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熱搜第一,掛了很久。「知名藝人黃子韜爸爸病逝,喪事一切從簡,享年52歲。」
消息一出,許多網友都表示愕然:才52歲,和我爸爸差不多的年紀,怎麼說走就走了?
今年8月,黃子韜曾在微博PO出兩張自己與僧人的合照,配上了祈禱的表情。
照片裡他手持《普賢行願品》經文,在信佛之人看來,誦讀此經文可為在世父母祈禱福壽。
當時很多人不明白他這是什麼用意,再回首,原來一切都已來不及。
記得2016年看《人物》對黃子韜父親的採訪時,特別驚訝一位父親竟可以為孩子做到如此程度。
黃子韜一歲的時候,半夜發高燒。恰巧當時醫院沒醫生值班,黃爸抱著他在門口苦等了兩個小時。
那時候他就發誓,一定要學醫。
他花了五年時間,考到了醫師資格證。後來不管黃子韜生什麼病,藥都是他親手開的。
兒子想當明星,儘管他討厭北京的天氣、食物,還是停下前半生在青島打拼的所有生意去到北京,給兒子打工。
他的微博ID叫「子韜爸爸」,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支持黃子韜的內容。所有的話題,也都圍繞著兒子在轉。
因為不放心工作人員做事,一個中年男人,自個兒摸索著飯圈文化,去成立粉絲會,給兒子當保鏢,熬夜了解時尚圈,給兒子寫倫敦時裝周的宣傳文案,做新媒體,處理輿論。
所以網友這樣評價黃爸:「他犧牲自己的一切,為兒子的夢想保駕護航。他是我見過最有魄力的父親,他給了韜世間最深沉雋永的父愛。」
而在公眾視野裡飛揚跋扈、極具個性的黃子韜,到了爸爸面前依舊是個沒長大的孩子,身上充滿了被父親保護而從童年一直保持到成年的率真。
參加《真正男子漢》時,有個環節是給家裡人打電話,黃子韜第一時間就撥給了爸爸,炫耀道:「我終於成為一個軍人了。」
後來父子倆一起參加了《閃亮的爸爸》,黃子韜一起床,就是找老爸。
只要喊一聲「爸爸」,黃爸準能在10秒內出現,解決一切難題。
黃子韜父親曾笑稱自己的兒子太粘人。「他從出道,到韓國,到現在,天天爸爸我幹嘛幹嘛,任何一個事情他都會跟我說的。爸爸,這個事我怎麼弄;爸爸,我吃什麼。他就是有一種依賴,我們像父子,又像老師,又像兄弟。」
這一聲「爸爸」,黃子韜喊了二十七年。
如今,他再也沒有叫出口的機會,也不會再等來一聲回應。
湖南省文科狀元何潤琪,九月八號,他正式踏入了清華大學。
當天,陪他一起到校報導的,除了裝了半個行李箱的書,還有媽媽的遺照。
生於農村長於山野的何潤琪,高一時母親意外去世。
事發那天,何潤琪的表姐和表哥到學校接他回家,路上二人異常的沉默讓他惴惴不安。
等走到家門口,發現家裡開始辦喪事了,何潤琪才從鄰居口中得知,是自己的媽媽過世了。
「我當時一下子癱倒在地上,大腦一片空白,一直在哭,內心有種無法形容的痛苦。」
死亡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降臨,帶走了心懷不舍的亡魂,收割了生者餘下半生裡眼底的星芒。
遭遇喪母之痛的何潤琪抑鬱過,萎靡不振過。
最後,是媽媽在彌留之際寫給他的信,重新點燃了他的希望。
「要刻苦讀書。」
如今考上理想的大學,這個男孩終於實現了許給媽媽的諾言。
「以前,媽媽在時,我遇到什麼事媽媽總會第一時間趕到學校幫我解決,我夢想著我上大學了,要帶媽媽一起到大學看看。
現在,我上大學了,媽媽卻看不到,所以我把媽媽的照片帶來了。」
王菲在《紅豆》裡唱,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年輕時以為她唱的只是愛情,如今才懂得,這是人生常態。
所有的來日方長裡,其實都暗藏著後會無期。
看過一個日本的公益短片。
第一幕,男人從會議室裡走出接起電話,時間開始跳動。10秒之後,電話掛斷,時間戛然而止。
第二幕,男人在電梯裡接起電話,時間繼續往前走。15秒過後,電話掛斷,時間再次停滯。
第三幕,男人在飯館收到了母親發來的簡訊,從閱讀到回復的過程,用了9秒。
第四幕,男人的父母從老家來到他生活的城市,匆匆一別的見面,只有1分30幾秒。
2分零9秒,這是三個月來他與父母總共談話的時間。
如果按這麼算……
以後20年,他們花在一起的時間,只有3小時。
這個男人,是我們所有人的縮影。
站在路邊小心翼翼問出「下次什麼時候才可以聊天」的老母親,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走上社會後,時間便被工作、聚會和應酬填滿。
總覺得時間還很多,現在正是拼事業的時候,卻忘記了父母正在以我們追不上的速度老去。
記得有本書裡說,如果你和父母是異地,且他們現在已經60歲。
假如父母都能活到80高齡,那麼在父母剩餘的壽命中,按照你每兩周回家吃一次飯,加上過年那兩天能夠和他們呆在一起的時間來算:
20年X(26天X2小時+2天X7小時)=1320小時
折算下來,此生,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只有55天。
畢淑敏在《孝心無價》裡寫:「我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
常回家看看。
這句話是土,卻是家裡那對老人最殷切的期盼。
父母子女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會相處多久,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時光。
因為下輩子,無論我們愛與不愛,我們都不會再見了。
想到爸媽的時候,別猶豫,就撥出一個電話吧。
思念家鄉的時候,不要等,就踏上回家的路吧。
趁風光正好,他們還在。時間不等人,可他們永遠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