州人丨「理」出節儉文明風——記野胡拐鄉岸上村紅白事會...
    野胡拐鄉岸上村民王大娘談起村裡的「紅白理事會」讚不絕口。利國利民野胡拐鄉岸上村3259口人,是全鄉最大的村。村內誰辦紅白事都有二三百人參加,最多的達500人,群眾負擔不起,苦不堪言。王永剛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主動請纓擔任村紅白理事會會長。2013年,王永剛擔任岸上村紅白理事會會長,成員由村裡熱心服務、公平公正、崇尚節儉及有一定禮儀特長的村民組成。
  • 《俗女養成記》觀劇實感
    《俗女養成記》不愧是2019最高評分華語劇集,有空的時候隔幾天一集一集看完,完全捨不得一次性放兩集,想推薦給所有好朋友看。注水劇猖狂的今天很難看到笑點和回憶結合得這麼精準每集都各有主題卻草灰蛇線的家庭劇,完全不能評價哪個演員的演繹更為精彩,哪集故事更打動人心。
  • 饒陽小堤村出詩了,寫得忒好
    樂鄉懷古 閒庭信步/文 小堤大村真不小, 人囗四千五不少, 東西長街六裡許, 古稱樂鄉建村早。
  • 「景村融合」!昌邑區土城子鄉曾通村 「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中
    「景村融合」!昌邑區土城子鄉曾通村 「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中 2020-09-09 22: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上杭將軍之鄉將於10月亮相《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名村影像志》
    連日來,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大型高清紀錄片《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名村影像志》攝製組一行在我縣通賢鎮,開展為期10天的採訪拍攝工作。此次《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名村影像志》在通賢鎮的拍攝,不僅用影像記錄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社會發展、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等成就,而且還向廣大觀眾展示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講述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彰顯砥礪前行的奮鬥精神。
  • 《灰猴》主創笑鬧燕郊 黑色幽默深入人心獲好評
    昨日,由新人導演張璞執導,王大治、高峰、王靖雲、駱達華、李彧等人聯袂主演的喜劇電影《灰猴》在河北燕郊舉辦電影映後見面會。導演張璞攜影片主演高峰、李彧、馬菁菁、李洋、張翀、薛靖騫、吳海棠、王思遠、呂一丁出席。
  • 《灰猴》驚喜笑鬧西安 被贊西北版《瘋狂的石頭》
    由新生代導演張璞執導,王大治、高峰、王靖雲、駱達華、李彧等人聯袂主演的喜劇電影《灰猴》今日舉辦了「笑鬧西安」映後見面會。導演張璞攜主演王大治、高峰、李彧、馬菁菁、李洋現身見面會現場,為觀眾分享幕後拍攝精彩故事並現場方言互懟。
  • 曾記畔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華:做優特色產業 帶動村民致富
    4月2日,當記者驅車來到位於寧夏鹽池縣王樂井鄉以北8公裡處的曾記畔村,藍天白雲下,一座座嶄新的民居錯落有致,顯得格外寧靜安詳。進入村部大院,曾記畔村村支書朱玉國笑呵呵地迎上來,聽說記者前來採訪駐村第一書記張華,他立馬豎起了大拇指:「小夥子工作作風非常紮實,給老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曾記畔村村部。
  • .| 記攀枝花好人、米易縣灣丘彝族鄉昔街村婦女主任兼紀檢…
    【花城女子圖鑑(十八)】誠實守信、古道熱腸 | 記攀枝花好人、米易縣灣丘彝族鄉昔街村婦女主任兼紀檢… 2020-12-23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