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高強劇透,僅適合已看人群/已知結局人群/並不想觀影人群。
本文共計2544字,閱讀時間6分鐘。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原創
記者 / 於顏如 張式鑫
編輯 / 趙力
伴隨著朋友圈的一片哀嚎,在延遲其他國家16天之後,我們終於看到了《復仇者聯盟三:無限戰爭》(以下簡稱《復聯三》)的全貌。
和絕大多數粉絲一樣,在觀看首映之前,我曾認為《復聯3》將成為一部在漫威電影宇宙中、乃至整個超級英雄電影史上的裡程碑式電影。
簡單說,漫威系列電影講了N個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有美國隊長、鋼鐵俠、綠巨人、蜘蛛俠、雷神等,他們中的很多都有不同於常人的特異功能。
作為MCU(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漫威電影宇宙,代號Earth-199999)中的第19部作品,《復聯3》首次集結了過往18部電影裡幾乎所有的超級英雄角色。這些超級英雄於在電影中與傳說中「橫跨無數漫威平行宇宙最強反派」——滅霸決一死戰。
一方面,正因為18部電影故事線的交疊,成就了這部漫威史上時長最長、場景最廣的電影,加之囊括了不下20位國際影帝影后級別的卡司陣容,讓無數漫威粉絲為之瘋狂。但另一方面,很多初涉漫威電影的觀眾對這部電影並不買帳:匆匆而過的超級英雄,在大雜燴式的輪番上演過後大多落得個飛灰湮滅的草率收尾。
這就讓《復聯3》怎麼看都像一個十足吊人胃口的預告片。第三階段已經漸進尾聲,而這個講了十年的關於超級英雄們的故事,即將收尾然後進入下一篇章。
網友P圖
裡程碑式的補丁
作為粉絲,「初次也是最後一次集結」這件事太過振奮人心,因而容易忽略一個重要的事實——《復聯3》與《復聯4》拍攝是連貫的,兩部電影分別構成了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結局故事的上下部。
如果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復聯3》的劇情發展將會給有的粉絲們帶來很強的不適感。
這是一部沒有結果的電影,朋友圈有人說:《復聯3》看完就像一部超長的預告片。因為你會發現,漫威很努力地在一部電影裡讓這個宇宙多達20名超級英雄們露臉。
電影講述了一個宇宙超級無敵大反派為了達成他毀滅宇宙的邪惡的目的,要從地球上搶兩個加buff的道具。於是地球上的一堆超級英雄為了保護宇宙和平,組隊和大反派戰嘿嘿哈哈哼哼叮叮哐哐叮叮哐的故事。
雖然電影將超級英雄們湊成小分隊,在不同戰場展開戰鬥,但在嚴格意義上這樣的場景轉換並不能構成支線劇情。儘管編劇仍試圖用角色間的情感糾葛去豐富每個環節的故事性,而這對沒有角色分辨能力、不了解故事背景的觀眾來說,只會全程處於「他是誰?他又是誰?他死了嗎?他在幹什麼?」的懵懂狀態。
這樣的「支線」顯得有些柔弱乏力。
有不了解MCU的朋友在看完後吐槽:對大反派以外的人物都沒有印象,很多「淚點」和「笑點」get不到,以至於全電影院都在抽泣或大笑時,他很尷尬地不明所以。
兩個半小時對於勾畫清楚十幾個角色已經捉襟見肘,更不要提在此之上仍要利用人物間的羈絆來製造劇情深度。
《復聯3》就像漫威宇宙裡的一塊「裡程碑式補丁」,也更像是一場與「宇宙終極大反派」的血戰、一場註定轟轟烈烈的犧牲。或許,導演是想用集結全部「復仇者」的方式,一次性解決掉主要演員的合約問題。
漫威十年
故事的開始是在2008年。
十年前,《鋼鐵俠1》作為日後整個漫威宇宙的開山之作,是漫威憋了很久的大招。如果說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大多還在嘗試成為一個時代的流行標誌,那麼《鋼鐵俠》則是徹底擁抱了當下的流行文化,甚至努力融入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曾經那種僅用酷炫的特效展示超級英雄大殺四方的套路已經很難再獲得觀眾的認可了。漫威找到了出奇制勝的秘訣:平衡喜劇效果與敘事主幹,以娛樂大眾為第一目標。
漫威將自身電影宇宙的風格確立後,在標準流程的加持下,只要觀眾口味沒有改變太多、新作品再適當加入一些時下元素,每部漫威宇宙系列電影的成功都有了基本的保障。
據國外電影票房統計平臺Box Office Mojo統計顯示,從08年上映的《鋼鐵俠1》到2018年4月27日上映的《復仇者聯盟三:無限戰爭》,共19部電影,卻在十年的時間裡拿到了超160億美金票房(復聯3下映前將持續增長)。
這大概是個什麼概念呢,大約等於巴西籌劃了多年的奧運會的所有經費;如果這聽起來太遙遠,這一數字同樣約等於中國2017年援助菲律賓的資金總額。
「There was an idea! To bring together a group of remarkable people!」(曾經,我們有一個想法——匯聚一群卓越非凡之人。)
當《鋼鐵俠2》裡神盾局局長弗瑞說出這句話時,我們從未意識到,到底這意味著什麼。不論是對故事本身,還是作為觀眾的我們,今天的漫威電影宇宙所呈現的宏大篇幅、是超乎當年想像的。
過去的十年,這18部電影裡有不計其數的伏筆被埋下,最終交織成一張大網。影迷們為各部電影間角色們千絲萬縷的、或緊密或神奇的關係而著迷。
對於粉絲們來說,《復聯3》這種幾乎全員出動的漫威系列電影更像是一場狂歡的盛宴。
超級英雄的結局值得期待嗎?
但這次狂歡的結局未免差強人意。
《復聯3》試圖用角色死亡的方式留下懸疑,但粉絲參照演員們的合約期限可以預判《復聯4》,讓人覺得這樣「虐」粉、「遛」粉實在有些過頭;而對於不了解的觀眾來說,則沒有更強的情感牽絆。
《復聯3》可能確實不適於不了解MCU的人觀看。比起一部完整的電影,它更像是一篇序章和預告片,為了在《復聯4》給這十年的MCU畫上句號時,讓所有人,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復聯4》的拍攝已經完成,預計將於明年上映。「電影宇宙將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時期,《復聯4》之前,和《復聯4》之後,」漫威影業總裁凱文·費奇這樣說過:「《復聯4》將會帶給大家你從未在超級英雄電影裡見過的東西——final結局」。
像永遠長不大的柯南一樣,我們天真地以為從漫畫脫身的超級英雄們總有打不完的小怪獸。而這次,他們也許就要脫掉盔甲戰服、放下盾牌和雷神之錘,回到我們之中來。
《復聯3》帶來的一切怒罵、哀嚎以及無數可能性的猜測都還只是為《復聯4》的期待預熱。畢竟,這是一個連演員本人都不知道完整劇本的終極故事。
希望明年,我們能不再成為the rest of the world,能一起準時迎接這場超級英雄的完美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