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庭雜誌(jiatingzazhi)
大家好,我是偶爾溫柔經常崩潰的跺腳媽媽。
跺腳媽覺得婚姻最重要的就是忠誠。
但是,總有人把婚姻當作利益的籌碼。
最近,網紅張大奕的一組照片上了熱搜,讓天貓總裁蔣凡出軌事件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這一組在外用餐的照片乍一看平平無奇,但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勺子映出一個男人的臉,放大來看正是蔣凡本人。
不久前,蔣凡原配妻子董花花清空了微博,而現在蔣凡又和張大奕共進午餐,不由讓人推測,張大奕已成功上位。
不管這是不是捕風捉影,從董花花此前發的微博來看,張大奕插足了別人的婚姻,做了第三者,這點是沒有疑問的。
但令人意外的是,竟有不少博主發文力挺張大奕上位,甚至表示蔣凡出軌也在情理之中。
而在評論區裡,也有不少網友支持這樣的論調。
這些人的觀點,總結下來無非以下幾點:
1. 張大奕事業有成,董花花只是個靠丈夫養的家庭主婦;
2. 張大奕聰明漂亮,董花花「枯萎衰敗」,說話也沒水平,情商不高;
3. 既然張大奕各方面都比董花花優秀,「任人唯賢」,有什麼不對?
就算蔣凡覺得和董花花不適合,也應該光明正大地離婚後再和張大奕在一起。
兩人這樣背地裡交往,本質就是對婚姻的背叛,是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
更何況婚姻從來不是一個用來比較誰好誰壞的地方,如果看到外面有更好的,就想著換一個伴侶,那麼世上將永遠沒有幸福的婚姻。
正如一位網友在評論中所說:
成為家人就要有擔當,如果婚姻只看利益關係,那永遠會有更好的,張大奕也終究會被替換。
有人說,董花花走到如今這一步,是因為沒有自己的事業,安於做個全職太太。
久而久之,蔣凡覺得和她不在同一個層次上,自然會被外面更高層次的女性所吸引。
但難道全職太太就是閒差嗎?
打理家裡家外,照顧老人,培養孩子……
哪一件不是極損心力的付出?
為了丈夫的事業,甘願做他背後的女人。
可當男人事業有成,一句沒有共同語言就將面容憔悴的妻子棄如敝履,置擔當與責任於何處?
何況即使董花花有自己的事業,蔣凡就不會出軌了嗎?
未必。
《82年生的金智英》中有一段情節:
厭倦家庭主婦身份的智英不想被家庭束縛人生,渴望通過重返職場,找回自己的價值。
但婆婆聽到智英的想法後,言辭激烈地反對道:
「你如果去工作,賺的錢還不夠支付育兒保姆,你讓我孫女怎麼辦?」
就連丈夫也勸她,在家多「休息休息」也好。
你看,做家庭主婦會被嫌棄跟不上外面世界的腳步,事業型女性又會被介意不能兼顧家庭。
所以對於沒有責任意識的人來說,總能找到出軌的理由,永遠會覺得外面的人比自己的另一半更好。
婚姻本就是不斷磨合的過程,兩個人都要擔負起經營感情的責任。
如果一味要求對方如你所願,那麼即使是最般配的結合,也會有萎落的一天。
美國作家吉莉安·弗琳曾說:
「婚姻需要互相妥協、努力經營,然後更加努力地經營、溝通和妥協,隨後再來一輪經營。
如果兩個人都不作出犧牲,那麼最後被犧牲的是兩個人的幸福。」
在婚姻中遇到矛盾和衝突,有責任感的人會選擇積極主動的溝通。
而不是疏離逃避,甚至把背叛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
讓婚姻在滿地雞毛中收場,不僅是對彼此,更是對親人和孩子的不負責。
知乎上一位女士分享了自己的婚姻經歷。
丈夫事業心很強,一回到家就帶上筆記本電腦進書房,除非遇到重要的事,幾乎不和她有主動交流。
妻子雖然苦悶,但丈夫確實是在忙工作,也不好去埋怨什麼。
兒子4歲那年,她打算回歸職場,但因為幾年的空白期,遍投簡歷卻杳無音信。
主動向丈夫傾述,換來的卻是近乎敷衍的笑,「找不到就別去了唄,又不是養不起你。」
隨著丈夫的事業蒸蒸日上,妻子覺得兩人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他整天坐在沙發上給合伙人打電話,說著她聽不懂的行話,也從不向她解釋,仿佛她什麼都不懂的表情,更能體現他的優越感。
後來,丈夫開始和一些優秀的職場女性往來。
雖然願意相信那是事業上的正常交往,但時間久了,妻子仍忍不住多問幾句。
可丈夫那副懶得跟你解釋的樣子,讓她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
「這日子你還想不想過了!」
丈夫一臉錯愕,完全沒想到她這突如其來的歇斯底裡。
可哪有什麼瞬間的崩潰,不過是婚姻中忽視、冷漠在常年累月的積壓。
一則高贊的評論說道,這位丈夫只是在用「事業心來掩飾對婚姻的不上心」。
一門心思專注於自己的發展,口口聲聲說「為了我們的未來」,但面對感情的日漸疏遠卻無動於衷,只能說明:
我一開始就沒被寫進你的未來。
薛兆豐教授曾說:
「如果有一方為了婚姻而犧牲,另一方應該主動付出些什麼,這樣婚姻才會平衡。」
沒有人能夠兼顧家庭和事業,所謂的兼顧背後,都是看不見的犧牲而已。
而婚姻中得以投入事業的一方,更不該把另一半的犧牲看作理所應當。
相反,應該更多地承擔婚姻的責任,多付出些耐心與關注,消除認知層面的差距,幫助另一半實現個人的價值存在。
要知道,婚姻的意義不在於誰養得起誰,而是彼此成就,提升生命的層次。
陳銘曾說:
「維繫婚姻是一種責任,理性承認婚姻的責任會讓你享受到最高階的幸福。」
而這份責任,也體現在對另一半的尊重與在乎。
《愛的博弈》有這麼一則案例。
妻子在家幫丈夫操辦聚餐時,有一個丈夫從未提及的女同事,一進門就喊出了他家寵物狗的名字,寵物狗還拼命對她搖尾巴。
聚餐結束後,在妻子的質問下,丈夫承認有幾次因為工作,那位女同事來過他們的家。
他再三解釋他們只是朋友,還說就是擔心妻子會生氣,所以才不願意提這位女同事。
不以為然的丈夫不知道,自己正把婚姻推向破裂的邊緣。
美國「婚姻教皇」約翰-葛特曼說:
「任何你覺得需要瞞著伴侶的關係都是不健康的。」
換言之,婚姻中的雙方有責任給另一半提供安全感,這表現在和異性在一起的分寸感,以及主動向對方解釋每一段關係。
但實際上,許多人都覺得清者自清,把尋求安全感的責任丟給對方,放任婚姻在猜疑中走向風雨飄搖。
想起莫言和妻子杜勤蘭的婚姻。
兩人,一位是大作家,一位是樸素的村婦。
早在1987年莫言才名遠揚,許多年輕女性仰慕追求,對他說:
「你和你妻子的學識水平和文化層次不對等,交流上有障礙,遲早會決裂的。」
莫言當即反駁道:
「我和妻子的愛情,與學識地位無關,只與靈魂有關!」
面對追求者,莫言主動將妻子接到身邊一起生活,還經常對其他人說:
「婚姻是我最大的財富!」
正因如此,杜勤蘭安然地在丈夫身旁替他打理一切,共同撐起整個家,也成就了彼此的幸福。
兩個人一起生活,總會因為扮演角色的不同,滋生出各種難以預料的問題。
而責任感能讓兩個人在經受重重考驗後,修煉出更深的感情。
反之,如果遇事就逃避,甚至覺得只要換個伴侶就能解決種種紛雜,
那麼只會在一地雞毛中將自己推向下一場註定失敗的婚姻。
嚴歌苓說:「婚姻,是一場嚴格的紀律。」
在婚姻中,恪守紀律要比破壞難得多,但回報卻是更長遠的幸福。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推送啦!
家庭雜誌(jiatingzazhi)是中國家庭生活第一刊《家庭》雜誌官方公眾號。追求品質生活,分享生活經驗,專為愛家愛生活的你打造的閱讀平臺,每晚21:10,與你一起分享生活點滴~
點個在看,請遵守婚姻裡的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