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學校好還是私立學校好?家長朋友們最有發言權,聽聽他們怎麼說。有的家長想方設法、不惜高價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去就讀,而有的家長則託層層關係將孩子送入公辦學校學習。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一所名牌學校上家長們費盡了心思。
好的學習環境、好的學習風氣是孩子有效學習的保障。在我國民間故事裡就有「孟母三遷」的育兒佳話。作為父母為了子女教育不惜花費重金、也不惜放下面子託各種關係將孩子送到好的學校裡去讀。但並不是每所學校都能成就孩子的夢想,自身的努力程度決定學習的成敗。
目前我國的教育現狀是農村學校生源短缺,舉步維艱,而城區學校則學生爆滿,入學困難,這種局面一時也以扭轉。我國正處於深度改革、全面開放時期,城鎮化進程加快,許多農村人口遷移到了城市,大量農民工湧入各大中城市、沿海地區,導致了這些地方的流動人口急增。
為了子女的教育,孩子的成長,父母不放心把孩子留在農村老家成為留守兒童,很多農民工都把子女帶在身邊,進了城。學齡兒童的增加,城市裡的公辦學校容納不下這麼多孩子,造成隨著務工進城的孩子入學困難。在城市沒有城市戶口,沒有購房合同等證件,公辦學校根本進不去,更主要的是學校容納不下這麼多孩子。農村許多寨子成了空巢,使得農村學校的招生困難,每年有許多農村學校由於沒生源而關門合併撤除。
為了解決農民工子女求學困難的問題,一些有實力的個體及社會團體看到了賺錢的商機,政府也鼓勵社會辦學,作為政府辦學的補充,民辦學校即私立學校就開始建立起來了。政府允許民辦學校賺取一定利潤,所以民辦學校收費比較高,可以收學雜費。
中小學私立學校在一些城市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迅速興起,比如廣東及沿海一帶,私立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農民工的子女就走進了這類學校。這類學校怎麼樣呢?據農民工家長反映,教學質量、教學設施、教學場地、教學管理都不如公辦學校好,而且收費特別高。每年每生繳納的學費比大學收的還高,至少五千,一般都在七八千,甚至有上萬元的,再加上生活費、飲水費、其它雜費就更多了。沒辦法,孩子必須接受教育,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有學上總比沒學上好。
有的家長為了孩子有好的學校上,即一些管理較好的公辦學校,因為公辦學校收費低,義務教育階段不收學雜費,於是想方設法、託人拉關係、攀親論友費盡了心機,往往也難以如願!在這些地方、在家長們的眼裡還是公辦學校好,私立學校不但校舍差,而且管理也不規範且收費高。很多家長苦於沒選擇,也只能將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商人的眼睛是敏銳的,看到了城市、沿海地區的私立學校賺錢易,質量也不怎的。他能賺錢是因為務工人員的子女上學難,抓住了這個商機。有的老闆也看到了在縣級城市辦私學的商機,沿海城市辦私學賺錢是生源飽和,質量高低不是問題,對家長來說孩子有學上總比沒學上好,在身邊總比留守老家好。而內地就不一樣了,許多學校生源就不足,要想拉到生源賺到錢,唯一的招就是提高教學質量,每高考起一些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加大宣傳力度去吸引家長們的目光,把子女送進來還是能賺到錢的。
現在每個縣城都辦有私立中小學幼兒園,有些私立中小學是辦得很成功的,質量一流,儘管收取高昂的學費也生源爆滿。質量從哪裡來?從管理中來,這類私立學校在管理上下了功夫,甚至採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不擇手段的教育是危險的教育!私立學校的老師累不累?一位從私立學校出來的張老師說:「你要他錢,他要你命。」看來私立學校的老師雖然工資高但也不輕鬆。學生怎麼樣呢?據一位家長說,他的兒子從某私立學校翻牆逃了出來再也不回校了,並說「打死也不回去」,可見對學生的管理之嚴非一般。
很多家長看到這類私立學校教學質量高,每年考起多少重高,多少211,多少985,於是想方設法不惜高價將孩子送進去讀,結果也未必如願。家長只要認真想一想有多少學生考上、有多少學生沒考上就會變得更理智,其實很多孩子進私立學校就是去貢獻經費和金錢的,重點學校的大門也未必能為你打開,學習還得立足於自己!
公立學校好還是私立學校好?家長們最有發言權,有的家長不惜重金、高價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有的家長則託層層關係把孩子送進公辦學校。這就說明了私立學校有好的也有不到位的,公立學校也有質量高的也有質量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