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普京和川普見面了,就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要知道,川普上臺已經一年半了,這兩個老冤家還只正式會談過一次。去年越南APEC峰會,兩人一切只能是偶遇,以至於兩人偶遇交談,一路走一路談,話都停不下來……
這一次,特意約定在了芬蘭赫爾辛基,時間是7月16日。千言萬語,真是不知從何說起。但根據媒體報導,兩人一見面,川普這樣說:
我們這次將無所不談,從貿易、軍事、飛彈、核武器,以及中國,我們會稍微談到中國,我們的共同的朋友。
美國和俄羅斯友好相處,是一件好事,不是壞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談論許多的好事。我希望美俄能建立非凡的關係。
普京則說,是時候徹底討論雙邊關係,以及不同國際問題和敏感議題了。
在超長的兩個多小時的會談後,川普在記者會上又這樣說:
我們的關係從沒像現在這麼糟糕過。不過,自4小時前開始情況已經改變。我真的這樣相信。
一些細節,非常有意思。比如,一見面要談好多問題,但其中就包括中國問題。
目前美國對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的產品施加的25%的制裁關稅,會導致中國的GDP下降0.1個百分點。但如果美國總統川普繼續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10%的關稅,那麼這對中國GDP的「直接影響」就會增加到0.3個百分點。
而在「間接影響」方面,貿易全球化的特質則會令川普的2000億關稅攻勢對我國GDP額外造成0.2到0.3個百分點的影響。那麼其最終的結果,用摩根斯坦利這份報告的原話說就是「會給我們目前做出的中國2019年6.4%的GDP增長預期帶來顯著的下行風險」。
當然,普京也表達了善意。在很多人懷疑俄羅斯掌握川普不雅視頻的問題上,普京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我們想不出比這更離譜的胡說八道,請清除你們腦中的這個垃圾吧。
一次非同尋常的峰會,傳遞出不少意味深長的信息,大致幾點吧:
第一,川普真心想交好普京。
事實上,普京曾一直是川普的偶像。兩人一直是惺惺相惜,哪怕美俄各種交惡,兩人一直都沒有撕破臉。很多人還注意到,這一次會晤,一坐下來,川普就衝普京擠了擠眼睛。眼神的秘密,或許只有這兩人才知道。最倒黴的是歐巴馬。這次在去見普京前,川普又在推特上痛罵,說就是這個歐巴馬,才搞砸了美俄關係。
第二,川普真希望能改善美俄關係。
所以,川普說,美俄友好相處,是好事,不是壞事。儘管在國內,政治對手幾乎一面倒對他親近俄羅斯的批評;儘管在國際上,德國等國家再三警告美俄不能私下交易,但川普不為所動,他還是毅然決然與普京會談,並期待建立非凡關係。而且,用他的話說,美俄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第三,美俄和好是一步大棋。
這一次,川普和普京要討論很多問題,既有美俄雙邊問題,也有國際熱點問題。但別忘了,川普也明確說了,其中包括中國問題。談中國其實也沒有啥,但考慮到中美經貿摩擦的當下,川普顯然是想拉攏俄羅斯。事實上,在川普上臺前,拉攏俄羅斯對付中國,就是他既定的施政方針。
在兌現競選承諾方面,川普一直很靠譜。所以,哪怕國內洪水滔天,川普還是去了赫爾辛基,與普京一對一會談。
當然,這是川普的如意算盤,普京也未必真會接招。畢竟,美俄關係恩恩怨怨上百年,美國國內仍對俄羅斯充滿敵意。俄羅斯即使真心倒向西方,也根本不可能被接受;如果再失去中國這個強援,俄羅斯更面臨危險的境地。
但川普不是普通的政客,肯定會在會談中進行各種誘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普京也是國際政治老手,不見兔子不撒鷹,川普不獻出大禮,他也不會輕易鬆口,美國的內鬥則又限制了川普的騰挪空間。
對中國來說,川普和普京一見面,討論問題中就包括中國,也說明了中國現在的分量和重要性。但美俄關係可能會正發生重大變化,這兩個國家私下討論中國,多少也有點特殊的味道。
說白了就是,在這家美國投行看來,中美貿易戰如果持續升級和擴大,就會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造成明顯的衝擊,甚至會讓我們明年的GDP增速跌到5%的範疇。
此外,另一位來自摩根斯坦利的經濟學家還指出,如果美國政府在貿易戰的過程中決定對中國出臺高科技領域出口禁令,禁止晶片、軟體等中國目前很依賴美國的這些產品出口中國,那麼這更會對中國造成很大的損傷。
中國對貿易戰,採取的是積極應對的措施。以大豆為例,在美國大豆訂單大量取消的情況下,應對措施早已展開。沒有美國的大豆,我們完全可以從南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大豆來滿足儲備的需要。目前中儲糧集團管理的儲備大豆庫存充裕,我們在全國布局有6個儲備加工基地,目前年加工大豆能力達到850萬噸,我們能夠做到隨時滿足國家保供穩市的調控需要。
下調美國大豆進口,增加南美,特別是巴西等主要大豆生產國的進口。此外,從7月1日起,將印度、寮國、孟加拉等國的大豆進口稅率,降至0,一系列舉措,在最大限度減少貿易戰帶來的衝擊。前期我國從巴西進口大豆的量比較大,後期可能存在一個缺口問題,可能會使得我們要去進口一些少量的美國高價大豆,這樣的話我們國內下遊的油和粕的價格可能會有一個上漲的因素。
科技才是能決定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也將成為中美這場鬥爭中會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方面。中國在這方面挺吃虧的。
不過,由於貿易戰從來都是「雙輸」乃至「多輸」的,所以即便中國會面臨經濟上的風險和衝擊,我們也不該用「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盲目得出「中國已輸慘」和「美國贏定了」的結論。
實際上,摩根斯坦利的這份報告也同時寫明了這場貿易戰,如果持續發酵和惡化下去,會對美國乃至全世界造成的影響。
比如,這對美國GDP增速的直接衝擊,也會有0.3甚至0.4個百分點。這不僅不低於中國遭受的直接衝擊,甚至還會更嚴重些……
而且,如果考慮到摩根斯坦利對美國2019年GDP增速2.2%的預期,這0.3-0.4個百分點影響對美國的意義也會十分負面,更會衝擊到靠「能搞好經濟」而上臺的川普和美國共和黨的支持率。
不僅如此,摩根斯坦利的報告還指出除了貨物貿易,中美兩國在商業利益很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這家美國投行預計2017年時美國企業受中國影響的利潤已經達到了4000億美元之巨,更是美國對華1300億出口額的3倍之多。
「這也反映出美國企業在中國國內通過生產和賣貨獲得的利潤要多於對華出口」,報告分析說。而這也再次證實了美國眾多主流智庫、主流經濟學家和主流財經媒體的觀點,即對中國發動大規模貿易戰是在損害美國自己的利益。
另外,摩根斯坦利的報告也分析了美國若對中國2000億產品進行關稅制裁--以及美國同時對其他國家發動的貿易戰--會給全球貿易帶來的影響。
數據顯示,一旦貿易戰規模擴大,會導致全球價值4610億美元的貨物貿易受到衝擊,並將影響到全球2.5%的貿易往來和0.5%的全球GDP。
而如果美國還要和歐盟打汽車貿易戰的話,這個影響還會進一步上升到價值5770億的貨物、3.1%的全球貿易以及0.7%的全球GDP。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今天發布的一篇最新報導還引用新加坡「星展銀行」的分析,介紹了川普對華發動貿易戰的做法會給哪些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損失,其中包括韓國、馬來西亞、臺灣和新加坡。
而如果貿易戰延續到明年,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損失都會翻倍。
所以,不論人們如何絞盡腦汁想中美之間選出一個「贏家」和一個「輸家」,從數據上來看,川普魯莽的貿易戰行為只會給中國、美國以及全世界的貿易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不小的傷害乃至更深遠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