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開始嚴正以待的新冠疫情中,義大利人不斷用他們積極又活潑的身影在國際視野中持續刷屏;義大利各個市長操碎了心,出來靈魂咆哮,或親自上街趕居民回家。
回了家的義大利人,陽臺就是舞臺,看家本領都拿出來,小區堪稱可以集體出道,就算不會樂器也愛放音樂,隔離居家搞得熱熱鬧鬧。
多才多藝的義大利鄰居可以組樂隊出道了
這個民族太令人好奇了,長久以來,義大利人在人們的印象裡,是不苟言笑的《教父》形象,或是隨時都能浪起來的發電機。於是世界音樂菌連線了長期在米蘭求學工作的小國同學,也採訪了幾位義大利朋友,關於這個文藝復興起源地國家,還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新鮮事呢!
義大利人本身就很會享受生活,當下及時行樂。小國同學曾經在米蘭音樂學院及斯卡拉歌劇院上學,目前在米蘭從事文化交流工作,她提到,家家戶戶在陽臺唱歌彈琴這個現象其實相當普遍,不只是某個社區這麼做;尤其是在北部重災區的米蘭,人們平時下班之後的通常都會出去喝一杯,社交生活豐富,大家現在一閒下來了,在家裡可能憋得慌,也得找點事情做。
義大利人生性比較樂觀,並不喜歡一直煩惱或拘泥於不好的事物上,不會鑽牛角尖,所以他們覺得,儘管不得已必須在家隔離,但在陽臺放音樂跟鄰居們一起唱歌,一起自娛娛人,也是一種社交活動,何樂而不為?
在很多視頻裡,我們看見義大利似乎人手一個樂器,一把好嗓,羨慕別人家的文藝生活真是接地氣又自然,可能也會猜想音樂對他們的生活來說是不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然而,結果有些意外。
事實上,作為90%的人都是天主教徒,擁有全世界最多教堂的天主教國家,相比起歷史、藝術,義大利人對音樂並沒有非常重視。歌劇不是人人都喜歡,但全義大利人幾乎都會唱一段圖蘭朵公主裡的《今夜無人入眠》。
他們學樂器的比例很高,喜歡享受生活的義大利人認為工作只是一部分,工作以外的生活也很重要,因此大家學習音樂多半就是作為一種興趣愛好和消遣,尤其是年輕人。而且義大利人感性,比較人性化,也尊重個人感受,小孩如果不愛練琴就拉倒,父母也不太會強迫學習。
另一方面,在義大利,以音樂作為職業的收入不是特別高,這個制度有些關係。相比起德國、瑞士、奧地利,屬於Repertoire劇院,也就是除了常駐合唱隊員與管弦樂團外,還有常駐籤約的獨唱演員。演員或音樂家就是員工,有穩定的工資收入。而義大利的劇院基本都是Stagione,樂季制的劇院,比較穩定的劇院會有自己的合唱隊和管弦樂團,獨唱演員都是按照當季演出籤約,給出場費的。因此最近的疫情對許多籤演出約的演員們就比較難熬了。
既然以音樂為生很難賺到錢,走起來也比較艱辛,那麼留下來學音樂的義大利人就是真的深愛,將興趣當作職志了。小國同學的本科在上海華東師大學習聲樂,後來又在米蘭音樂學院繼續深造,談到中意兩邊音樂教育的差別,她認為中國學習聲樂90%以上追求技術,音能唱多高或多低;義大利則要求作品表達完整,技術有瑕疵無礙,但情感敘事要清楚。
當她初期到米蘭求學時,老師關注她的點並不是她的歌唱技巧,而是她不會說義大利語。義大利語是歌劇的靈魂,如果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對藝術的演繹是不夠的。
不過許多中國留學生在義大利還是喜歡去找聲樂老師學習,而不是藝術指導,前者指導技術,後者相當於是副指揮,能幫助演員理解劇情,增加表現力。小國同學認為,雖然歌劇是義大利的國寶,但情感和文化是相同的,就像外國人學京劇,只要把自己放進環境裡去學,也能學到其中的精粹,光有技術還不足夠,需要有樂感和自己的創造力。
我們也順便了解了一下,義大利人有趣的性格與文化。其實義大利人跟中國人有點像,首先體現在吃的方面。
美食的傳統在義大利人心裡是不容玷汙的,他們非常堅持義大利麵、義大利菜就該是經典的那個樣子,不可以混淆。比如最近義大利封城鎖國,各地超市都出現了囤貨搶食糧的現象,但披薩區唯一乏人問津的就是夏威夷披薩,因為在義大利人眼裡,那才不是披薩好嘛!
「我們義大利人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嚴。
#披薩上不準放鳳梨」
跟中國人一樣,義大利人的家庭觀念也很重,超級戀家,許多人結婚之前都跟父母一起住,即便求學也不會離家太遠,就算是出國念書工作大部分也會回到家鄉定居。總之對他們來說,世界上沒有比義大利更好的地方。
也因此,義大利男人在很多人眼裡是「媽寶」。在義大利,媽媽就是家庭的中心,而且義大利媽媽大多持家有方,很會煮菜,就算是雙薪家庭裡有工作的太太,回到家裡也會把家庭照顧得很好。對孩子們而言,家就是永遠的避風港。
家庭關係普遍良好,也體現在義大利人的「多話」上。義大利人絕對是世界上數一數二最愛講電話的民族,一日會打好幾通,不只是打回家裡嘮嗑,打給朋友扯淡,就算是夫妻同居了,上班期間也會打電話聊聊天。一位嫁給義大利人的朋友就告訴我,我們普遍都會覺得日子一天天過得都差不多,哪有這麼多事可講。但義大利人很喜歡跟親友分享生活大小事,也愛關心別人發生什麼事,本質上是比較八卦的,要不為什麼狗仔隊這個詞怎麼會是從義大利文Paparazzi來的呢?
或許因為重視家庭,多情浪漫的義大利人大部分婚前浪完,婚後就收斂安分很多了,義大利的離婚率總體來說並不高,一是因為虔誠的信仰,二是因為離婚手續和過程非常麻煩。那還不如回歸家庭好好過日子呢。
愛遲到,愛撩妹,看起來散漫隨性的義大利人,卻在疫情燃燒的情況下展現出團結與愛國力。雖然一開始戴口罩還會被歧視被笑話,但現在義大利舉國上下也正努力地挨過這一次,平時不穩定的政局和黨派之間的紛爭,在危機時刻也暫時放下不合,一起團結作戰。小國同學也說,很多義大利朋友私信她,感謝中國的援助。
希望這個又熱情又多才多藝的國家,繼續高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