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曾經的「霹靂虎」吳奇隆,近幾年一直以勤奮的形象活躍在大眾視野中。這個勤奮不止是演戲,進入演藝圈26年,吳奇隆一直都沒有離開商業,他涉獵的行業覆蓋了電子商務、餐飲業、房地產、股票,甚至包括IT和遊戲。你會相信,他10年前曾在北京做了一款升級版的拍大頭貼設備,8年前還曾經做出過一款智能手錶的Demo嗎?!
《蜀山戰紀》遊戲開發者藍港在線的CEO王峰如此評價他,「吳奇隆是我到現在為止認識的藝人裡非常肯動腦子的,對產品甚至對商業、趨勢有他自己的判斷力」。
吳奇隆的商業嗅覺從哪兒來?經歷了怎樣的轉變之痛?以下是商業價值記者劉媚琪專訪吳奇隆的人物特寫,略經鈦媒體編輯:
《蜀山戰紀》算是吳奇隆有意識運作的第二個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了,上一個是2010年就開始籌備的《新白髮魔女傳》。
橫店春季溫差很大,前一天白天最高氣溫38度,到了第二天晚上直降到0度以下。4月13日《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電視劇發布會後直到夜裡11點,吳奇隆帶妝穿著戲服,接受了近4個小時10撥媒體的訪問。
結束之後,他鑽進橫店影視基地秦王宮正殿旁邊的帳篷裡,換下戲服,剩下裡面的黑色打底衣,外面套上他的黑色羽絨服和短褲,就戴著黑棕色的長假髮出了門,跳上車之後和旁邊的工作人員說「不好意思,我能抽根煙嗎?」
那個時候,電視劇《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已經在橫店拍攝了76天,一直都是邊拍攝邊剪輯,作為演員和出品人,吳奇隆每天拍完戲之後都要繼續看片剪輯,通常到凌晨兩三點才會休息。
在公眾的印象裡吳奇隆像是從1988年小虎隊裡的「霹靂虎」一下就跳到了2011年《步步驚心》裡的「四爺」,儘管星途有起落,卻一直只是歌手、演員。
但這一次,在《蜀山戰紀》這個項目裡,吳奇隆是演員,是出品人,也是IP的整體操盤者,他用了近兩年時間籌備,讓《蜀山戰紀》衍生出電視劇、遊戲、網劇、電影、圖書、唱片等多個業態。
進入演藝圈26年,吳奇隆一直都沒有離開商業,他涉獵的行業覆蓋了電子商務、餐飲業、房地產、股票,甚至包括IT和遊戲,每進入一行都是因為興趣。
2014年,吳奇隆第一次進入《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前十,以6700萬元的年收入位居第九。《蜀山戰紀》遊戲版開發合作夥伴,藍港在線CEO王峰說,「吳奇隆一點都不像演員,我叫他吳老闆」。
《蜀山戰紀》IP操盤者
離秦王宮幾分鐘車程就是橫店產業實驗區,也是吳奇隆浙江東陽稻草熊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的辦公場所,他在那個四層樓裡和劇組開會、剪輯,也住在那兒。
到了辦公室,他說,「不好意思,稍微等我一下」,就出去了,回來的時候已經摘掉了頭上戴著的假髮,把自己的頭髮梳在腦後紮起,給自己端來一杯紅酒。
從去年開始,所有與影視沾邊的人幾乎都想做IP的生意,通常的操作方式多是在影視劇拍完播出之後,再把手裡的IP賣給相應的遊戲公司,動漫公司,把現有的內容套進不同的外殼去。
但等影視劇播完,影響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而遊戲開發卻有自己的時間流程,端遊開發動輒需要兩三年,頁遊通常也需要半年左右。等到遊戲上線的時候,由影視劇掀起的熱度早已經過去了,所謂IP運作也都是概念性的。
吳奇隆發現,
「每一行的環境都是相對封閉的,做影視製作的人只想著拍攝製作,做遊戲的理工男只專注於寫代碼。但娛樂行業不同領域的遊戲規則都是類似的,只是沒有人去打通」。
吳奇隆並不想單純做出賣IP的事情,他希望讓影視劇不再只是影視劇,遊戲也不再只是遊戲,「就像有一個好東西在你手上,可是你沒有能力做,不如提早找最好的團隊,共同打造一個最優質的產品,這些都需要提前籌備,跨行業做通盤考慮。」
《蜀山戰紀》對於吳奇隆來說,算是這麼多年來一直積累下來的一個大項目。整個2014年,吳奇隆都沒有接拍任何一部戲,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北京稻草熊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稻草熊」)位於尚8設計產業園的辦公室裡,和各部門、合作夥伴開各種各樣的會議,為《蜀山戰紀》IP做籌備。
2013年末,吳奇隆就已經把《蜀山戰紀》整體IP運作時間表定到了2017年,在公司會議室的白板上,寫著電視劇、遊戲、網劇、電影、音樂的啟動時間。
其實在2012年吳奇隆就創辦了遊戲公司北京稻草熊科技有限公司。他在遊戲行業裡看到這個行業光鮮亮麗的一面,有的遊戲上市短時間內實現上市,當然也有許多小團隊在這個過程中被淹沒掉。
吳奇隆進入遊戲行業的那年頁遊正當道,手遊才剛剛起步,在短短兩三年時間裡,遊戲越來越端遊化,他也同樣在這個過程中經歷陣痛。
吳奇隆說,「我很清楚公司在產品研發方面的不足之處」,也是在那個時候,他在一個朋友的聚會上認識了王峰,也把當時正在運作的《新白髮魔女傳》遊戲開發交給了藍港在線。
「在很多時候,我都是偏保守的,每進入一個新行業或者找一個新的合作夥伴,都會希望有更多的了解,甚至會去查對方的資料,也會通過共同的朋友去了解外界的風評,」吳奇隆笑笑說。
王峰從金山軟體一直到藍港在線,也和許多藝人、明星合作過,王峰說,
「吳奇隆是我到現在為止認識的藝人裡非常肯動腦子的,對產品甚至對商業、趨勢有他自己的判斷力,這個判斷力的前提是他的行業經驗和數據搜集。」
王峰和吳奇隆剛認識的時候,兩個人聊的話題多半是娛樂、影視劇製作,後來聊到遊戲,現在他們在一起聊的大部分話題都不只是遊戲了,更多的是整個網際網路和新技術的趨勢。
吳奇隆帶經紀人去藍港在線的辦公室和王峰談合作,在藍港在線的會議室裡,吳奇隆講了對於《蜀山戰紀》遊戲版的看法,包括這款遊戲未來應該如何規劃,接下來3年的開發步驟,呈現形式。
吳奇隆說完之後,王峰就愣住了,「我沒想到一個演員會對遊戲行業有這麼長遠的想法和規劃,而且是在我們擅長的領域。」
其實吳奇隆從小就開始玩兒遊戲,運動、遊戲是他少有的休閒方式,家裡有Xbox,Wii等各種遊戲裝備。在《蜀山戰紀》項目裡,王峰也邀請他做遊戲的監製,「他更清楚如何給用戶更好的體驗,如何把影視劇的表現手法、文化意境、橋段場景和音樂更好的植入到遊戲裡」。
2014年下半年,電視劇還沒正式開拍,遊戲就已經開始籌備了,在橫店辦公室的牆上貼著《蜀山戰紀》遊戲中會出現的幾十張刀劍武器的圖片,A4紙貼滿了一面牆。為了能和遊戲做完美的結合,吳奇隆對電視劇裡的兵器和細節也做了調整,讓它們更貼近遊戲。
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吳奇隆把兵器的草圖,變化的工法、造型都陸續發給王峰,王峰收到的場景、角色、裝備圖片資料就有幾百張。
今年春節剛過,王峰就給吳奇隆發微信問他「你在哪兒」,吳奇隆回覆說,「我們整個春節都在橫店過的,現在還在加班加點」,王峰就玩笑說,「你們怎麼那麼拼?比我們做遊戲的還拼」。
吳奇隆是想把自己這麼多年在影視行業積累的資源和能量都用在《蜀山戰紀》這個IP上,「我想打破過去IP操作的方式,最後實現的是1+1遠遠大於2」。
商業和科技「創客」
這些年來,吳奇隆一直都在嘗試不同的可能性。
最早以歌手的身份進入娛樂圈,直到後來需要拓寬自己的演藝事業,轉而做演員,他也感受到演員這個身份的被動性。
做演員的時候,吳奇隆遇到過很喜歡的電視劇劇本,就自然會接戲,但後來發現每拍一部戲就像是一次賭博,賭這個項目的製作和發行能力,這些都是不被演員所掌控的,「那個時候會發現我很認真努力的工作了4個月,之後就像被扔進水裡了,沒有任何聲音」。
他在這個圈子裡看到很多優秀的導演、演員、編劇、但沒有機會把他們聚在一起做一部好的作品,「當時只是覺得自己做公司可以提高對項目的掌控性,可以試試」。
2003年,吳奇隆在轉入香港發展10年之後,正式進入內地市場,也是剛來北京的那年註冊了「稻草熊」。
稻草熊的項目運作是做從投入,研發到發行的一個產業鏈,成本和風險都會非常高,公司前兩一部電視劇的參與是從定項目、找演員開始的,結果最終虧損幾百萬元,為了籌拍電視劇《新白髮魔女傳》,吳奇隆說自己攢了3年的錢。
這些年稻草熊做了許多事情,在稻草熊剛成立的幾年裡,國內尚沒有做航拍的設備,吳奇隆就自己從日本購買了兩部直升機,但後來在拍攝的時候掉到河裡,損壞了攝影機,後來因為日本的出口管制就放棄了。
後來籤約了葉祖新、劉思彤等十幾位年輕的藝人,參與了電影《墨攻》的後期製作,以及《車票》、《奪命旅行》等電影的拍攝和製作。聯合出品電視劇《新白髮魔女傳》、《犀利仁師》,只是每個項目以不同的形式參與。
吳奇隆說,「在這個行業裡面光有熱情沒有用,還必須要有機會,必須要有一群和你一樣願意當傻瓜的人,一起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近幾年來,稻草熊操作的項目在商業上也有很好的回報,有數據顯示,僅僅是2013年《新白髮魔女傳》就賣到8400萬元,有人推算《新白髮魔女傳》和《向著炮火前進》這兩部電視劇的收入會超過1.6億元。
吳奇隆說:
「我和所有創業者都是一樣的,開始是抱著一腔熱血和熱情,認為只要作品好,就一定能成,但後來就從商業的角度出發,需要把自己的武俠夢,用公眾能接受的方式講給他們聽」。
10年前,吳奇隆從一家影視公司開始做起,這四五年來做的最多的事情卻是布局其他公司,稻草熊公司裡面是純色木質的建築風格,很像是一家清新文藝範兒的科技公司。這個建築裡有影視公司、遊戲公司,太陽動力唱片公司,還有運作「黑白能量」周邊產品的稻草熊商貿公司,僅在北京地區有四五十人的團隊。
吳奇隆一直在突破自己的邊界,藝人可以做導演、製作人、出品人,當然也可以進入其他產業,這些對他來說都是有趣的事,「人家覺得我不可能做,我就偏偏要去做,可能我也有一點叛逆」。
在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的二年級暑假,吳奇隆就白天洗車、去辦公樓做保潔、為地板打蠟,晚上再出去擺地攤,賣洋裝和小飾品。他說,「即便是擺攤,貨也要和別人賣的不一樣,雖然有些進價高一點,但卻可以賺得更多。」
出道之後,吳奇隆投資過餐飲店香港龍華樓,在臺灣、北京、上海和蘇州等地開了多家泰國餐廳,後來也投資過尼奇世界服飾飾品店、寵物店、遊艇、房地產,甚至也炒過股票。「想起來,這些年真的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我對商業是很敏感的,對什麼好奇我就去了解,去試」,其中也包括IT業。
吳奇隆有非常多IT行業的朋友,有做手機的,也有做晶片的,也有朋友做手機殼這種周邊產品,他們都喜歡找吳奇隆聊天,「我和很多IT界朋友聊的創意,常常在兩年後就開始流行」。
吳奇隆說「我不是技術出身,不會寫程序,但許多行業的規律都是相通的,只要抓住人的需求,就能把現有的技術和使用場景結合在一起,變成實用的產品」。
10年前吳奇隆就開始做和技術有關的事,最初在北京做了一款拍大頭貼的設備,但他做的是升級版。
那個時候手機傳文件使用的是紅外線,藍牙也才剛剛興起,他的大頭貼拍照設備可以進行修圖和調整,再用紅外線、藍牙或USB接口和手機做連接,就像上一個技術年代的「美圖秀秀」,在那同時還做了一款票務收費機,可以繳電話費、電費、煤氣費,但都因為做的太早,沒能推廣。
8年之前,吳奇隆已經開始嘗試做類似可穿戴設備的產品,也做出了一款智能手錶的Demo,可以為老人檢測心跳、血壓,為老年痴呆症患者、兒童、寵物定位,當時拿著設計圖去各地找代工廠生產。
但同樣是因為做的太早,感應晶片、電池成本太高,並沒有走到量產的階段,只是在當時申請了應用型專利,直到現在,那款智能手錶的功能設置、外形設計圖、打樣還存在他的電腦裡。
經過那麼多時機不對的嘗試,現在他很在意時機的問題,
「會留意和調整時機,因為有很多事情早做晚做都是錯,必須選在對的時間點」。
從「霹靂虎」到「隆哥」
吳奇隆很小進入娛樂圈,年少成名,但他的經歷並不順利,13歲就開始打工,擺地攤賺取學費,後來因為家裡做生意失敗,一度過了12年還債的生活。
「很多事情在做的當下,其實意識不到事情本身對自己未來的價值」,吳奇隆得過許多柔道和跆拳道的冠軍,只是到了後來才覺得有用,「我現在有那樣的特質,我願意挨,沉得住氣慢慢去做」。
這幾年,在《步步驚心》、《新白髮魔女傳》受到關注之後,人們才看到吳奇隆在做什麼,但在那之前,對於影視劇的製作和出品,他已經做了10年。
從吳奇隆2003年剛剛進內地發展籤約華誼的時候,經紀人任玥就跟吳奇隆工作一直到現在,「他是明星裡面非常專注和敬業的」。
這麼多年來,吳奇隆一直每天睡四五個小時,經常半夜3點在微信裡布置工作,後來她實在受不了,就向吳奇隆提意見,後來吳奇隆也儘量少在深夜和周末聯繫大家,實在沒辦法就在微信裡布置工作之前先說一句,「實在對不起,打擾你們休息了」。
他是對工作要求很高的老闆,如果員工沒有達到他的預期,他也會有情緒,任玥說,「他生氣的時候,會不說話,很可怕的那種」。
幾年前吳奇隆也跟任玥說過,「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事情,這麼努力,卻一直沒有好的機會」,任玥總會說,「付出總會有回報的,上天也總會看得到」。這幾年對於吳奇隆來說是又一個高峰期,事業上、生活上都是,任玥說起來像是應了自己當場那句話。
現在,吳奇隆在公司裡已經是所有人口中的「隆哥」,劇組和項目上的所有事情,幾乎都要找「隆哥」。甚至《快樂大本營》邀請陳偉霆去錄節目,請不了假也會自然的想到找「隆哥」幫忙。
吳奇隆很照顧身邊的人,他會為同戲裡的演員爭取到更多的利益,有一次他的員工做錯事情,他就深鞠一躬,對合作公司的老闆玩笑說,「實在不好意思,家門不幸」,這變成公司內部一直流傳的段子。
同時經營六家公司、兩個工作室,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吳奇隆審批,尤其從2013年開始,吳奇隆一直在籌備《蜀山戰紀》的IP,
「很多事情積壓在一起,坦白講會蠻辛苦蠻累的,每天接觸不同的行業,不同層面的事情,有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現在吳奇隆每天都有十七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長,什麼時候需要拍戲,開劇組的會議,什麼時候需要從劇組離開參加商業活動,他的每一分鐘都是被計劃好的,有時候會忙到連自己都會忘記在忙什麼。
他的方式是通過新鮮的、非計劃內的事情做自我調整,就像1997年「小虎隊」重新合體之後的事業高峰期選擇去服兵役,在現在事業順利的時候選擇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讀EMBA一樣,「需要去面對未知帶來的恐慌感」。
現在吳奇隆每個月都要跟劇組請假去北大上4天課。去北大上課的第一天,有人會不解,有人會過來找他拍照,他也都不會拒絕,「藝人只能先把自己的光環拿掉,別人才能和你交朋友,也才能真正的溝通和了解」。他很清楚自己在這個圈子裡這麼多年,擅長做整合資源的事情。但完成這個轉變也用了許多年。
吳奇隆說,「我以前是比較內向的、面對不熟悉的人會不習慣,許多年都在公司的保護狀態下,那個時候只是專注做自己的事情,會比較封閉一點」。
但後來,他發現如果想做一些事情,就必須要和外界互動,他也嘗試把自己原來不適應的包袱丟開,願意往前跨出一步,與別人溝通。「就像我之前喜歡潛水,認識了一些潛水教練,他們來自各行各業,醫生,工匠,公務人員,這個世界上除了演藝圈之外還有很多玩的事情」。
入行26年,吳奇隆說自己從來都是一邊走一邊學習,看周圍在發生些什麼,「就像做股票,需要看的是行業、經濟和政治的大趨勢,而不是單純看一家公司」。
從年輕偶像「霹靂虎」到「隆哥」,現在吳奇隆的狀態完全是通透的、打開的,但「不管走到哪個階段,人不可能有無惑的時候」,雖然做了那麼多事情,但在生活上,他是個白痴,「我不知道水電費該去哪繳,電話費要怎麼處理,生活上很多細節我可能都不行」。
但他會去做更多其他的事情,現在已經籌備三年之後在網際網路領域要做的事,「我希望能經常給大家一些不同的驚喜,說不定,我哪天又會做一些奇怪的事,把大家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