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天氣中,大衣可以說是必備的搭配,不僅保暖,而且還能提升是時髦感,有的大衣搭配更加有減齡的效果,男士穿大衣更加顯得有型瀟灑,可以說幾乎是人手一件。
為什麼男生幾乎對大衣毫無抵抗力?
1、完美的廓形設計,能包容身材缺陷,各種身材都能穿出挺拔陽剛的感覺。
2、大衣有品位有格調,就算是日常生活中也能展示男神的魅力與帥氣。
大衣款式
一般經典的大衣簡潔流暢的版型有一種大方瀟灑的感覺,穿上之後自帶一種獨特的高貴氣息。大衣的版型款式有很多,在這裡給大家介紹4款大衣的起源以及類型,不同款式的大衣穿出來的效果也明顯有不一樣的感覺的。
主流的大衣有4個款式:ChesterfieldCoat、Pea Coat、Duffle Coat、Polo Coat,它們的起源或是來自紳士貴族階層,或是來自軍隊士官。
Chesterfield Coat:「西裝式大衣」,也是街拍中最常見的一款。長款、西裝版型、收腰設計,這中大衣起源於切斯特菲爾德六世,在19世紀晚期時成為紳士標配。
「西裝式大衣」修身剪裁、魚嘴領,在右側口袋上方也設有票袋,早期這個設計是為了裝歌劇票,一直沿用至今。
Pea Coat:始於軍旅,最早是英國海軍在軍艦上穿著的軍服,外翻的大領、用來暖手的外衣口袋、雙重固定作用的雙排扣,都是這種大衣的主要特點。
隨著時間的流動,如今Pea Coat已經成為正式休閒皆宜的男士時尚單品,可以和西服搭配,也可以和休閒的毛衣搭配,或優雅或休閒,都展示了男士不凡的時尚品位。
Duffle Coat:英倫風的代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比利時漁夫穿著的勞動防寒服,後來成為了英國傳奇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最愛造型,於是Duffle Coat正式開始成為紳士的造型之一。
Duffle Coat,又稱牛角扣大衣,擁有寬大的防風帽、大口袋、牛角扣子以及在領口還有一個防風扣。長度一般在大腿一下,膝蓋以上,這種大衣對身材和比例有較高的要求。
Polo Coat:一開始的時候是馬球運動員在球場上穿的保暖的大衣,駝毛製作而成、包裹性強,一誕生劇迅速成了馬球玩家的制服。
在美國Polo Coat起始於耶魯校園,並由此開始風靡常春藤盟校。版式簡約復古,容易打造出紳士感,所以在商務場合穿最適合。
過膝大衣的搭配
大衣的款式這麼多,但是今年流行的卻是過膝搭以。長款過膝搭以簡直就是當下最時髦的單品,也是最典型的大衣。
很多男士對過膝大衣是避之不及,生怕一不小心從上身高就是縮水。其實這樣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只要選對了適合自己的款式,再運用合理的搭配,過膝大衣不僅不會降低身高,反而讓你氣場全開。
今年過膝大衣安排上,讓你一秒變型男。
1、搭配層次分明
想要用長款大衣穿出層次分明的效果,選擇短款夾克做內搭,搭配高腰牛仔褲,在視覺上會有分段的作用,不但能拉長身型,也可以讓身材比例看起來更加養眼,實際上這是一種很討巧的搭配。
兩件大衣的疊穿也是很時髦的穿搭方式。但是選擇好內搭和外傳的大衣還是很重要的,兩件大衣的差異感最好還是明顯一點,質感要可以很明顯區分開來,當然款式設計也是一樣,裡面穿的大衣可以選擇腰部系帶的款式。
選擇三件長款大衣的疊穿是很大膽的搭配方式,一不小心不僅沒有穿出顯高、顯氣質的效果,可能就穿出顯胖的感覺。三件大衣的選擇質感和設計要有明顯的區別,這樣才能穿出層次感。運動面料的連帽大衣、內膽式的羽絨大衣、印花面料出眾棉質大衣,三種種大衣搭配起來,效果簡直不要好。
2、同色系搭配
軍綠色的睡袍式大衣,像這樣的同色系穿搭法不僅便捷而且友好,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會駕馭不起來,特別是在系上腰帶之後,軍綠色大衣下搭配同色系的長褲,在視覺上可以有效拉長身材比例,腰帶系高一點,穿出兩米大長腿完全不是問題。
這樣的同色系穿搭法,同樣對無腰帶敞開式大衣也適用,沒有了能夠拉長比例的腰帶,所以內搭的上衣與長褲的色系匹配就更加重要,而且這樣的搭配可以增加大衣與打底之間的完整性。
過膝大衣潮流單品
FANTASTIC PLANET怪誕星球 撞色字母刺繡大衣
FANTASTIC PLANET的怪誕星球大衣,採用撞色字母刺繡設計,可以增加設計細節感,輕鬆打造日常型格。大衣的面料也是精選的純棉,所以穿著舒適。黑色的過膝大衣可以輕鬆打造儒雅又瀟灑的氣質。
RICK OWENS 黑色長款呢大衣
瑞克·歐文斯 (Rick Owens) 被稱為 「歌德式極簡主義」,它的設計強調建築架構的外套和斜紋剪裁,低調的包裹著身形。這件黑色長款呢大衣,設計利落,版型以及大衣的剪裁都十分簡約,更能展示男士冷靜高雅的氣質。右邊袖子上的銀色刺繡袖套,為這身大衣帶來了一抹亮色,低調之餘又彰顯了年輕活力。
COMMON GENDER 復古人字紋大衣
COMMON GENDER這款復古的人字紋大衣,精簡、高級的灰色彰顯了男士的儒雅氣息。大衣的設計回歸男性著裝本質,不刻意追求過度設計,用舒適的材質、精湛的剪裁,然後再融入先鋒音樂和藝術等核心精神,重塑男裝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