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劉羅鍋》實際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這是真的嗎?

2020-11-18 騰訊網

《宰相劉羅鍋》是前些年熱播過的一個電視劇。李保田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演員。他曾經拿獎拿到手軟,最後乾脆宣稱:「以後不要再給我獎了,我得到的,已經夠多了。」

李保田在《宰相劉羅鍋》裡飾演的就是羅鍋劉墉。

劉墉,出生於山東高密 。清朝政治家、書法家。也是大學士劉統勳的長子。家族是當時的名門望族,家族成員世代為官,因此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乾隆皇帝後期,我們知道,有三個比較有名的大臣:劉墉、和珅、紀曉嵐。被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但是,在這三個人裡,劉墉、紀曉嵐兩人只能被稱為「中堂」,而不能被稱為宰相。既可以被稱為「中堂」,又可被稱為宰相的,其實只有一個和珅。

乾隆十六年(1751年),劉墉因為父親關係,以恩蔭舉人身份參加當年會試和殿試,考中二甲第二名進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館擔任編修,不久又升遷為侍講,成為其步入仕途的起點。

後來他先後擔任過安徽學政、江蘇學政、太原知府、江寧知府、廣西鄉試正考官、冀寧道臺、陝西按察使、內閣學士、《四庫全書》館副總裁、戶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湖南巡撫、都察院左都御史、直隸總督、吏部尚書等職。

總結劉墉一生,他為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職最高時做到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繼承了父親劉統勳的衣缽,成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

當然,劉墉也並不像電視劇描述的那樣睿智、完美,也有很多缺點,比如:

1,因口風不嚴,洩露皇帝和大臣之間的談話而被降職。

2,兼理國子監期間發生鄉試考生饋送堂官的賄賂案,被御史彈劾。

3,被乾隆皇帝斥責「為官懶散」。

4,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劉墉擔任當年會試主考官,卻安排失當,閱卷草率,導致違制與不合格的卷子很多,受到處罰。

至於說為什麼他被人們叫做「劉羅鍋」呢?這個在歷史上還真無據可考。不過,有兩種說法,可能和他被人稱為「劉羅鍋」有關。

一是民間傳言,說這個劉墉個子很高,常年躬身彎腰讀書寫字,從後面看上去有點駝,因此產生了「劉羅鍋」的說法。

也有史料指出,嘉慶皇帝繼位時,劉墉已經是八十歲的老人了,在朝堂上站立時難免有點彎腰駝背,因此嘉靖皇帝曾經戲稱劉墉為「劉駝子」。

至於「劉羅鍋」的說法究竟是產生於哪一個,無法查考。或許這兩種說法兼而有之,後來人們只要提起劉墉,就稱呼他劉羅鍋。劉羅鍋已經成了一個代號,既有敬重的意思,也有戲謔的成分。似乎這樣更接地氣,當然也表達了人們希望這些官員們和普通老百姓更靠近一些,讓他們更懂得一些黎民大眾生活的艱難。

相關焦點

  • 1996年電視劇《宰相劉羅鍋》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是由導演韓剛、張子恩執導,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等明星領銜主演的古裝劇。
  •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回顧,當年也是火的一塌糊塗
    《宰相劉羅鍋》,是由北京天寅影視藝術策劃中心出品的歷史題材古裝劇,由導演韓剛、張子恩執導,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等人主演。因為背負羅鍋,劉墉又稱「劉羅鍋」。在比棋招親中,戰勝各方棋手,被招為六王爺的女婿,相約中了狀元就成婚。劉墉果然不負眾望高中狀元,並被派往江寧任知府,政績卓著。自從京城結怨之後,和紳念念不忘要致劉墉於死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劉墉百般刁難。自此,劉墉與和紳在朝廷、在民間,對公事、對私事發生了一系列鬥智鬥勇的故事。
  • 大家熟悉的宰相劉羅鍋其實是這樣,大家都被騙了
    只要看過《宰相劉羅鍋》這部宮廷劇的人都知道,他應該是一樣佝僂著腰子,神似一個羅鍋的人,每天都在與清朝的大貪官鬥智鬥勇的一個清官形象。 首先最荒渺的一點是宰相這個官職,劉墉三十一歲時,因父親的關係,以舉人身份參加科考,考中二甲二名,在散官做編修,不久升遷成侍講。這裡的侍講是一個從四品的文職,主要是複製文史的修撰和檢討,算是現在的文學顧問類似。 這也算是劉墉仕途的開始,在隨後的五十餘年中,官職最高時做到了體仁閣大學士。正一品大學士。
  • 清朝「宰相」除了劉羅鍋,還有一個河南商城人
    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都知道宰相這個職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幾乎是每個當官的人的終極夢想。那些著名的宰相們,例如唐朝的名相房玄齡,魏徵,宋朝時候的大文學家王安石不僅文章了得,也頗有治國的雄才大略,也做過宰相。這一個個名字可謂是名垂千古啊。
  • 《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是戲說歷史之祖?喜劇外殼下還有什麼?
    甚至兩部著名的號稱「正史」但也有很多戲說成分的大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在很多地方也不如《宰相劉羅鍋》。可能有網友會覺得詫異,《宰相劉羅鍋》不是一部喜劇嗎?是啊,喜劇自然沒錯,可這部喜劇並不是一般喜劇,讓我們來看看喜劇的外殼下,到底隱藏著什麼。
  • 為何李保田老師拍完宰相劉羅鍋沒和張國立王剛再合作他是個倔老頭
    其實歷史上的劉墉不是羅鍋,而是年紀大了之後,上朝身體前傾,嘉慶帝就給了他個「劉駝子」的外號,傳來傳去就成了「劉羅鍋」。這其中的原因是多種的,但歸根一條,李保田這人太倔,有些與時下潮流不合。如果當初與張國立、王剛成了「鐵三角」,如今是不是也與二人齊名了嗎?
  • 《宰相劉羅鍋》裡的搞笑一幕,康熙看了要打人……
    當時英國使團來我大清覲見,為了禮節問題,便和劉羅鍋吵起來了。聰明如劉羅鍋這樣的幹吏,居然也說出了「天下所有土地屬於我大清國」這類昏話。為了能讓雙方談妥禮儀,最終是那個洋修女靈機一動,給劉羅鍋說,不是我們英國使團不下跪,而是我們英國人生理上有缺陷,大腿骨少了一塊,沒法子跪。劉羅鍋很認真地摸了摸英國大使的腿,居然就信了。
  • 《宰相劉羅鍋》裡的搞笑一幕,康熙看了要打人
    當時英國使團來我大清覲見,為了禮節問題,便和劉羅鍋吵起來了。聰明如劉羅鍋這樣的幹吏,居然也說出了「天下所有土地屬於我大清國」這類昏話。為了能讓雙方談妥禮儀,最終是那個洋修女靈機一動,給劉羅鍋說,不是我們英國使團不下跪,而是我們英國人生理上有缺陷,大腿骨少了一塊,沒法子跪。劉羅鍋很認真地摸了摸英國大使的腿,居然就信了。
  • 宰相劉羅鍋,神醫喜來樂,被聯手封殺的李保田獲金鷹獎終身成就獎
    說起李保田,你首先想起來的是《宰相劉羅鍋》中與和珅鬥智鬥勇的羅鍋宰相劉墉還是《神醫喜來樂》中懸壺濟世的民間郎中喜來樂?相信無論是哪個,都給你帶來了無盡的歡笑,也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之後的《宰相劉羅鍋》和《神醫喜來樂》更是讓他家喻戶曉。直到2006年,因「注水事件」他的事業遭到沉重打擊。
  • 《宰相劉羅鍋》裡的荔浦芋頭,如今做成這道土菜,一年上百萬人吃
    1996年時,有部叫做《宰相劉羅鍋》的電視劇很火爆。該電視劇由李保田、張國立和王剛主演,講述了君臣三人鬥智鬥勇,「相愛相殺」的趣事。1電視劇中有個情節,講的是乾隆去劉羅鍋家吃飯,劉羅鍋想智諫乾隆,就佯稱家中無糧,只有一些充飢的芋頭。芋頭就芋頭吧,乾隆爺也不挑嘴,就和劉羅鍋一起吃蒸芋頭。
  • 《宰相劉羅鍋》延伸出兩大IP,張國立翻身之作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部《宰相劉羅鍋》掀起清廷劇的第一個高潮,打出了「不是歷史」的招牌。從而獲得了極大的創作自由!用通俗的敘事模式、幽默滑稽的喜劇風格來娛樂大眾區別於之前歷史正劇的最鮮明特色!這部劇可以說是轟動一時。重播率僅次於《還珠格格》和《西遊記》!而這部經典之作藝術價值娛樂價值達到雙高!細細品味回味無窮!
  • 乾隆時期的劉墉既不是羅鍋,也沒有與和珅針鋒相對過?
    提到劉墉,或許有人還會陌生,但提到「劉羅鍋」的話,那所有人都會如雷貫耳。尤其是,一部《宰相劉羅鍋》的電視劇,更是將他推為知名歷史人物。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劉墉當真是一個駝背的「羅鍋」嗎?答案是否定的。在電視劇中,劉墉是寒門出身的子弟,可真實的他不僅不貧寒,而且還相當的優渥。
  •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六王爺和乾隆是什麼關係?
    《宰相劉羅鍋》僅僅一部由編劇杜撰出來的電視劇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原型不原型的……劇中的和珅和劉墉除了名字是真實的之外,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與真實歷史無關!至於所謂六王、八王、九王,那就更加無從談起了。劇中提到,這三位王爺都是乾隆帝的叔叔,可乾隆帝的八叔和九叔是誰呢?
  • 為何《宰相劉羅鍋》之後,李保田和王剛張國立再無合作?
    除了《神醫喜來樂》,李保田還有一部非常著名的電視劇,被公認為歷史戲劇的開創作品,即《宰相劉羅鍋》。顧名思義,這部戲劇講述了宰相劉羅鍋和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的而故事,並且最後終於擊敗了對方。在這部戲中,李保田飾演的劉羅鍋非常出色,他用自己精湛的演技生動形象的演繹了這個角色,這讓觀眾印象深刻。
  • 她憑藉漂亮長相,在《宰相劉羅鍋》讓觀眾影響深刻,後不演戲了
    《宰相劉羅鍋》是一部戲說劇,這部戲收視率在當年很高,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都成為紅極一時的明星。除了這些演員外,鄧婕是絕對女一號,但另一位配角演員戲份雖然不多,但讓人印象深刻。她不是北京人,到北京拍戲時,她就留下來了,因為沒有接受她的單位,因此成為了「演員個體戶」。這就是自己想辦法找戲拍,這樣的困境很難對於一個演員來說。
  • 老劇《宰相劉羅鍋》,鄧婕顏值超耐打,李保田的劉墉成經典
    說起《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不少的八零後九零後的網友肯定都看過,畢竟這可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吃著一毛錢的冰棍,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圍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的看著劉羅鍋戲耍和珅,這樣美好的畫面,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恐怕再也不會出現了!
  • 經典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李保田沒能和張國立、王剛繼續「鐵三角」
    說起李保田,大家都會想起他的這一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他在裡面飾演的劉墉簡直是將其演活了,為我們帶來了一個非常經典、印象深刻的劉羅鍋形象。後來他坦言說和他們不是一路人。同時也因為在合作《宰相劉羅鍋》的時候,因為李保田不管是對於劇本還是表演非常的認真,要求非常的高,所以在與張國立、王剛的合作當中也出現了一些矛盾,這也是導致他們三個人後來沒能繼續合作下去的原因。李保田一生敬業拍戲,乾淨做人,太過低調,也正因如此常被忽略和低估。
  • 褚時健投資經典劇《宰相劉羅鍋》的現實諷刺
    乾隆駕崩,和珅在獄中不停念叨:「太上皇,奴才冤枉啊。」整部劇裡,兩個人都想盡辦法致對方於死地,不得不說這才是真正的相愛相殺。接著插了一幕,是嘉慶皇帝在看戲。《哪吒鬧海》這與之前那一幕劉墉「說死」和珅的鋪墊,以及「哪吒鬧海」的隱喻,統統對上了。雖然劉墉並不是真正的扳倒了和珅,但是嘉慶皇帝的決定,以及和珅最後的死,和劉墉不無關係。整部電視劇就是劉墉與和珅、甚至是與這個國家的貪腐,與皇帝缺點的較量。
  • 《宰相劉羅鍋》丨一部經典劇中的洋河美酒
    上個世紀90年代,有一部叫《宰相劉羅鍋》的電視劇非常流行,火遍大江南北。劇中不少關於酒的情節,現在重溫起來,依然充滿了酒香的味道,可謂經典中的經典。     在第四集中,嗜酒如命的六王爺準備陪乾隆御駕南巡,洋河酒坊掌柜特意送來美人泉的泉水和釀酒方子,讓鄧婕主演的劉夫人親自為王爺釀酒。
  • 《宰相劉羅鍋》這麼多年,有幾個人知道他們兩個在劇中是主僕,在現實中是父子?
    看過《宰相劉羅鍋》的都是80後和70後吧,這部電視劇雲集了如今的眾多老戲骨,每一個人的演技都經得起考驗!