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結束了,你有沒有出去玩耍一遭?
(雖然我並沒有什麼暑假……)
七八月份的旅遊旺季,孩子放假,正是全家出遊的好時機。
「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
有海的地方總是極好的。
加勒比海位於美國南部,毗鄰南美大陸。
我們對加勒比海的印象可能僅停留在《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裡,可對於美國人來說,那片遍布群島如同鑲嵌著一顆顆珍珠的蔚藍海域,絕對是他們度假放鬆的好去處。
但那裡畢竟有古巴海地,海盜猖獗,安全的確是個大問題。
可能是想給去加勒比海自助遊(國外有跟團遊嗎?)的美國遊客提個醒,美國人倒騰出一部電影 ——
《勒索風雲》
Extortion
海報上寫著:你的家人值多少錢?
反正於連看完,是嚇得真有點不敢旅遊了。
影片一上來,也沒什麼廢話,就是一家人要去加勒比海度假:
還沒出門孩子就鬧著要開摩託艇,看來他對這次旅程也是滿懷期待,爸爸答應了他。
在飛機上,孩子問爸爸,海盜為什麼要把金銀財寶藏在荒島上而不是家裡?
爸爸回答,海盜沒有家或家人。孩子又問:
爸爸只能說:這問題不錯。
看來,這是兇兆啊!
不過在這樣的海灘上,確實能看到不少「胸罩」……
為滿足兒子願望,男主來到碼頭,打算租一艘摩託艇,但正規租賃點的摩託艇已經全部預訂出去了。當地有一些租私船的地方,男主又找到了那兒。
攬客的兩個人競相降價,一邊說三小時250塊,另一邊三小時只要200塊。男主猶豫了一下,還是選了便宜的。(這是在說貪小便宜吃大虧麼?)
這種摩託船極易上手,只要大概講解便可輕鬆掌握駕駛技巧。
臨走時,船主還專門強調:油是滿的。
就這樣,男主拉著一家到海上兜風,孩子終於實現心願,雖然這不是摩託艇,而是摩託船。
但船有個好處,一家三口都坐得下,可以帶著老婆一起嗨!
父子倆只求刺激,還是媽媽考慮周全。在開出去一個多小時後,媽媽說:
已經看不到陸地了,還是儘早掉頭離岸邊近一些比較好。
好巧不巧,兒子此時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島,便喊著要去看看。
熊孩子耽誤事兒啊!
母親被父子倆說服,同意看看就回來,三人便朝著小島進發。
加勒比海上這種無人荒島有上千個,他們逛了一圈,也沒看到其他人,然後便決定返航。
坑爹的事情來了:小船的發動機怎麼也發動不了,他們被困在了島上。
海上極少有船經過,就算經過也幾乎看不到聽不到呼救。
島上沒有淡水水源和物資補給,這樣的絕境下,要不了幾天他們就會脫水而亡。
幸好男主是個醫生,懂一些急救常識,也知道需要儘可能降低體內水分消耗。
這已經是困在島上的第二天了
看到這裡,可能不少喜歡推敲邏輯嚴密性的觀眾要開始找茬兒了:為什麼岸上沒有人發現他們失蹤並報警?為什麼男主修不好發動機?為什麼一直沒下雨導致三人無法補充淡水?
這個時候就要誇一誇影片前半部分的劇本了。
為了讓一家三口「順利」困在島上,導演在編寫劇本的時候可是煞費苦心,你想到的可能性他都想到了,並且合理地將所有可能性一一阻斷。
首先,影片上來第二個鏡頭就是男主在敲鍵盤查天氣。很幸運(不幸),加勒比海在他們接下來即將出遊的一周多都是大晴天:
所以註定不會下雨,沒有水源。
其次,在開篇和鄰居的交談中我們知道,男主家裡的割草機壞了,他卻不會修。
所以,當男主打開小船發動機蓋,他才發現這種小型引擎都是一個原理,這就尷尬了。
不過據他分析,是引擎的電池沒電了,好像會修也沒什麼卵用。
再次,男主是如何找到當地人租的船?是他賄賂了負責正規租賃的人才獲知情況。
男主就是個不正經的人嗎?NO,只是出門在外,多花點錢總沒什麼壞處。
老鄰居給的「忠告」
最後,如果只是爸爸和兒子開摩託艇,就不太可能帶媽媽,那樣他們如果失蹤,媽媽也會及時報警,可他們租的是當地人的小船,是一家三口全部出動,消失了誰也不知道。
那個當地人呢?他的船三個小時沒回來為啥不報警?這個在之前的對話中也有交待:
雖是玩笑,但看來船主並不怕船丟,也許他正好想換艘船,既然丟了就找保險公司賠咯!
何況這些當地人本就是無證經營、屬於「黑船」,報警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處。
幾點綜合下來,看來這三口人註定要命喪小島了。
在妻子兒子已奄奄一息、男主也快接近極限的時候,「救世主」出現了,一位黑人漁夫:
這哥們兒有沒有看著眼熟?
他曾憑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菲利普船長》在美國頒獎季拿了一圈最佳男配提名,並最終斬獲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男配角。
對於這麼一個長得就像索馬利亞海盜的「特型演員」(本身就是索馬利亞人),演技能得到美國主流認可,也算絕對的勵志典型了。
巴克德·阿巴蒂在《菲利普船長》中的造型
雖然像吸毒版博爾特,但看到他這張臉,總會讓人覺得來者不善。
男主一家三口貌似得救,實則中了圈套。
這位黑人小哥倒也不是存心坑害他們,他也並不是職業海盜專業綁票,只是看到這個來自美國的中產家庭能花1萬美元到加勒比海旅遊,一定不缺錢花,便心生敲詐之意。
男主先說1萬,無言;
又說4萬,沉默;
黑人小哥開口了:
他給出三個理由:你是醫生;我也有家庭;你來這兒玩一次花的錢是我一年賺的四倍。不答應這個要求,就走。
看到這兒,誰都想上去把這個骨瘦如柴的老黑暴揍一頓,可已虛弱不堪的男主哪還有反抗的力氣。為救下妻兒,他只得同意找朋友籌錢。
老黑把他打暈帶走,妻兒留在島上,要先拿錢再救人……
總體說來,《勒索風雲》是一部合格的略有些懸疑性質的中低成本電影,我們會跟著主人公經歷一系列心理上的高低起伏,男主能否救回家人也成為觀影過程中的最大懸念。
到位的節奏把控,讓全片始終保持了該有的緊張感,抓人程度滿分。
不過,也有不少人吐槽「男主全程智商不在線」,老黑坑他,他有那麼多機會自救,為啥搞得那麼狼狽?
不知是這些人超級英雄電影看多了還是怎樣,你以為是個人就是連姆·尼森那樣的退休特工、可以拿著槍分分鐘從黑幫手裡救回女兒?
《颶風營救》:別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
《勒索風雲》的男主就是身邊的你我,他可能沒有高智商、沒有超強的身體素質、更沒有神勇的臨場決斷力。
但他對家人不拋棄不放棄,在勒索者的趁火打劫和警方的不信任兩面夾擊間,冒著生命危險奮力營救,這才是值得敬佩的最真實的普通人狀態。
正如一家人出發前,兒子傳達了玩伴對他父親醫生身份的蔑視:
爸爸的回應直接預言了他之後的表現——別小瞧我噢!
「醫生是相當堅強的,你會吃驚的。」
不過,為了製造足夠強的戲劇張力,男主到最後基本同樣被塑造成了一個「孤膽英雄」。
男主開著快艇奔向小島去救妻兒,這一幕令人熱血沸騰
但這又不能說是個人英雄主義,片中展現警方掣肘於方方面面而無法儘快展開救援的情況,是我們真真切切可能面對的無力現實。
陷入絕境之時,我們才會發現,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而這樣的劇情安排,也有利於觀眾積蓄的情感力量隨主人公一同爆發。
只是影片的後程進展的確略有崩壞,不少反轉全靠偶然得之,難以讓人信服,這也是觀眾主要詬病的地方。
主創現場工作照
再往深了說,還有兩點讓《勒索風雲》最終流於平庸:
一是影片有刻意抹黑加勒比海沿岸國家及其漁民的嫌疑,他們冷酷貪婪無下限,美國人作為遊客則是純潔善良的受害方,典型的美式政治正確。
而現實呢?作為「美國的後花園」,古巴、海地這些加勒比海沿岸國家可沒少遭美帝搗亂操弄。若說這裡「窮山惡水出刁民」,那也多半有美帝的「功勞」。
二是片子雖然類型元素齊備,卻幾乎沒有人性挖掘。男主的遇到的只是種種外界物理阻礙,而完全沒有面臨兩難抉擇、內心衝突、抑或道德困境。
至於那位黑人小哥勒索的動機、他究竟有哪些苦衷、以及深層次的悲劇因素,則全無探討,只留下簡單的善惡對立,這也讓電影徹底淪為僅可供一看的「旅遊警示片」。
不過話說回來,《勒索風雲》娛樂性足夠,看看放鬆一下,還能順帶讓自己今後出行提高警惕,咱要啥自行車?
暑假快結束了,還沒出去耍的情侶抓緊去耍,單身狗們就別出門了,因為……
單身狗沒人權啊!!!
老規矩,每周四在留言中精選2位粉絲送通兌影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