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豆瓣影評中觀眾們肆意濫觴的抒情:
這部電影究竟講了怎樣讓人感動得一塌糊塗的「美好生活」呢?恐怕要先讓大家失望了,因為主人公喬治·貝禮,在電影的開頭正準備在聖誕節當夜結束自己的生命呢。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上半葉美國一個叫貝德福鎮的地方。大雪紛飛的聖誕夜,鎮子裡一棟棟房子傳出小鎮居民們的禱告——都是為著一個叫喬治的人,顯然這個人遇到了大麻煩,並且大家都很愛他。禱告的聲音衝出地球,聞於上帝和天使。他們決定差遣一個並不算聰明但心地赤誠的二等天使(影片的設定是要通過幫助人拿到翅膀才能升級)克拉倫斯去幫助喬治。少年時代的喬治為了救落水的弟弟而左耳失聰。那時他還在小鎮上的一家藥店打工。一次藥店老闆接到兒子逝世的電報,傷心至極導致不小心把給病人送的藥錯裝成了毒藥。善良的喬治沒有送藥,遲疑之際卻被老闆狠狠打了耳光。長大後的喬治俊朗聰明,年少氣盛,他的人生宣言是「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他的父親希望他大學畢業後能夠回來接替自己繼續「建房信用協會」的工作。這家由他的父親和叔叔創辦的公司,致力於給鎮子裡面的勞苦大眾貸款建房,公司利潤微薄,還要對抗一個貪婪的商業寡頭——波特,這個人整日算計著吞掉「建房信用協會」,讓大家高價住到破爛擁擠的波特出租屋裡面。一心想要闖蕩世界的喬治給父親的回答是,我不想後半輩子都困在這個小鎮裡面一間破舊的辦公室,我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喬治心懷壯志、豪情萬丈,但是現實給他潑了盆冷水。喬治的父親突然中風去世,為了緊急處理公司的事情,喬治放棄了夢想已久的歐洲旅行,又為了不讓公司被波特吞併,他接替了父親的職位,過上了他最不想要的生活。之後又有一些列的「悲劇」接踵而來:等待弟弟讀書歸來接替他工作的喬治卻等來了弟弟和弟媳,於是他選擇了再送他們離開,去過自己的生活;喬治的新婚旅行被突發的銀行擠兌耽誤,五星級蜜月酒店變成了廢棄的破房子;銀行審查員上門審查的時候,喬治的叔叔正好把必須要還給銀行的八千元美金弄丟了,這也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還記得我們前面說的天使克拉倫斯嗎?這位天使正緊急出現在了喬治準備跳橋的地方。他先喬治一步跳了下去,蒙圈的喬治趕緊跳了下去把這位天使爺爺撈了出來。萬念俱灰的喬治告訴克拉倫斯,我不生在這個世界更好(約伯也曾這樣說過),而這位天使竟然讓喬治「夢想成真」了。喬治回到了他的貝德福鎮,可是小鎮已經更名為「波特鎮」。他熟悉的朋友變得兇惡刻薄;曾經的藥店老闆成了醉鬼流浪漢;喬治的媽媽臉上不再掛著慈祥的笑容;弟弟早在9歲時落水死亡;叔叔在公司破產後就住進了瘋人院……喬治著急地呼喚克拉倫斯讓一切都恢復正常。當喬治從那個可怕而陌生的世界再次回到他的貝德福鎮,雖然他還是那個馬上要破產面臨被指控的喬治,可是他看到的一切都不再一樣了。他和見到的每一個人打招呼,一切都讓他欣喜若狂,他甚至熱情的死對頭波特打招呼…… 同時,小鎮居民們正各自帶著大把零錢趕來幫忙。影片在眾人同唱《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中結束,天使克拉倫斯成功晉級。為免在影片的感動中語無倫次,我試著理性的從三方面分享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鼓勵。(該片曾在美國「百年勵志佳片」中位居榜首)
第一是美好家庭的樣式。在這部電影,和一些早期的美國電影如《殺死一隻知更鳥》中,你可以看見這樣美好的家庭樣式。父親,有威嚴、有責任心、愛護家庭;母親,溫柔大方、勤勞持家;孩子,尊敬父母,在輕鬆有愛的氛圍下成長。
其實我過去也沒有特別注意到這一點,只把它當作劇情的一部分,直到我在主內家庭中真實見到了許多這樣的典範。
影片中這樣美好家庭的樣式,在現實中必須有牢固的根基。這根基不是父親的權威上,不是家族的榮譽上,不是利益或者面子,而是聖經中對於家庭的描繪,對於父親、母親和孩子的教導。
第二是社會生活。影片呈現了兩種迥然不同的社會生活方式:第一種,人們勤勞工作、重視家庭、關心鄰裡、生活簡單、有自己可以負擔得起的房子;第二種,人們不再重視家庭、不再彼此關心、只顧自己、追求享樂、沒有自己的房子、為交租金消極工作、貧窮者失去尊嚴。
大家覺得我們的生活方式更像哪一種呢?而這一種生活方式,有時是環境的裹挾,有時是自己的選擇。
第三是看待人生的視角。觀眾們有理由認為喬治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因為他放棄了太多自己的想法、願望、利益和享受。但是換個視角,他救了弟弟的性命,挽回了藥店老闆的重大過失和後來的人生,他給了叔叔一份工作讓他不至於老無所依,他讓很多小鎮居民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得充實而有尊嚴,他激勵更多的人去幫助別人,而不是只顧自己……
其實,如果我們關注的是我的想法、我得到的、我的滿足、我的欲求,我們永遠都會覺得人生處處悲劇,怎麼就我倒黴;但是如果我們從創造世界又教導我們在這地上生活之主宰的視角來看待呢?如果我們從為這世界帶來什麼好的改變的視角來看呢?如果我們預先寫下保羅的「墓志銘」「……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
擔負責任,常常是沉重的壓力;放棄自己的夢想,也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流行的倡導。所以,儘管影片的節奏輕快,我們總會替主人公感到揮之不去的憂傷,直到電影的結尾,回頭來看,一切的付出與犧牲終於讓喬治成為了「最富有的人」。
願我們在經歷試煉、擔負責任之後,我們人生的結尾,也如同影片的結尾,眾口同唱讚美篇章。
Golden Booklet of the True Christian Life
《基督徒的生活》
[美]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
三聯書店
點擊封面可以購買
點擊圖片進入感恩節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