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聞看個劇,一起看個劇
全文1314字,好巧
卓聞 No.199
青春劇
有些事情很難說清楚,不知道是《那些年》趕上了青春電影的大潮,還是《那些年》開闢了青春電影的流行王朝。
2011年的那個夏天,正是95後青春的百分百時刻,《那些年》的影視劇也恰逢其時的隨著胡夏的《那些年.mp3》一起刻進了很多人的青春記憶中。
電影有時蠻像留聲機的,他不僅僅記錄下電影內容的本身,還會讓每一個觀看電影的人都會隨著這部電影,或多或少的留下觀影時期的記憶。
而這些記憶何時會再次釋放出來呢?每當重溫這部電影或者相關的影視曲、小說時,這些記憶便如同泡開的茶花一般,隨著氳氤的茶氣將人帶入記憶最初的那一刻!
那些年的小說
或許《那些年》不是最好的青春劇,但他肯定會是對我有著獨特記憶的青春劇!準確的來說,是《那些年》的一切,包括電影、小說、歌曲。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個極富回憶感的名字是我高中時候第一次接觸到的。那時候懵懵懂懂,乘著青春的風去看回憶青春的詩,是青春時期寶貴的記憶。
《那些年》作者九把刀很有文採,他那俏皮的文筆一下子將我從冬日北方的校園帶入了夏季熱帶的南方。
若干年後,當我來到熱帶地區的南方讀大學時,一度對此的好感也讓我懷疑是否是這部小說的獨特作用。
相比電影,小說寫得內容更多更雜。例如柯景騰並非獨愛沈佳宜,除了沈佳宜,也曾有李小華對他的青春產生過一陣漣漪。
除此之外,柯景騰與同學們相處的趣事,升學時期學習的苦逼經歷,大大小小的青春瑣事,都能讓每一個讀者從中看到曾經的自己。
也許,生動的文筆下,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小說本身,更是在閱讀裡回味人生中最炫酷而又無憂的時刻。
那些年的電影
《那些年》這部電影能夠獲得如此好評,我覺得他無非毫無做作的吐槽了這樣的主題:爺的青春就是如此的遺憾而又不留遺憾!
從校服到婚紗是很多人的美好想法,但是世事難料,有時候在青春開始的好夢還沒越過青春的大門就在青春結束。
但是青春真正的遺憾並非相戀不能終相守,而是我鍾意你,我卻在整個青春季,都沒能對你說我喜歡你。
這部電影非常真實的表現了一個柯景騰,真實的喜歡著沈佳宜,真實的為了她改變自己,又真實的與沈佳宜漸行漸遠。
我很敬佩九把刀,很多人一輩子都放不下一個人一段情,但是九把刀不僅放下了,還願意去回憶,並將自己這段美好呈現給大家看,這真的很難得。
《那些年》或許沒講什麼大道理,但是又講了一些讓人回味的意義。
喜歡一個人的終極目的也許不是強制性的為了和她步入婚姻的殿堂,為了她而使得自己變得更好或許才是真正的意義,讓她影響著自己,融入自己的靈魂、影子、以及未來。
正如電影《前任3》,王梓對孟雲說的那樣,是孟雲的前任林佳把他變得如此優秀,林佳影響著孟雲,即使兩人分手,但依舊甩不開這深入靈魂的改變。
結尾
或許《那些年》這部青春劇不再是下一個年齡段的留聲機,但總有某部青春作品會是這個年齡段一些人獨有的回憶。
青春作品的流行,不僅僅是回憶青春這個時期的回放機,也是激勵著那些在社會摸爬滾打的社畜們,在吃著泡麵看著屏幕中少男少女時,也會浮現起曾經的自己,也是如此的無畏與瘋狂。
如果可以,我希望有90後的「九把刀」,將我們那個年代的青春寫在紙上,演在熒幕上,留在下一個年齡段的心中。
—END—
文字 | 唐羿
圖片來源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