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鐵蓮花之構造
鐵蓮花與鐵鴛鴦同為裝置機關之暗器,唯彼則為脫手之具,此則為帶繩之器耳。
蓮花為並頭形,二蒂併合一處,如未發之苞,唯居中有離開之縫。苞之兩側,皆作稜起之銳刃,頭部極尖銳,完全是一荷苞。長約三寸,上削下豐,最豐處約二寸有奇。末端有一環,則通於內部之機關,蓋苞之內部實空,裝置一種彈簧機關,而加一橫栓於上,彈簧即縮短,苞亦兩面併攏,其橫栓即通於外面之環上,但將環一擰,栓立脫去,而彈簧失其管鑰,立即向兩橫暴伸,將荷苞猛力撐出。荷苞之背,原有稜刃,即可藉此以剖物矣。
圖片僅供參考
環之上則系以繩,長約一丈二尺。荷苞約重十二兩。繩以頭髮雜熟絲製者為佳。繩之末端亦有千斤套腕。此物取的之處,固在乎銳之荷苞頭,用以擊人,極易刺入。而刺入之後,發此鐵蓮花者,僅將繩往回一擰,則栓脫彈簧暴伸,荷苞亦因之怒張,被中者之創口,亦必因之擴大。蓋苞背有刃,向外一張,人身之筋肉絕不能御也。
二、鐵蓮花之練法
鐵蓮花之練法,略與發流星錘相似,唯彼則以一手統握錘頭,此則以大、中、食三指拈住鐵蓮花之最後一部分,蓋一把統握,手觸其稜刃,必致自傷。發射之勁完全在於腕部,不僅發錘之靠膂力也,發此鐵蓮花亦專用一手。如為善用右手者.千斤套腕亦加於右腕,不似繩鏢之兩手並用也。
手法則完全在於一個摔字上。側身發之,最為相宜。若正發則不易著力矣。亦有撒、撇二法。以沙袋或土垣為靶,上畫一圓圈,約如盤。練者立相距五尺處。
先練撒法,如為右手發蓮者,則身側立,左肩向靶,三指拈住鐵蓮花,虎口向上,掌心向內,猛力向後一挫,急向側面摔出。
次練撇法,如用右手發蓮者,人側立,右肩向靶,必須轉腕使尖端向右,然後猛力向左一送,即轉手向右發出。但發出之後,手即接繩,待鐵蓮花中的之後,急須將繩一抽,使其內部之栓,可以脫去也。自五尺處起練,以後練有成效後,即加遠一尺,以至一丈二尺為止。然後再將的逐漸收小,以至能中碗口大小之的,即可用以臨敵矣。大約成功,亦須在二年左右也。
三、鐵蓮花源流
鐵蓮花為明代巧匠周和所造。
周本習鐵工,又能武事,竭其生平心力,創造此一種暗器,視為傳家之寶,秘不示人,竟為傳子不傳婿之法。及至清代周尚德,以無子女之故,乃傳其門弟子鄒崇嶽、徐世法等五人。茲五人者,皆為有道君子,非挾技凌人之流。其後此五人又各擇弟子中之有道者而傳之,此鐵蓮花一物,始普遍於全國。江南許省三者,亦以此成名。
許省三本世家子,以讀書困頓場屋,未克展其才,乃棄而為行賈,顧以江湖險惡,步步荊棘,非有一二防身之技不能涉足其間,乃從華成章學技擊。
華固徐世法之三傳弟子,技絕精。許省三雖文人,亦孔武多力,壯實異常人,深得華之器重,盡以所學授之,鐵蓮花一種暗器,尤指撥詳盡,三年技大成。即往來南北,經營商業,南方土產則運而售之北方,即以所得資,反北方之土產而歸南,一轉手間,沾利極多,數年之間,遂成小富。顧其往來頻數,初無意外是亦彼幸運耳。
某歲將闌,風雪載途,許省三又挾重金自北南歸,迷路入深山,天暮腹飢,苦不得止宿之所。忽一騎馳驟而至,上一老人睨之而笑。許省三方徘徊歧路,見老人貌頗慈祥,亦不虞有他,竟與為禮,並叩以止宿之所。老人笑日: 「此去二十裡外,始有客店可投宿,天暮不及至矣。老夫家距此頗不甚遠,幸有餘屋,可供棲止。客如不嫌道行者,盍同往,明日再上大道亦得。」
許感謝莫名,竟從之去。抵居,屋宇頗多,壯漢數輩,方哄飲於室,見老人皆與為禮,又詢許為何人。老人以隱語答之,不知其意。而壯漢等亦邀二人入座飲。許正飢,驟得食,欣甚,狂飲如鯨吸海。醉飽後,老人即導入屋,頹然就睡。及醒,則手足已被縛,始知中計。
老人及壯漢輩,正議處置之法,或言殺之滅跡,或言委之山谷以食虎狼,眾議紛紜,莫衷一是。而老人則謂: 「宜搜其身,或金銀猶有隱者。」壯漢等奉命搜其衣袋,忽得鐵蓮花。老人睹此物現驚異狀: 「斯人有此,必同門中人也。」詢其師為何人。許具以告。則日: 「然則子猶為餘侄輩也。餘與汝師實從一師,今不相聞問者久矣。子歸見之,為我道思慕也。」乃釋之,並歸其金。
許歸江南,謁成章,語以此事。成章喟然:「此人本餘師兄,名馬英,當年因彼誤入綠林,故與絕交,不圖至今猶作盜也。雖然見物而思人,尚有香火情耳。」許以一鐵蓮花之微,竟得全一命,亦可謂幸運兒矣。
·end·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布文章、圖片除標明原創外,多數來自網絡,不代表本號觀點,僅供讀者朋友閱讀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原作者的辛勤與智慧。部分內容因推送時聯繫方式缺失,或未及時與原作者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處理。
小編微信號:wushu379
郵箱:279051333@qq.com
武術課堂qq群:104159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